绿林网

武侠小说读后感

武侠小说读后感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武侠小说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武侠小说读后感篇1

家中书柜里放着母亲买来的全套的金庸的书,于是乎,从小我就看遍了那十四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然后再大一点,从书店里买了几本古龙的小说,对江湖更是心驰神往。

武侠是每个男孩的梦,这一说法未免有点以偏概全,不过大多数是一定的了。不过现在的物价飞速上升,书店里的小说也飞升到了三十多元一本,而且是“现代武侠”居多。(网络武侠?)

“现代武侠”,怎么说呢,有些情节让我觉得很不真实。有一些小说的主人公每一次遇到的敌人总是那种主人公爆发一下小宇宙就能搞定的角色,形象的说,主人公当时是LV.50的话,他遇上顶多是LV.5556的,主人公这种神装,道具,禁术一用上,这种小角色也就灰飞烟灭了,当然这时候我们亲爱的主人公也会受一点伤,像吐几口血啊,肋骨断几根啊,神志不清啊神马的,这些都无妨,反正等我们亲爱的主人公一醒,突然间就升级了!功力倍增!之前那些小角色现在居然就能一口气解决了!!

这TM坑爹吧!

不过,心目中,诛仙是本另类,当然,这是题外话。

抱歉,我又扯远了。

金大侠和古大侠的作品让人感觉好很多,但不是没有区别。

有人把金庸比作诗圣杜甫,古龙比作诗仙李白,不无道理。金庸厚重,古龙轻灵,这一点最能表现在打斗场景的描述上。

古龙一般是这样的:

X站在一边,对O说:出手吧。O笑了笑,没做应答。然后X沉不住气,抢先进攻,然后亮光一闪,

X倒下了,O幽幽的叹了口气:其实我左手比右手更快。

然后是金大侠,一板一眼,武功招式要多详细就有多详细,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觉得金大侠真的是大侠,这个世界真的是有江湖的,要不,他的想象力未免太天马行空了。

不过,这两个人都是我的挚爱,实是无法割舍。

有一点金大侠和“现代武侠”很像,那就是他们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从Lv.0开始的,不想古龙,出场就带着Lv.99的光环,然后秒杀一切。

以上,就是我一点小小的连读后感都算不上的读后感,一点小小的吐槽,一点小小的感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

武侠小说读后感篇2

虽说滚滚红尘千人千面,可是见的人多了,也不免会发现他们彼此之间也会有相似之处,区别只在于相似度罢了。不只是人与人之间会相似,事与事之间也会相似,连历史都会重演,何况岁月呢,突然想到那句俗烂街头的“恍如隔世”,很多时候,某个场景会忽然蹦到脑海里,连自己都不知道它是真实经历过的,还是梦里出现过的。当梦境和现实太过相似的时候,还真是不好分辨,比如,你朝思暮想的人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真的会傻傻一笑,然后走到ta面前,痴痴地问一句:“我这是在天上,还是人间?”,我承认,我又在想念惜朝了。太美好的现实让人目眩,不敢相信它会真的发生,太残酷的现实让人惊悚,不愿相信它真的会发生。

最近除了读了一部《金陵十三钗》之外,一直在读武侠。《温柔一刀》已经读完,但是不时还会想起里面的一些场景和情节。《天龙八部》正在进行。《金陵十三钗》读后感一直没有写完,果然是很久不写东西之后,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了,就这么拖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彻底放弃了,本来打算看电影的,可不知为什么,总是不能静静坐下来安心看,还是以后再说吧。接着说武侠,这是近期去图书馆搜寻的重点目标。武侠小说看得也不算少了,我指的是小说,好像是小学的时候看了那部《白马啸西风》,家里书橱有很多书,分类也很多,当时读这部书,是因为它是武侠小说中最薄的一本,后来很多情节都忘了,只记得这部书的主角是个女子,名叫李文秀,还有一个对她很好的计爷爷,很多年后,应该是大学里,看到有关这部书的评论,才想起来李文秀喜欢的那个男孩子叫苏普,然后,想起了整部小说的大致情节。苏普最初是喜欢李文秀的,他将猎物放在了李文秀的帐前,李文秀也是喜欢苏普的,可是她鉴于自己汉人的身份不被当地人认可和重视,就把苏普的猎物悄悄放在了草原上那个美丽女孩的账前,那个女孩被赞为“会走路的花”。然后,他们长大,苏普和那个女孩在一起,李文秀独自回到了江南。里面两句句话印象很深刻,“你深深喜欢的人,深深喜欢着别人,你有什么法子?”,还有一句,“江南的景色是很好,可我偏偏不喜欢”,大致就是这个意思了,这是我第一次看武侠,这个寒假,我该复习复习。

武侠看多了,也会发现其中很多相似之处。之前看过一些整理的武侠定律,比如,悦来客栈是江湖最大的连锁机构,还有一个让我喷笑的,大侠套餐——二斤牛肉,一坛女儿红。对于《白马啸西风》的印象实在不深刻了,之后,还翻看过《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当时觉得胡斐好帅。另外还有几页《侠客行》,不经意翻到结尾,看到有尸体一类的字眼,吓得至今也再没有碰过。这都是多年前的事了,如果当年这些都被记在日记里的话,又有了一句俗烂大街小巷的话“打开泛黄的日记本@#¥%……”。到大学之后,读了古龙先生的《边城浪子》和《天涯明月刀》,大爱傅红雪。继而读了温瑞安先生的《温柔一刀》,这本书是从张瑾那里借来的,她是一个武侠迷,最爱的是古龙,从去年就说一起讨论讨论《边城浪子》和《天涯明月刀》,到现在还没探讨,如今我又转战《天龙八部》了。终于把前提交待完了。

在这么长时间对武侠的品读下,也逐渐发现了读武侠小说和看武侠影视的相似。前几天看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看过的人都知道,香港那个年代的电视剧都喜欢在播放一段剧情之后,中间加播一段这部电视剧的宣传,看到其中一个宣传片段是这样的,屏幕左边是竖排的四个字“天龙八部”,右边是乔峰、虚竹和段誉三兄弟,背景音乐是那首好听难学的《难念的经》,突然,我就想起了另外的三兄弟,你可不要以为是孙悟空、猪悟能和沙悟净哦,我在说武侠呢!我想起了苏梦枕、白愁飞和王小石。电视上的画面是,乔峰在中间,虚竹在他左边,段誉在他右边,目光都是看向前方,颇有一番同仇敌忾的气势。而在《温柔一刀》中,苏梦枕、白愁飞和王小石走入三合楼时是这样描写的:苏梦枕优雅地拾级上楼。白愁飞和王小石落在他一个肩膀之后,不徐不疾地跟着上楼。他们这样一起拾步上楼,心里有一种特异的感觉,仿佛他们这样走在一起,便不怕风雨、不畏险阻,普天之下,已没有什么拦截得了他们的并肩前行。尽管一个是电视里的影像,一个是书本上的文字,然而神韵和感情,在我感觉来是一样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