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典常谈(八年级下册语文推荐阅读书。全本全注,新增《〈古诗十九首〉释

《经典常谈(八年级下册语文推荐阅读书。全本全注,新增《〈古诗十九首〉释》等两篇经典解读)》是一本由朱自清 / 创美工厂 出品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4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常谈(八年级下册语文推荐阅读书。全本全注,新增《〈古诗十九首〉释》等两篇经典解读)》读后感(一):借着先生这艘船,行到经典的海里去。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作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的朱自清先生,其散文风格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著称。

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写给青少年的13堂国学入门课,但是我觉得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先生说书中“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但是“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所以先生编纂出这本书,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行到经典的海里去。”

书中先生依次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十三部经典做了解诉,最后还有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和《古诗十九首》释。

《说文解字》是东汉和帝时许慎所著,现在我们认识商、周的文字,探寻汉代以来文字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

《周易》讲的是八卦,而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周易》在早期时并没有被儒家注意到,但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也就是记事;

《诗经》则是乐工唱给君上听的乐谱亡失之后,流传下来的300来篇唱词整理集合而成的;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其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对于13部经典,先生都依次对它们的产生、由来、背景以及内容做了详细的解释和描述。

合上书页的时候,倒真是明白先生希冀的“书是一只船,借由这只船行到经典的海里去”的感受出来。

中国历史之绵长,文化之悠久,典籍之丰盈,随时都在等待着我们一一去寻找和阅读,先生给了船,航行不如就此开始。

《经典常谈(八年级下册语文推荐阅读书。全本全注,新增《〈古诗十九首〉释》等两篇经典解读)》读后感(二):恨不得全书背诵,国学经典《经典常谈》

大家好,我是晚来,白天上班为师,晚上回家伴学,乐于分享孩子学习成长所需营养知识,也愿您走进我平凡生活中的阅读时光。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段出自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一段文字,曾被网友玩坏了梗,却也让我们把这篇文章从记忆深处拉了出来,还记得初中时,全班晨读背诵这篇散文的情景,一晃过去多年,而朱自清的更多经典作品也一一呈现了在我们面前。

《经典常谈》

作者:朱自清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经典常谈》的作者朱自清,是江苏扬州人,学者、zhu名散文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清华大学、西南lian大中文系主任。他曾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被收录到中小学的教材里,其中《背影》就是人人皆知的经典作品。

这本书是以通俗流畅的文字,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从仓颉造字开始到《周易》《诗经》《春秋》、四书五经、诗、辞、文、赋的经典内容,为我们提供通览国学精华的指南。其中第八篇讲到了《战国策》。

“哪有又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这一篇主要讲春秋末年,七雄争霸后,秦的势力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而有一位策士叫张仪,他曾被自己至亲的人瞧不起,懊恼之际,发愤图强,用心读书,夜里困了用锥子扎大腿,以此明志,激励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苦熬了一年,果然成功,佩了六国相印,又有钱又有势。家里至亲纷纷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为富贵,真是少不得的。”

战国策士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聘请就受用于谁,没有自己的思想,也没自己的主张,只求能揣摩主上的心理,想方设法投其所好,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

通过这一篇,让我了解到了战国时期策士的身份以及职责,他们的性命攸关完全在自己的一张嘴上,也是历史中一个特殊职业的特写。通过阅读这本书,填补了自己很多知识的空白。

我是晚来,很开心和大家一起阅读,希望我们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经典常谈(八年级下册语文推荐阅读书。全本全注,新增《〈古诗十九首〉释》等两篇经典解读)》读后感(三):写给青少年的十三堂国学入门课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经典国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但是,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如何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经典著作,却成为了一个难题。

我也曾经面临过这样的问题,给孩子买了一些经典国学书籍,如《诗经》、《春秋》、《史记》等之后,却发现孩子对于这些书籍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不高,有时候甚至出现束之高阁的情况。

其实,让孩子接受经典国学并不一定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也不一定需要孩子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

关键先让孩子对国学产生兴趣,进而让孩子接受书籍的内容。

我新入手的这本书就很适合初高中生阅读,全书语言通俗易懂,简洁精辟。

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国学文化,还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同时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开阔孩子的眼界。

《经典常谈》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入门读物,作者朱自清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进行了梳理和讲解。

本书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

首先,先生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讲解,他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实用性,更在于其文化性。因此,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其次,先生还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讲解,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文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增进人的能力,提高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文字记录和传承着历史、文化和知识;文字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人们更加机灵。

“天雨粟,鬼夜哭”的传说还表明文字的出现与巫术有着一定的关系。这说明文字在最初的时候,可能被视为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工具,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除此之外,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是选取了十九首最具代表性的古诗进行释解。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诗词,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孩子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通过对古诗词的释解和理解,孩子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总之,《经典常谈》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入门读物,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同时还配有大量的经典文献和历史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源流和发展,那么这本书一定不容错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