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典常谈》读后感锦集

《经典常谈》读后感锦集

《经典常谈》是一本由朱自清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153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01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常谈》读后感(一):再释经典

本书偏向学术性较强,文章提到的素材很丰富,足见作者的深入了解功力了得,但对于普通休闲的读者来讲,感觉看得有些吃力,需要些时间慢慢消化。

不过让自己对经典古典文学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如果同样对经典有兴趣,不妨先通过这本薄薄的书先给你一个大概介绍,然后再慢慢深入是一个很不错的补充。

《经典常谈》读后感(二):别忘记那些美好

当时代不断前行时,我们对于过去已渐渐遗忘。很多经典都只闻其名,未知其详。很多经典甚至已经淹没在历史中,不为人所知。这本小小的书虽不厚,却也对中国古代的经典有个大抵的介绍,让身处于在社会中的我们得以一窥中华经典,有一个统观。沿着这本书的介绍,一点点寻迹古代精华,让忙于生活的我们在奔命之余,享受古人留给我们的美好

《经典常谈》读后感(三):经典

绍兴除了善于写杂文的鲁迅,还有一个擅长散文的朱自清。1923年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37年日寇入侵,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昆明,联合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成为亚洲当时最好的大学,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朱自清写了这本经典常谈,介绍国学。相比起钱基伟这些专业人士,朱先生文笔更为通俗易懂。

说文解字我搁在书房很多年,偶尔查个字,一般还是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字典解决,但是要追溯先秦文字的演变,说文是必看的。

周易自战国末地位不断攀升,最后成为五经之首,后期伪作很多,牵强附会。学术上的周易是哲学化的,民间的周易就是巫术那一套。

尚书就是上书,缺失最多,汉代王肃把原文拆散,加上自己杜撰,编成古文尚书,纵横一千多年,直到清代才被揪出来。

诗经一共311篇,有六篇有名无诗,实际只有305首,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的主要艺术价值在国风,就是各地的民歌,民歌的特点就是循环往复,跟后来的乐府诗和唐诗差别很大。后来从孔子开始,断章取义就比较厉害了,解释的意思跟原文相去甚远,所以无论是毛传还是朱熹的诗集传,他们的注都不好读。

春秋相传是孔子写或者编的,相传是孔子看到出现了麒麟,非常的哀伤,而后发愿写部春秋,劝诫世人,所以有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之说。春秋原文很短,后世有很多人做注解,一开始官方采用公梁和谷梁的传设立博士,后来左传在民间大为流传,现在流传于世的基本都是左传了。

史记和汉书的评价在宋之前一直互有长短,越到后来,史记的文学价值越发被人所称道。司马迁对于史记是有野心的,他是希望能跟孔子的春秋相辉映,所以他在报任安书中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署名班固,实际是四个人手上完成,底稿是班彪所写,班固死后,其妹班昭和马融完成了表和志,所以很多人说班固其实写的很少,属于剽窃而成。

《经典常谈》读后感(四):我对“诗”做的笔记

“诗”在书中位于第十二篇,正文写的就是:诗第十二,用了16页(A5)的篇幅来讲诗歌的发展。其中重点当然是在唐宋了,特别是唐朝,列举了若干诗人,从初唐到晚唐的介绍一遍。然后到宋,宋以后就一笔掠过了。想来也是,唐宋之后诗歌已经发展式微了,不必过多着墨。

诗歌兴盛在唐,初始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民间。诗的源头是歌谣,就是老百姓平时抒发感情的(就跟刘三姐一样),把唱的好的记录下来的歌本(词曲结合的)就是《诗经》,这个《诗经》和我们现在提到的不同哦,有谱子的。春秋的时候各国都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个事情。春秋过后到战国,乱七八糟的,国君自顾不暇,也没功夫再去折腾这些了,乐工们也就消失在民间了,那些歌谱消失了,但还是有300来篇唱词留下了,这就是我们知道的《诗经》。关于诗经的详细介绍请见小书第四讲,此处略过。

历史发展从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秦始皇摧枯拉朽的统一了六国,紧接着又被农民起义军给灭了。这段时间里面,上上下下自顾不暇,哪顾得上诗歌这种小事。但到了汉武帝,大伙都安顿下来了,温饱后就要思淫欲了。所以汉武帝就在打匈奴的时候,成立了乐府,整理一下前人的文化遗产,主要还是满足自己,和这春秋时的工作是一样的。头头叫李延年,有很多八卦,我就不在这叽歪了。

李延年是个音乐家,整理的时候注重新调(和春秋时期的雅乐不同,孔夫子整天要恢复雅乐的)。新调主要是指楚声和新声,楚声有地位是因为刘邦是楚人,好这口;而新声主要是指西域那边的胡人音乐,李延年喜欢,他作曲多用新声,所以后来新声反而成为主流了。所以说皇帝喜好,流行音乐家推动了音乐的发展。不过这里讲的是诗歌,不是音乐。李延年领着那帮人整理的时候,顺便也整理了歌辞,只是没那种重视而已。而他整理出来的这些诗歌,也就是著名的”乐府诗“,后来北宋有个叫郭茂倩的再次整理出了本书《乐府诗集》,但这里面就不仅仅是李延年那时候的东西了,还有许多后人的作品。

可能祖上太威猛了,福泽耗尽,后代往往被人欺负。汉朝初年牛x的很,末期乱糟糟的,出现了英雄爆发的三国时期。但正史里面是不提三国的,所以我们还是按照正史说法,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在北方掀起了文化新高潮。那时候在曹操父子周围有很多文艺界人士,整天组织各种沙龙,所以兴起了应酬派,大家作诗唱和就是那时候起来的。本来曹植开始也只是写这类诗歌,文坛地位没那么高的,但后来被哥哥猜忌,流放到远方,心情不好,写了好多诗,反而成为了大家,所以逆境往往更能成就人啊。

曹丕逼汉献帝献了汉朝的位子,后来他的子孙被司马氏欺负的不像话。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虽然政治上倾向与曹家,但不敢明着表态--表态就要掉脑袋啊,但心里有话不说又憋得慌,于是就写了82首《咏怀》诗,这些诗没有特别雕琢,但语句浑括,譬喻又多,旨趣很难确定,在当时是不得已,但却增加了五言诗文人化的程度,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

结合曹植和阮籍的案例来说,心情不好来写诗是个转移多余荷尔蒙的好途径,一不留神还成大家了,流芳百世呀。所以说,培养一点终身受益的兴趣多么重要,万一工作不顺心,转而发展兴趣,没准就成大牛了呢。

司马氏结束了三国,进入晋朝以后,诗也跟着发展了,逐渐排偶化,典故化,其实就是越来越文人化。因为司马氏得江山的手段不地道,心里有鬼,所以政治上实行高压,知识分子有话不敢说,就跑去研究老庄,所以那时候的诗文都追求玄化,但这种环境下,出现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个大师。陶诗写意,谢诗工笔;陶诗教人赏味田园,谢诗教人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

依靠士族统治的东晋在晚期人才凋零,被别人取代了江山,到了南北朝。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声律学“大盛,这时候作诗,一方面要讲究用典,一方面要讲究声律,不免有侧重技巧轻内容的毛病,诗的领域反而变狭窄了。到了梁简文帝,又加了新变,专咏艳情,也就是”宫体“,诗歌的境界更狭窄了。但这种形式和题材居然还影响到了唐初。

当然,中间也有人提出异议,南朝宋代(非两宋之宋),有个叫鲍照的写了《行路难》18首,人生感慨颇多,这极大的影响了唐朝的两大巨擘:李白,杜甫。当然,这有又是别话,暂且不表。

上面主要从诗歌的时代发展讲的,这里从五言、七言的发展纬度再简单讲一下。在古老的时候,大家还只是唱歌的时候,是不分五言,七言的,可能就像现在的诗歌一样,怎么唱的顺口就怎么来了。到了汉末,文体走向整炼,五言诗才多起来,其中《古诗十九首》成就最高,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所以一直到唐朝为止,都是五言诗的标准。

五言诗在汉末才出现,而七言诗出现的更晚,到了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唐朝则大盛。.

历史发展到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大高峰,政治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诗更是发展到极致。

初唐时还受南朝“宫体”的影响,辗转在艳情的圈子里,但沈佺期,宋之问还是做了创新,确定出两联四句的周期,奠定了律诗的体制,推动了诗在“声律”上发展,不过“法律”上还有待后人突破。就是在声韵方面指导了规律,让诗上更好听,但内部组织上还没提出方法来。

盛唐时期,由于宫体诗格局窄,有人开始反对,而李白更是突破了原有模式,开始做七言乐府。他乐府很多,取材很广,他只是借乐府旧题来抒写自己的生活。他作诗全任自然,浪漫豪放,被人称为“天上谪仙人”。他的诗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而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李白所做,自然而不费力,并且暗示着超远的境界,给新体诗立下了一个标准。

但真正继往开来的是杜甫,将律诗发展推到了顶点。李白生活在盛世,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浪漫雄奇;而杜甫从盛转衰,经历战火,长期生活穷困,所以他的诗深沉厚重。他的诗书写了那个大时代,写民间实在的痛苦,社会实在的问题,国家实在的状况,人生实在的希望与恐惧,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

他不大做乐府,可他描写社会生活的精神正是乐府的精神,他写实,满腔热情的引经据典发议论,他将诗散文化,历史化,创立了诗的新语言。可以说,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从此“温柔敦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他的影响一直到两宋时代。

中唐时,韩愈更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后来的元稹,白居易也继承了杜甫的写实精神,并将这种态度理论化,而且从容易懂,雅俗共赏,他们创作的七言叙事诗在当时广泛流传,充分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问题。

到了晚唐,诗人首推李商隐和杜牧。李商隐与温庭筠并称,他们都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但李学杜甫,韩愈,器局较大,所以地位在温庭筠之上。而杜牧诗词华艳,却富纵横气,与温、李不同,但都可以归为绮丽一派。

这时候还有些人学张籍,贾岛苦吟,所以思深语精,别出蹊径,但难免狭窄,这是僻涩一派。还有一派学元,白,作诗如说话,是粗豪一派。其实这些都是杜甫的麟爪,也是宋诗的先驱;绮丽一派只影响到宋初,而僻涩,豪放两派却影响了宋一代的诗。

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欧阳修,梅尧臣发现了韩愈,开始了宋诗的散文化,而苏轼将宋诗的散文化发展到了极致。苏轼的诗气象宏阔,铺叙宛转,又长于譬喻,真是用笔如舌。而他门下有个诗人叫黄庭坚,江西人,是第一个讲究诗的技巧的人,开了江西诗派。

黄庭坚讲究句律,就是篇章字句的组织和变化;同时讲究用经史以及奇书异文来丰富他的诗,这些其实是将杜甫传统的发扬光大。另外,他研究历代诗的利弊,将作诗的规矩得失指点给后学,指导他们学习,因此才得以独开一派。

江西诗派在宋朝影响很大,南宋三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都是从江西派发展出来的。杨万里写景最工,自然流转,新鲜活泼,但就全诗而言,格局终究狭窄些。范成大是个自然诗人,清新中兼有拗峭。陆游写诗很多,大体分两种,一种是感慨豪迈,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他被认为学杜而能得其心,很有成就。他的律诗写的很纯熟,尤其是七律。

总之,经过宋朝一代的发展,宋人的七律其实比唐人进步。

但评论界认为唐以前的五言古诗是诗的正宗,而七言古诗则是唐代为正宗。不过还有一派认为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如此。在朱自清先生看来,历代诗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就是进步,这些争论都应该不是问题。

--------------------------------个人看法-------------------------------------------

以上是我整理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中“诗”的笔记,其中我有2个小感想,一是对于诗的发展,他非常推崇杜甫,我想可能是受当时政治社会环境影响吧,毕竟此书是在1945年写的,当时知识分子应该要更多把眼光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关注民众疾苦,而不是学诗仙享受生活吧。

二是写到宋以后就没有再写了,我想主要是因为宋以后的律诗发展式微,也没有特别出众的诗人可以与唐宋抗衡吧。

至于后面的议论,佩弦先生也表态了,作为学习者,我也非常认可先生的见识。时间万物无不随社会变化而变化,若定要怀古不化,也只能越走越狭窄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