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七声》读后感1000字

《七声》读后感1000字

《七声》是一本由葛亮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声》读后感(一):平凡人说着平凡事

这本书从琴瑟开始一直到威廉的这八篇小说都非常不错,比我看的另一本《问米》要好看的不少。就是看完之后有一股后劲,然后可以凭借这股后劲去玩味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上一次看小说有这样的感觉还是看莫言的《蛙》的时候了。

每一篇故事都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都是感觉在看平凡人的平凡事,世界上到处都充满了像小说里面一样的人,而且他们这些人的经历也比小说里面精彩的多。能够明显感觉到葛亮是有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到小说中去的,也因此写出来的小说也更具有真情实感。

“洪才”这篇小说还挺能引起我的共鸣的。故事就是很普通讲述“我”和洪才的友谊,两个人在一个学校,“我”家和洪才家互送礼物,两家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熟络起来,但是由于“我”跟着洪才玩结果被狗咬了。从此之后,家里人就不让“我”去跟洪才玩了。这里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每个父母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够健健康康长大,都希望小孩远离危险,毕竟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都不想让自己的小孩变成野孩子。

然而当妈妈把洪才送给我的蚕丢掉时,作者对于“我”:的那种心情描写的特别真实。蚕不仅仅只是蚕,它还代表了“我”和洪才之间的友谊,也是家人不让我和洪才玩之后的唯一念想,然而这唯一念想都断了这友谊没了多可惜。也还好最后洪才的阿婆过来给“我”解围,“我”与洪才家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了,洪才家都把“我”当成了家庭的一份子。

最有感触的还是结尾最后阿婆死了的那种意象,阿婆一死,代表着阿婆住的房子也将随之拆迁,他们这老一代的记忆都将会随着时间慢慢远去,最终也就再也没有人会记起阿婆,记起她曾经住在那里过。人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一代忘一代,留下来的只有那薄薄的血脉。阿婆其实也代表了老一辈人被新一代人所顶替,成洪才也随着房子被拆迁和阿婆去世再也没有回来,终究成洪才变成了“我”记忆里的一个片段,阿婆也是,这段记忆也将随着“我”老去,直至最终被遗忘。

最可惜的一点是结尾阿婆说的“没的青打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搞懂,因为作者是南京人,所以我去问了南京的群友还去百度了可惜都没有搜到这句话是啥意思。

《七声》读后感(二):行走于边缘的英雄

2019年与一位江苏的朋友聊天,谈话中她说道最近在读葛亮,是位南京籍作家。这是第一次听到葛亮这个作家,平时所读小说国外居多,反而对国内的文学界了解不够,实在惭愧。当时对朋友说有空一定找来读读,如此三年过去,方才进入葛亮的小说世界。

《七声》就是读过的葛亮的第一本书。除了《七天》,其作品还有《北鸢》《朱雀》《谜鸦》《浣熊》《戏年》《问米》以及文化随笔《绘色》《小山河》等。

这本书为短篇小说集,主体共包括七篇小说,分别为《琴瑟》《洪才》《泥人尹》《阿霞》《安的故事》《英珠》《威廉》,他们基本上都是市井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在普普通通的日常中充满烟火气地活着,但他们也是“行走于边缘的英雄”,在尘埃中发出嘹亮的呼声。

正如书中简介所说,这部小说,是关于生活的七宗。有一些人,在缭绕的人间烟火中渐渐清晰。审视他们,虽于我并非新鲜的经验。然而,落笔之际,仍出自己意表。他们的人生,已是水落石出的格局。经年的快与痛,此时此刻,已成一波微澜。他们在我身边一一走过,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我愿意步履我的成长轨迹,用一双少年的眼睛去观看那些久违的人与事。目光所及,也许亲近纯净,也许黯然忧伤,又或者激荡不居,但总有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带着温存的底色,是叫人安慰的。

这写小说充满鲜活的气息,毋宁说,是书中的人物如此的生动,仿佛你我身边似曾相识的朋友,上演着一个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故事。但又不仅仅是对平凡人物的简单素描,作者在故事中融入了更为透彻的洞察和深刻的思考。就像韩少功在推荐序中说的那样,这个作品对一般政治和道德立场的超越性在于,它昭示了一个人对艺术的忠诚,对任何生命律动的尊崇和敬畏,对观察、描写以及小说美学的忘我投入。诸多“人已经退场”“个性已经消亡”“创作就是复制”一类的后现代大话,都在这位年轻小说家面前出现了动摇。

归根到底,平凡人的故事最能打动我。我喜欢读那些小人物的故事,他们的柴米油盐,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在平凡的生活中偶尔为之的那些不凡的举动,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但至少证明他们在呼啸着走向生命的舞台。

《七声》读后感(三):岁月之声,声声催人

生活的强大与薄弱处,皆有了人之常情作底,人于是学会不奢望,只保留了本能的执着。

古代文人用七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悲喜,同时也常用音律四艺来衡量一个人的素养,用以彰显一个人的才艺气质。如果将七音与生活相连,又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葛亮的《七声》便是那凝聚了大和音,用生活中的七声描绘时代轮廓的回音壁。“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正是这些零落的声响,凝聚了大的和音。在这和音深处,慢慢浮现出一抹时代的轮廓。这轮廓的根本,叫作民间。

人们常说葛亮的文字满载着声音的特质,能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听到和音的优美以及单弦音的独特,事实上这种形容来自于他所塑造的各色人物形象。有的人将命运拼凑出了一曲绝唱,而有的人却在生命的积淀中让和声愈发浑厚。

就像《七声》中的阿霞那一声声撕裂般的呼喊,像外公为安抚强忍疼痛的外婆,含泪压低嗓子唱起的《三家店》,又像威廉病女不断循环的绕口令,这些与生命对唱的声音,跳跃在字里行间,叙述着人生的无常,形成了命运的混响。

在《七声》中,作为开篇的《琴瑟》,被赋予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相伴一生的外公外婆,在经历了无比艰难的时代,携手共度美好时代时所流露出的真情厚意更是让我们为之动容。

他们的感情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同样也刻上了新一代人成长的足迹。特别是外婆晚年患病,外公悉心照料时的种种情景,让所有人为之羡慕至深。外公外婆金婚,外公对着字幅“琴瑟龢同”说出的一句话,“我这把老琴,不知道下辈子有没有运气碰上这样的好瑟了。”当他对着外婆唱出了“我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时,既表露出二人的深厚感情,又将这朴素的“情话”融入了他们的一生。

而这一句句充满了至真至情的声音,被葛亮刻画进这以多情为时尚的时代,为他们的爱情画上了一个唯美的句点,就像外婆在笑声中那一回首,往日心酸、甜蜜、苦痛与扶持一并涌上心头,催动着那往日悲喜的泪流了下来。

无论是声声呐喊,亦或是无声呻吟,那些被命运扼住的呢喃之声,让葛亮在故事中凝视着生命的本体,将它们赋予鲜活的生命,在各色人物的生命中不停唱响。而这些如和声一般的命运之音,终将在生活的磨砺下为人性镀上一层真实的底色。

《七声》读后感(四):葛亮与《七声》

“正是这些零落的声响,凝聚为大的和音。在这和音深处,慢慢浮现出一抹时代的轮廓。这轮廓的根本,叫作民间。”

算起来这是我第三次读《七声》了,我认识葛亮是从《北鸢》开始的,也是从那一本书开始,我彻底被他的文字吸引,成为了他的忠实读者,葛亮的每一本书我都会买、会读。

所以这篇书评可能是一篇带着迷妹视角的夸夸书评,但为什么葛亮的文字能吸引人,你会不会也有一点好奇呢?

这本《七声》虽说是一本小说集,但我在阅读过程中总会产生出一种它是一本非虚构类的文学的感觉,因为故事里的真实感是能将你包裹其中的。

这本书之所以我第三次读也能丝毫不觉乏味的读下去,也正是因为葛亮文字中带给人的既平和又细腻的叙事感。

葛亮1978年生人,太舅公是陈独秀,叔公是邓稼先,祖父是葛康俞,与李可染朱自清余伯平尽有相识,由此可见,深厚底蕴的家庭背景给了葛亮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接触到的人和事与受到的教育都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葛亮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的书生意气,也能读到刻在他骨子里的傲气。

韩少功是如何评价葛亮的文字的呢?

“葛亮并没有神话弱者的狂热,他也没有丑化弱者的阴冷。”

在这本书里有属于外公外婆的琴瑟和鸣的故事,有我和童年小伙伴成洪才的故事,有捏泥人的尹师傅的故事,有与众不同的阿霞的故事,有我和大学同学安的故事,有藏女英珠的故事,有外国朋友威廉的故事,故事刚好七个,正如“七声”。

在前三个故事中我看到的是在时代变迁中的众生百态。

外公外婆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却依旧相携相。

洪才像是代表了毛果的童年,童年里有蚕、有青团、有阿婆,那是毛果在遇到洪才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可那一切也随着房子的拆迁与阿婆的去世消散。

而泥人尹命运悲惨的一生背后更是隐藏着时代的大动荡,他只因为点错了一颗痣的位置,就再也摆脱不掉悲苦的命运,可他说到底只是一个手艺人,何其无辜。

英珠、阿霞、安则是三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子,但她们的个性都很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站在不同的地方选择自己的命运,虽然她们的命运一点都不美,甚至还带着不同的破碎感,但是——

“当雄鹰飞过的时候,雪山不再是从前模样,因为它那翅膀的阴影,曾经抚在了石头的上面。”

这也是我很爱葛亮文字的原因之一,因为我爱小人物的故事,这世界上的许多事仿佛都在告诉我们,发生在群体身上的事才能被看见,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事只能被掩埋。

可是凭什么呢?正是一个个的“小人物”才构成了人类社会。

而葛亮他很会写,哪怕是一个惊涛骇浪的时代,哪怕是血淋淋的现实,他表现出来的却并不会太过浓烈,他依旧是用平和的语调,却在三言两语间勾勒出了残酷的真相。

你知道那种用最平静的口吻说最残忍的事情的感觉吗?就是这本书了。

不管怎样,我爱葛亮的文字。

《七声》读后感(五):与时代的跫音同奏

器物长存天地之间,而声则只存于发声一刹,我曾看不少资料中说,传统的中国音乐是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是外来传入。而在约四十年前的一场对河南贾湖的探寻,七声之响跨越九千年斗转星移,与今世之人会面,这七声源自于人们在仙鹤翅骨上敲凿而成的骨笛。时光的脚步不停,人们的审美不断升级,越来越复杂的声音被人们演绎,但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而人们的生活亦是如此。

“握着年轻的笔,表达着老灵魂,是葛亮的最有趣之处。”知名演员、导演姜文曾这样评价葛亮。我们上次聊到了《戏年》,今天我们接上回续谈《七声》,继续沿袭以往文章风格,重点着眼小人物,落笔人间烟火事,在生活的苦辣酸甜协奏共鸣中,捕捉细小琐碎,关注细微轻声,演绎平凡普通人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日子。看过葛亮作品的一定熟悉,毛果再次从故事中登场,发挥着串联故事前后,映出重点人物的作用,这也正是我很喜欢他作品的一点,娃娃的视角伴随岁月的变迁,看不同人的命运。

择选一二喜爱的故事分享感悟,《泥人尹》中一个旧物泥老虎牵起了一个人的命运和用自我生命在岁月中写下的故事。故事以儿时生活的旧都开场,故事从朝天宫讲起,很好地引发我对童年记忆的调动,似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城市又一个专属于童年的地方。作者用极大的细节描写,呈现出尹师傅尹传礼的形象,使我们记忆中曾有过的样子,虽然作的是泥塑艺人,但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生活对这个手艺人也多是凄冷相对,毛果的家庭如同以往的故事那样,在其中撑起了很多细节的点,让我感受到真实的场景感。

那个欺负人汉子的形象,我至今都记得,这一人物的设定对故事的整体色彩奠定下了基础。幸好一朝遇贵人,凯文教授带来了诸多改变,喜事连连,儿子新婚,购置新剧,日子红红火火,生活也渐趋宽裕,但谁能想遇上了一个这般的儿媳。我们看到这样的人物,是能有熟悉感的,因为他足够普通,就生活在你我的身边,他的故事虽平淡无奇,但足够丰富,尹师傅的一生,他来过、生活过、挣扎过、努力过,最后也一样只是一个旁观者知道的故事。一则则平凡又跌宕的人生故事,交叠出流淌于坊间的动人旋律。

其实尹师傅只是一个代表,外公外婆的琴瑟龢同;用故事诠释,“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好景不长”的洪才;命运和她开了个玩笑的阿霞;命运堕如微尘的安……这样的故事是葛亮用生活所经历,拼凑出的七声合奏,杂乱、颠沛、悲惨,生活对他们的赠与似乎都带着后续的不可测。这七声,“心碎声、哭泣声、哀叹声、恐慌声、无奈声”者众,少能有“欢笑声、喜悦声”,这或许本就是生活的,这就是横贯在底层人们的贫苦生活所产之声。

生活的大地上,埋下普通人的种子,多收获的是细碎的故事,这些故事没有那些作家笔下的轰轰烈烈,不足以被史学家记载史料,记录者也常常被世事的繁华而忽略了这一侧,但葛亮捕捉到了,自称体系的叙事风格,运用自如的人物塑造手法,作家葛亮虽然年轻,却有颗悲天悯人的“老灵魂”,我想这样的用词是因他看到的、所写的这些故事,氤氲弄弄生活气,人物群像全覆盖生活的百态,苦乐、哀伤、悲壮、渺小是这些人物的特点,这与《戏年》相通,每个人的声音虽然细碎渺小,却与时代的跫音同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