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满》的读后感大全

《美满》的读后感大全

《美满》是一本由淡豹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满》读后感(一):房间里的大象,华袍下的虱子

如果拿画作做比较,《美满》很像《神奈川冲浪里》。它们都缺乏情节叙事,都风格细腻,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展现了一种平静背后的恐惧,生活底层的暗涌:蓝色的浪花看似美好,实则汹涌澎湃,可以轻易夺去生命;美满的爱情看似幸福,实则你我都知道关系根本不堪一击

而面对这堪比恐怖的暗涌时,你能做到的,空无一物

《美满》读后感(二):所谓“骸骨”

上学的时候,有一位教授,教现当代文学。讲到一个作家和作品,他总是会说:“当时的文学批评家一看,都觉得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这是将近十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我,见识比现在还要短浅。现在,很少会听到这样的感叹了。自己的小说,想怎么写都行。甚至越是个人化、私人化,越能接近自己某一生活阶段的真实;越是能使有相似或是相交轨迹的读者产生共鸣的实感。这种私人化,不仅表现在虚构写作的对象上,也体现在语言、结构或是写作的方法上。(写作积攒的年份也是一种佐证。)

有时候,这种私人化比起“作者已死”,更是作者为死去的某个自己,为迅速消逝的、抓不住的记忆,挣扎着而留下的某种记录。因此,轨迹从不相交的读者难免会觉得莫名其妙、装腔作势。而所谓“在人海中打捞生活的骸骨”,对于相关的读者呢,就像在他人的打捞中,也看见了自己的骸骨。

《美满》读后感(三):重读之后才读懂的

重读淡豹的《美满》,是因为看了她公号发的友人对她小说的评价,说她写得不浅但是“太直了”,不够曲折漂亮。我心想那正好我常常读不出小说里太曲折的意思,要不就再看一遍这本。 重读果然就更明白了。 之前颇有些觉得她写的故事不够典型,为什么是私生女?中年丧子的夫妻?和妻子相识二十几年从初恋到结婚结果中年出轨的丈夫?这次读就基本懂了。 写私生女是因为父亲这个角色的长期缺席,太多女儿实际上是私生女,只有共担苦难的母女关系,成长后尽管竭力避免成为自己的母亲,却不自觉还是走上同一条路。 写中年丧子的夫妻不是写人生的意外而是写成为父母意味着什么。孩子会深深嵌入进生命,“在我是谁的妈妈之前,我先是我自己”,这样的剖白,或许是假的。自己会消失,而且永不回来。父母真的有可能像不曾有过孩子一样“做自己”吗?可能不太行。你甚至会因为孩子觉得自己从前的自己是一个错误。 写从校服到婚纱的丈夫出轨,绝不是为了写忠贞的爱情过于理想,而是写“隐形多妻制”的今天,女性的生存现状——乱世佳人,如题目所写。“有什么东西死掉了”,因为太过痛苦无法回忆只能一笔带过发现真相时的情形,“女人最重要的是宽容”,但是,爱的五种词汇里没有宽恕,宽恕是爱吗?“宽恕是对爱的放弃。”小说结尾,女儿在婚姻中感到最幸福的时刻是一个和爱无关的时刻。或许佳人在乱世的生存法则应该是“不去思考“他是否爱我”这个可怕、无聊、在人生的先前时刻曾经缠绕她的问题。”

《美满》读后感(四):读完的一点想法,挺好的书其实,好多地方很触动

风格很多变不像是一个人写的,有点想怎么样的都放一点的意思?比如说我看完第二章“养生”觉得选材和文字很有意思,内容上大概是很顺畅的故事讲述,和对一些可以看得出是作者特别在乎的话题的犹如在微博上写短文的咆哮式内容,这两种转化组成的,而且讲到的关于性的故事也很有意思。结果转眼到了“过火”,就冒出来很多仿近代文学的用词,不过好在我喜欢如《三刻拍案惊奇》之类的明清文学,所以有点confused但还是接着读。之后又经历了几种文字风格上的转化,且内容转变并不剧烈,多多少少还是家人和爱人,本来是期待写成《重返暗夜》的小说集(当然重返暗夜在足球队那章的突变也有点怪,但好在只是那一篇我基本也是扫读过了没好好读),确实书中对于几种家庭和爱情的描写就我一个小年青的经历来说还是觉得很真实的。如果作者能少点紧张、少点压力、少点商业追求讨好大家,就从里面一些细节来说还是很喜欢这本书,不过有啥办法呢,资本世界呗。举例说的话,我觉得最后一章“旅行家”关于数学家的描写其实挺准确的,说明作者很会写也很有生活体验,甚至准确度让我觉得惊讶并不做作,但是把数学教授对于美国本科生水平差的抱怨升华到“种族歧视”我觉得pretty unfounded,美国基础理科教育有问题这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并不是target某个种族。最后,quote一段印象很深的在感情和时代差别的大context里孤独的人的描写:“那位老人是一位地质学家,想必在海洋的表面感到孤独。”

《美满》读后感(五):文学从本质上说,始终都应该是“心理的”

这本小说曾被质疑是否故事中过多人物内心描写,每个人都在“想想想”,少了冲突,减弱了情节性,人们看不到想在小说中读到的那些“不可能”的奇情。作者淡豹回答说我就是想写人物的内心世界,那些社会议题只是我给这些人物的一个背景。

作者非常清晰的表达她不想让笔下的人物只有言行,她想听到来自灵魂的喃喃自语,来自心灵的辗转蹒跚。就像托卡尔丘克说的,文学从本质上说,始终都应该是“心理的”(托卡尔丘克毕业于心理系)。

当小说没有奇情,当打动我们的不是对社会问题的映照、对人类命运的解构、对离奇人生的惊叹,不是被颠覆被震撼后的瞠目结舌啧啧称奇,而是对内心曾经脆弱的了解和安抚,对来自命运一次击打后不甘的追问,是一眼万年里蕴含的凋零而空旷的时间,是身处虚无抵御或者接受的无力,那么后者是不是就令人厌倦、没有价值、是那些“可能”?如果是,我得说,我太爱这些“可能”了。

人们的心理世界需要在文字中看见以及被看见,那些孤独与伤痛、挣扎与煎熬,如果从小说中能够看到相似的心路历程,无疑是一场隐秘而安全的抚慰。人们知道自己不是单枪匹马厮杀在内心的那些战场上,在这个世界还有一些人,一样的血淋淋,一样的苟延残喘,一样的攻击自己再开解自己。即使被命运摔进不同的泥沼,那种相似的无法抽身无法前行的囚徒感受,也能让我们穿过文字,在某处和书中的人物对视,互得慰藉。

而如果有人能够纤细入微的将置身于我大脑幽暗之地长期逗留的、一晃而过的、用了瞬间或者经年的朽败分解、重建起我的骨骼与血肉、思想与灵魂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化成文字,我一句句看到自己从哪里开始又怎样变成了当下,我想我应该感谢这个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