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是一本由[日]冈仓天心著 王蓓译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22-3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一):一茶一世界

小时候,家里总会喝一种茉莉花茶,褐色的茶叶与白色的茉莉花相杂,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在冬天,吃完晚饭,家里总会围坐在一起聊天,而这个时候茶水是必不可少的饮品。茶叶放入茶壶,加入热水后,茶叶会随着热水上下翻滚,浮起来,然后再沉到底下。稍等片刻,倒入茶碗中,琥珀色的液体,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白气,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原来只知道茶水是用来解渴的饮品,却从没想到,它居然可以衍生出如此博大精深的茶道。《茶之书》是日本美术活动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冈仓天心写的一本关于茶与茶道的小册子,他以茶作为载体,融合了日本的传统艺术和美学,向西方宣传东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茶道对日本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建筑、艺术、思想、室内装饰、为人处世等方面,无不渗透着茶道的影响。

在冈仓天心对茶道的相关表述中,涉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即将审美意识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因为美自诞生以来,自始至终都不是束之高阁的、抽象的、高冷的概念,而是具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的存在。美,只有与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融合起来,才能保持旺盛而持续的生命力。茶室摆设的各种物品,物品色彩的搭配,无不体现出茶师对于美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茶师是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美学家,他们具有发现生活之中美的眼睛,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若摆了鲜花,那么所挂的画作中就不可再有花;若选用了圆壶,则盛水器皿就要有棱有角;若茶杯是黑色釉彩,则不可配之以黑色茶罐。

真正的艺术鉴赏,只有可能存在于特定人群之中,即那些将艺术鉴赏融入其生活之人。他们力图将茶室中精益求精的标准,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心灵平静无波,并且谨口慎言,不可破坏周遭的和谐。

茶道还影响了日本的建筑风格。茶道追求简洁朴素的特点,这也成为了日本建筑的美学追求。与西方国家在室内装饰上的追求相比,日本的建筑室内装饰以简洁朴素为风格,这与茶道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自16世纪开始,日本的建筑就深受茶道思想的影响,以至于现在很多日本普通建筑的室内装饰风格,都极其简洁朴素,在外国人看来,可以说是到了单调沉闷的地步了。

读完这本《茶之书》,心中涌起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一方面庆幸于最早产生于中国的茶道能够走出国门,在日本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得到很好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茶道在中国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落了,即使当今时代有茶道的存在,茶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附庸风雅的、小众的行为艺术。如何在中国大地上弘扬真正的茶道,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二):人生不完美,而人最不缺的就是探寻完美。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承此清风欲归去。“

诗人卢仝用《七碗茶》将茶的美妙滋味说尽,闲来时也爱喝喝茶,但似乎“茶道”离生活很远。

作家冈仓天心在《茶之书》对“茶道”这样解释,

“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不完美"的崇拜,是在众人皆知不可能完美得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完美而进行的温柔试探。”

冈仓天心,“日本近代美术之父”、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致力于保存和发扬日本传统艺术和美学,向西方宣传东方文化。冈仓天心31岁时,游历了北京、洛阳、龙门、西安,寻访中国古代艺术的踪迹。

1904年,他受邀去波士顿美术馆工作,去时只带了一人一书——一个助理、一本陆羽的《茶经》。

1906年,他写出了《茶之书》,并成功在纽约出版发行。书籍发型侯,席卷全美,不仅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还越过海峡,被译成德语、法语、瑞典语等,遍及全欧洲。

冈仓天心因此名声大振,也使得全世界的人对日本茶道充满尊敬。

茶到底是什么?

茶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与故事?

茶之一道又蕴含着怎样的意境与意义?

茶室怎样影响甚至改变人的容貌和性格的?

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茶之书》文字不多,一共七章,分别介绍了茶与人的关系、茶的流派与沿革、道与禅、茶室、艺术鉴赏、花道、茶师。

读完之后,也能从容不迫地和大家侃侃而谈了。

比如茶室,书中是这么说的。

“茶室的外观可以说是其貌不扬,它的大小甚至不及日本最普通的住宅,但是其建造用的材料则试图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清贫之意。

“对茶室细节指之处所花费的心力,或许更甚于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或寺院。

“一间理想的茶室,其造假甚至高于一座普通宅邸,因为从建材选择到建筑施工,皆要求良工苦心、精益求精。”

说到艺术鉴赏,书中这么说。

“若能够感同身受,一件杰出的作品就是一个真实的所在,它让我们沉浸其中,并与艺术家产生亲密的羁绊。大师们的永生不朽,在于其爱恨情仇能一直活在你我心中。真正打动我们的,是他们的灵魂而非双手,是他们的风采而非技艺——他们的呼唤越是直指人心,我们的回应则越会发自内心。”

说起花道,作者这么说。

“若花枝有叶,大师们会保留完整的枝叶,其目的在于展现植物完整的生命之美。

“当茶道大师把花儿整理成自己满意的模样后,会将其摆放在茶室的壁龛处,除非必要,这个用花儿做成的艺术品周维不可再有其他摆设,甚至是一幅画也不可有,以免破坏它本身的效果。

“每一位客人或弟子在进入茶室时,都要先向它深深鞠躬行礼,然后才能开口与主人说话。

“当花朵枯萎凋零,茶师们会温柔地将其放入河流之中,或是小心地将其埋入地下,有时还会为其竖碑以示纪念。”

生命,是一盏茶的光阴。悟道,是一杯茶的遇见。

在这充满愚蠢和纷扰的人生之海,若不能窥得修身养性的秘诀,必将陷入痛苦的磨难之中,纵然强颜欢笑,装作心满意足,终究也只是徒劳而已。

在奔向永恒的惊涛骇浪之中,仍然有喜悦和美存于其中。

何不纵身跃入这狂风巨浪,乘势御风而行?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读后感(三):遇水舍己为,而成茶饮——读《茶之书》

在未读此书时,对茶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茶的种类无外乎绿茶、红茶、白茶等等,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

对于茶道的认知,则是“大道至简”、“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帝王饮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如今茶缸、茶杯、茶碗中普普通通的植物饮料。

再谈现在的茶道,表演为主,“道”其次。第一印象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一双纤纤玉手,一张动人脸庞,一曲《梅花三弄》。

和“道”的高深莫测、富含哲理相去甚远,若称之为“道”,多少有些不够格。当然,现今茶道同汉服及许多传统一样,正在复兴,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无人问津、倍受冷落。 反观邻国日本,不仅把我们“玩儿剩下的”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的特色——日本茶道,涌现出了各种流派、各路风云人物。

主观来说,日本茶道总是给人以高雅、庄重的感觉,像是一种艺术,又超越了艺术,独树一帜。

若想讨得一杯茶,非得经历一套茶师手中纷繁复杂的流程,对于茶室建筑布局、装饰、礼仪、清扫、茶具等方面,更是讲究的一塌糊涂。也难怪会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甚至是一辈子的荣耀(关于这一点,并未做到充分考证,但对茶的态度,注定了这杯茶的非凡价值)。 《茶之书》的横空出世,给西方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该书于1906年在美国出版、英文写就,作者却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冈仓天心。

此书一经出版很快便席卷欧美、入选美国教科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直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 作者美术教育家、评论家、日本文化先驱的身份,使其能够突破茶本身,以独到的眼光解释茶所承载的文化与内涵,正是因为这些口感以外的独特魅力,才使其能够跻身于世界四大饮料,并具备超越其余三种的独特性。

诚如作者所言“茶道是一种追求,是在日常生活的污浊之中,因对美的倾慕而产生的。纯净和谐的状态,仁慈互爱的秘诀,以及社会秩序中的浪漫主义情怀,都是茶道的谆谆教诲。”

作为一名旅美日本人,冈仓天心一方面观察到了外国人对茶的热爱,一方面也感受到白种人对黄种人的歧视、敌视,甚至是妖魔化。

在书中他大声疾呼,“西方究竟何时才能够理解,或是愿意理解东方?他们用以偏概全的事例,加上各种异想天开,在亚洲人身上编织出一张光怪陆离的网,其内容令人惊骇莫名。我们要么是以吸收莲花香气为生,要么就是以老鼠蟑螂为食。我们的形象不是无能癫狂,就是骄奢淫逸。印度的灵性之说被嘲笑为无知,中国的冷静节制被视为愚蠢,而日本的爱国精神则不过是顺从命运的摆布而已。甚至还有人说,我们的神经组织麻木迟钝,所以感觉不到痛苦与伤害!”

这显然是一种极大的侮辱,茶明明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季节、时令一样不能少,采摘时又需精挑细选,经过多种制茶工艺才终成杯中之饮,茶,本是高贵、纯净,不容玷污之物。白种人在虚伪的礼仪下,却处处透露着野蛮和亳无人道。他们欺压、剥削、利用、侵略、压榨着我们,竟还要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肆意评论我们,如何不令人感到愤慨和屈辱?

冈仓天心的勇敢发声并不是本书得以流传至今的唯一原因,冈仓天心从小学习汉语、英语,后游历中国名山大川,探寻中国古代先贤圣地,研究了大量的中国历史、诗词、神话等,书中的引用虽存在一些谬误,但全书以日本茶道为点,道出的却是整个东方文化,其包容性、开放性的视野令人称赞,与当代部分日本人对中国的敌意相比,多了几分谦虚、纯粹。

在介绍茶的流派、沿革,茶室、道、花、茶器等方面,丝毫不掩饰对我国悠久文化、风土人情的崇敬和憧憬。也坦诚若不是日本僧人从中国带回茶种、茶器、茶经,日本茶道也不会拥有后来遍地开花的盛景,更不会诞生出日本国土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茶牺牲,在生命尽头淡定从容、安然赴死的茶道大师——千利休。

“茶会结束了,客人们强忍着泪水,向主人诀别后黯然离去,只剩一位最亲近的弟子。他是受利休之托而留下来,以见证最后一刻的到来。利休褪去所穿着的外袍,露出里面洁白无瑕的素袍,他把外袍小心折好,端放于座席之上。利休温柔地凝视着致命利剑那闪亮的刀锋,口中吟唱着优美的辞世之句:

诚敬恭迎,永恒利剑!

弑佛杀神,开汝之路。

随后,利休面带微笑,迈向了那未知的彼岸。”

通读全书,在这位日本作家的文字下,对中华文化的崇敬感油然而生,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广袤无垠的土地、物产丰富的资源,甚至是南北差异的文化,都显示出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更令人倍感振奋的是,而今,茶道正如其他光辉灿烂的文化一起,悄然复兴!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读后感(四):《茶之书》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茶只是一种滋补上佳的饮品,无关理想。持续不断的国难早已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他们变得更现代了,也就是说,变得老成又现实了。他们失掉了年轻人特有的豪情壮志,而正式这种豪情能永葆诗人与先贤的青春与活力。

首先感谢编辑大大赠书,而自己之所以选这本书是因为,很想了解茶,但搜索来的总是片面,而且也不能保证是否准确,所以第一时间选了这本

茶之书

8.5

(日) 冈仓天心 / 2017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其实现在不管是奶茶店的果茶、还是电视剧里面的饮品、甚至绝大多数的南方人以及少部分北方人家里,茶都是时常可见的。来广州两年,再加上罗同学是地道潮汕人,对于茶的喜欢和好奇也越来越深。

说到潮汕人饮茶网上有太多好玩的段子了,比如潮汕人爱茶已经爱到吵架之前要先去对方家里喝个茶的地步;还有汕头马拉松比赛,选手在泡前喝茶的新闻,更夸张的是潮汕地区的KTV里面喝的不是酒不是饮料而是茶……哈哈哈哈外乡人第一次看到真的太好笑了,不过也确实说明茶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因此也让我更加的想读一下《茶之书》。

因为收到的版本是插画珍藏版,因此最开始的几页都是茶器、插花的图,至于为什么有插花的图,和本书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对于我这个不懂茶也不懂茶道的人来说,对于插图并没有很特别的感觉,反而是接下来的诗更让我深有体会。

接下来本书的序问出了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为什么茶起源于中国而我们的字典里却没有茶道这个词?不仅如此,仓冈天心在西方传播的茶文化,产生的影响更是无人能及,不仅带给了日本文化上的自信,也使他们不在盲从西方文化。究其原因在于日本茶道里的“禅茶一味”,所谓禅茶一味究竟是什么,自己还不能完全体会,所以摘录一下文中的原话供大家体会。

序言作者周重林也是著名的茶文化学者,云南茶文化研究的领军者,参与国家文物局《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研究报告》项目也是主要报告人,同时也出版了多本和茶相干的书籍,例如:

《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最近在看二月河老师文集,也超级想看的这本)

《茶与酒,两生花:中国文化的浓烈与清浅》(这本也很想读,感觉是一本涉及南北方文化的书)

在罗同学的影响下自己也渐渐的爱上喝茶,对比北方人日常时而喝酒的习惯,喝茶感觉像南方山水的诗情画意宁静婉约,喝酒像北方山峦叠嶂的奔放豪迈,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一点竟然和导读作者周华诚不谋而合,不过对方更加精简,酒近侠,茶类隐。读作者的导读,突然明白罗同学喜欢喝茶想要隐居的心态。天地间,喝茶赏花看书偶尔上网也不会和社会脱轨,岂不快哉。

说来可悲又可笑,茶起源于中国,日本的茶道却超越了中国,而茶叶生意做的好确实英国人。纵然我们有《茶经》却还是未能将中国的茶文化发扬光大,纵然历史上的中国版图横跨亚欧,而在茶叶的生意上却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国内的茶馆数量远不如咖啡店西点店多,而这何尝不是我们的损失呢。

或许书中的一段话可以解释我们的损失,更让人沉思的是《茶之书》是作者仓冈天心1906年所著,如今过了一个多世纪,再读来依然让人陷入沉思。

虽然是1906年的文章,和当下的环境似乎并无冲突。我们这一代好像越来越难快乐,没有戴口罩的时候地铁上已经很少能看到眼睛发亮的人,大都面无表情。记得刚毕业那会,我们同龄的小伙伴都会想着自己如何如何和这个世界抗争,去争取自己的一方天地,而现在同样的一批人都沉静在互联网背后的屏幕里,生活压力的琐碎里,也许深夜的时候也依然有明天我要拥抱这个世界,但第二天一早在拥挤的地铁上,在客户连环霹雳的微信提示音里早没有了深夜的豪情,最后的我们成了大数据下目标客户,成为短视频短暂快感刺激下的用户,不管剧情多么荒唐雷人,总有评论区的愤怒谩骂争议,而这些又恰恰是大数据下的用户需求。

和00后一代的伙伴聊天,不知道应该说他们是更有远观了,还是更现实了,他们为自己的内卷不断加力注码,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他们也烦躁于内卷的无效行为,结果恶性循环。所以在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自己一直很喜欢的罗永浩,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经历过“真换还传”后依然热心于理想的实干理想主义者,真正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践行者。

《茶之书》的精妙绝不在于此,里面的一些话同样适用于互联网当下的言论环境。

除此之外,本书中还有很多对于茶与蝉、茶与花、茶与艺术、茶室与美、茶室与周遭万物的句子都很值得反复思考阅读。所以如果你也很喜欢喝茶,喜欢茶文化,和茶相关的一切,不如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入门书;如果现在环境下,时长焦虑甚至恐惧,也不妨从本书入手,在文字中获得内心的宁静。

今天的证券一片绿,大盘跌到2900,好多群里的伙伴都在讨论,外加上疫情的反反复复,想让内心平静其实很难的,但与其在焦虑中度过,不如真的静下心来充实自己。虽然……但是……,看《雍正王朝》的时候觉得真正做一件好事很难,在江苏和河南试行新政官绅一体纳粮的时候,那么多人反对,只因和自己的利益冲突,但事实和数据证明,雍正的新政是有益的,所以不管怎么样,依然坚信我们的党和国家。(2022年4月25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