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别塔之后》的读后感大全

《巴别塔之后》的读后感大全

《巴别塔之后》是一本由乔治·斯坦纳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元,页数:5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别塔之后》读后感(一):夸译本

210523-

启真馆棒,译本也棒。唯一小缺憾,译注有单独列出的,但也有本属于译注的并未同等处置。两个地方略以例示:如p4,“容易感到耻辱[的属性]”,原文是没有“的属性”三字的;同页,使用括号形式添加的内容“(rosy pudency,直译为“玫瑰色的娇羞)”,这部分完全是译者添加的。对这两处的说法要连起来谈:前者,或可解释为翻译的通识或者惯常;但是考虑到后者,这种惯常是否合宜仍有待考量。因为,后者使用的括号,在原文中,也是被广泛使用的——除了备注引文出处,原文亦有作者自己反思的内容,参考译文p5中段“(难道其背景中有什么错误的语源,把两个词关联起来?”。从这个例子看,一来,无法保证原文中不以[]来夹嵌的情况,如果有,则如此处理的瑕疵很明显是;二来,即使没有,自己译者能够在后文沿用此种方括号的用法,那么rosy pudency那里的圆括号处理,就与作者自用圆括号的处理等同,也就无法让读者正确判断哪些属于作者原文的内容。

此外,考虑到原作多的是对文字本身的解释,那么,对翻译体例的一大挑战就是作为文本的文字和作为解释对象的文字之间的逻辑,二者必须区隔,而且要尽可能做到前后一致。当前译本在此的不谐,也试举一例:译文p4使用圆括号将某段原文直接呈现“赝品铸造者铸成劣币(The counterfeit coiner stamps false coin)。”,这里的处理特征是,圆括号+非斜体英文。我们可以视此处理为译者特意留下的路标,以引导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别出心裁:如何从stamp'd、coiner、tools和counterfeit的联想义,挖掘出缔结在这些语词间隐秘的概念勾连的。然而,在p5,同样展现了作者对语词历史的敏锐把握的motion到emotion的举例,却没有获得译者同等的待遇,译者的处理:“在这里该词明显意味着‘冲动’,而它向现代‘情绪’之意演变的过程,构成了一段认识和选择模式的发展史。”——译者没有为“冲动”和“情绪”新增圆括号,对英文不熟悉的读者,恐怕很难get到此处作者意旨。

《巴别塔之后》读后感(二):目前能看懂部分的摘抄和总结

序言

1、 作者1997年设想的世界语言趋势: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英语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被使用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化变体;汉语和西班牙语愈发地要撼动英语的地位。而那些小而孤立的语言将趋于消失。

第一章 理解即翻译 Understanding as Translation

1、 对于语言学之为一种如理科一样的科学,作者是反对的。“不存在文学理论,也不存在批评理论……(更)不存在翻译理论。”作者不愿在存在任何一种例外的前提下建立一种规则。如果有哪怕一种例外,那么所谓的规则就不是普适的。第一章讨论了“普适性”和“单子论”,最终也没有答案,因为世上的语言之多,语言学家无法穷尽,也就无法归纳出规则。作者认同维特根斯坦所谓的(翻译)是“一门精确的艺术”(an exact art)。

2、 想要理解文本,答案不只在文本之中,还在文本之外。“不管是‘外语’还是‘本语’翻译/解读,都需要词汇,历史语法知识,特别时期、职业、社会环境的专业词典,隐喻词典和技术术语手册。”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比如想读懂18世纪中叶的诗歌需要《园艺词典》;想读懂复辟时期喜剧需要《织物商词典》;想读懂《温莎的风流妇人》需要《纹章谱》;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有不少伊丽莎白时代的音乐术语等等。而这些还不够,作者认为只算是“皮相功夫”,而“骨相功夫”则要靠“感觉”。读者想要真正理解作者,怕是要有“超人的资质”。

3、 理解语言的难处还在于:没说的可能更为重要。“某个经济和社会群体内部言语的这种心照不宣的功能要超过它在真实交流上发挥的作用。……语言隐藏掩盖和内向消解的部分,可能比它向外传达的多。”

“It may be that the agonistic functions of speech inside an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 divided community outweigh the functions of genuine communication. As we shall see throughout this study, languages conceal and internalize more, perhaps, than they convey outwardly.”

4、 还有,即使讲的是同一个词,它背后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比如法西斯和代议民主一样使用“和平”、“自由”和“人民意愿”。即使不谈政治,其他领域的语言也有很多空洞的生搬硬套和毫无意义。

“At the moment, the speech of politics, of social dissent, of journalism is full of loud ghost-words, being shouted back and forth, signifying contraries or nothing.”

第二章 语言与灵知 Language and Gnosis

1、 第二章主要讨论语言与宗教的方方面面。正如本书的书名,语言与宗教的联系不容忽视。语言灵知论是很多学者/作家语言理论的底色,比如本雅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它的特征是神秘主义特有的二律背反:认为翻译既可能又不可能。

2、 第二章提到了很多卡巴拉派(犹太教神秘主义)的传统,即从字母和词语的组合中找到神的微光。这各思路对于常人来说也并非毫无启发。比如作者在注释中举的Philology的例子:philo-意为“爱”,-logy意为“话语”,而logy又与Logos(逻各斯)同根。

3、 威廉·冯·洪堡试图证明不同民族的语言塑造了不同民族的性格。他比较了希腊语和拉丁语。(我的思考:即使不考虑语言的影响,是不是各个民族的性格也是不同的?即使作为世界公民,是不是人们还是会受到祖辈思维的影响?)

第三章 语词反对象 Word against Object

1、 第三章很多篇幅讨论时态。关于过去时:即使是回忆也不是过去时,而是发生在现在。关于将来时:先知所言说的未来是确定无疑的现在,因为对于神来说,时间并不被肢解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他(先知)对动词未来形态的使用是多余的,他的言语行为在展现词句时就将未来全部呈现出来了。"

2、作者认为未来时态是专属于人的一种发明,其他动物只活在当下,只有人才有储存的概念。而且未来时态不断向前的指向性,使人可以保持达观,让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的事实。这就是一个语言塑造时间,又被时间反塑造的极好例子。

3、关于私人语言和公共语言:作者认为不存在绝对的私人语言,从最后一章对archetype的讨论也不难看出,作者倾向于支持现有文化/文明是对古典文化/文明和希伯来宗教的延续和发展,语言也不例外。“谈论内心事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有用的信号不可能只与个人感觉相关。”“如果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它所指涉的那些实体必须能被公众所辨识。”但“从人类学证据来看,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人类言语的起源是单一普遍还是多种多样。”

4、关于真和假:”认为词语和对象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的理论是幼稚的。”因为人们除了诚实地表达,还可以提出假设、说谎,以及沉默。作者并不赞成将“说谎”和不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因为这样就很难再对谎言进行有意义的研究,而谎言大有可研究之处。他更倾向于将“说谎”看作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谎言的起源可能是生存竞争,即欺骗那些与自己寻找同一水源的人。因此,从远古时期开始,谎言就为人带来优势,“自然选择也眷顾有心计的人”。

第四章 所谓的理论 The Claims of Theory

1、就好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不可译性是言语的生命”。

2、作者也不认为存在所谓的翻译理论,毕竟翻译“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精确的艺术”。

第五章 解释学过程 The Hermeneutic Motion

1、亚里士多德用“解释(hermeneia)指那些因解读而具有意义的文字。

2、本章十分难读,作者直接用拉丁语、德语、法语、古英语大举特举各种经典的例子,逐个词分析。

第六章 文化拓扑学 Topologies of Culture

1、“拓扑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点和图形扭曲变形时保持不变的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它在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函数和空间图形表面的庞杂之下,隐藏着怎样的统一性和相似性。与之相似,我们文化的多重表现形式中也有常量和常数。”作者说的已经很直白了,认为各种文化形式有相通之处,比如文学和音乐、戏剧等等,可能有着相同的文化起源,并能引起相似的共鸣。将语言看作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甚至也是交流机制之一(其他如图形、声音、气味、触觉、符号等等)。

2、作者在本章提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现有文化是对原型文化的复制再生。“西方宗教史都是对犹太——希腊经典的变化和增补,我们的形而上学、视觉艺术、人文学科、科学标准也或多或少在有意重复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索福克勒斯创立的范式。”“毕加索成长的特点就是追溯。他在古典田园主题上的明显变体,他对伦勃朗、戈雅、委拉斯凯兹、马奈的借用和拼合,是他不停回顾的外在产物,是他在技法和文化变动中的‘再次观察’。哪怕只有毕加索的雕塑、图形和绘画,我们也能重构从米诺斯文化到塞尚的艺术史中的很大一部分。”很多所谓新事物的创造者都是“新古典主义者”。

《巴别塔之后》读后感(三):斯坦纳的翻译观

翻译即交流,翻译即语言:

翻译的模式是:一条来自源语言的信息通过变形过程变成接收语言。很明显,困难在于语言彼此不同,在于只有出现解读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有时会被错误地描述为编码和解码),信息才能“传达”。同样的模式(这点很少得到强调)也适用于同一语言内部。但在此,源头和受体之间的屏障或距离则是时间。(32页)

翻译的困难不仅是空间性的(语际翻译),还是时间性的(语内翻译)

语内译者(translator within)需要解决的问题:

词语很少通过外在表现展示出意义的变化,它们只有在完全确定的语境中才能显示出自身的历史。(33页)

我一再试图说明基本而重要的一点:这本书主要关注语际翻译,但这本身也是探究语言的一种方式。在适当的理解下,“翻译”是一种特别的交流,同一语言中所有成功的言语行为都要被纳入它的穹顶之下。在语际层面,翻译会造成密集的、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同样的问题在语内也是不胜枚举,只不过它们更隐蔽,更容易被忽略。“发送者到接收者”的模式代表所有符号的、语义的流程,它本质上与翻译理论中“源头语言到接收语言”的模型是一样的。两者“中间”都会进行译读性的解码,都有个进行编译-破解的函数或突触。当两种或多种语言存有明确的关联时,其间的障碍会显得更加突出,人在理解这项任务时也会更加注意。但,借用但丁的说法,其“灵魂的移动”是极为相似的。我们还会发现,这些障碍也是误解与翻译错误(两者是一回事)最常见的原因。总之:不论是在语内还是语际,人类交流等于翻译。研究翻译即研究语言(51-52页)

Tacit knowledge/connotations/background knowledge/read between the lines…

人们也敏锐地知道文本掩盖的可能比传达的更多,这无论在语内还是语际,都是各种交流的根本。(67页)

文本掩盖的影响之一是:

译者让源头语言渗入并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使它更加丰富。然而还不止于此:他还要扩展自己的本土语言,使它触及隐蔽着的绝对意义。(70页)

但这一点是否真的能实现?或者说,真的如此简单?

根据自身逻辑思维的复杂程度,探讨翻译的人或多或少会用超验的方法处理“意义”一词,而根本的图景通常仍是粗糙而模糊的。“意义”居于原文本的“词语之中”,但对母语读者而言它明显“远不只是”词典释义的总集。译者必须表明这种潜在的“含义”,表明这些意义外延、内涵、推理、意向、联想的范围,它们都隐含在原文中,却没有得到或只是部分得到公示,因为母语听者、读者能很轻易地理解它们。(278页)

翻译是a process of losses,即使尽最大的努力,译者也没有办法完全使两种语言的含义相贴合。

而在翻译的“转达”过程中,内在的含义,通过语言环境浓缩在原文之“内”的各种(甚至相互矛盾的)意义,或多或少地丢失了。因此翻译的工作方式首先是解释,竭尽所能地把原文的语义内在解释(严格地说,是“明示”)出来,使它得到生动表达。译者力求展现“业已存在于此”的东西。(278-279页)

语言学理论对能否进行翻译(尤其是语际翻译)这个问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语言哲学中有两种大相径庭的看法。其中之一认为语言的深层结构是普遍的,适用于所有人。人类语言的差异本质上是表面现象。翻译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因为这些深藏的普遍性来自基因、历史和社会,所有人类语言中发挥效力的语法都来源于此,都能被定位和识别,其特异和古怪只是表层形式问题。翻译即是潜入两种语言外在的差异之下探索其相似之处,发掘最深层的普遍原则。神秘主义者相信存在某种原初或范本式的语言,上述普适论论调与此十分接近。(80页)

相反的观点可被称之为“单子论”( monadist)。它认为普遍的深层结构或是对逻辑和心理研究来说深不可测,或是一种因过于抽象和普遍而沦为冗谈的规律。比如,所有已知的人类都操持某种形式的语言;所有我们能够理解的语言都可以给能够被感知的客体命名,都能够表示动作—这些毋庸置疑是真理。但是它们就像“人这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需要氧气才能存活”这类说法,除了具有最抽象、最形式化的意义外,不能给研究人类言语的真实运作带来任何启迪。语言运作的多样,展现了一种错综复杂、令人摸不着头绪的离心式发展史,它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是研究中亟待攻克的痼疾,而普适论模型最多不过是无关紧要,甚至还可能让人误入歧途。而极端的“单子论”立场(有很多伟大的诗人都持有此观点),必然会引人相信翻译是不可能的。翻译所留下的不过是相近的比拟,粗糙的模仿,只有在两种语言或文化同源时才能够被容忍,而旦涉及的语言过于疏远,牵扯的感触遥不可及时,便彻头彻尾是虚假的。(80-81页)

结论:

Translation is a way to give a language a mode to express what once has been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

译者所留下的丰厚遗产并不只有经验证据,更有对“是否可能真正跨越语言传达意义”这个问题大量的哲学和心理学思考。当前的语言学有更妥帖的工作要做。在承认语言更为深刻、更为重要的进程远远超过真实或潜在意识层面(这是乔姆斯基的假设)之前我们应该先看一看文学中那些关乎其命脉的混乱,这正是意识以最敏锐的姿态进行运作的地方。为了更了解语言和翻译,我们必须把注意力从换语法的“深层结构”上移开,转向诗歌那更为深邃的结构。(114页)

为可能会失败且永不会完美而否定翻译合理性的观点是荒唐的。从译者的角度看,需要辨清的是每次翻译中追求的可信度,是不同的操作中所允许的偏差值在翻译的历史和实践中,存在一种粗略但好用的划分。

……施莱尔马赫对 Dolmetschen(翻译)和 Uebersetzen(释译)或 Uebertragen(迻译)进行了正式的区分(路德用 Dolmetschen一词指翻译技艺的所有方面)。德语中保留并确立了这个划分。 Dolmetscher(翻译者)即 Interpreter(解释者,用这个词的狭义)。翻译者是转述商业文件、游客问题、外交使节或旅店老板谈话内容的中介,他可能在翻译学校受到过严格的语言训练,但这并不关乎“高级的”释译活动。法语有三个说法: interprete(翻译)、 ruche(介译)、 traducer(释译)。它们之间的区别相当清晰,但覆盖范围会有变动。 Interprete即一般意义中的 Dolmetscher或 Interpreter,但在某些条件中,它还可能只指“释义”的人,即对诗作或形而上学作品进行阐明或再造的人。这种模糊也出现在英语的 Interpreter和意大利语的 Interprete这个人可能是银行、商号、旅游局的得力干将可能是解经者再造者。 Truchement是个复杂的词,它的调性包含了翻译中不同的范围和问题。它来自阿拉伯语的 saruman(加泰罗尼亚语 torsimany),原指在摩尔人和西班牙人间进行翻译的人。它出现在帕斯卡《致外省人书》第十五卷中,有些贬义色彩: truchement像媒人,他的话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但这个词也指更加一般的替代行为,几乎有些暗喻色彩睛可以是 truchement,它为心中的不言之意提供翻译和代而 traducer则更接近 translator或 traduttore……(256页)

翻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研究其方法和标准需要参考重要的、“困难的”文本。这是基础。翻译理论或是把它们当成理所当然或者轻率地将它们置之度外,对大大小小的逻辑陷阱毫不顾忌。但是,适当的技法究竟是什么,应秉承的理念又是什么?(257页)

劣质翻译带来的是消极的“误领”:译者或出于错误选择,或因制度或机缘,走向了一个他并不熟悉的文本。这种疏远并不是能被容纳、限制在转换的辩证关系中的差异,而是一种混沌、空虚的不和,它实际上是独立于语言差异的。因此,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中有些作品是我们无法建立正当关系,……积极的“误领”既能在另一种语言、另一个意识群体中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又是由这种感觉产生的。(398-399页)

当然积极误领也需要警惕

不过还应该注意到,“积极误领”,即译者的认识或自恋(它们支撑着翻译事业的半壁江山),会给人设下隐蔽的心理陷阱。……这个困境正是翻译的解释学中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步骤的原因。在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真正的译者会处于种虚假的情境(en fausse situation)中。他既是自己画蛇添足作品的陌生人,又是原文的局外人,而原文也或多或少遭到了他翻译的掺假、削弱和盘剥,或被他的改进所背叛。我还会谈到补偿和恢复平衡的必要性。(399页)

原文与其译本、仿写、同主题变文,乃至戏仿之间的关系过于多样,不能用单一的理论或定义加以处理。它们对意义在时间中的意义,对语言实例特定的、原初的形式之外的存在和影响这整个问题域进行了划分。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回声有增益效果,它们不只是幽影或无生气的拟像。(301页)

原文与其译本之间的关系【Kristeva & Barthes, intertextuality】

仿写、同主题变文,乃至戏仿之间的关系【Genette, palimpsest】

从发生在文化-语言相近之处的翻译中,我们可以找到两种主要意图和语义关注点。其一描绘“抵制性差异”,它致力于精确地定位并完整地传达原文的“他异性”,其二是与它南辕北辙的“亲和力”,后者提供直接的理解和归化。在漫不经心的译文中,这两种趋势会分散;二者间无法产生应力,而转述则似乎弥合了差异。与此相反,在好的翻译中,无法透析和成功侵入、棘手难驯的陌生和感受得到的“如故”虽然仍未解决,但却得到了表达。排斥与亲和相互纠缠,其复杂度与两种语言和历史群体的亲密度成正比关系,从这种纠缠中,伟大译本富有阐发力的陌生感应运而生。这种陌生感之所以有阐发力,是因为我们把它当作我们自己的来加以认识,来“再次了解”。(415页)

语言的连续性意味着翻译的合理性:

语言间由历史塑造的偶发差异无疑是难以逾越的,但它们背后存在统一普遍的原则和有组织的形式,人类言语各不相同的财富正是来源于此。在外表的无边多样性下,所有语言都是“按照相同的样例雕琢而成的”。(100页)

不能互通的语言的种类繁多是由语言自身的内在动因引起的。我相信传递信息,传达外在的、可确证的“事实”,只是人类言语的一个部分,且很可能是次要部分。虚构、反事实、未决的未来等潜在可能是语言的起源和本质中的根本特征。它们是语言同动物所使用的其他各种符号系统的本质区别。它们决定了人类意识独特而模糊的基调,让这种意识和“现实”的关系具有创造性。通过语言它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向内关注私密的自我—一我们拒绝世界中符合经验的必然。通过语言,我们构建了我所谓的“异己的存在”( alternities ofbeing)。鉴于每个个体都使用自己的个人言语,巴别塔的问题可以说就是人类个性的问题。而不同的语言让“他异性”的机制得到了动态的、可传达的具现。它们满足了我们的身份对私密性和区域性的重要需求。每种语言都或多或少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解读。在语言之间移动、翻译(哪怕是在整体的界限之内),就是去体验人类精神对自由的令人困惑的偏见。如果我们只栖息于一种或少数几种“语言皮囊”中,躯体终有死这个事实可能会更容易让我们感到压抑和窒息(513页)

我们几乎是既定感觉模式的产物,西方文化彻底地塑造了我们的感知,让我们认为自己的“传统”是自然而然的。具体而言,我们很少质疑我们的感情和表达规范的“递归”结构下的历史原因和决定论根源。……我们的哲学、艺术、文学是一些主题的一系列变形,我们最根本的意义和价值要靠特定表达才能说清——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些主题和表达数量非常有限最初的“集合”生产出了不计其数的特殊变体和形态(即我们的“拓扑构造”),但它们自己似乎只包含着数量有限的元素。(503页)

最后,在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对其他语言的入侵,已经渗入到各方各面包含terminology, foundation of theory等等。

是否有可能,转换生成的方法就像17世纪的语法试图把所有的言语都装进古典拉丁语的框架中那样,要把所有语言都塞进英语的模子里?(112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