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读后感锦集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读后感锦集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是一本由[美]乔恩·G.艾伦(Jon G. Allen)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16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202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读后感(一):人的典型行为(从婴儿到青春期与依恋的发展)

随着我们这辈人都陆续有了孩子,使我能够不受记忆影响,从纵向观察各个年龄段的儿童的行为,儿童行为与依恋,关系密不可分的发展。 新生儿(0~1个月)除对母亲的声音偏爱外,几乎不抗拒其他人的接近,新生儿表现出对人脸的偏爱,偏好社会刺激(看街景),并擅长诱导照顾行为,当看护者的行为与婴儿的行为协调一致,乃至同步时,就可以逐渐减少婴儿的哭泣,可引发视觉定位与微笑。 婴儿(3~6至9个月)能够区分照顾者和其他人,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婴儿在这个时期突然不跟人,婴儿对母亲的友好态度明显要高于其他人,当婴儿的主要照顾者离开时婴儿就会哭泣,当主要照顾者在场时,婴儿就会停止哭泣,微笑、发声、朝向、问候、攀爬以及探索。 胎儿期到幼儿期(6-9月至2~3岁)随着蹒跚学步,婴儿的运动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都大大增强,安全依恋逐渐成为主流,婴儿需要父母或主要照顾者提供的安全港或安全基地,以让他们在探索受挫的时候,能够回到基地寻找安慰,比如儿童摔倒后会大哭着找妈妈寻求安慰,在安全感得到满足后就继续玩耍了。在这个时期婴幼儿对陌生人的警惕非常高,所以常常会看到这个时期的婴幼儿躲在母亲的身后,并喜欢像跟屁虫一样跟着母亲。 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这个时间段的幼儿能理解依恋对象不在身边的理由,例如母亲早晨上班时可能会诱发幼儿的痛苦情绪,此时母亲说:“妈妈上班挣钱,给宝宝买玩具”,就很可能安抚下幼儿的情绪。 童年中期。较大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际支持网络的变宽,儿童向主要依恋对象寻求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少,随着与父母之间的物理距离越来越远,儿童承担起更大的自我保护,责任并转而依赖于其他儿童和成人的帮助,包括哥哥、姐姐、大家庭成员、邻居、老师和教练。 青春期的青少年,虽然在遭受剧烈的痛苦后,会继续回到父母的安全感,但是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更全面的评价与依恋者的关系,可能会形成总体上的信任或不信任,因此在有些青少年身上会看到其对父母的评价十分偏执。 理解不同阶段依恋关系的发展,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人们生命早期的行为。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读后感(二):恋爱中的三种依恋关系,你是哪一种?

爱情的酸甜苦辣,如同是我们成年的一种仪式,可以让我们的内心迅速成熟起来,也可以让我们再次审视自己的内心:原来,我居然是这样的人。

是呀,不管我们的童年如何,在恋爱中,我们如同再次重新开始学习,有人一场恋爱就修成正果,有人则需要不断复读,甚至还会把自己练成“吸渣体制”,让自己在不同的恋爱中重复受伤。

这其实,都是和我们的依恋模式有关系的,不同的依恋模式,会在感情中做出不同的反应,然后如同蝴蝶效应,促使感情走向不同的方向。

专攻创伤相关疾病得到治疗和研究的精神病学教授乔恩·G.艾伦在《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中,讲到了这样三种依恋关系:

1、矛盾型依恋

“无论在成年期还是在童年期,矛盾型依恋都明显与不安全感有关。”

这类依恋者,总是能很快进入一段亲密关系,迅速强烈地爱上对方。

这样的后果便是容易在感情中自我表露,却容易把伴侣理想化,高估自己和对方的相似度,忽视两个人之间的差异。

如果你就此觉得这类依恋者是自信,那你就错了,

“矛盾型依恋中的自我工作模式是非常消极的。你会产生一种自我批评: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不值得被爱。”

为了克服这样的心理,便会不停去寻求认可,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加依赖,这对于矛盾型依恋者来说,痛苦大于愉快。

但矛盾型依恋者也是有优势的,那就是“不会放弃将依恋关系作为一种舒适和安全的来源”,因为依恋关系给他们带来挫败的同时,也有积极的体验。

2、回避型依恋

“在安全圈的模型中,你以牺牲依恋为代价,将天平向探索和疏远的一方倾斜。”

这类依恋者,看上去十分外向,甚至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得充满魅力,但他们只是把精力投放在活动中,并没有增进关系,所以他们的社交是浅层次的,就算活动很积极,也很难在情感上依赖别人。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回避型依恋者在自我保护方面有着明显的防御性,他们并不打算依赖任何人,或者说他们觉得依赖并不是一种好的相处模式。

其实,这种依恋者是很难分辨出来的,那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分辨:

“矛盾型依恋偏向自我批评,回避型依恋则偏向通过批评他人而得到自我提升。”

如此分辨,是不是就很明显了,很多人总是会对伴侣投去挑剔的目光,然后从中找到自我优越感,这其实如同是对关系的诅咒,很少有人能维持这样的关系。

3、安全型依恋

这算是最容易得到幸福的一种依恋了,就如《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所说:

“无论是在成年期还是在童年期,安全依恋的本质都是确信:当你处于痛苦中时,你所依恋的人将会出现,并在情感上对你的需求做出回应。”

对于这类依恋者,在他们的工作模式中,他人是值得信赖的,这种感觉,让他们有着积极的人生观:相信自己的伴侣,并会在出现错误的时候,表达出宽容。

所以,在依恋关系中,他们对于问题的第一态度,是去解决它们。

和前面两种依恋关系相比,这种依恋关系无疑是最能幸福的。

但是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问:“我就是这样的,为什么却没有得到幸福呢?”

《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中告诉我们,安全依恋表征可以通过一些行为启动,比如母亲抱着婴儿的图片,但这样的图片同样也会让不安全依恋的人,也暂时表现出安全依恋的表征。

所以,想要知道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依恋关系,还是要更仔细地自我了解。

这些依恋模型,是在我们成长的童年形成的,所以我们总是在强调原生家庭,但这些依恋模型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即使原生家庭没有为我们练就一个好的依恋模型,我们也可以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不断修正,扬长避短,最终拥抱幸福。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读后感(三):这3种依恋关系影响孩子未来的个性与成长,值得重视!

不知家长们,还记不记得这些情景:

当还是小婴儿的宝宝离开母亲的怀抱,会哇哇大哭,回到怀抱时又会安然入睡;当宝宝蹒跚走路时,有着父母在前的牵引和鼓励,他们才敢小心翼翼迈出第一步;

进入陌生环境,初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宝宝哭的撕心裂肺,家长看得亦是揪心难过

相信这些情景,都历历在目,其实这些都是依恋心理的表现,这种依恋心理从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而这种依恋心理也决定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在《创伤与依恋》这本书中,作为作者即美国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乔恩.G.艾伦,也告诉了我们依恋关系在性格形成和情绪调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依恋关系的不同类型。

01. 依恋关系形成的安全感

20世纪4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发表了一项针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研究成果。通过这项研究,可以观察到那些在12个月之后就与母亲分离的青少年们变得无情、冷漠、不会爱,这种长期的分离和依恋关系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性格形成缺陷,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而鲍尔比和另一社会工作者还观察到那些长期生病住院的母亲与孩子分离一段时间后,孩子对母亲的反应从最初的哭闹抗议和对母亲的依依不舍,到盼望母亲的归家落空后的绝望,最后即使母子重逢了,孩子却变得漠不关心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分离所带来的依恋关系的缺失,使得孩子出现了创伤从而影响了性格的发展,以及负面情绪的产生。而作者在书中也提到:“安全的依恋是情绪调节的支柱。”因为,良好的依恋会让孩子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从而各种恐惧感都会降低或消失,那么孩子会成长地更积极阳光与自信。

一位教育家曾经也说过:“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信任他人,那么他的一生都是孤独的。”

身体上的亲近并不能为孩子带来安全感,心理上的依恋才能真正地让孩子感到安全。

02. 依恋关系的3种类型

在生活中,父母们是否遇到过这类情形:周末约好了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可是出发前宝宝哭着喊妈妈、爸爸不要走,晚上回家后又不愿意理人,想上去抱抱,他却生气地说:“不要妈妈、爸爸”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常见,而孩子出现的这种依恋就属于矛盾-对抗型依恋。这种依恋类型的宝宝很粘人,不愿离开母亲的怀抱,当与母亲分开的时候十分抗拒哭闹不止,当母亲回来时,明明渴望母亲的怀抱但却很难安抚。

在以上情形中,面对父母的回家,有的孩子则会选择忽视,自己玩自己的玩具,对于父母的回归完全无动于衷,这样的情况可以概括为回避型依恋。这样类型的依恋一般表现为宝宝进入陌生环境后,能很快适应,与母亲分离后重聚时也是漠不关心的样子。

书中提到的第三种依恋类型则是安全型依恋,这种类型的依恋中,宝宝对父母的依恋充满信心,在陌生环境中能很快融入环境,对于短暂的分离不会那么焦虑,与母亲分开时会伤心,与母亲重逢后会很开心。这种依恋会让宝宝更有安全感,性格也会更外向,更热情,也不易受挫。

作者在书中指出这3种依恋类型,不仅适用孩童而且也适用于成年人的依恋。既然安全依恋如此重要,那该如何去发展呢?

03. 发展安全依恋的方法

作者在书中指出:母亲的反应敏感性是安全依恋的关键。

“妈妈,你看我搭的积木好不好看?”

“嗯,真棒”妈妈头也不抬地看着手机说道。如果妈妈能抬起头看一看,就能看到宝宝眼中的失落。

宝宝期望从妈妈那里得到肯定与赞赏,然而妈妈的反应过于敷衍,对于孩子情感需求的敏感度低,使得孩子对妈妈无法形成安全依恋。

而要提高对婴儿、伴侣或自己的反应敏感性就需要头脑中抱持想法,而这又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两点:

1, 专注于冥想和当下的体验。即专注某一焦点即将失去专注时,即刻拉回注意力,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意识到此刻的情绪。比如,在宝宝邀请妈妈看积木时,妈妈能意识到此刻宝宝需要积极的回应和赞美,这是形成良好依恋关系的时刻,那就积极回应宝宝。

2, 对所有的体验抱持好奇和不加评判的接纳态度。接纳自己一切不良的情绪,转化为良好情绪,可以理解为自己依恋自己,从而能很快接受这些情绪,而不会焦躁等,从而积极应对当下的情况。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自信,乐观,积极,阳光,不惧当下,这大抵是每位家长都期盼的孩子。良好的依恋关系帮助成就更棒的孩子,帮助孩子创造一个崭新而美好的未来。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不容小觑。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依恋关系的信息,不妨打开《创伤与依恋》这本书仔细阅读一番吧。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读后感(四):童年期的创伤?对于成年后人际关系的一点探讨

我们判断一个成年人,人际交往水平如何?常常讲“灵光”、“通透”。

而一些在童年时期,受过依恋关系方面的创伤的人群而言,其心智能力就差了许多了,“恍惚”、“迷离”。

美国的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乔恩.G.艾伦经多年的研究,指出心智化是理解依恋关系发展的支点。近期,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了这本心理学的扛鼎之作,《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

教你如何识别自己童年是否存在辱骂或忽视,种种的心里创伤问题,如何学会在创伤中理解自己并创建安全的依恋关系,构成内心安全的基石。

他是一位非常出色、富有创造力的思想整合者,他的著作能让每一位临床医生都能接触到神经科学对依恋关系研究的进展。

读到这本书可以让更多人帮助自己或别人,走出社交的困境,提升自我的安全感,重建一种心理和情感联结。

当一个小婴儿,离家多日的爸爸或妈妈,一进家门,张开双臂,微笑着期待孩子,高兴地回应。而小宝贝却木讷地坐着或站着,一脸茫然的表情。

或是孩子躲在椅子后面,害怕望着父母。

或是莫名其妙地哭泣起来,或是本来心满意足地正在游戏,忽然表现出愤怒。

或是孩子也会紧贴着父母,但急剧地转开头和视线;

或是向父母靠近却背对着。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解离。也就是婴儿在陌生环境下的紊乱行为,是常见的创伤相关的表现,某种自我保护和防御的方式。

中心词就是对父母的恐惧,描述为无解的恐惧。既有获得安全感的需要,但亲近却又升级了恐惧,这是矛盾的问题,小婴儿想从情绪上摆脱这个情境(发呆或走神),或者试图将矛盾的情绪和行为倾向隔离开来(像用力敲一个东西,当父母回来时又跑开)。

儿童在3~5岁已经发展出在与母亲互动过程中的控制策略,一种是惩罚性的,一种是照顾性的。

前者小孩看到妈妈,坐到自己的椅子上,他会命令的口气:“从椅子上起来,这是我的,你坐旁边那张。”妈妈什么也没说,起身,默默地坐到旁边的小椅子上。

后者孩子很活泼,向妈妈讲话时,声音热情且快乐。小孩拿着一件玩具试图吸引妈妈的注意力。

幼年的紊乱及其影响会持续存在,造成成年后的诸多心理障碍。

当童年遭遇分离、心理创伤、身心忽视、遭遇家庭暴力,导致成年后慢性或复发性抑郁或是心理疾病的高风险相关。

童年期,依恋关系出现紊乱的人群,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也会出现认知偏差,对施暴者产生更强烈的依恋感,创伤使恐惧升级,恐惧感增强依恋需求,在后面的和解中,虚幻的避风港强化了这种依恋。

胁迫是暴力关系的核心,强制是残忍的心理创伤的核心。恐吓不仅存在对伴侣的威胁中,也存在于对孩子、其他家庭成员和朋友的威胁中。创伤关系不仅包括胁迫,还包括忽视。

心理忽视对应的是对伴侣所遭受的痛苦明显缺乏情绪上的协调,除了表面的示爱时期。

童年被创伤的人在成年后不知不觉地进入创伤性的关系。择偶对于归避心智化不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念心智化,就是感受这种情绪,接受它,理解它,从中学习,并以此信号来指导未来的行为。

也就是你,可以不断地反思,过去行为中错误,内心升出一阵内疚的刺痛,并促使行为作为改变,向促使你和伴侣或家人关系向关心或和谐方向作出改变。

心智化治疗,必须经历一个心灵要被另一个心灵改变的过程。。

对于过往的创伤,需要接受并正视它,不再重视它的严重性,而需要从创伤中恢复并尽可能地重建新的依恋,比如自我疗愈。

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你内心想拯救,总能找到一条慢慢消除影响之路的。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读后感(五):成长过程里,收获哪些让我们受伤疗愈后的成长?

当我们回顾从小到大的经历,总有一些画面和记忆深刻的事件,停留在我们脑海里,让我们百般难以忘记,它们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甚至有些让我们迟迟无法释怀,这些情结与创伤,带给我们什么呢?我们又如何在这些创伤里突破与成长,获得属于我们的疗愈呢?

在乔恩·G·艾伦所写的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疗愈,它让我们在对自我的认知里,更多一点了解自己,感受内在安全踏实的稳定。

当我们在书籍里,理解了创伤和依恋的关系,我们就会理解很多看似让人难以理解的情境,比如说明明是如此的令人悲伤,痛苦,孩子却依旧保持着这样的行为,让人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不改变呢?

也许深入去看,他是以一种孩童以为的方式保持着对父母的忠诚,一直让自己沉浸在痛苦悲伤中,不敢让自己幸福,这样的案例我们可以在很多的故事里看见,而只有故事里的人自己真正看见自己的行为背后是在渴求什么,又是在恪守什么,他才能真正获得心灵意义上的释然,也才可能去改变。

孩子的爱是如此的让人动容,有时它以一种我们无法认识的面貌出现时,不要气愤不要斥责,去好好用心底的爱与暖去看见这份爱。而这个时候是我们与孩子,或者我们与自己和解的契机。每个成人内心有那样一个孩子,也许曾经受过伤害,也许它渐渐被遗忘在记忆深处,但是在不自知的契机里,它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创伤背后渴求的爱。

因此去理解这份创伤,去疗愈它,让我们在依恋的关系里,能够看见并走出安全的依恋关系,让内在得以获得幸福。

当我们试着透过在具体的事件和情境里发生的事情,去看自己的依恋模式,能够感受到对自己更清醒的理解,在什么是早期依恋里,从人格发展,到依恋理论依旧早期的发展和基本的概念里,我们更从了解了我们平时看不清,理还乱的那些事情背后深层的东西,它看似和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不相关,却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对每件事的决策。

而怎样走出那种自动化的无意识的模式的重复,只有从原理上去理解了,才能够更好地去突破与疗愈,比如,面对对抗性依恋,以及回避型依恋我们可以怎样的去处理,如何让自己成长为安全型依恋,这是在实际生活里不断探索的。在具体的方法上,通过正念与觉知,是让我们能够改变与成长的关键。

当我们在人与人互动中,去通过依恋关系中的心智化,以及整合依恋和心智化,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去知晓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心境,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当知晓念头源于我们头脑中抱持的想法,当做出转念,改变了认知之后,很多情形也就发生了变化。

然而对于书籍中所提及的心智化是什么,让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呢?

当我们在试着从依恋模式里去认识自己时,一个词跳出来呈现在我们眼前,它就是:“心智化”,这让我们一时不知如何去理解和感受它,正如书籍里说它不同于我们对于正念与觉知这样的概念,它的动态感知以及让人新颖的感知,不由地吸引着人们去理解它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改变呢?

在我们探索它的时候,其实是不断去让我们纷繁而模糊的自我认知,更加得清晰明了,内在对自我认知的整合与理解,形成一个更明晰的理解与感受。当我们有意识地去留意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时候,并且对这个心理状态相关的行为去进行解读和理解,这个过程就是书中所提的心智化。

如果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事情发生了,我们对它有没有什么看法和觉察,这个觉察解读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心智化。当我们试着去理解时,很多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实可以变得更具体,更融入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更能够去深入地理解自己在想什么,以及怎么看待自己,看待他人。

这个过程自然而然会触及和面对我们的创伤,以及怎样的依恋模式形成的创伤,如此一切变得更为自然而然,也更让我们能够去更好的疗愈自己。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与其说是让我们理解创伤和依恋,不如说是告诉我们在面对自我成长时,我们怎样去看见与理解自己,从而让自己能够更好的走向温暖美好的明天,让自己的生命力变得生机盎然,喜乐自在,幸福愉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