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乌龙茶的世界读后感锦集

乌龙茶的世界读后感锦集

《乌龙茶的世界》是一本由陈焕堂 / 林世伟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龙茶的世界》读后感(一):乌龙茶的世界

94,乌龙茶的物种焙火程度:微火;轻火;熟火;足火;重火。其中重火:火香浓烈,带焦味,失原茶叶特征。汤色暗橙红或暗褐色。冲泡后少部分芽叶展开,呈暗褐色,部分芽叶暗褐团不能展开。 96,烘焙除了进一步增添茶的香气与滋味,同时也赶走了茶叶里的“咖啡因”。 146,印度最著名的两大茶区是阿萨姆与大吉岭。 177,比赛茶中最著名的鹿谷冻顶比赛茶就是典型的例子。鹿谷比赛茶原本是为鼓励当地农民进步,强调地方茶叶特色而举办的,但时至今日,当地所生产的茶叶,却屡屡不被评审青睐,多数获奖者的茶是来自海拔比较高的新兴茶区。今日的冻顶山,废耕的茶园举目皆是,因为茶农以冻顶产的茶参加当地比赛无法得奖,只有前往海拔更高、先天条件更好的高山地区种茶,并以此参赛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就造成了高山茶区过度被垦伐,而地势平坦利于耕作的低海拔茶区茶园无人问津,不是转作就是废耕。

《乌龙茶的世界》读后感(二):茶亦人生,人生亦茶

对于中国人而言,茶是最为常见的饮料,与可可、咖啡并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不论是传统节日,还是日常招待客人,沏上一壶茶,都是极为常见的。可以不夸张地说,日常生活中,或者待客的时刻,茶与中国人是如影随形的密切。翻翻自己家的柜子,哪家没有几罐珍藏了许久的茶呢。

中国人与茶是那么的亲近,如生活中的盐,抑或是水,离不开,也离不了。国人虽与茶如此亲近,但是真正识茶懂茶的并不多见,自诩懂茶的人,往往也被诸多的错误常识所左右。品茶之余,能知道更多有关于茶的知识,无疑是一件幸事。

《乌龙茶的世界》读后感(三):书评003

时间溜走真是一点都不和人打招呼。这书的责编找我貌似还没过17年的春节,现在写这个已经开始穿短袖了,中间差点还把这书给弄丢了。

处在一个茶叶小白的角度对这本书的内容能说的不多,书里内容涵盖全面,从种茶、制茶到饮茶基本应有尽有。

书里内容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从最初的认识茶叶品种大类,绿,黄,白,红,黑茶的分类原因和识别方式,到乌龙茶的缘起和品种差别。

所以,如果你不幸看到这里,正在犹豫不决要不要买这本书?答案是,买,买,买。

一来,这是人出版社的正当目的,书印出来的确是出来卖的啊,不是咩?二来,你买书花的也不是我的钱,我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嘿嘿嘿。更重要的是这书的确能对小白在乌龙茶有所了解,还会让小白读者了解目前商家的一些过渡营销的技巧,比如有些商家会刻意宣传茶的海拔,或者强调自己是有机茶而此书的两位作者会给我们一个“其实不然。”的答案。更是纠正了很多人对于只有手采茶才算是好茶的误会。更庆幸的是书里没有提及任何关于“ 为什么一定是处女才能采茶?”和唇采茶这类无聊的直男癌大脑意淫出来的采茶方式。

不过,买了这书看完是不是就能对乌龙茶甚至对茶行业有入行的了解呢?答案也是“其实不然。”估计,买的人下单之前也清楚,书这东西不是万艾可吃了就能立竿见影,不是肉,下肚第二天就能变成屎。这本书上的内容,买茶边喝边看用处会更大。

毕竟,类似书里关于茶汤,茶色,和茶叶茶形外观的描述,或许还能根据树上的配图有所了解,但是关于茶汤的口感和色泽却不是用眼睛看看文字就能了解的。

《乌龙茶的世界》读后感(四):茶香不易 自当珍惜

感谢勤劳聪明的福建人,在好多年前就把铁观音、大红袍等推广到全国各地,而笔者生活在江浙地区,这个地方的人多喝绿茶,所以当初第一次喝到铁观音时,惊为天人,浓郁而复杂的香气,肥硕而庞大的叶体,都与常饮的龙井、碧螺春相差甚大。

后来慢慢知道,这是乌龙茶,属于半发酵性茶类,与零发酵的绿茶的确有很大差异,从茶树到制造工艺,从泡茶工具到饮茶流程,甚至喝茶人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

《乌龙茶的世界》是两位台湾专业人士对乌龙茶简单而系统的阐述,说实话,刚开始打开书时,看到那些简短的一小段一小段的陈述,再加上写标题党式的描写(比如“从汤色判断茶的品质”),以为又是一本“百度一大抄”的粗糙之作。

翻开几页,就知道我错了,看到了白文、白燕、白鹤、白鹭就知道人家的专业性了,于是谦虚、认真地看起来,当看到用手绘描述真叶、鱼叶、腋芽、驻芽的不同时,已经彻底折服于作者的专业性。

书从茶的基本分类讲起,从是否发酵引出了传统六大茶类的区别,接着论述了本书的主角——乌龙茶,其实这三个字就是挺复杂的,它可以说是所有半发酵茶的统称,也可以指一种茶树,还可以说是一种商品名,所以你说喝乌龙,是有很多种含义的,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上当了,看这本书因而显得非常必要——如果你真的很喜欢铁观音、单枞等茶叶时。

书的第二部分着重讲了如何挑好茶,这对普通人来讲就像武林秘籍一样,是非常吸引人的,但作者并不是简单告诉大家从茶叶的外形、汤色、味道等几方面入手,而是仔细讲解了乌龙茶的制作过程,采摘、萎凋、搅拌、大浪、堆菁、杀菁、揉捻、团揉、烘焙等等,并配上了清晰的照片,让我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书的第三部分讲了不同类型的乌龙茶,例如文山包种茶、冻顶茶和红水乌龙,没错,这些都是台湾的代表性茶种,当然武夷山是跨不过去的一座高峰。介绍完茶品之后,还简单讲了些去茶行买茶及如何品茶的常识,也算是作者的额外赠送了。

文/ashley

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乌龙茶的世界》读后感(五):小白逛茶行如何不被坑?

文/皮波波

有幸经历过一段每日与茶人茶客打交道的日子,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小文之后,有一次被人问:“如果想要走进茶的世界,应该从什么书看起呢?”我说:“当然是直接喝呀,看什么书啊!”但事后想想,自己这番反应未免过激,其实一种更好的方法就是找一本靠谱的茶书,比如这本《乌龙茶的世界》,然后找几款茶来跟着喝呀!

乌龙茶的入门新手如何跟着这本书走进乌龙茶的世界?以下是笔者个人的一点见解,望能与诸位网友多多交流,不足之处还望谅解。

日常生活中,认为大红袍是红茶或铁观音是绿茶的人并不少见——其实这两者都属乌龙茶。但不知者犯下这样的错误也是情有可原的,陈宗懋编写的《中国茶经》中这样介绍乌龙茶的品质特点:“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要了解什么是乌龙茶,希望您先看看本书开篇《认识六大茶类》一节,了解茶的基本分类:各种茶叶的本质区别在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黄烷醇的氧化程度不同,简单说来,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绿茶则是不发酵茶。

对于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之后,翻回目录,第三章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文山包种茶、冻顶茶和红水乌龙、东方美人、铁观音等许多具有代表性乌龙茶品种,不妨就记下这些名字找茶去。

作者在序言里也讲了,“文章、风水、茶,真识没几个”,茶行业水这么深,小白逛茶行如何不被坑?本书第179页到第187页的内容能为大家提供指导。

茶行老板为了发挥一款茶的长处,抑制他的缺陷,会注意泡茶的手法让茶叶扬长避短,这就是为什么你从茶叶店里买回来的茶,回到家喝起来却不是那样的滋味。所以作者在此处提到了可以用茶叶评审的泡茶方法去试茶,茶的缺点会一下暴露无疑,对新手茶客而言这样做是意义非凡的,几款茶试下来,你就能对乌龙茶有一翻新理解。

笔者所言并非否认茶行老板的做法,正如此书作者所言,对茶有深刻认识的茶行老板是最好的咨询对象。曾有一位安徽籍友人,通过网络购买武夷岩茶后仍采用他习惯的玻璃杯泡绿茶法冲泡绿茶后,发现“这茶泡两开就没味道了”,事后通过询问售茶者,通过改变工具才感受到武夷岩茶的真滋味。泡好一杯茶,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购茶的过程,便是我们学习如何让四者合理搭配的过程。

自此,茶已经有了。那就开始泡茶读书吧。看汤色,闻茶香,品滋味,结合书中的图片与文字描述,再进一步深入阅读关于乌龙茶制作工艺、产地、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乌龙茶广博世界的乐趣,正期待你的探索。

为爱好者提供有效的指导,而非提供虚无飘渺的茶文化泛泛之谈,在如今玄学泛滥的茶圈中,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茶不仅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踏踏实实,从喝开始,用你的嘴巴带着心去感受,才是正确进入乌龙茶世界之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