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斋》经典观后感1000字

《北斋》经典观后感1000字

《北斋》是一部由桥本一执导,柳乐优弥 / 田中泯 / 阿部宽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斋》观后感(一):简单

买过一本《日本短歌400》,读过后才明白为什么日本子那么崇拜大唐,和歌跟唐诗比起来就像是三岁小孩一样简陋,这么幼稚的诗歌一帮成年人还正襟端坐开个大会朗读欣赏,足见那个时候古代日本文化多么贫瘠低级。另外一个例证,说是日本的寺庙建筑反而比较好的保存了唐朝的风格传统,但是什么都要照搬照套,却在大门上见不到一副对联,其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学,是对联太复杂,讲究押韵对仗平仄工整,他们根本不灵。无论是在拉面馆还是咖啡店,你头一次看见那幅浪花或是别的浮世绘装饰画,好像是挺好看的,但是你的第一感受是不是这东西好简单?浮世绘说到底还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艺术。

《北斋》观后感(二):终于开始看懂《神奈川冲浪里》了

刚去看完一个关于浮世绘的展,一下子就跟这部电影串起来了。因为看过这部电影,让我对展览的作品突然就更有感触了。在展览中再看《神奈川冲浪里》的时候,我一直在回想葛饰北斋看到巨浪的画面。

毫无疑问,电影中老年段真的太精彩了,当然也跟人物本身的经历有关,毕竟历史上葛饰北斋最好的作品也基本出现在老年段。可以说前半段的电影是在靠引入其他浮世绘名家来铺设一个百花齐放的浮世绘时代,而后半段才开始专注于在压制文艺的社会现实下已经葛饰北斋这位艺术家究竟是如何讲所见所闻还有自己的生命刻进画里的。在老年段里,葛饰北斋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对自然的探索、对艺术的执着都跟他的几部经典的作品做了很好的连接与呈现。柳亭种彦这个角色真的是很棒,因为有这个角色,最后这个结尾才能被推向极致。

要说有什么遗憾,可能就是电影真的还挺长的,而青年段的节奏明显跟老年段有些脱节,不如老年段的戏剧冲突那么明显。个人觉得可能压缩一些前半故事的片长,并且不要用不同章节来划分,试想一下,用类似回忆式的插叙去将年轻段浮世绘大师们的群像带出来,可能会更容易让观众一开始就抓得住重点。

《北斋》观后感(三):向天再借500年

葛饰北斋可谓浮世绘三杰中的集大成者。不光是源于他的画,还源于这个人桀骜不驯的艺术家性格。也恰恰是这种穷且高傲的性格,成就了他在艺术上不断突破的原始动机。电影里没有强化,其实北斋还要养家,有好几个孩子。但是他依然那么倔强。片中的写乐与葛麻吕都是塑造得非常好,很有个性和人物特点。但就当是的情况来说,那些在鸟屋签约的画家,无不是受困于生计的。所以总的来说,歌麻吕和写乐都算是风俗画。人物画得确实好。又传神又细。

但是北斋与他们不同,北斋总是敢于逆潮流而动。而且北斋的不同是来自于一部分西方油画的影响。到了老年,才是北斋艺术的高峰,《富岳三十六景》将西画的构图和空间意识与传统浮世绘技法做到了完美融合。所以到因为北斋,浮世绘就此产生了一个转折点。这些画也影响了接下来的三杰之一歌川广重。了不起的是,达到了人生的高点之后,70多岁的北斋精力还集中在艺术突破和改变上。他认为他还能再进阶。直到死之前,他还想再借5年寿命,想尝试再突破一下。临死前他说:“假如再给我5年,我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了。”想想真的是厉害,约等于他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突破自己过去70年艺术成果。只可惜,北斋没有借到那5年。但这句话,让我们这些搞美术的,都情何以堪。

《北斋》观后感(四):既看之即写之

每次看完都是累了困了。加之此片确实过长,分两气看完的,且在病中。

看的目的是对浮世绘的好奇。希望通过此片了解一下。初步达到了目的。信息量并不大,也不难理解。

非专家的好处就是可以直给,错了应该,对了牛x。男主角真的是二,给人感觉并不好。反而是阿部宽在压场。年轻北斋整个就是抓不住,吊儿郎当加中二,不帅不酷没特点没个性。需要指出的是,青年和中年没有任何区别,都当爹的人了,依然小镇青年气质。就算狂癫也不是这个表现。

老年确实可圈可点,特别是在风中中风那段,像真中了一样。日本文化就是如此吗,让一个七十多的中风老人独自野外旅行,还表现出很担心的样子,也不怕走着走着就走了?

种彦死的那段拍的很血腥但刺激,这是不是有点日本特色了?北斋也画出了一幅旗鼓相当的作品。幕府的压迫影片一直讲但也没讲的丰富,只有这一幕杀戮才让人印象深刻。

日本片子不要寄太大的希望,有新鲜感就好,知足常乐。不要主旋律,不要快节奏,发挥风景片情感片优势,拍的好看就不会有人嫌拖沓了,看来还是没太捋顺,赶工了。

对于浮世绘为啥有这么大的影响的问题依然没有找到更细的答案。

《北斋》观后感(五):几处喜欢的镜头和细节

电影戏剧性十足,有强烈的风格,色彩艳丽充满张力,连演员的眼神很“浮世绘”。

几处北斋获得“灵感”的具象表达特别有想象力,很喜欢。

第一处是北斋走在大街上,忽然吹来一阵大风,街上的人被风打扰,各种姿势四仰八叉变成了慢镜头。

第二处是北斋得知重彦死讯,彻夜未眠作画,他看到了柔弱的作家和武士对抗,鲜血溅满地板和墙壁,北斋又冷又怒不住发抖。

最后一处是电影最后,青年北斋和老年北斋同画海浪,海浪声由远及近,他最终没有改变世界,但是他成为了北斋 (北极星,唯一一颗永恒不变的星)。

有几场对手戏和环境的描摹也很喜欢。

一场是鸢屋老板请大家去麻雪花魁处庆祝写乐大卖。

天才后辈写乐和传统前辈歌磨之间的紧张感,得意的写乐和满腹失意的北斋的冲突,一个在推杯换盏中沉默,另一个在热闹的歌舞伎表演中爆发。这次会面将北斋打入谷底,少年为了打发时间就能画画,而自己却耗尽心力都不能画出满意的作品,骄傲的背面心情碎了一地。北斋离场后,舞厅又恢复了热闹,他在与不在并无二致。

另一场是北斋和作家同僚会面。

北斋跑到作家家里突然来了灵感,抢了作家的桌子就画起来,作家不肯但又无奈,最后就让北斋占用了桌子,还帮他扇扇子解暑,真的是很可爱的友情了。

最后一些细枝末节。

和式的建筑真的好美,无论是庭前看花,还是廊上听雨,都再美不过

北斋之妻大概是男人心中的白月光。美丽,温柔,醒来的时候她在厨房忙碌早餐,工作的时候奉上热茶并静静看着。 (看完都要承认自己非常没有人妻天赋。)

老年北斋,说世道一点变化也没有。鸢屋老板曾说绘画能改变世界,虽然是一句良言,可是是骗人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