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它们都去哪儿了读后感摘抄

它们都去哪儿了读后感摘抄

《它们都去哪儿了》是一本由[美] 迈克尔·萨默斯(Michael Summers)/著 /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它们都去哪儿了》读后感(一):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没有梦想到的呢

人类一直梦想着地面之上的事情。希腊人想象出扑扇着用蜡和羽毛做的翅膀飞翔太阳的故事,中国人曾把自己绑在椅子上试图用火药的力量退离地球。在遥远的天上,曾是诸神的领地。世界各地都有关于从神山上登往天国的传说。在中世纪,地球的中心属性与地外生命是否可能存在一度成为神学争论的问题。时至今日,人类已经可以离开地球,各种天文望远镜也时刻对准这宇宙的边缘。我们时刻都准备着找到地外生命甚至地外文明。

在天文学发生飞跃的这段时间里,人们不断发现“本来认为不应该存在”的天体,即便是太阳系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与广阔。与此同时,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也逐渐清晰起来。科学家们把神秘主义从生命的本质里抽取掉,生命不再是“生而复杂,这份复杂是强加给生命的”。生命的底层就是自我复制与变异的化学反应,甚至“化学”之于生命也是一种沙文主义。科学家们认识到了人类对地外生命曾经存在着三大沙文主义,一是“表面沙文主义”,认为生命必须诞生于星球地面;二是“恒星沙文主义”,认为生命必须诞生在围绕恒星旋转的行星;三是“碳沙文主义”——作者本人在碳元素的化学特性的基础上基本认同碳沙文主义,但并不完全排斥其他可能性——如在某些电磁场足够复杂的星球,可能诞生出以电磁场为基础的生命。我们依靠我们对科学的认知,逐渐能够想象出地外生命的不同可能性。

然而,即便相对于100年前我们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都得到很大的进展,我们还是未能发现地球之外存在的文明。在1950年,物理学家费里在散步时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它们都去哪儿了?或许我们是孤独的,或许只有我们有足够的幸运发展到今天这种能够离开家园而向宇宙进发的科技水平,或许它们一直在那里等着我们,只是我们暂时还没能找到它们。不管结果如何,人类的好奇心必然会让我们继续寻找下去。

《它们都去哪儿了》读后感(二):暗淡蓝点升级版,非常好

《它们都去哪儿了》豆瓣……没分- -|||原因是这是一本新书,是2021年出版的新书……看完以后,我把它放在了卡尔萨根那本著名的《暗淡蓝点》旁边,我认为这是暗淡蓝点的升级版。 书主要是围绕地外天体和智慧文明搜索展开的。其实就我看来,如果后三章没有关于地球生命的探讨,和一些老掉牙的“原始混汤”方面的介绍,这本书所描述的基于科学假设的天文奇官,将是下一阶段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趋势性知识。我不知道中国的觅音计划现在有什么进展,曾经想问觅音计划的事,但是得到的反馈无一例外全是“机密,不能说”。 就这本书的内容而言,卡尔萨根那个年代,我们对宇宙的进一步了解,仅限于旅行者12号,对太阳系八大行星和矮星冥王星的惊鸿一瞥,转眼快半个世纪了,其实我们对浩渺无垠的深邃太空,依然鲜有超越旅行者2号所穿回来数据的进展。而这本书涉猎的内容基本都是开普勒探测器,探查到的天文新知,再结合合理的科学想象,趁现在读者面前的人类文明的外延之处。 其实普通人经常会混淆天文和航天两个概念,非常惭愧我也曾经是其一员。数理化天地生,这是科学。而航天是工程技术。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航天技术的发展,让人能够了解更多的天文奥秘,观察到更多天文现象。而当我们观察到更多不可解的事时,我们就想看更多,这个时候就对航天技术提出了更加艰巨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逻辑。 那么在这本书中,二位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浅显的例子,用以推翻人类在寻找地外文明时的三大沙文主义,即:恒星沙文主义(生命只会诞生在恒星边缘),地表沙文主义(生命只会诞生在行星表面),还有最难的一个叫碳基沙文主义(只有碳才能诞生生命)。那之所以有这仨主义,倒也不是人类的错,毕竟从可践行和可学习的有根有据的例子,只有我们自己,而我们自己就是这仨沙文主义最有力的证据。 而作者打破这三个沙文主义所用的例子是蝴蝶,你看到一种蝴蝶知道它叫蝴蝶,你就会否定其他蝴蝶的存在可能性,直到你见到了另一种蝴蝶为止。而开普勒探测器取得的丰硕成果,恰恰就是突破我们原有觉得生命诞生条件中,不得不存在的一些要求。比如液态水,比如温度,比如能量来源…… 书非常精彩的介绍了几个极端的行星现象,比如在恒星大气内的行星,流浪行星,围绕流浪行星的类地卫星等等……这些环境各异的天体无一例外的不在挑战我们对金雀花行星(即:宜居带内行星)孕育生命的固有认知。前列建议喜欢天文的人,去看看这一个个形态特异的行星模式,比电影还要精彩。而且难得的是,书里还详细介绍了人类如何找到这些行星的方法,原来国家天文台的老教授跟我说过,但是书里进一步解释以后,还让我更新了一下认知,并不是我原来以为的那样。 看完挺感叹的,那么多有意义的事值得我们去做,但航天得到社会资源的分配,却难上加难。按袁隆平老爷子的段子说,我就是把你们喂得太饱了……

《它们都去哪儿了》读后感(三):外星生命的世界什么样?

电影《星际穿越》里,安妮海瑟薇和马修·麦康纳开着飞行器穿过虫洞,在那里,有12个外星世界等待着它们。他俩的任务是在三个可能性最大的星球中,找到人类的第二个家园。对于电影观众来说,安妮海瑟薇最终到达的地球2号远没有另外两个外星世界来得激动人心——毕竟我们都能想象地球二号,但却很难想象一个彻底不同于地球的世界。

候选行星一号、米勒博士的行星,它拥有充足的液态水资源——水和能让水保持液态的温度,这几乎是寻找类地生命的黄金指标了。然而这个被液态水彻底淹没的世界却也有着滔天巨浪,几乎让安妮海瑟薇一行人命丧黄泉。

候选行星二号、曼恩博士的世界,它是如此寒冷,以至于飞行器降落的时候撞碎了一小块冰冻的云。那块云碎裂的清脆声音在我脑中停留了很久,不断激起我的好奇心——太阳系外的行星会是个什么样子、如果它们孕育了生命,那么这些生命将以怎样的形式在这个对人类全然陌生的生态圈中存活?

这本书用简单明确、不烧脑的语言,向我展示了这样的世界。并且比科幻电影更让人激动的是,这些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有待发现而已。本书对这些世界的描述基于天文学家们多年的观察和探测发现的,基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重塑。它们不是狂野的想象,而是你在晴朗的夜晚抬头看星星时、在某个方位默默存在着的现实。

在本书所展示给我的世界里,“流浪行星”是最让我着迷的。

那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没有恒星意味着“流浪行星”是个黑暗的世界,虽然黑暗却并不一定寒冷,因为除了来自恒星的直接辐射之外,还有三种方法可以给“流浪行星”提供热源:

如果这颗“流浪行星”有个大小合适的卫星,它甚至可能会拥有板块运动和大气层——它在形成初期的热量会让重金属物质下沉到它的内核,就像地球那样;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的加热作用也许会把来自内核的熔融物质不断地带到它的表面,就像地球那样;这些来自内部的物质中也许会有二氧化碳,如果它有足够的引力不让这些气体逃逸,那么它会拥有大气层,就像地球那样。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注定是个黑暗的世界,没有阳光,而是由内部热量和大气的温室作用保持海洋不结冰。

那么这里的生命将会是什么样呢?

在一个没有可见光,却有红外线的地方,红外线很可能会变成它们的可见光。我想起了地下洞穴中长相丑陋却十分灵活的生物们,想起了暗无天日的深海中潜伏着的生物。它们跟我们——生活在地球表面而非深海的人类——最大的区别,也许是我们热爱抬头仰望星空,而它们缺少接近表层和仰望星空的理由。如果人类也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世界,我们还会想要探索宇宙吗?我们在意识到自己是智慧生命之后,还会迈出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吗?这是否是我们几经计算、从概率上认为宇宙中应当有其他生命存在、却从未跟他们有所联系的理由之一?

想象地外生命,需要打破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正确的常识,比如它们必有它们的太阳,它们必像我们一样生活在行星的表面。在寻找地外生命的路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想象力进入了无可想象的空间,因为我们所知的一切都基于地球的经历——太阳、行星、地表、化学演化和自然选择、碳基生物……我们所能想象的,无不是以我们所知的为模板。如果要脱离这个模板,我们一无所知,一无所有。

承认无知,就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第一步。你、准备好了吗?

《它们都去哪儿了》读后感(四):如果真在系外行星里找到生命,你会对TA说什么?

1609年,伽利略·伽利莱把他的望远镜指向星空,人类才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窥探太阳系新世界。

虽然人类近距离探测太阳系是在17世纪,但据人类有记载的历史来看,数千年前的古人早已对此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提到:“没有任何障碍能使无数个世界的产生不可能”;亚里士多德也曾提过:“多个世界不可能生成”。古希腊的哲人们认为地球是永恒不变的,太阳、月球和其他行星等“水晶球”的争论却一直存在。随着领土扩张,国与国之间交流开始频繁,古希腊人对宇宙的观点开始传到欧洲,翻译成拉丁语;而后又受神学的影响,逐渐演变成神学和文学之间的论战。

岁月流逝,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热情不减。2009年,一颗重达1000千克的开普勒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

几世纪的努力,人们究竟在太阳系发现了什么?又在系外行星找到了什么?天文学教授迈克尔·萨默斯和物理学教授詹姆斯·特赖菲尔共同编著的《它们都去哪儿了:系外行星的新世界》书籍为我们讲述了一场真实的宇宙环游记。

它们都去哪儿了

评价人数不足

[美] 迈克尔·萨默斯(Michael Summers)/著 [美] 詹姆斯·特赖菲尔(James Trefil) /著 / 2021 /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迈克尔·萨默斯不仅是天文学教授,还是乔治梅森大学的科学家,从1989年开始就在NASA航天局多个太空探测器任务团队里任职,不仅计算出一个橄榄球形状的行星在凌星时会发生的种种细节,还是2015年飞掠冥王星“新视野”号探测器子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另一位作者詹姆斯·特赖菲尔则荣获过美国物理学会科学写作奖,并且创作超过50本科学类的书籍,此次的《它们都去哪儿了》科普书籍便是与迈克尔·萨默斯通力合作的产品。

《它们都去哪儿了》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最新的系外行星的探测结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浩瀚星海、百星争艳的宇宙太空图,并讲述了天文学家们对地外生命的探索之旅。阅读《它们都去哪儿了》一书,就像是坐上宇宙飞船,穿梭在星际之间,领略意想不到的宇宙世界。

从1992年,NASA启动“发现”项目,发射小型探测器了解地球外的世界;到1996年,“发现”项目组将任务正式更改为“开普勒”;再到2009年,开普勒探测器成功发射。人类迎来了系外行星探索的新时代,也刷新了对宇宙系外行星的固有认知。

《它们都去哪儿了》书中提到:“在开普勒探测器的全盛时期,平均每天都能发现几颗新的候选系外行星。”运用凌星法探测系外行星的天文学家们勘测到一颗颗与众不同的系外行星。

钻石星球——巨蟹座55e

一颗距离地球40光年多一点,且年龄在79亿年的巨蟹座55恒星中有一个复杂的行星系统,天文学家在2004年用径向速度测量法发现了这颗恒星内部的行星——巨蟹座55e。这是一颗充满了碳物质的行星,一颗充满着亮绿色和黄色大气层的行星。一颗两级散发出强烈的光,且球体高处还有剧烈的射电爆发的行星。

《它们都去哪儿了》书中提到:“巨蟹座55e的质量几乎是地球的9倍,且这颗行星内部最深处包含一种地球上未知的物质——液态碳,也可称之为液态钻石。”这就是巨蟹座55e被叫做钻石星球的原因。

港湾星——流浪行星

一颗行星可以通过恒星的直接辐射获取能量,就像地球被太阳照射那样;也可以通过行星形成之初开始的冷却作用来获取能量;再者就是通过行星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来得到能量;要不就是通过潮汐加热,使行星拥有能量。

天文学家把一颗没有恒星“关照”,但内部充满能量的行星称为流浪行星。《它们都去哪儿了》书中强调:“常用的径向速度法和凌星法都是依托恒星才找到行星的,因此脱离恒星的流浪行星是无法被常用手法检测到。”好在天文学家掌握了引力透镜技术,通过探测星系大小的大质量物体来探测流浪行星。

作者萨默斯设想了一幅场景:在一个离银河系中心很近的地方,有一颗很黑的球体,唯一的弱光来自几光年外的恒星。这颗球体没有太阳,但却能听到清晰的海浪声,且球体里所有的事物都必须通过红外线才能看清。这就是流浪行星的模样,虽然还未发现,但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天文学家们能有幸目睹。

超级地球——开普勒186f

天文学家对恒星有一种重量上的分类法:O、B、A、F、G、K、M。O类恒星最重最亮,但寿命最短;反之,M类恒星则最小最暗。

通常情况下,M类恒星因其自身过于黑暗,所以很难被发现。但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演来看,M类恒星是占比最大的恒星种类。其中一颗围绕距离我们490光年的M类恒星公转的行星——开普勒186f,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注意。不仅因为它处于“连续宜居带”,与地球性质类似,还因为它的成分和大气结构也与地球相似,因此天文学家们认为这类行星上极有可能找到生命的特征。虽然哈勃望远镜尚未能完全捕捉开普勒186f行星的全部物理性质,但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一定能了解这颗行星,探索到系外行星生命的奥秘。

地球上生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无到有,第二阶段从有到多样。之前我为大家分享的英国作者安德鲁·帕克创作的《第一只眼》书籍就有详细讲述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不断深入,寻找生命也成为了宇宙探索的目标之一。

作者迈克尔·萨默斯提到:“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搜寻其实基于一个隐含的标准,那就是我们寻找的是‘像我们地球生命一样’的生命。”因此,天文学家们将搜寻重点集中在液态水上,认为星球上只要存在液态水,就有可能出现产生生命的化学反应。

在太阳系的探索中,天文学家发现火星是最像地球的行星,因此天文学家对火星开展了几十年的探测。1971年,“水手”9号探测器抵达火星,传回有关火星地貌的照片;1976年,“海盗”号探测器抵达火星,铲取火星土壤样品发回地球,供天文学家检测是否存在有生命特征的碳14放射元素;2004年,“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运行时检测到甲烷含量,科学家们又重新燃起了探测火星生命迹象的希望。

除了太阳系的发掘,天文学家还将目光放到了更远的系外行星。1961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格林班克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11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制定了地外文明搜寻计划,探索系外生命的德雷克公式(N=R·Fp·Ne·F1·Fi·Fe·L)也在这场会议里产生。尽管德雷克公式中的各项指数尚不明确,但并不妨碍天文学家对系外行星的探索、对系外生命的寻找。未来的某天,我们或许就不用在科幻片里寻找同伴了。

《它们都去哪儿了》书中讲到“我们探索系外行星世界的基本宗旨是:要探索的远比能想象到的多”。生命不息,探索不止!无论是地球还是宇宙,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还要一直努力!

《它们都去哪儿了》读后感(五):外星人都去哪了?真实宇宙远比科幻片精彩

寻找外星生命似乎是科幻电影的永恒主题。但不论是形态各异的外星人还是奇幻莫测的宇宙环境,我们都能从中找出一丝丝“地球”的影子。

当你看完《它们都去哪了:系外行星的新世界》会发现,真正的宇宙比这些科幻电影“科幻”多了。因为电影的情节或多或少都是依据人类思维或现有科学理论创造而成。但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却无法解读所有宇宙现象。因此,科学家们往往会发现一些“超自然”现象。《它们都去哪了:系外行星的新世界》为我们呈现了打破大众固有观念的真实宇宙。

(此处可以类比马克.吐温的这句话: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它们都去哪了:系外行星的新世界》为读者介绍了系外行星的探索历程、方法,并详细描述了与地球完全不同的、多种多样的系外行星。最后以对系外行星为研究基础,展望了在这些各式各样的宇宙星体中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它们都去哪了》有两位作者:迈克尔·萨默斯和詹姆斯·特赖菲尔。

迈克尔·萨默斯

迈克尔·萨默斯是乔治梅森大学行星科学家兼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

自1989年以来,迈克尔·萨默斯就职于多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探测器任务团队,承担科学规划和航天器观测结果解释等工作。目前是NASA“新视野”冥王星与冥卫一双星任务的共同研究员,担任其中大气主题团队(Atmospheres Theme Team)副主任。他曾于1992年和1998年分别获得艾伦·伯曼(Alan J. Berman)研究出版奖。

詹姆斯·特赖菲尔和妻子

詹姆斯·特赖菲尔是乔治梅森大学克拉伦斯·罗宾森的物理学教授。

他著有超过50本科学类书籍,作品获美国物理学会科学写作奖、美国科学促进会西屋科学新闻奖等多项荣誉。国内目前出版过他的两部著作,一部是《太空全书 : 苍穹之上丈量宇宙》,另一部就是《它们都去哪了:系外行星的新世界》。点击《太空全书》书名可以看到我写的书评,很幸运这两本书我都能写书评。

下面,让我们跟随这两位科学家一起去看看真实的宇宙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现象吧。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液态水是生命诞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搜索外星生命时,行星表面有没有液态水成为判断此处是否可能存在生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行星上适宜的温度则成为衡量是否有液态水的标志之一。因为温度太高,水会成为气态,而温度过低,水就会凝固。

什么决定了行星的温度呢?行星与它所围绕的恒星之间的距离是其中一个要素。行星不能距离恒星太远,不然恒星传递到行星上的热量少,行星的温度太低;反之,则温度太高。长久以来科学家为了寻找液态水,一直在寻找能满足这些苛刻要求的行星。

但随着天文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发现液态水仅在太阳系中就广泛存在。而且液态水只能存在于天体表面的观念也是错误的。在木星的卫星——木卫二表面-160度的冰层之下,存在一个液态水组成的次表层海洋,而且储水量甚至超过地球上全部海洋的总和。

可是,木卫二远离太阳,无法从太阳获得热量;而且它内部与地球不同,也没有热源。木卫二这个表面温度可达零下一百多度的行星上,究竟是什么为它提供热量让水保持液态呢?

答案是引力作用。木星和木星的其他卫星对木卫二的引力作用为它提供了热量。

木卫二顾名思义,是木星的一颗卫星,它在围绕木星旋转。而且木卫二距离木星非常近,用不了四天就会绕木星公转一圈。而木卫二周围不只有木星的引力,还有木星其他卫星的引力。木星一共有79颗卫星。这些卫星的引力会干扰木卫二围绕木星轨道趋向椭圆。

一般来说,行星都会围绕一颗恒星运动。这颗恒星为行星表面提供能量(热量)。在《它们都去哪了》中,作者称这样的行星为“传统行星”。下图中心是太阳,周围是太阳系的行星。这些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

但科学家逐渐发现,恒星的直接辐射,比如太阳光照射大地,只是行星能量来源的形式之一。行星还有三种能量来源形式:

因此,即使行星不围绕恒星运行也能获得能量。科学家们也的确发现了这种不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并把它们称为流浪行星。下图中运动的天体就是流浪行星,可以看出它的运行并没有围绕恒星。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科学家根据观测推算,银河系中流浪行星的数量甚至有可能是环绕恒星运行的这种“传统”行星的2倍到10万倍。不过由于没有恒星提供可见光源,流浪行星表面是永恒的黑暗。

但如果流浪行星是颗气态巨行星,那么它很有可能还会有卫星在周围环绕。这样的话,行星的引力就会让周围的卫星产生潮汐加热,这就会产生像木卫二一样的地下次表层海洋。液态水的存在就可能孕育生命。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流浪行星没有围绕恒星运行,无法反射恒星发出的光,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很难用望远镜观测到。目前科学家用一种称为引力透镜的技术搜寻流浪行星。

科学家搜寻流浪行星依据的就是引力透镜技术。当流浪行星位于我们的观测点和恒星发出的光源之间时,恒星的光会受到流浪行星的引力作用发生偏转。我们此时看到的恒星会呈现出光环或光弧状。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光环或光弧就表明,在我们和恒星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物体,这个物体有可能就是流浪行星。

《它们都去哪了》的书名源于“费米悖论”。

费米

“费米悖论”阐述的就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

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是指:如果我们承认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并不特殊,那么仅仅银河系就大约有2500亿颗恒星,可观测宇宙内就有大约700颗。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现在围绕这些恒星的行星中,那么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应该有相当大数量的文明存在。

缺少相关证据是指:考虑到智慧生命克服资源稀少性的能力和对外扩张的倾向性,任何高等文明都很可能会寻找新的资源和开拓他们所在的恒星系统,然后是涉足邻近的星系。而在宇宙诞生137亿年之后,我们没有在地球或可观测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切实可靠的证据。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智慧生命是很稀少的,地球上的生命是有稀缺性的。或者说我们对智慧生命的一般行为的理解是有误的。

人类是否是稀少的智慧生命还未可知。但我们能确定的是,科学家都是以地球生命为范本来搜寻外星生命的。而目前,地球上已知的生命都产生于碳基分子的化学反应。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其他生命形式,人类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找不到,而是不知道如何去找。尽管科幻小说家和科幻电影导演贡献出了多种多样的外星生命形式,但就像我在文章开头说的那样,究其根本这些生命形式只是地球生命的变形而已。或许横亘在人类与外星生命之间的最大障碍恰恰是人类自身,因为人类无法寻找超越自己认知水平之外的东西。

因为“这个世界不仅比你想象的要陌生,而且比你能想象的要陌生。”

——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它们都去哪了》结语的开篇引用的就是这两句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