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成为三文鱼》读后感摘抄

《成为三文鱼》读后感摘抄

《成为三文鱼》是一本由(挪威)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页数:202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为三文鱼》读后感(一):克制欲望,少一点自以为是~

在读这本“三文鱼”的时候,难免令人想起那本“鳕鱼”……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而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与干涉,不仅改变了物种的自然发展规律,甚至令其走向灭绝,也让自身逐步陷于宰杀与贪婪的反噬中。

人类一厢情愿养殖出来的三文鱼,反而因其无法更好地适应自然条件的基因缺陷,而导致后代成活率大幅降低…这种被帮了倒忙的物种远不止一个“三文鱼”,甚至也不仅仅只是海洋生物……

作为人类,我们需要克制欲望,并少一点自以为是。

关联阅读:《一条改变世界的鱼:鳕鱼往事》。

《成为三文鱼》读后感(二):三文鱼是怎样发展到如今这一步的?这本书的目的就在此处!

据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科学家彼得·萨弗莱宁确认,目前世界上所有种类的犬都起源于约1.6万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南部驯养的狼。人类有意识的驯养野生狼,成为家畜,用来看家护院、游牧打猎。这是在自然界长周期范围内,人类与狼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结果,这是自然与生命之间,不同种族之间的一种新型生物关系,影响深远。

如今,人类作为自然界食物链的顶尖存在,在漫长的岁月中驯化了很多动物,除去狗以外,猪、羊、牛、鸡、鸭等等都成为人类长久以来主要肉类食物来源,这不仅仅保障了人类的食物安全,还逐渐改变了自然界的食物链条。但是对于整个大自然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相对容易一些,唯独水里游的,尤其是天然的海水之中,以水为家的鱼类令人无法释怀。

由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社会人类学教授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历经十多年编著的《成为三文鱼:水产养殖与鱼的驯化》是一部专注于三文鱼的前世今生的科学论著。作者吃住在三文鱼养殖场近距离观察,采访养殖人员,还经常性的去一些野生三文鱼聚集海域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一手资料。她追溯三文鱼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三文鱼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文鱼水产资源的逐步崛起,改变了渔业整个资源的结构,在争抢餐桌文化的硬实力上,三文鱼获得了应有的尊重。

三文鱼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与太平洋、北冰洋交界的水域,被国际美食界誉为“冰海之皇”,尤其是日料中占据绝无仅有的地位。对于这种高端的食品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野生的三文鱼因为肉质鲜美已可遇不可求,很自然的,人们打起了驯养三文鱼的主意和生意,因此诞生了养殖三文鱼这个行业,本书就是通过观察野生与养殖三文鱼的整个历史进程,探讨这类生物进化的变迁以及人类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简单说来,这并不是一部纯粹讲述三文鱼养殖的纯技术类图书,而是提高到了更高的层次,三文鱼、人与自然进化的相互影响和塑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文鱼水产养殖起源于挪威,并在智利、苏格兰、日本等地积极的发展着,成为重要的养殖基地。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大西洋三文鱼种群的所在地,三文鱼的水产行业对于水路以及世界海洋资源有着深远重要的影响,生物种群和食物链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跟社会均衡和国际博弈是一个道理。作者并没有单纯的把三文鱼当成是一种普通的海洋物种,首先它是一种生命体,其次它在整个生态圈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作者社会人类学家的身份赋予了三文鱼新的观念,一个新的从未被人发现的层面。

餐桌上的三文鱼固然好吃,但自然界中的三文鱼更加具有张力,作者通过代入人类学、生物学、自然学的方式,解析三文鱼在整个自然链条中的发展经历,三文鱼的产业链条在全球的经贸活动中,在高级食材中占有重要一环,但是仍然不能忽视三文鱼是怎样发展到如今这一步的,而这本书的目的就在此处。

《成为三文鱼》读后感(三):名可名,非常名

如何成为三文鱼?这个问题提出的颇为匪夷所思,毕竟对于三文鱼而言自然无需成为,而对于三文鱼以外的物种而言,也无法成为三文鱼。但是一本以民族志为研究方法的人类学作品却偏偏以此为题,也因此读者自然会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语境中所谈到的三文鱼并不是一个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这也意味着,三文鱼形成的过程中,人类社会与之产生了丰富的互动。三文鱼,它是一个商品概念,一个政治概念,一个经济概念。我们需要可以成为三文鱼,需要在人类和鱼的互动中成就三文鱼。本书正是基于此,聚焦于相似背景下的差异化三文鱼养殖,以驯化为媒介讨论人与鱼的互动。在三文鱼这个熟悉的经济、商品概念外,构建了相对应的“野生三文鱼”这一具有社会学研究意义的概念,最终以民族志的方法研究三文鱼作为非人物种参与人类社会活动带来的交互影响。

本书所关注的三文鱼养殖,主要集中于挪威的大西洋鲑养殖。实际上,被以三文鱼为名在市场上出售的不仅有大西洋鲑,也有来自太平洋的鲑鱼,甚至还有虹鳟等淡水鱼。同一名称下生物学概念的杂糅正是三文鱼进入人类社会的重要表征。与人类社会产生亲密互动的生物,生物名早已被商品名所取代,生物属性被人类社会属性掩盖。三文鱼之名正是如此。以此名字为代称,三文鱼成为了油田枯竭后新的经济项目,成为了外汇的来源,成为了养家糊口的产业,成为了餐桌上的美食,唯独没有成为生物本身。

作者追寻三文鱼的步伐,追寻的并不是三文鱼的新生、奔赴海洋、洄游、繁殖、死亡之旅。她所追寻的是三文鱼养殖这一概念。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到挪威的霍达兰,故事的主角是三文鱼,但不仅是三文鱼本身,而是其所抽象化成为的数字、图像、代表性的专有名词等。这一以人类视角构造的三文鱼一般性特征事实上成为了三文鱼的标志,一如剪过的鱼鳍成为逃逸养殖三文鱼的标志。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深入三文鱼养殖的各个环节,追寻着三文鱼的步伐,却始终未曾见到三文鱼。在第三章,我们追寻的是三文鱼上市前的最后阶段,我们追寻的是更大网格里自动投食机器下的三文鱼。在成为生物群中,我们追寻的事实上是三文鱼养殖模式的标准化与规模化,我们看到的三文鱼生物群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技术进步标准化生产的产物。在成为可拓展的部分,我们进一步观察到三文鱼养殖在产业链条或者说商业链条上的延伸,我们观察到包含饲料生产、运输、交易在内的前后端产业均被纳入三文鱼的产业链条,成为三文鱼这个经济群落的一员。甚至,在最终还需要赋予三文鱼通感之能,即成为有感觉。这个感觉并不是基于科学意义上的鱼类神经活动,而是基于人类共情角度的挑战。尝试赋予三文鱼人类的情感,以完成最终的驯化。最终,三文鱼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因为对于自然,他们成为了外来者。

追寻三文鱼的脚步,可是三文鱼何曾有脚?因此我们追寻的是人,是在驯化三文鱼的过程中同样被驯化的人。依附于三文鱼产业的人,同样在成为“三文鱼”。对鱼卵、幼鱼、银化期的照料相较于成年鱼要复杂许多,但是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三文鱼。因此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无形中都成为了三文鱼,成为了水面以下三文鱼在陆地界面的反射,最终成为了三文鱼产业的基石。不仅仅直接从事三文鱼相关产业的人被驯化,可以认为不同的人或多或少都被驯化了。海洋养殖成为了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渔获不再是靠天吃饭,较为稳定供应之下供求双方的利益博弈,产业正常流动所需支持,甚至是三文鱼走到世界的何个角落被如何烹饪都驯化着人类。最终形成了非人物种与人的互动。追寻三文鱼,也不仅仅是追寻人类或者三文鱼,我们同样还追寻了与三文鱼息息相关的诸多生物,如鱼虱如濑鱼。它们从边缘生物进入人类视野,并不是因为其本身而是因为三文鱼。它们也成为了三文鱼。

因此,成为三文鱼的不仅仅是鲑鱼、不仅仅是鱼虱,不仅仅是濑鱼。而是所有人与非人的组合,我们共同成为了三文鱼。

《成为三文鱼》读后感(四):一部“冰海之皇”的生命驯化史

三文鱼被美食家们誉为“冰海之皇”,是日式料理的主要食材,一直广受日本消费者的宠爱。但产自日本的三文鱼并不受消费者待见,反倒是远道而来的挪威三文鱼才是他们的最爱。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三文鱼又叫“大西洋鲑鱼”,是冷水性洄游鱼类,适合生活在12-15℃的水温中。而日本三文生活的太平洋水温常年在20-24℃,过高的水温却适合浮游生物和细菌生长,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三文鱼很容易携带寄生虫,这是喜食鱼生刺身的日本人所不能忍受的。而生长在高纬度大西洋的三文鱼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位于北欧地区的挪威同样如此。

所以,在野生三文鱼数量稀少且健康难保证的情况下,挪威三文鱼就成了日式料理的主角。随着人类对三文鱼需求数量的日益剧增,三文鱼养殖也逐渐成为一种产业,为挪威人民增加了丰厚的收入。在挪威社会人类学家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的这部《成为三文鱼:水产养殖与鱼的驯养》中,我们将近距离了解三文鱼这种鱼类,以及在与人类生活关联之下的生存变迁。

作为一名研究驯化、养殖、消费、饮食习惯和食品生产以及营养人类学的专业人士,作者在这部“笔记体”式的《成为三文鱼:水产养殖与鱼的驯养》中对文鱼的生长与养殖进行了专业而细致描述,有数据支撑,有案例佐证,还有社会人类学家的情怀。跟着作者的叙述,在“追踪三文鱼”中,我们近距离观察到了“成为饥饿的”三文鱼生活场所,在这里,它们“成为生物群”,而与人类的交往让它们进一步发展为“可扩展的”。

在介绍了诸多客观情况之后,作者以“成为有感觉的”为独立篇章,将三文鱼从一种简单的鱼类上升为法律意义上的动物,“与牛羊等动物一样有着福利的需求和权利”。“成为外来的”则重点刻画了养殖三文鱼“身份”特征的“根本性”转变,虽然还是三文鱼,但“在它们的原生地已被视为外来物种”。而留给读者的,则是关于“驯养”的思考。

但是很显然,这并不是一部单纯介绍三文鱼养殖的工具书,也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三文鱼生存环境变化的研究史,作者“社会人类学家”的职业身份,为这部书注入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观情绪及理性思考。换句话说,三文鱼在作者眼中,并不仅仅是海水里的一条鱼、餐桌上的一道菜,更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因为它富有生命,才让作者对它的研究充满感情。这似乎也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人类学家才应该拥有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相处,当然包括但不限于“驯养”。

驯养的过程,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过程,是增加人类经济收益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孕育感情的过程。在作者来自疫苗接种屋的笔记中,我们可以清晰受到作者面对鲑鱼幼苗仅仅因为身长不合格就被淘汰出局、碾碎成泥的复杂情绪。在这里,作者发出了“鱼的死亡是重要的事吗?”的生命拷问。

“从管理的视角来看,每一条养殖场死亡的鱼在理论上都是经济损失。”但“从一个养殖场工人的视角来看,问题则是不同的。十月份充满着笑话的午餐交谈,现在则是安静的和忧郁的,间或有一个黑色幽默。”之所以两者的感觉不同,归根结底在于对鱼的感情不同。再进一步讲,是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同。管理者们把它们当作能够换钱的食物,工人们则在朝夕相处的驯养中培养了对鱼的感情。在后者眼中,它们不仅仅是可以吃的食物,还是一条条活蹦乱跳的生命,也是可以平等相处的朋友。这也许就是“驯养”的另一层深意。

《成为三文鱼》读后感(五):人类和动物塑造着彼此

三文鱼是现如今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品,关于三文鱼洄游习性更是被人们写成灿烂而悲壮的故事。此前,曾有新闻机构指出,一家商家在出售三文鱼的过程中有误导性标签存在,将一些养殖生产的三文鱼标注为“野生三文鱼”。

图片源于网络

实际上由于数百年来的过度捕捞以及繁殖地所需环境被破坏,野生三文鱼的数量已接近枯竭。20世纪90年代末,据估计世界上95的三文鱼都是养殖场养殖出来。三文鱼养殖业是全球食品生产中扩张最快的领域之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三文鱼水产养殖起源于挪威,从挪威三文鱼养殖业的总数据可以得知,在从1971-2011年的四十年里,养殖三文鱼的生产量提高了一万倍(从1971年的将近100吨到2011年的超过100万吨),这使得仅有500万人口的挪威不仅成为养殖三文鱼生产的领导者,也成为了继中国之后世界第二大鱼类和鱼类产品出口国。

图片源于网络

《成为三文鱼》一书为挪威奥斯陆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所著。如今挪威作为三文鱼的主要生产国而闻名,作者也主要选择在发源地从事三文鱼水产养殖的研究,通过亲身进入三文鱼产业调查访问并参考大量文献,向读者讲述了三文鱼如何成为养殖的动物和如何被赋予情感的故事。

考古学证据表明,三文鱼和人类从一开始就是缠绕在一起的。关于三文鱼驯化推测的最早例子是11世纪的岩石上以古代北欧文字的刻字。到了19世纪中期,挪威政府资助了首次三文鱼鱼孵化实验,这是国家资助三文鱼养殖研究的一个早期例子。随后,19世纪不同种类的孵化实验室开始蓬勃发展。但此前的三文鱼人工养殖都并不成功。直到十九世纪60年代末,三文鱼的银化变态得以顺利完成后,三文鱼水产养殖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到了70年代初期,商业化三文鱼和鳟鱼的海水养殖开始成为可能。

书中讲述的三文鱼养殖是一种全球化的社会学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跨越物种界限而相互关联的例子。三文鱼养殖是一种不确定的实践,人类在其中是积极的参与者但是却很难掌控全局。在三文鱼养殖的早期,细菌性感染非常猖獗。抗生素是唯一的疗方被大量使用。今天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和疫苗有了很大的发展,抗生素的使用率也大大降低了。

挪威三文鱼养殖场(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在书中向前追溯并向后探索三文鱼不同的成长阶段,探索把三文鱼转化为商品和利润的过程。驯化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本书讨论了驯化关系是如何延伸到鱼类,讲述三文鱼驯化和工业化扩张、从养殖的三文鱼到生物群再到食品的故事,并根据驯化的过程,从哲学、动物科学、人类和动物的角度中思考鱼类感觉等看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