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恰如其分的完美》读后感1000字

《恰如其分的完美》读后感1000字

《恰如其分的完美》是一本由[德]斯特凡·德德里希斯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21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10-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恰如其分的完美》读后感(一):完美并不存在

在上学的时候,我也曾经希望自己每门课都能考满分,但想要做到这一点,要付出太多的努力。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追求这样的结果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追求完美,很多时候并没有必要。 最近我读了《恰如其分的完美》这本书,作者从亲密关系、身体健康、财富、事业、获得幸福等维度阐述了我们如何能够适度地追求完美,既努力向上成长,又不过分自我消耗。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没有太多完美主义的倾向,这一方面源自于我对自己能力的较为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意识到完美可能就是不存在的。 有的时候我们特别想要获得某个东西,或者完成某个目标,就会付出很多努力,这本身是一件比较正常也比较积极的事情。但我们也可能会发现,当我们真正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那么的满足。 俗话说,知足常乐——这四个字是对完美主义的最好的劝导。 有朋友在恋爱方面一波三折,我问她喜欢什么样的人?她说出了很多的标准,然后说对照现实才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完美的人。又或者即便有那么完美的人,对方可能又不会喜欢自己。 其实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这本身算不上一个问题。我更希望有人能够喜欢真实的我,而不是他想象中的理想的完美的那个我。 作者说,生而为人的好处在于,我们一生都可以学习,可以发展和改变自己。同样,我们是否要这样做,如何发展与改变也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而且,改变自己永远不会太晚。 也许,我们首先应该改变的就是拒绝对于完美的执着追求,勇于接纳真实的自己。一定有人会更加喜欢那个真实的自己,不用带着面罩我们也会活得更加开心。

《恰如其分的完美》读后感(二):完美主义:逼死自己、恶心别人

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没觉得“完美主义”这个词儿跟我能有半毛钱关系,因为这个词儿听起来就打满了鸡血。作为资深的退堂鼓表演艺术家、躺平派咸鱼、摸鱼爱好者,“差不多得了”一直是我的座右铭。然而看了下这本书对“神经质完美主义”下的定义之后,我震惊地发现,这不就是很丧很丧的我吗?!!:

在定义解释这章让我万箭穿心之后,作者又给我解释了神经质完美主义出现的原因,果不其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成长背景中父母“只有完美小孩才配得到爱”的逻辑。当然,看了这么多心理自助之后我已经懂得了“归因这个事情看看就好了不要太当真毕竟也不能改变什么”这个道理。对于打算成为父母和正在成为父母的读者来说,这个部分应该能帮助他们放过小孩也放过自己,在育儿和当父母这两件事上都不要逼死自己也不要逼死小孩,差不多得了。

这本书里对我特别有帮助的是除了心理自助解救自己,它提醒了我去关注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是不是也有问题。毕竟一个人有权选择如何对待自己,比如用完美主义逼死自己,但无权用完美主义恶心别人。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我的焦虑和失控感都来自于感到猪队友拖了我的后腿、达不到我预期的要求,而这种期望虽然对我自己来说是顺理成章的——因为我一直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但其实对别人是不公平的。虽然为了保证合作成功、完美主义有助于达到我自己的品质要求——往往是一个远远高于一般水准的要求——但对于没有完美主义的合作伙伴来说,人家可能真挺痛苦的:

这个确实是我要反省的地方。(但是话说回来,这些在合作过程中对自己之拉胯从不完美主义的猪队友和甲方爸爸们,在要求我的结果的时候倒是一个个都很理直气壮地完美主义起来了呢。)

《恰如其分的完美》读后感(三):前言:勇于直面现实的缺憾

关于完美,有些人称赞它让人们在质量和效率方面做到极致,有些人则认为它带来了多余的压力。哪种想法更符合实际?如今要不要追求完美?我们从何时起仿佛成了病态的完美主义者,又从何时起执着于追求表面的完美?不管我们得到什么答案,通常都对我们没有帮助,因为完美主义这个话题过于复杂,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让人眼花缭乱的观点只会扰乱我们的思绪。真正能帮助我们的是深入参与、探讨这个话题并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就完美主义这一话题,我可以“高歌一曲”!

多年来,我一直追求完美,拼命试图把一切做到最好,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并且必须比其他任何人更好。我对自己一直不满意,总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因此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后来我才艰难摆脱。我以两极分化的视角看待事物,做每件事时都会耗费过多时间,因为我会囿于完成一件事之前最后的细节处理。很多情况下,我甚至没有勇气开始做一件事,因为我认为无论如何我都无法做得足够好。过度分析使我麻痹,我计划得非常精确,反复质疑如何去做、如何落实,结果只使进度更落后。

追求永远无法实现的更高水平的完美,使我越来越退缩不前,越来越不快乐。如今回想起来,我意识到,在事情能被我改变之前,我首先要认清一点,那就是我在追求高不可攀的完美事业。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过于追求完美,并认为这阻碍了你的幸福,那么你一定要努力寻找驱动你、让你内心无法平静的真正原因,而所谓的完美只会掩盖真正原因。

我年少时很想学习一门乐器却始终不敢开始,因为我的音乐老师一有机会就向我证实我多么没有乐感。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无论我有多好,总会有比我更好的人——享受音乐比是否做到最好更重要!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这个道理,而当时我却囿于不断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而不是与自己比较。

成长的意愿非常重要,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过分追求完美。在我 45 岁那年,我终于下定决心学习一门乐器,但不是弹吉他,而是吹萨克斯。我当然知道我不能成为最好的演奏者,我也知道我永远不会发挥完美,但今天我会说“那又怎样”。

学习乐器带给我很大乐趣,这就是意义所在!现在,我至少可以带着些许自豪,在朋友面前演奏一两首歌,我甚至在一小群观众面前表演过,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必须承认,我有时会错过拍子,有时会吹错,但有人注意到这些吗?没有。观众热情高涨,乐在其中。如果等到我可以完美演奏再上台,可能我至今仍然躲在后台。

我的老师真的演奏得非常完美,他熟练又从不出错。如果我把自己的表现和他的相比,我早就放弃了。我唯一能做的是和自己进行比较,我每周都惊叹于自己的进步,享受自己的个人成长。

你应该进行比较的唯一对象就是你自己,也就是昨天的“我”。从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你会慢慢成长为你想成为的“我”。我还有其他发现:总是想把事情做到 100% 正确,完全不符合我的个性。因为我缺乏自信,所以我总告诉自己,应该在所有事上都做到完美。而实际上,我的优势在于从头开始做一件事并迅速实施。

我是一名“短跑健将”,可以快速开足马力。我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大部分任务,但不擅长花费大量时间去打磨细节,以实现完美。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来追求完美,而不是高质量地推进事物的发展。

请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有些场景,有些行业,有些产品的确需要追求完美。例如,如果一位厨师想做星级餐饮,那么最后的5% 才是最重要的,这时再怎么追求完美也不为过。他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让一切变得完美,否则根本没有机会赢得“星级厨师”的称号。但是,当我为救援组织装载物资时,救援物资在车上堆放整齐、牢固就够了,并不需要堆放得完美。曾经有一位伙伴让我们非常感激,但他在装载救援物资时非常小心,以至于我们装载一辆车的物资平均需要将近八小时而不是正常所需的四小时。他仔细查看每个零件,检查如何最好地堆叠和固定物资——这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诚然,在那位伙伴的努力下,说不定一车可以多装三张床垫,或者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少一张有轻微划痕的椅子,但为此所付出的额外努力与得到的回报根本不成正比。

许多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沉浸于追求完美的执念,不能正确评估眼下的情况。他们犹犹豫豫,不能立即开始一个项目,或者常常错过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只因觉得自己与完美还有差距。追求完美在此时变成了枷锁、阻碍和不幸。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勇于直面缺憾,敢于接受不完美,宁愿不完美地开始前进,也不要完美地等待,以致最终失败。

我不是要在这里为你提供解决方案或提供成为“全新自我”的建议——因为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和意见。我的目标是为你提供动力,让你重新思考自己看问题的方法,持续优化这种方法并看到其他人的观点。尤其是在你使用“旧方法”却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时,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动力,让你从另一个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我不能保证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十足的科学依据的,也无法包罗万象(当然,我会尽我所知地列出所有引用部分的来源和我深入阅读的文献),我所列举的例子均来自现实生活,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周围人的经历。阅读本书,你会对我个人和我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了解,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运用这些经历带给你的启示来帮助自己成长。

生命是有限的,你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塑造它——你只需要对自己诚实,认识到自己是谁,明白该怎样生活。我无意干涉你的生活,告诉你是非对错。然而,我的目的是让你觉察到你的不安,让你思考,让你重新审视你的生活和行为。你可能并不同意我的说法,也可能会对某些说法产生思考,抑或完全赞同某些观点。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观点、经历和生活方式——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独特的原因。

生而为人的好处在于,我们一生都可以学习,可以发展和改变自己。同样,我们是否要这样做,如何发展与改变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而且,改变自己永远不会太晚。

在我构思本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很多书籍对完美主义进行了非常消极的描述。我的观点是: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不好也不坏。利弊完全取决于具体情况和目标。然而,完美主义常常成为一种束缚,在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有必要松开这种束缚。

为了让你能充分利用本书,我整理了一个小型测试,在本书最后能找到对测试结果的评估。它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我,并为你提供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方法。你在测试时要填写你第一时间想到的答案,而不是“完美”的答案。

现在,请享受你的阅读时光,不必以完美主义的方式仔细推敲每个词的含义。

祝你阅读愉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