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未竟的依恋》读后感精选

《未竟的依恋》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竟的依恋》读后感(一):无法被满足的依恋

最近读的关于家庭的书也都了解到,育儿过程中,孩子表现出的言行举止,是会让大人回忆起们儿时那未被满足的需求,从而有害怕、抵触、忽视的心理反应。在这本书我也重点观察了新的角度:防御反应。

触碰到内心的伤口,于是选择忽视,造成了孩子内心对自身情绪认知上的失调,且看到父母无法直视自己的时候,会对自己的情堵表达发生质疑…于是有的孩子会选择隐藏以达到与父母的一致。(我也是

《未竟的依恋》读后感(二):人的成长真的需要一个好客体(稳定的空间)

第一部分从婴儿期讲起依恋的形成。

第二部分介绍了不同的依恋类型。比较有感触的有几点,在家庭中的原始创伤未能被看见、有效地处理时,这种代际传递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现实认知能力。比如父母认为他人是挑剔的、苛刻的需要保持距离,社会关系淡泊,于是孩子这块空白的画布也画出了这样的图案,可能与其现实体验并不相符,但碍于需要维持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感受、叙事,转而认同父母的投射。第二,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被误解、无力表达是常态。因为父母的悬而未决的创伤,他们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时往往只看得到最表面,由于被激起的强烈的消极回忆体验和情绪,他们往往选择使用已有路径——镇压、埋起来、回避来处理。但时过境迁,孩子此刻想表达的事件与其实与父母经历的原始情境大相径庭。但每每表达需求、想要被理解的愿望、一些情绪体验时,得到的反馈是父母一阵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或者是被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冠名“太矫情”“太软弱”“不够努力”等“罪名”,这些全都是父母既有的认知模式,理由不充分且僵化。长此以往,别说安全型依恋了,也别说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了,一整个就是紊乱型依恋。斩斩不断,舍舍不弃,维持着又难受的要死。那么通常就会1.变得暴躁、攻击性强,力图变成关系的主宰。2.变得听话、懂事、变成父母的倾听者、甚至是拯救者。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消耗了大量的力气用于挣脱/维系这种关系,关注点始终无法落在自身的真实体验和发展上。还有一种可能,某人可能看似社会功能良好,但他的脑子里始终有一个压缩球,装着这些混乱,可能伴随有解离等多种问题。3.跟低心智化水平的父母相处久了,孩子的心智化发展也受阻,本身起点就低。单这点就没法与他人相比,要比就比距离原点我们走了多远。所以说,每一个打破创伤的代际遗传的人都是勇士,首先,得意识到才行。

第三部分主要写作对象是咨询师。

《未竟的依恋》读后感(三):孩子能有什么错?

总体上感觉一般,基础的依恋理论讲得比较少,主要侧重于讲创伤的代际传递,咨询技术层面的内容个人觉得对大多数人意义不大,该让咨询师干的活还是得咨询师干。但这本书优点在于有总结性的表格和内容小结,排版上也有便于区别不同类型信息的字体,整体文风相对更让大众接受。现在心理学相关的书喜欢加入一些神经科学的内容,但这本书比较专注于心理学领域,相对来说很少提及脑科学相关的研究知识,也算有利有弊吧。还有就是成书时间是2020年,引用了很多新的研究也算是一大特点。

第一部分主要是依恋理论的综述,个人觉得碍于篇幅,作者没有把理论讲述得很全面细致,真想看通透一点还是换《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这本较好。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关于混乱型依恋风格的一条注释:混乱型被视为一种非稳定的暂时状态(书中写作“依恋紊乱”),而并非一种模式,孩子会在混乱后会重新构建关系策略和行为进行替换。这是以前没见到过的。

第二部分讲创伤和不安全依恋的传递机制,是全书的重点,写得也很丰富。书里列举了很多日常中可以看到的父母和孩子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背后的原理进行了解读。我觉得最终还是在说,父母需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把孩子养育好。由此我自己的一个想法是:为什么不在社会普及这样一种知识或者观念,即孩子只有原始的依恋和探索需求,也就是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除了依恋养育者和天生好奇之外,所有成人世界中复杂的感情都不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有如此推断,只能是说父母自己的想法超出了客观事实。这么说虽然夸张了一些,但我想这样的基础理论更普及一些,应该会减少很多世间的痛苦吧。

第三部咨询技术。依旧是心智化。我觉得针对父母的工作单独独立出来说也可以,也就是个体咨询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孩子的问题都不是很难(本来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传递过去的)。但亲子治疗这种多人的也会更倾向于关注关系中的互动模式,同时引导父母学会和孩子在非语言领域的对话我觉得也应该是咨询师需要着力的地方。

《未竟的依恋》读后感(四):摘要

未竟的依恋:理解和疗愈内在的创伤 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著 11个笔记 第2部分 早期心理创伤、依恋紊乱和重构策略  母亲不合适的面部表情,比如嘲弄、僵化、避免眼神接触等,成为孩子的厌恶性刺激,会引发孩子产生恐惧和痛苦情绪,孩子会因此要求身体做出保护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产生了一些自我保护的反应。研究发现,这种自我保护的反应就是他们未来面对焦虑时的自我防御机制的雏形。  孩子把拳头放在脸上遮挡部分视线,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拒绝形式,孩子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具有伤害性的事物不存在。· 孩子把目光从母亲身上移开,同样试图使具有伤害性的事物不存在。· 孩子将手放到嘴里,试图通过自我刺激调节自己。  孩子的防御措施与成年人是一致的,都旨在减少自身对冲突的感知。  孩子在使用自我防御机制的雏形时,试图彻底结束其对这种冲突的感知,并减少这种冲突带来的痛苦。  成年人的很多病症都来自心理创伤,这包括心智化上的重大变故(  我的内心正在发生什么、我需要什么、我想表达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来减少不适……  孩子试图通过发出不适的信号向父母表达一种父母很难进行调节的警示反应。  自身的失调使其无法提供有效的反应来对孩子进行调节。在这些父母谈及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时,他们经常称自己是无助的,称自己无法保护孩子并且被强大的负面情绪所淹没。 第3部分 加强和修复早期关系:以情感连接为中心的干预原则和技术  一方面,我们需要捕捉关于对方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信号。如果对方是孩子,这种信号几乎总是以行为或身体语言的形式表现(如孩子用眼神寻找他们的父母、耸肩、改变语气、举起手臂、哭泣)。在解读信号之前,我们要意识到信号的存在,意识到孩子做的事情在传达某种信息。  拆除他们的自我防御之前,我们要对其充分给予尊重。  解读时我们恰恰会触碰人们的防御机制:解读是揭示被隐藏的内容的一种方式,它本身就是对隐藏或自我保护行为的挑战。如果我们过早地进行解读,即在父母还不能接受其体验中某些未被承认的方面被揭露时就进行解读,我们就会冒很大的风险。 微信读书

《未竟的依恋》读后感(五):给那个幼小的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

之前听过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可见童年的幸福感对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响。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过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人生的影响,但可能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你是不是会对婴儿的哭闹感到头疼?你是不是会觉得自家的宝宝特别难带?新手爸妈刚开始带孩子是否觉得跟孩子无法沟通?这些问题在下面这本书里你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未竟的依恋》这本书说的就是这回事。作者从50年的临床观察以及理论学习出发,告诉我们从婴儿时期开始,照顾者对婴儿的照顾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育造成影响,影响婴儿安全感、自信心、社交能力等能力的发展。

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有过心理创伤的父母很有可能在养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将心理创伤也遗传给自己的孩子。这里的遗传不是指生物学上的遗传,而且指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相似的场景会让父母回忆起他们曾经受过的伤,以致于让他们不能很好地发挥父母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上说,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身的疗愈过程。通过回忆起幼时经历的心理伤痛,父母或许也可以借此机会与内心里那个受伤的小小的自己来一个大大的拥抱。

曾经有人跟我说,父母是唯一不需要学习和培训上岗的职业,仅凭对孩子的爱就将孩子带到这世界。孩子对照顾者的依恋系统,照顾者对孩子的照顾系统,这两者的出发点也是来自于爱,并且两者的良性互动会让孩子与照顾者处于好的动态互动之中。

孩子因为有安全感而容易被安抚,照顾者因为孩子的“乖巧”而倍有成就感。好的依恋关系是双赢的。想了解更多孩子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