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经典读后感有感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是一本由[英]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 [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读后感(一):基因中的飞行梦

人类对飞行的痴迷源远流长,神话中的神仙总是腾云驾雾,而古人也基于原始的物理学,构想了若干飞行方法。比如伊卡洛斯用羽毛和蜂蜡制作的翅膀,或是借助飞马、驯鹿、魔毯、扫帚之类的神奇飞行工具,抑或修道之人服药后身体变轻然后飞升,甚至是简单粗暴如雷震子般长出翅膀。人类真正实现飞行梦只是近一百多年来的事,但相当一部分动物却早已通过自然演化具备了飞行功能。牛津大学教授、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新著《你想飞吗,像鸟一样?》就以飞行为主题,不仅介绍了生物为了飞行作出的巨大演化,也介绍了人类为实现动力飞行作出的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以此再次验证了演化生物学理论。 在长期演化中,动物克服重力、离开地面的手段大致有几种。最简单的办法无疑是缩小体型。如果体型足够小、体重足够轻,比如小昆虫,要飞起来就非常容易。但如果体型较大又想飞行,那就必须扩张自身表面积,比如蝙蝠和翼龙的飞行皮肤,或是鸟类的羽毛。动物的动力飞行非常复杂,无论昆虫还是鸟类都是通过拍打翅膀产生升力,并推动自己前进。书中详细讲述了动物不同飞行方式的原理,非常生动。而这些在人类飞行技术中都有其对应物,如热气球是通过比空气更轻,滑翔机是通过扩张自身表面积实现滑翔,飞机在通过机翼扩张表面的同时,借助多种设计来产生动力离开地面。 但作为一名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显然不是为了对飞行原理进行科普。实际上,读着本书,我们很快就闻到了《自私的基因》中熟悉的气息。在第2章,书中就写道:“重要的不是个体的生存,而是基因的生存。个体会死,基因却会作为副本存活下来。”“基因制造出了擅长飞行的翅膀,就能帮助它们的拥有者将这些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以及再下一代。就这样代代相传,经过无数世代之后,我们就能见到一批极擅长飞行的动物了。” 显然,理查德•道金斯是借飞行这一技能,佐证其演化理论。因此我们看到,动物的飞行器官并非“创造”出来,而是经过亿万年“演化”而来。如羽毛是爬行类的鳞片经过调整后的产物,其最初演化出来可能不是为了飞行,而是为了像哺乳动物的毛发那样隔热保暖。并且,生物界存在许多不完全进化的中间态,如丛林中只会滑翔的飞蜥、飞蛇、飞蛙,它们的演化如果一点点延长,就会出现能扑翼飞行的物种。相应的,我们也看到,在缺乏天敌的孤立海岛上,原先具有飞行能力的鸟类——如渡渡鸟、恐鸟等——会在演化中丧失飞行能力,甚至所有蚂蚁基因里都具有长出翅膀的潜能,但在工蚁身上没有激发出来,这些都说明个体会适应环境进行演化。 最终,理查德•道金斯将飞行归入基因“向外的冲动”,他指出,有数学理论认为,一种动物(或植物)如果设法将它的一部分子代送到远方,那么长远看,它传下的基因将超过将所有子代留在亲代身边的对手。因为当意外毁灭了亲代家园时,到达远方的子代能存活下来,换而言之,基因存活了下来。这种向外的冲动推动了生物的演化,正如理查德•道金斯畅想的,也许最早的鱼类登陆、我们的祖先走出非洲,都是受此冲动支配。而这多少也解释了人类飞行冲动的由来。 进一步,理查德•道金斯将科学探索也视为这种向外的冲动的一种,“就像飞行是摆脱重力进入第三维度,科学也在摆脱日常生活,盘旋地升上想象的精妙高度。”在此驱动之下,也许人类终有一日将离开地球,殖民外太空,走向星辰大海。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读后感(二):《你想飞吗,像鸟一样?》:飞行大约有6种方法,都是“演化”的结果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的作者是理查德·道金斯,他的另一本著作《自私的基因》是鼎鼎有名的。但不同于《自私的基因》严肃、深奥,《你想飞吗,像鸟一样?》显得通俗易懂且有趣。

书本的副标题为“一座关于飞行的纸上博物馆”,书如其名,道金斯围绕“飞行”谈了生物中和人类社会中的“飞行”演化史。全书一共15章,先是说明飞行的益处,随后谈及飞行的方法,各种生物如何飞行的方式,人类对飞行的追求,以及谈论了生物上的演化和人类科技上针对飞行做出的努力的不同,再次是论述了生物在演化时拥有“半个翅膀”的意义,最后,道金斯谈了谈人类“向外的冲动”。

这本书有点轻科普,少年儿童向的意味,配有许多精美的插图,既让文字易懂,又让阅读有趣。当然吸引我的不仅是书本轻松的阅读氛围,还是便于吸收的知识,收获知识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在第二章《飞行有什么益处》作者谈了谈对鸟类来说,飞行可以方便觅食、将巢穴筑在安全的地方、逃离捕食者、迁徙便于繁殖等等。但是这些都还不是让我惊喜的知识,我惊喜的是,鸟类可以通过观察恒星来辨别方向,也就是说,它们也许像人类通过北极星或者什么星来判断方向,进而导航。除此之外鸟类身体内还有“地图”,可能和地球磁场有关,也可能是气味,有可能通关观测太阳来计算经纬度(所在位置),总之鸟类能修正它们的方向,即便被“绑架”(蒙眼关小黑屋)一段距离后,依然能抄指定目的地飞去。

但既然飞行有许多益处,那自然要问为什么好多动物没有翅膀,我们知道有些动物的祖先是有翅膀的,有些动物即使有翅膀,但也不是主要用来飞行。这是为什么?其实一言以蔽之,都是演化的结果,“是充满权衡、充满妥协”的。顺带一提,就算人类的发明,也是迭代进步的,“逐步演化”的,不是偶一天才发明的,这也可算作“演化”了。虽然进入天空的方式不少,但是选择海底、地底、路面的生存也不赖,至少对有些生物来说,漫长的演化过程已经告诉它们答案了。

那怎么才能飞呢?生物如何做?人类如何做?作者在书中提出了6种方法,第一种是变小个体,只要够小就够轻,一阵风就能刮走,飞行就很容易,但也许降落还要费一番周折。第二种是扩张表面积,像是鼯鼠,撑开四肢有“翼膜”展开,让它兜住风,能够滑翔。显而易见,跳伞和滑翔翼就是利用这种原理。第三种是动力飞行,利用流体动力学等,例如飞机,当然在动物方面,是要奔跑及拍打翅膀等。第四种是比空气更轻,比如运用氢气和氦气起飞,例如热气球和飞艇。第五种是失重,比如太空站。第六种,依靠昆虫,花粉的传播就是这种例子。

当然,作者的介绍并非严格按照这六种方式一章一章说明,何况这六种方式我总结的也并非一定正确,毕竟作者用九章来讲生物的飞行,但却说“考察了大约6种(具体看你怎么数)”。总之,这本书,纵然说的是“飞行”,但涵盖动物、植物、人类乃至微生物各界对飞行做出的各种努力,既丰富又有趣,是图文结合、老少皆宜的科普作品。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读后感(三):关于飞行的科普著作,给我们科普飞行,助力人类不断突破探索空间

关于飞行的科普书籍,能够给我们展现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飞行对于我们现代人类来说已经不再是难事,我们不但能够凭借着各种工具飞上天空,甚至能够飞出地球走向外太空。但其实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更是从地球上各种生物的飞行轨迹之中探索而来。

想了解更多关于飞行的科普故事,这样一本《你想飞吗,像鸟一样?:一座关于飞行的纸上博物馆》就是我们阅读的最佳载体。

他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是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演化生物学家,就是我们最熟悉的科普著作《自私的基因》作者,所有,他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科普著作,都是卓越者。而这样一本关于飞行的科普著作,也必然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更是由斯洛伐克青年插画家亚娜·伦佐娃配置了大量的插图,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让我们对于知识更直观、更清晰,而且图文并茂的形式也让我们理解起来更容易。

那么这本书都给我们展现出了哪些具体的内容呢?作者从人类关于“飞翔的梦”开始讲起,在漫长的历史之中,我们人类必然是无法飞翔的,但是对于飞翔的向往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达·芬奇的画作之中,就有着关于飞行清晰的描绘,虽然以当时的技术并不能让它成为现实,但他的很多想法无疑是极为先进的。

那么我们就不禁要问,在动物世界之中,飞行有着哪些好处?有着哪些缺憾?为什么有些动物不断的在天空之中展现出自己优美的身姿,而也有些动物却把飞行技能遗忘在了自己的基因之中?那些有着飞行技能的动物,又是怎样完成飞行的,等等?把飞行的科普原理接受清楚也是这本书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作者从飞行动力学,从动物的身体结构,从关于大量飞行的实例之中给我们展现有关于飞行的一切科普知识。

作品最终的落脚点是我们人类对于飞行的利用,所有对于飞行的了解必然都成为我们人类学习的一部分,在大量关于飞行的知识掌握之后,我们人类也就在这样的一条道路中不断的前进,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能力限制,实现在科学帮助下,不断完成飞行的挑战。

这样一本关于飞行的科普著作,带我们全方位认知飞行科学的同时,也让我们人类在掌握了这些技能的情况下,向着天空不断的发起挑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