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激活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摘抄

激活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摘抄

《激活孩子的内驱力》是一本由钱惠华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激活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一):如何让孩子内驱力爆棚?

▶️带一个散漫的孩子就像推一辆生锈的车,任凭你多大力气,依旧动也不动。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真是让孩子气死了,怎么这么不省心。什么都要我催着、盯着,甚至吼着或者打骂,最后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慢吞吞去做,我们家孩子是来报仇的!看看XXX,简直没法比,人家孩子就是来报恩的,羡慕不来哦……”

《激活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二):终于明白孩子为啥不主动学习,原来是因为它

网上有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厌学厌世,父母批评几句就想不开结束自己的生命”。

其实归根结底是那些情绪崩溃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去不断地学习,对于学习这件是他们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去学。 据调查有很多学习优秀的孩子也很不爱学习,这些孩子都说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学习。而那些学习差的孩子就更加讨厌学习了,每天放学回家做不完的作业让他们非常的烦恼。

作为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绩优异,所以不断地卷孩子。看到孩子成绩不好,作业做得慢,就非常的焦虑。常常为学习的事对孩子大吼大叫,夫妻也常常因为孩子学习的事吵架,搞得家庭氛围非常紧张,鸡飞狗跳的。 孩子的这些问题其实说到底都是因为缺乏内驱力,他们对学习可有可无,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学习?只知道是父母想让他们好好学习,他们就学。

父母想要孩子主动学习,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激活孩子的内驱力,当孩子拥有强大的内驱力时,他才会有自己的目标,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生活。无论碰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被打倒,也不会被环境左右。 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关键是“三力”,分别是培养情绪力,为孩子筑牢内驱力基础;培养复原力,为孩子建立内驱力加油站;培养专注力,为孩子打造内驱力生产线。

除了这“三力”,父母还要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提升孩子的内驱力。好的沟通,才能帮你赢得孩子的心;具有备同理心,才能真正理解孩子。 作者在书中对于如何做好关键的“三力”,怎么做才能与孩子有效沟通,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还给出了三个有效的方法,让你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实用六步法,激励孩子主动行动,让孩子成功激发自己的内驱力,变得自觉自律,成为别人口中的“优秀孩子”。

想要孩子学习出色,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发怒,那么一定要学会这本书中的方法,激发孩子内驱力,内驱力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源泉。

激活孩子的内驱力

评价人数不足

钱惠华 / 2023 / 机械工业出版社

《激活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三):孩子不爱学习,你可以这样做

你的孩子是否出现过这些问题? 写作业拖拖拉拉,贪玩,不爱学习,不愿意运动,只喜欢电子产品,早上不肯起…… 《激活孩子的内驱力》书中认为,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其实是他在表达他的需求。当父母有能力满足他的需求时,“问题”自然解决了。

作者钱惠华,是深圳“知心家庭”公益组织创办人,也是从业22年的资深家庭指导师,资深心理咨询师。 本书重点介绍如何与孩子产生精神共鸣,如何让父母有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让孩子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最终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作者用四种颜色表示四种不同的性格,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和孩子。培养孩子内驱力是一套复杂的体系,作者把它归纳成简单容易操作的“三力”教育一一情绪力、复原力、专注力。

内驱力,是我们为了满足自己需求,而主动去做点什么的内部动力。目标、外界奖励都属于外驱力,从长远来看,外驱力会消磨孩子的兴趣。拥有内驱力的孩子,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可见,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必须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唤醒内驱力,父母要建立四个信念: 信念一:信任孩子。 父母的信任让孩子感到被相信、被鼓励、有支持,内驱力才会被激发,形成正向循环。你相信孩子是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 信念二:鼓励孩子。 有些孩子对自己没有自信,需要靠父母的鼓励来建立自信,哪怕自信的孩子,有了父母的鼓励,他们也能发挥得更好。 信念三:放养孩子。 孩子的人生,孩子做主。孩子只有能够自己做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才会有内驱力。 信念四:欣赏孩子。 看见并肯定孩子的成就,告诉他们“你做的很好”。正向反馈可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产生内驱力。 事实上,好父母都懂自己的孩子。 有些孩子明明学习成绩很好,为什么一提到学习,他们就反感;有些孩子一做作业就磨磨蹭蹭;有些孩子已经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 作为父母的我们,开始有些上火,于是开始了吼娃模式。结果,娃表面上服从了我们,心里却一万个不乐意。 作者认为,孩子的这些问题是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以刚才的问题为例,孩子成绩虽然好,但是他们学习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将来能够考起大学,或者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总之,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于是就无法体会满足感。 孩子做作业时磨磨蹭蹭,可能会有这么几个原因:作业太难、作业太简单、作业太多,不管是哪个原因,孩子都没有能够从做作业中获得成就感,于是做作业变得很被动,能拖就拖。 有些孩子对电子产品上瘾,原因可能是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陪他们,或者疏忽了对他们的陪伴,于是他们只能从手机上寻求被爱或归属感的需要。又或者,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获得成就感,于是就会通过玩游戏来获得成就感。 明白了这些,我们父母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们要多倾听孩子,了解他们“问题”背后的心理需求,肯定孩子的努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做作业时的进步;平时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感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陪伴孩子,满足他们爱与归属感的需要。 我们还要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能行,他们会更有自信心;多给他们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做某件事;多给他们做事的机会,要知道,做好一件简单的小事也可以获得成就感。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避免对孩子做有些事情,比如给孩子贴标签,否定孩子,控制孩子等等,这些事情我们成年人都讨厌,更何况敏感的孩子。 作者认为,在和孩子的关系上,懂比会更重要。 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有好关系才有好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