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旅行的艺术》是一本由[英] 阿兰·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一):捕捉旅途的美丽

是在甘孜看完的,最后几十页是在香格里拉镇的广场上看完的。现在是淡季,所以下午2点,一个人都没有非常的广场上非常的安静,我只能听到鸟叫、风声、时不时飞来的蜜蜂和苍蝇的声音、广场旁边的佛堂里转经筒碰到铃铛发出的声音。然后远处传来了一些打雷的声音,我抬头看到天空分成了两半。左边的天空灰不拉几,阴云密布;右边的天空是蔚蓝的,还有白的发亮的云朵。等我看完书再抬头的时候。不少的蓝色已经被灰色吞噬,于是我收起东西准备回旅店。回去的路上,特意看了一下路边的景色和建筑。路边有非常多艳丽的鲜花,过于艳丽和充满活力,以至于我一度断定,那是假花,还亲手去摸了摸。这应该是我对能对这本书做出的最好的回应。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二):读书还是读自己?

这本书中虽然作者介绍的大部分都是我未曾到过的地方,但是对旅行的思考,旅行中要素与内心(或者说成心灵),旅行要素与艺术,旅行要素与美的描述都引发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共鸣,感觉让自己以往的那些旅行经历活了起来,以往旅行中的片段思考贯穿了起来。

再集合作者将旅行地、旅行要素和旅行思考的相关传承与以往的文学作品和人物故事的完美穿插,在读书的时候有自己对以往旅行和感触的回忆、有对同行人的回忆、有对作者旅行地的遐想和轶事的品味。得到的是层次丰富的心灵体验,也对未来的旅行产生了一些设想和指引。是要反复阅读的书。

我要将她送给母亲、父亲、妻子、兄弟、好友和子女,要让他们体验这种精神的愉悦,虽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但是万一有那么或多或少的感触那,而且这种感触很可能发生。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三):赋予日常以意义

是一本很喜欢的书了,带着通俗易懂的哲思(如:崇高感、艺术、对美的感知、对理性的思考「或质疑」等)于其中,使人阅读时深感共鸣又会连连拍案,感叹自己思考的浅尝辄止和语言的匮乏。不得不说作者的文学素养真的非常高,能很好地将各个人物的思想集合起来,同时发表自己集结式的议论。不过个人不是很喜欢华兹华斯那一篇,「作者选取的」其诗句并没有让我很感觉到自然的美丽,反而有浮夸之感;相比之下,关于崇高篇中对于沉思录、爱迪生与爱默生等人的引用则非常有利的表现出了自然中的崇高感与超验的味道。 事实上,从整体来看,作者想要传达的便是这样一种理念,即“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不同于西方基督教中那种将整个人生归结于一个终点的“意义”,作者所倾向于教人们将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赋予深刻的寓意。从其选材的角度也可以看到,书中不乏对于云层、集市、树木等日常事物的赋值。从日常生活中探讨最深刻的哲学问题是一种很聪明的人生观,否则生活困顿无趣,甚而一切沦为虚空。就像作者在书的最后引用尼采对于德·梅伊斯特这位室内旅行家的评价:“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每年能接出三次果实,而其他一些人(为数众多)则只会逐命运之流,逐时代和国家变幻之流,就像一个软木塞一样在上面漂来漂去。” 他的思考是入木三分的,但有的时候也有过度升华之嫌「这一点因人而异」。如,洪堡队自然的探索“肯定源于一种服务他人的态度”;“描下一家五金店的窗户的草图”等。但总的来说,他的思考能使大多数读者受益匪浅。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四):旅行的更高境界

我始终觉得要把读书和旅行结合起来.每年拿出集中的一两个星期规划一场毫无杂念的旅行,其余时间就多读书,因为尚有一种可以用来关照寂寞的资源,而且更为靠谱,那就是文学。

阅读过程中一度回忆着自己以前旅行的场景,大部分细节都已经遗忘,能够记忆清晰的也是几张拍过的“大片”,长期在手机桌面的相册里滚动播放而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印象。

读后的最大感受,便是我们可能都没有真正的旅行过,在那些走马观花、逐渐被淡忘的景色里,已经没有了我们的任何痕迹。

相机的发明似乎给了我们对抗时间力量,可多年以后翻开相册,除了那片风景、那个栋建筑,我们还能回忆起什么。

我们学会多种构图方式、学会运用光影、学会景深景浅的对比,然后拿着相机走访山河,拍下一张张美景便乐在其中,走走停停,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

这样的方式容易走进旅行的一个危险: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的接收能力就迫不及待去观光。

追溯旅行的深层次意义,它带给我们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和放松的身心,这些都很容易被遗忘,而更加深刻的,永远是当下的所感所思所悟。

在旅游产业出现瓶颈的时候,拓展出文化旅游的方式,因为策划人都知道文化以艺术的形式更容易做到不朽,自然、建筑景观通常被看过后就被人抛之脑后,但有文化底蕴让景色饱满丰富了起来。

梵高以牺牲幼稚的现实主义为代价,成就了更加深刻的现实主义。诗人描述事件虽不比记者真实,却可能揭示出记者严谨文字内无法抵达的真相。

每个人都拥有艺术创作的权利,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就像我们至今见过很多的橡树,但只有花1小时对橡树进行艺术创作,你才可能了解并记住橡树的特征。

学会思考,懂得艺术,才是旅行的更高境界。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五):旅行是一种病

在当下,旅行是种时尚,人们有意无意赋予旅行各种各样的意义。没有人再去隐居,而是更积极地进军时尚,做一名背包客,剥离任何现实关系。

旅行难道不是我们文化的一种病吗?它消解的是关系。如果我们的文化,构建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那么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厌倦、解除关系。我们的文化宣告,我们无法独自存在。如果我们恋物,避世只是因为,文化无法为我们提供单一的人群关系。文化试图通过旅行来解决自身的漏洞,试图让人自愈。

归根结底,游山玩水与隐居避世都出于一种文化基因,它们不同程度地平衡人的避世心理。这种放弃沟通的极端方式,能否解决人们厌世的病呢?答案是当然不可能,它们仅仅更深刻的表达了对文化,对人群的服从。旅行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表达软弱,表达依恋。它只能意味着:任何形式的逃避现实,都是一种病。

山林,是诗意的一种表达,是对野生自然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城市、都市生活的一种肯定。

我们去某个山村旅游,载我们进山的司机师傅来自山村。他告诉我们,山里的人都想出来,他们恨不得在每座大山底下打洞,方便出行。一般的村里总共七八十户人家,现在也就剩下十几户老人。老人也想出来,只不过上了年纪,城里的路多,又模样相像,老人记不住,才不得不回到山村。他们说,年轻人在山里,真的是有力气没地方使,寂寞不甘逼迫着山民。现在的山村,只剩下一些幽魂。

果然,在开发旅游的山村里,到处一片发家致富的口号和努力,这才是他们向往的生活,都市生活。甘居茅屋泥房的人,只能是个孤僧。

我好像早已预感这种矛盾。我知道,旅行只是一种幻想,对于治病的幻想。我们长久的处在一种文化关系中,会患上过度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精神肥大症,但我们去旅行,我们不能剥除任何关系,也不能洒脱多少,反而获得对关系更明晰有力的确认。这是旅行仅有的意义。

而你用来治病的药材,并不是山林,而是远方的人,他们跟你一样身心俱疲。他们则准备着,来一场前往城市的旅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