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命的七种迹象》读后感锦集

《生命的七种迹象》读后感锦集

《生命的七种迹象》是一本由[英]奥菲·艾比(Aoife Abbey)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1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七种迹象》读后感(一):他们首先是人。

这本书是爱尔兰医生奥菲•艾比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写下的她作为重症监护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为我们了解医生的情感世界打开了一扇门,也让我们看到了医生对于职业的思考以及生命的敬畏。

“七种迹象”其实说的是她在工作中体验到的七种情感:恐惧、悲伤、快乐、分心、愤怒、厌恶和希望,这些情感的交替出现也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重症监护室里病人和家属往往都在经历痛苦脆弱的阶段,医生除了要治疗病人之外有时甚至需要“治疗”家属,如何公布坏消息,用什么词更委婉,怎么对家属解释病情程度,甚至如何让濒死的人走得更有尊严都是她每天要经历的事情;而有时的美好与欣慰也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新鲜空气,病人在鼓励下重拾信心,给病人适当的希望,当看到存活希望极其渺茫的病人又重获新生时自己内心的喜悦等等无数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重症监护室医生的内心世界。

在医患关系越来越恶劣的如今,这本书或许能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医生内心的柔软与挣扎。面对死亡,他们会因无能为力而沮丧,面对微弱的希望,他们也会一路奔跑。疾病会让我们变得脆弱和无助,也就加大了对医生的期待与依赖,他们守护着我们健康的同时也承受着这个职业的艰难。这本书再次提醒了我们,他们是医生,但他们首先是一个鲜活的灵魂。

《生命的七种迹象》读后感(二):生命之所以存在的七种迹象

一位资深从业者书写有关自己工作的心态与情绪,她所表现的主观只想有更多人的理解与共情。那其中或是在某一时刻几近崩溃;或是无法回绝萦绕在脑海的一些话,亦或是深深根植在内心所犯的过错与悲痛。《生命的七种迹象》是来自重症监护室从业者的心路历程,它所带来的关于生命与死亡的现实世界冲击着看似强大却脆弱无比的人类内心,这类似的假象也如同我们的肉身,带走生命的同时,也带来无比复杂的情感。不愿发生的离别是常态,我们祈求的永远才是特例。

有时我们会把专业看成一种工具,它来修复整合美化我们所需的东西,甚至是我们自己。所以很容易有习常的思维认为原理背后没有情感,它应运而生不哀不喜,但我们忘记了人。麻木的脑电监控仪、呆滞的呼吸机、冰冷的手术刀这些背后都是人在操控,他们所面对的是随时的死亡,那关乎自己最未知且最已知的大事儿每天在身边发生着,如何面对如何消解又如何更好的给予别人安慰与希冀,那正是这本书要讲述的故事。

面对生命我们心存敬畏,所以在死亡面前总是恐惧与哀伤。它所带来的同情往往无法抑制甚至久久不能释怀。关于生死只有在至亲发生的一天才会永远明白它所带来改变你人生心态的转折,那是一次历练。在重症病房有些甚至需要你做出抉择,即使那并不是一个选择题,但当你决定的一刻却掌握了至亲的生死,无非那造成的心理负担一生都无法放下。我想这不需要忘记,也不需要借口,更不需要自责,它需要你去勇敢面对。它让你知道这个世界的复杂,自己的渺小,更辽阔的天空,和需要变豁达开朗的内心。

没有什么事情是比生死再沉重不过的了,即使那是喜剧。

在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被理解,它不会是一个超出我们感情之外的特例,就算是那句“你就是杀人凶手”也不例外。如果理性能占据我们,那世界将灰暗至极。那些非理性的情绪恶劣且卑微,但同时也是真挚且动容的。它给我们一个角度来了解生命的维度,通过某种情绪来更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它是更高级的传递爱与希望,我们无法像机器一样投入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我们之所以正常“运转”存在,也许正是这些情绪迹象来维持调剂的。在重症监护室,这些迹象被放大,正因为它关乎生死,能感受生而快乐的无比至深,也体会死而凄怆的悲痛欲绝。

感谢“我多少可以聊以自慰,自己尚存体验这些情感的能力,并可以从中重新发现自己,认识生命。”

《生命的七种迹象》读后感(三):活下去,抓住它,感受它

讲真,医者仁心我只在书里、剧里、电影里深刻感受过,从小到大跑了这么多次医院,就没遇到过几个态度能稍微和蔼点的医生,尽管心里很同情他们每天不得不面对的高强度工作和巨大心理压力,护士们倒是大多可爱,是白衣天使。

这是头一回看ICU医生写的手记,女医生感受细腻,让一个个案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下至一岁,上至九十,只要进了ICU,必定进的多出的少,看了让人很心酸,但体悟重症监护室故事的价值在于——当你认识死亡后,你会更明白自己应当如何活下去。

摘录:

病人的死亡提醒我们,我们真正能掌控的东西凤毛麟角。

在医学上,你所看到的世界很少涉及魔法或奇迹,它甚至很少涉及公正。

人类从来没有搞明白引发心脏骤停的原因。

薛定谔的猫非常有名:这只猫既是活的又是死的。有时我认为,许多这样的猫就住在重症监护室里。

我们的存在,源于我们所有的经历和体验,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我们可以轻松面对的愉快经历。所以,当我环顾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快速地在脑海中回忆他们的故事时,这些故事不仅已经成为我记忆的一部分,实际上也已经成为我成长过程的一部分,我想,我应该感谢所有这些经历。

《生命的七种迹象》读后感(四):医生急救时在想什么

对大众而言,医生是怎样的存在?他们医治身体的病痛、给出权威的意见,在人们最脆弱无助的时候,医生就是希望之光。于是,我们讴歌舍生忘死奔赴疫情第一线的医生,对医闹充满鄙夷。然而,在强调医生的职业身份时,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常常被忽略了。医生不是设定了程序的医疗机械,他们克制的情绪未必不存在。恐惧、悲伤、快乐、分心、愤怒、厌恶、希望——英国医生奥菲·艾比的《生命的七种迹象:来自重症监护室的故事》就记录了医生在工作中的所思所感。 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当属心理最强大的群体,许多病人送诊时的状态便已惨不忍睹,见证死亡亦是家常便饭。即便如此,眼睁睁看着病人死去却无能为力,也会令他们恐惧,艾比记录了她还是初级医生时的一个故事:有天深夜值班,一位病人病情恶化濒死,她事先签字要求过不抢救。但恐慌中,艾比还是召集了抢救小组,她一想到病床上躺着的是别人的母亲,并便无法袖手旁观,尽管事实上医生什么都做不了。倘若每天都代入死者及其家属的悲伤中,很容易陷入崩溃,艾比逐渐认识到,医生应当给予有限的同情,而不是难以自拔的同理心。 事实上,经常有医生由于精神压力而自杀,有时是面对死者的沮丧,有时是不堪患者家属的指责,有时是同时处理多种任务的重压。对此,艾比的解决之道是以幽默作为调剂,同事间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从令人沮丧的比病例中暂时分心,化解职业倦怠才能更好的工作。书中还有一个名为“快乐”的章节,这是重压之下被放大的情绪:承受太多恐惧和不确定,“哪怕病人只恢复了一点点,也足以让人感到振奋”。 在工作中,艾比也时常要考虑治疗之外的问题,顾及患者和家属的感受,未必是通过语言所传达。譬如,有位患者已回天乏术,但家属不希望医生拔掉维生仪器,此时运作的仪器如同在治疗家属心理的创伤,。而在另一个病例中,同样是病人临死前,某位医生要遵循惯例给他抽血检查,引起了艾比强烈的愤怒。重症监护室床位紧张,医生要一边评估住院病人的情况,一边忧心能否安顿。对临终病人来说,一个体面的安置所是对生命的尊重。 患者有时也会给医生出“难题”。某次,艾比在抢救一位车祸受伤的青年,对方问她:“我要死了吗?”艾比陈述着客观情况,而青年根本不理她的解释,情绪激动地反复喊着同样的问题——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否定的答复,至于风险和事实是医生的事。这样的患者不是个例,现实情况是:虽然患者和家属视医生为希望,但医生往往不愿给出希望的承诺。他们知晓的是治愈疾病的概率,可是对具体的病患而言,概率只是一个数字,治愈与否是绝对的。假如先给出高治愈率的预期,而患者恰恰是无法治愈的少数人,又该如何抚慰家属的失望?当患者事后谈及,“医生预期存活率是几个月,而我已扛过了几年”,须知,医生并非站在患者的对立面要泼冷水,他们是愿意看到突破概率的“奇迹”的。 但是医患关系的紧张,或也正基于这类曲解和遗忘。身心脆弱的时候,我们渴望旁人(尤其是我们所信赖的医生)能给我们鼓励和希望,而他们或基于严谨、或职责、或自身的承受力、或各式各样的考量,无法给出普通人的同理心时,是容易遭受误解的。了解医生的想法,不仅是为了易医患间更好的沟通,也是为患者和家属在就医时更有安全感。《生命的七种迹象》这类讲述医生感受的作品,便是为医患的相互理解架起了一座桥梁。

——辛丑年读奥菲·艾比《生命的七种迹象》

《生命的七种迹象》读后感(五):特殊的职责一医者,仁心。

“我将患者的健康和幸福置于首位,我将不容许年龄、疾病或残疾、民族、性别、国籍、政治立场、种族、性取向、社会地位或其他任何因素干预我的职责和我的患者。”这

一段引自本书第一百三十五页,出自《日内瓦宣言》。

在日常生活中,医德常常被提起,医德一医护人员该遵守的职业操守与道德。比法律更高的东西是什么?是道德。一位医生在他行医的过程中,遵纪守法,不会被人告非法行医,却因道德、口碑,被人有不同的评价,有时这种评价虽说非常主观,却能超越医术本身。

如今的环境之下,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医学发展同样不平衡,但总体来说,世界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何止一二。看着人一点一点死去,或者说瞬间没有呼吸都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家人难以承受,而医生每天都在经历,有人会说医生习以为常,铁石心肠,可有谁知道那一张波澜不惊的脸上背后都付出过何种代价呢?他要经历多少自我疗愈才能看淡生死?前一刻刚宣告一位患者死亡,紧接着要投入到下一位患者的抢救之中,这太分裂了,也太让人心酸了,仿佛在这脆弱的生命面前,所有人都被允许脆弱和无理取闹,但医生就像个必须懂事的孩子,不准闹脾气。

我在小城市的医院工作,经常会听到医生护士的聊天内容。有的护士曾经在肿瘤科工作,他们出院的患者很少,他们的工作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和患者共度生命的最后时光。医生护士理解患者与患者家属的苦痛,确不敢全情投入与之共情太多,毕竟生活要继续,可怜人一个比一个更可怜,在患者最脆弱的时候,医生护士是他的支柱,有时也是敲响死亡丧钟的人。这种复杂的关系最是难以描述,大部分有过这种工作经历的人,时间长了都会成为哲学家吧!

就像这本书的作者—一位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总结了七个词—恐惧,悲伤,快乐,分心,愤怒,厌恶,希望。你会发现,不好的词占大部分。

医院就是这样的地方,要不是去上班,谁会天天去呢?大家快乐得意的时候不会去,一旦去了,虚惊一场最好,但往往都是不好的消息比好的多,能量守恒定律在医院没能遵守。

医生要经过七八年的学习进入到这个行业,并在这个行业内不断学习,从住院医师升级到主任医师,不断地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在磨炼医术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

作为旁观者,有时会看到一些无理取闹的患者。在要求医生医德的同时,患者是不是也该有自己的道德呢?说几个生动的例子吧!

曾经有一个患了疑心病的人到医院做体检,体检结果显示,他非常健康,于是患者非常不满意,先是怀疑医生的水平,然后怀疑医院的水准,并且表示没看出病,白花了钱;曾经有位患者,在就诊时,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正面拍摄医生,全场为医生录像录音,为了留取自己的就诊证据,以防被医生过度诊疗,误诊,他在保护自己的人权,而医生理所当然缺失了这部分人权;曾经有位患者,不想花费一分钱借助先进的医学检验设备检验检查自己的指标,只想让医生看一看他生了什么病,摸摸他的结节,当医生劝说无果后,妥协为他开药时,他却反问:“你都没有依据,怎么乱给我开药吃?”这样的例子太多,气的人火冒三丈的也有,啼笑皆非的也多。

如果你是个医生,每天看诊30个患者,行医十年,估计能写出一部《追忆似水年华》 但我发现医生并不和这些患者生气,反而一笑而过,用一些话语来化解,化解不掉也很快忘掉,继续服务下一个患者。因为他的职业的重点是帮助每一个患者,医者,仁心也。当然健忘这个词也在仁心之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