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育人遇自己:一场大山里的教育接力经典读后感有感

育人遇自己:一场大山里的教育接力经典读后感有感

《育人遇自己:一场大山里的教育接力》是一本由张述著作,大有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育人遇自己:一场大山里的教育接力》读后感(一):名校毕业生与山村孩子的心灵碰撞

一个山村孩子有机会参加国际音乐比赛吗?

爱香脱掉防寒服交给父亲,露出黑色小礼服和脖颈上的白色纱巾,双手提着闪闪发光的蓝色长裙,在掌声中迈上舞台。

父亲举起手机录下了女儿的背影,老师杨敬典若有所思的望着她。舞台正中的钢琴距离她只有十几步,却又仿佛隔着万水千山,她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精力才来到这里,而对于未来的人生,这又只是微不足道的起点。

爱香是云南大理宾川县力角镇的一名小学生,全镇3000多名学生,音乐老师只有3位。会演奏多种西洋乐器,名牌大学作曲专业毕业的杨敬典是今年来支教的第4位老师。杨敬典到来之前,很多孩子都以为音乐课仅仅是听歌和唱歌,更多的学生则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

来到山村小学后,杨敬典最大的感受就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天资没有高下之分。自己的学生学不好英语、学不好音乐是因为不够努力吗?还是仅仅因为他们出生在这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杨敬典度过了“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全过程。而与杨敬典一样,带着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支持,15年来,美丽中国累计为近500所乡村学校选派3400名项目老师。这些来自各地名校的优秀青年,在两年的支教生涯中为乡村学生带去扎根乡土、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同时,也在奉献和付出中,收获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切感悟。由张述撰写,大有书局出版的《育人遇自己》记录了大量像杨敬典一样的支教老师燃烧青春、点燃梦想的故事。那些山村孩子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的生活,也为我们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完善自己提供了很多既温暖又特别的角度。

爱香的故事来自书中《种下一颗偶然的种子》。经过两年的时间,杨敬典从拉赞助买乐器到鼓励孩子们坚持,最终为孩子们创建了“秋海津”乐团。在支教结束时,乐团不但去昆明参加了演出,佼佼者爱香更是到北京参加了勃拉姆斯国际音乐大赛。而且,还获得了非专业少儿组的金奖。

书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积极争取健美操选拔的嘉敏;来自破碎家庭,用诗歌打开心锁的阿敏;克服恐惧积极用英语表达的阿花......

当然,支教也不是万能的。《育人遇自己》中也介绍了很多读完初中就早早进入社会打拼的孩子。不过,正如杨敬典从未刻意解释过爱香得到的“金奖”更多地是带有纪念性质,因为这又有什么呢?与含金量相比,孩子更需要关注。

正如书中所说,成绩的意义不在于和别人比较,而是代表着自己的追求与对自己的检测。不论别人怎么样,都要朝着自己内心的目标出发。生命需要追求美好,怎样给孩子指点人生,怎样拉他上路,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这才是教育,教育就是唤醒。

《育人遇自己:一场大山里的教育接力》读后感(二):记录新时代青年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

2023年9月,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大有书局出版了纪实文学作品《育人遇自己:一场大山里的教育接力》,记录一线支教老师的感人故事和中国乡村教育的变迁。

缘起:从偶然相遇到感慨万千

2018年,我机缘巧合下参加了一场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宣讲会,那句“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一下子击中了我心底的某个部分。

后来,在对支教项目的持续关注中,我了解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心弦的温馨故事。范雪飘老师有感于班中留守儿童因缺少与父母的沟通而衍生出的种种消极情绪与不良行为,利用暑假的时间,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老营中学出发,先后走访了昆明、东莞、上海、青岛、忻州等12地,累计行程6000多公里,带着孩子们的照片和写给父母的家书,进行了一场跨越祖国南北的特殊家访;杨敬典老师在缺乏音乐教育的乡村小学组建乐团,指导从未接触过钢琴的学生爱香从零学起,一年多后,爱香作为唯一一名来自农村的选手,站上了勃拉姆斯国际音乐大赛的舞台,并获得了非专业少儿组的金奖;康健校长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退休之后,放下曾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光环,婉拒了诸多邀请,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致力于为中国农村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教育之路……

纪实:因为真实,所以动人

早在2016年,作者张述就以记者身份深入走访过云南、广东、广西的几十所农村学校。这次约稿,他欣然应允。作者长达七年的关注,赋予了这本书足够漫长的时间跨度,足够多元的讲述视角,足够全面的情景展示。

在沟通时,我就如何避免素材的堆砌和单调的叙事与作者进行了诚恳的交流。也许支教故事大多是相似的,严谨认真的备课授课、父母一般的贴心关怀换来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心理的成长;但我们都知道,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有着一条又一条“小鱼”的人生从此改变,那么怎样才能让每个故事都直抵人心,带给读者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呢?

首先,从大的篇章结构上,我们划分了三个维度。“育人篇”主要讲述支教老师们在学科教育的同时注重素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遇自己篇”主要讲述支教老师们在这段支教经历中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时代篇”主要讲述支教活动的其他参与者,如乡村学校校长等,展现乡村教育强大的内生力量。其次,在细节着墨上,采用顺叙、倒叙、插叙、双视角等多种方式讲故事,避免单一叙事的枯燥重复。最后,为了更好地展示支教老师对乡村学生的启迪与改变,拉近书中故事与读者的距离,我们从众多乡村小诗人、小画家的作品中精选了5组,以手绘诗卡的方式随书附赠。稚嫩的笔触下,是天马行空的自由思想和肆意奔腾的创意展现。

编余:中国未来的样子

出版事业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担负着传承文明、启智增慧、引领思潮、凝聚思想的社会职责,承担着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达中国理念的使命任务,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讲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和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当代出版人的使命。

师范院校毕业的我,始终记得校图书馆前“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刻字石。书中这些在乡村教育一线发生的真实故事,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这本书是志愿服务于乡村教育的支教老师的缩影,也是广大胸怀教育理想的乡村教育者的缩影。他们凭着一腔孤勇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一次次教育接力,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对乡村的改变,看到了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更美好的未来!

《育人遇自己:一场大山里的教育接力》读后感(三):在付出爱的同时收获爱,在奉献自我的同时实现自我

在我的认知里,当下年轻人都向往在大城市奋斗,过精致生活,没想到有一群年轻人为了教育理想——让乡村孩子获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投身到美丽中国支教公益项目中,心甘情愿去偏远艰苦的地方支教。

纪实文学《育人遇自己》中讲述了他们中十几个人的支教故事,以及扎根乡村、几十年默默奉献的当地教育者的故事。

我曾读过一本写支教故事的纪实文学《江城》感觉作者即支教者本人是俯视着看待他所支教地方的人和事,觉得他对学生有着明显的疏离感。而这几天读的《育人遇自己》中老师们对学生感情深厚,是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我被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纯真的教育情怀和忘我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

1

罗正清从剑桥毕业后,选择来到云南临沧云县的村小支教。她通过记录学生成长、游戏、排演短剧、和英国同学视频对话、英语童谣广播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从敢于开口讲英语,到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音乐人杨敬典筹备乐器,在所支教的学校组建管乐团,教他们简谱和乐器,最终带领着乐团登上舞台演出,在北京举办的钢琴比赛中获奖。

他不仅让所支教学校的学生受到了美育教育,提升了音乐素养,还带动整个大理宾川县的音乐教育。

……

支教老师们让乡村学生明白学习是快乐的,并且让学生知道了世界的广阔性和丰富性,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支教老师们担任学校所缺师资学科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参与对当地教师的赋能项目,通过对培训、教研交流、送课下乡等方式,提高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

另外,他们还尝试用新的教育理念办学,为创新农村教育而努力。

康健从北大附中校长的位置退下来后,拒绝私立学校的橄榄枝,应美丽中国的邀请,去农村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探索。

他和美丽中国团队的王珂等老师,将云南楚雄的兴隆村小改办为美丽小学。他高要求招聘教师,精细改造校舍,创新教学理念,除了教学生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习惯,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他们正为农村教育探索一条新的教育之路,相信未来乡村教育水平会有很大提升。

3

通过他们的故事,让读者了解了我国近些年乡村教育的发展脉络。支教老师王祎蕾所支教的学校甘肃陇南市西和县石堡镇的小学,吃水靠提、取暖靠烧煤炉,生活相当艰苦,师资严重缺乏。

这其实是以前乡村学校的缩影。基于这种环境,那时的教育政策是让乡村的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不辍学,接受完教育基础教育。经过这些年的乡村扶贫,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得到提升,不会出现孩子无学可上的情况。

所以当下的教育目标是让乡村的孩子上好学。支教老师们与当地老师披星戴月,跨越山海,共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着。

《育人遇自己》让读者了解了一群怀揣梦想的投身乡村教育事业青年学子的支教故事,以及当地教育工作者为乡村教育默默奉献的故事,非常感人。

星光不负赶路人。相信他们在付出爱的同时会收获爱,在奉献自我的同时能实现自我。

《育人遇自己:一场大山里的教育接力》读后感(四):支教是一场爱的接力赛,他们赢的很漂亮

我曾经看到过一些支教招募,想过去做支教,但是迟迟没有行动。

为什么想去呢?因为我自己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

老家的村子四面环山,像一个小盆地一样。

学前班到三年级,是在村子里上的学,我们班只有12个学生。

四年级开始去另外一所小学读书,每天都是走山路上下学。

记得冬天,天都没亮,我跟另外一个女生一起走去上学,月光就是我们的路灯。

我知道山里的孩子不容易,家庭条件也不好,但是特别需要好老师。

为什么迟迟没有行动呢?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格。

我没有什么特长,学历不高,也没有教师资格证。

我怕自己教不了孩子们什么,耽误了他们。

但我一直非常敬佩做支教的老师们。

前不久发现有一本书,专门写支教老师们的故事,如获至宝。

这本书的名字叫《育人育自己》,讲述的都是一个个在大山里支教的老师的故事。

书中通过支教老师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在偏远山区支教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收获以及他们与学生的互动和成长。

书的腰封上有这样一句话:在二十岁的时候,做一件到八十岁想起来还会笑的事。

大山里支教,条件肯定是比较艰苦的,但我相信,支教老师们想起孩子们的笑脸,也一定会笑容满满。

书里有几个老师让我印象很深刻,也让我很感动。

有一个老师叫罗正清,教孩子们英语,她每次上课,都像是魔术师一样,变出很多有意思的教具,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

她还带着孩子们演英语话剧,真正做到了她对学生所说的,学英语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在想,如果我曾经的老师是她,也许我会对英语产生兴趣,而不是觉得学英语很痛苦。

另一个老师叫刘斌,他让学生们写作文,题目是最难忘的一句话。

那些感动你的,激励你的,帮助你做出选择的,告诉你一个道理的,都行。

然而有个学生迟迟未提笔,她说:“没有,从来没人跟我说过这样的话。”

当时看到这里,我愣住了,这个学生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那一刻我很心疼她。

刘斌老师也没想到学生会这么回答,他后来重新说:“一句难忘的话,未必是让你感谢的话,如果有一句话伤害了你,让你恨,让你恨得刻骨铭心,那同样叫‘难忘的一句话’。”

这个小姑娘才点点头,拿起笔开始写起来。

在以前的教育里,确实都提倡写正能量的话,很佩服刘老师,很快换了个角度,没有让学生为难,而是让学生能够提笔。

后来他还给这个小姑娘写了一封信,鼓励她,还带着班上的学生一起写诗,学生都很喜欢他。

还有一个老师叫黄长德,他发现有个孩子不肯学习听课,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老师说什么这个孩子也不理不睬。

这个孩子叫阿蓝,黄老师后来才知道,阿蓝不愿意交朋友,是因为不愿意接受离别。

阿蓝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以前的好朋友都陆续转学了。

黄老师发现,有很多孩子跟阿蓝一样,都是留守儿童,小小年纪都有烦恼和不开心。

后来黄老师参照《解忧杂货店》,做了个信箱,让孩子们把开心的不开心的就写好放进去,他给孩子们一一回信。

没想到很火爆,他自己回信回不过来了,于是招募一对一回信的人。

这样孩子们就有了稳定的倾诉对象,越来越多的解忧人加入其中。

我觉得这个老师的方式很好,而且真正对孩子们有所帮助,孩子们因此变得开朗了许多。

我小时候也给在外打工的表姐写信,每次收到回信都很开心。

我能够想象到,孩子们收到信的样子,他们脸上会洋溢着笑容。

我在这三个老师身上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他们没有分别心,他们爱每一个学生,是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

书中有很多支教老师,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专业背景,但他们共同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成绩,并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基础。

在支教过程中,老师们遇到了很多挑战,如教学条件艰苦、学生基础差、沟通障碍等。

但他们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

同时,书中的支教老师也分享了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收获。

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加深了对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他们也收获了很多人生的启示和感悟。

支教是一场爱的接力赛,他们赢的很漂亮。

《育人遇自己:一场大山里的教育接力》读后感(五):关注是改变的开始

和美丽中国的缘分要从2016年说起。那时我还是一名媒体人,以特约记者的身份从原单位借调到美丽中国,刚了解到老师们的支教就为之吸引。之后的两年内,我先后走访过云南、广东、广西的几十所农村学校,也和许多支教老师、乡村教师和乡村学生有过交流,也是在这些交流中,对美丽中国的支教,对于中国的乡村教育,有了一些了解和思考。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有很深的误解,提到农村就是群山环抱中的穷乡僻壤,昏暗破败的教室,衣不蔽体的孩子,身形佝偻、满面风霜的老师;提到农村学生就是自强不息、渴望着靠学习改变命运。而就我所见到的情况,这些刻板印象当然也存在,却远不能涵盖整个农村的现状。第一次见到农村学校崭新的校舍、教室、操场时,我大吃一惊,后来才知道,随着十余年来各地方政府的持续投入,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完全不输城市学校。我也在许多农村学校的食堂和老师、学生一起吃饭,吃的也还不错,除了油大一些没什么可抱怨的。农村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不在物质方面,而在于精神上。

我自己就有一点切身体会。2019年,我在澜沧江边的一座小镇住过几个月。那里风景极其优美,每天写作之余,我都要在江边跑个几公里,至今对那里的青山绿水、茶园稻田、云海星空充满怀念。可与此同时,一切和娱乐休闲、和精神生活有关的场所设施: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酒吧、游乐园……那里全都没有,除了当地的学校,我在镇上甚至找不到什么书、杂志、报纸,村民们最常见的娱乐就是刷短视频和打麻将,日常生活除了满足生存以外,基本没什么精神追求可言。

身处这样闭塞的环境当中,农村学生对于世界、对于中国,甚至对于城市生活,往往连起码的概念都没有。我曾经和学生聊天,问他们喜欢读什么书,有孩子回答说,优秀作文选。有老师语文考试让学生找错别字,题目是:“秋天,人们去香山看红叶。”好多学生把“香”字改成了“高”字,因为从没听说过香山,大部分孩子最远只到过县城,去一趟北京游学都像朝圣一样激动,课本里的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个单词,他们都可能无法理解:高楼大厦是什么?人行道红绿灯是什么?飞机火车是什么?三明治、沙拉、派对是什么?日本原来不在欧洲?诸如此类的疑问就发生在这几年的中国农村。因为从来没见过,学生们连课本都没法理解,当然会时刻存在学习障碍。

更重要的是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亲情缺失。很多城市孩子会苦恼于父母掌控得太严、自己没有自由,农村学生刚好相反,绝大多数孩子从小家长就不在身边,父母至少有一方要进城打工,一年到头几乎只有过年才回来;大部分农村学生从六七岁就要住校,很多刚入学的孩子因为想家,每晚都要哭,性格也因此极度自闭、胆怯。我看到过新闻,有城市学校的老师来到农村学校,破冰环节问孩子们,你们记忆中最快乐的是什么时候?底下一片沉默,孩子们完全想不起来。至于家庭暴力、父母离异、重男轻女、校园霸凌等各种问题就不用说了,也不能细说。一句话:想在农村学生当中找一个家庭美满幸福、完全不出问题的,很少;农村学生当中身心完全健康的,只会更少。

也正因为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当中真心热爱学习的其实不多,大部分孩子或是不知接受教育的意义,或是把学校视为限制自由的牢笼,上初中之后,很多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有的学生开始出现各种负面行为,会觉得继续读下去也是浪费时间,索性辍学去打工。这就是农村学生的日常。

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话,路遥也引用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走错一步就可能影响整个人生。我们如今看这句话会觉得夸张,因为我们是城市人,有足够的眼界、信息渠道和资源,有试错的成本,但对于资源匮乏、眼界狭窄、人生也充满了坎坷的农村学生来说,这句话真的是人生的写照。反过来,只要外界有一点点微小的帮助,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丽中国的支教老师们正是如此。他们的支教并不是那种常见的一两个月的短期支教,每位老师至少要在农村支教两年,还有不少人主动选择三年支教;也不是那种刷简历为主的旅游式支教,而是真的要去农村当一名支教老师,正式承担日常教学工作。许多支教老师都帮助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采访过程中,我经常能听说,某位老师接手某个成绩垫底的班级、很快就带领学生在全县名列前茅;我认识的好几位优秀的支教老师,更在20多岁就被学校任命为副校长,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研工作。 不过在我看来,比成绩提高更重要的是,支教老师很大程度上担负起了家长的职责,因为他们的到来,曾经惹是生非的学生开始安分守己,自闭的学生脸上有了笑容、打开了心扉,厌学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自卑的学生相信自己也可以拥有梦想,更多的学生学会了善待他人,学会了为梦想而努力。

我采访过一位老师,他是第一个主动申请三年支教的老师,之后的十多年里也一直留在美丽中国。支教结束几年后,他的学生考上大学,他和学生在北京重逢,问学生: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和当年我的关系有多大?学生告诉他,你当年教我的知识,我早就忘光了,但你对我们的关爱,你给我们讲的道理,你给我们看的书,你带我们去城里玩的经历,这些我现在都记得。采访中我更听很多学生说过,长大了要做老师这样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我们总说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其实育人永远应该排在教书前面,支教老师们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其实比成绩的提高、考上大学还重要。就像老师们当中流传的那句话,教育不是装满一个筐,而是点亮一盏灯。

这种陪伴与关爱,也远不止是在支教的两三年里,往往会持续学生的整个青春。我在书里记录过一位农村女生的故事,十年前她上初中,遇到了自己的支教老师,在老师的帮助和关爱下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老师结束支教后继续留在当地,陪伴在她和学生们身边。学生们学习上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找他解答,生活上遇到难处可以向他求助,苦恼可以向他倾诉,快乐可以同他分享。三年后学生又考上大学,师生依旧保持着联系。就在不久前,学生大学毕业,也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老师,决心像老师当年那样,在自己学生人生中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守在他们身旁。

而对于老师们自己来说,支教是历练,是成长。我们总以为支教是奉献和付出,但我见过的所有支教老师,强调一遍,所有支教老师,都认为支教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他们选择支教的理由林林总总:“给自己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让自己了解中国,了解乡村”“因为热爱教育,热爱公益”“支教生活很有趣”“与学生一同成长”“回报社会和身边人”……没有一个认为支教只是单方面的付出。

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本身就是快乐的。许多年前在大姚县的一次访校,我在课间来到三年级一个班的门口,准备旁听支教老师的英语课,我只对教室里的孩子说了句“我是来和你们一起听课的”,就瞬间引爆了整个班级,一大群孩子前拉后推,不容分说就把我拽进了教室,各种千奇百怪的问候潮水般涌来:“老师我进校的时候看到你了。”“老师我去过北京鸟巢。”“老师你是日本人吗?”……担任班长的女孩带着小学生干部特有的那种稚气的专注,用一板一眼的英语向我介绍其他同学:“His name is XXX.”“This is XXX.”直到老师来到教室,孩子们才把注意力转移到英语课上。

而在分众美丽小学访校的那些天,我经常站在走廊的阳台上,望着青山稻田环绕中的小小操场,身后是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还有音乐课上《送别》的童声。课间我坐在花坛旁,看孩子们在浓烈日光下奔跑,欢笑,嬉闹,有时会被他们拉着一同做游戏。放学时,广播里传来《平凡之路》的旋律,孩子们蹦跳的身影和婆娑树影一同投射到水泥地面,在夕阳下摇曳。这些岁月静好的瞬间,不时唤起我心底关于童年的记忆,我甚至能依稀体会到年轻时的父母看到儿时自己的心情,也更加体会到老师们为什么会对支教,对自己的学生们,有着这样深沉而炽热的爱。

这就是支教项目美丽中国的故事,成立十五年,数千位优秀的支教老师接力支教,从大城市来到乡村,与星空、云海、稻田和农村孩子们相伴,学生们有了快乐与梦想,老师们则经受历练、收获成长。 我不想老套地用伟大、崇高之类的词称赞他们,作为一个作者我很清楚,形容词是最主观也最乏力的,但我认为他们做的事对这个社会有很大意义,他们的故事更值得让整个社会看到,希望翻开这部书的读者们,能在这些故事当中感受到温暖与力量,也在这里读懂支教,读懂乡村教育,读懂中国农村。无论我们能为中国农村教育做些什么,至少,关注是改变的开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