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你听懂了没有的读后感大全

你听懂了没有的读后感大全

《你听懂了没有》是一本由戴建业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08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01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听懂了没有》读后感(一):人生有味,方能好玩

戴建业《你听懂了没有》:人生有味,方能学习“好玩” 游戏为什么能吸引青少年乐此不疲?因为游戏打好了,很高兴;打得不好,也很高兴。因为游戏没有太强的功名心,也没有太强的功利心。游戏的意义和快乐,在于游戏的过程,而不在于游戏的结果。能不能将生活和学习也像打游戏一样,对此怀有强烈的兴趣,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不是将学习对象看的太重要、太神圣? 美国教育家、心理家简•尼尔森说:“态度生活取向代表着你在生活中做出的以何种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决定。” 兴趣是才是干好某件事的强大力量。 在文学中稍有建树的父亲,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更是对自己的语文教育能力信心满满。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尚处在胎儿期的儿子被迫输入唐诗,两岁后开后识汉字,认英语单词,四岁开始背《康熙字典》。上小学后,本以为儿子会成为一方神童,结果却是提起唐诗宋词就反胃,儿子的作文水平更是惨不忍睹。巴掌变成了儿子最经常的奖赏。 就在作家父亲天天头疼儿子的 作文时,儿子白发苍苍的数学老师天天表扬孩子的数学成绩。儿子提起数学脸上容光焕发,两眼囧囧有神,数学越来越棒,对数学的喜欢简直有点发狂,在中学阶段全国最高级别的竞赛中,得了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高三时更是自学大学数学。 儿子曾不屑一顾的说:“只有那些白痴才去学语文。”棍棒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培养兴趣有点想谈恋爱,越爱TA,越在战略上藐视TA,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仰视TA。 越是想要儿女把某门功课学好,就越不能对儿女要求太高,否则会越发自卑和烦躁,这样学习哪还有快感? 儿女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空气。要是希望儿女成龙成风,就不能要求他们成龙成风!他们才是学习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只有让他们觉得人生有味,才能让学习好玩!

《你听懂了没有》读后感(二):“宝藏老男孩”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本书虽厚,但读下来既轻松又有趣。你不禁会想,这个作者真是独特啊~

随即,我查了一下作者,原来是爆红的网红教授!原来如此啊~ 真是佩服到让我频频点头。

这本书从“闲话人生”、“谈情说爱”、“教育杂谈”、“五味杂陈”、“回念前尘”、“文化漫谈”、“同道切磋”等着几个随笔合集,进行了表达。如果说读一本书就是和一个人对话的话,那么,只要我拿起这本书,就是戴建业教授面对面的给我讲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细腻到生活化,贴近我们的状态。似乎我们的苦和难、犹豫和彷徨,这个“宝藏老男孩”都知道。还总能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让我们不受心灵纠结之苦。

让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戴教授说的“人可以不成大器,但必须活的真实!”这句话。从这本书中,能完完全全的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戴老师活的太真实了!从文字的字里行间就可以察觉到戴老师的每一个生活状态,风趣幽默的讲人生智慧,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我十分认同戴老师的“品味生活”这一篇内容,也就是开篇的第一篇。(把品味生活放第一篇,一定是有用意的。)

阅读文学作品和过日子是一样的,我们如果只是了解了它的“意思”,却没有品尝出作品的“意味”,那不管你背了多少诗、经历了多少事,你永远是个门外汉,也永远会是个心灵长不大的小孩。

戴老师写到 “ 没有尝出文学的味道大不了只是个“半文盲”,没有尝出生活的味道,可就是个“生活盲”了,而“生活盲”比“半文盲”更可怕,它表明你这一生“白活”了。

“白活”并不是说是生命的戛然而止,而是在活着的时候,你没有尝到人生半点的人生滋味,这样即使100岁的老寿星,也只能算计算的小孩。因为他心里的年龄还是处于一个非常幼稚的阶段。

戴建业老师就爱情也说的很透彻。现在的婚姻已经不是靠爱就可以结婚了,而是要看你有什么资源,感觉像是古代的结盟一般。他们只会在乎对方是否有钱、有权、有地位,而不在乎是否是真的爱、是否有真正的好好的对待过自己的感情。你嫁给谁不重要,婚姻不是作秀,没必要为了作秀,让自己结婚。

“法国著名作家罗拉富科说:“真正的爱情,时尚只有一种,而模仿出来的爱情却有千种外种”。”

最让我痛快的是“朋友们,只要真心相爱,你们想怎么爱就怎么爱,只有爱的死去活来,人生才得大自在!”

有趣的作者、有趣的生活、有趣的思考,让看书的我也变得有趣好玩,心态也变得积极多啦~~

《你听懂了没有》读后感(三):听有趣的老头戴教授讲人生哲理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最近他的讲课视频在网络上非常受欢迎,他满口乡音的普通话,对唐诗和魏晋文学的深入研究,他的课略带喜感,将枯燥的文学课上得活跃积极,吸引了大量的网友围观,连《人民日报》也对这位“网红”教授作了报道。果麦文化联合上海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戴建业教授的九部作品集,有学术专著和论文集,有文学史论,也有文化社会随笔。戴建业的文化社会随笔《你听懂了没有》一书,收录了他历年的随笔作品,学识渊博见解独到,语言犀利幽默又妙趣横生,经典名言警句信手拈来,这部作品完整地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观点和看法,书中阐述的观点也能给人以启发和深思。正所谓“文如其人”,从戴教授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喜怒形于色、爽朗直率的人,这样洒脱的人生态度,让他能够及时行乐,也让在生活重压下的年轻人羡慕不已。

《人生难道只是一场赛跑?》一文,揭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从一出生就被置于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中,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孩子被迫牺牲童年的快乐时光去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孩子一刻也不能闲着,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一切为了孩子”,但是这样做法让孩子的生活从小就失去了乐趣,只是为了学而学,为了不甘于人后而学,为名、为利、为了将来的幸福。长期以来的多灾多难和社会变革动荡让人缺乏安全感,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的经历让有备无患的观念深入骨髓,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更是如此,这样的观念也贯穿于他们的育儿全过程。

中国人向来是很擅长延迟幸福体验的:读书的时候,父母安慰我们说等到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做了父母以后,想着孩子大一点就好了;工作的时候,想着退休以后就可以去旅游了……人生的幸福,永远都寄希望于将来的某一时刻,可是,我们是否真的能等到那一时刻呢?就算能够等到那一时刻,我们是否还会有良好的心境和健康的身体去享受那样的幸福时刻呢?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生命的过程比起生命的结果更重要,享受生活的乐趣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戴教授的爱情观也十分独到。他认为年轻的时候如果不谈一场昏天黑地的恋爱,人生多少有点缺憾。恋爱让人成熟,让人学会宽容、忍让、理解和奉献。人应当趁着年轻激情满满的时候享受爱情的甜美与滋润,学会怎样与爱人相处,学会维持亲密关系,同时勇敢地追求幸福。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两情相悦白头偕老自然是最好的境界,如果不能百年好合,那么曾经拥有也值得让人回忆了。人的一生,如果能够为一个人奋不顾身,有一段爱情能让人甘于奉献,这样的爱情经历,是美好的,是值得珍惜的。现在很多的家长前怕狼后怕虎,担心自己的子女求学期间谈恋爱影响学习,或者担心子女受到生理和心理的伤害,于是禁止子女求学期间谈恋爱。而在工作之后,却又急急忙忙希望子女早日成家立业。要知道,男女朋友从来不会从天而降,剩男剩女由此出现。其实,剩男剩女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对自身的情况认识不足,对另一半的要求还很高,有的大龄男女心态也不正确,甚至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导致了择偶失败。所以,希望家长和子女都能够有正确的婚恋观,爱情到来的时候不抗拒,爱情未到的时候坦然。

《你听懂了没有》读后感(四):《你听懂了没有》/随笔见君真性情

也无需正名。我是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带头人,这就够了。至于才华、学问、见识,读读我作品的序言,就知道我是不是水货。名气再大,读他的文章死气沉沉的,就知道他没有才气。

这本书收录了戴建业老师八十余篇散文。行文或长或短,文风或慷慨激昂或谆谆教导,唯一不变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在人生道路上点点滴滴的感受。

讲一片感受颇深的文章。戴建业老师在2011年就大学语文必修还是选修 一文中这样说到:无论是开设这门课的校方当局,还是各专业的大学老师,抑或上这门课的大学生,好像都没有把这门课当回事。老师教学甚至不必使用教材,尽情发挥,学生在台下记好笔记即可。统计出来的数据中显示,大学语文是人大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连续多年的学生评价都是倒数第二。

不受学生重视是一方面。戴建业老师与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对比总结到:官方、教师、学生、家长都报着“英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工具”的共同态度去教导英语。戴老师以俏皮的口吻这样写道“如今,国内哪所大学不再喊着国际化?哪个同胞不希望“走向世界”?尽管绝大多数大学只有书记、校长、处长才能做到‘国际漫游’,绝大多数大学教师和毕业生只能’走向神州’。“(幽默风趣的风格才是他全网走红的重要原因。)转而戴老师从实际生活中发问: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了一二十年英语,到底多少人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到它?又有多少人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使用它?到底多少人学英语后“走向了世界”?我们更少问一问: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智力有什么影响?母语不好又会有哪些害处?一段话五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封面

戴老师从新加坡统治者以英语作为新加坡的母语为例,对比了思维和感受都离不开汉语的我们,老师直接鞭策道:除非像新家坡华人那样牙牙学语就说英语,只要汉语成了我们的母语,它就会影响道生活、智力和情感的每一个层面。

接下来承接上文的五个问题,实例典故信手拈来,从北京大学理工科学生写作业语句不通,缓缓阐述到汉语对每个人思维的影响。转而点出词汇的重要性,以及其受忽视的态度,摆出大学语文的定位:语言、文体、文风。语言要严谨,文风注意文体的特点和风格,文风侧重各种语言风格的品味和欣赏。

最后对文章进行下定义性的阐述。中华传统文化真的值得复兴,需要的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大学语文虽然不能让“我们的母语”复兴,但却让大学生由欣赏自己的母语,进而热爱自己的母语。语言的审美与使用、文本的规范与模仿,才是大学语文定位时要严格遵守的。

但愿以后不再讨论大学语文是必修还是选修,而是讨论如何把大学语文教好和修好。是我和戴老师共同的期望。

惟愿圣学光照,继往开来

《你听懂了没有》读后感(五):我好像只懂了一点点,很小一点点

— 你听懂了没有——戴建业随笔集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微信推文,里头提到了李宇春,针对她当年突然爆红直到现在为什么还不过气作了一系列阐述。将其出道至今所参加的各大活动一一例举,作相对客观的分析。虽然娱乐圈迷惑现象一重又一重,但回顾全民偶像的诞生,李宇春可以说是中国选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人物。那个全民流行“杀马特”文化的时代,李宇春的中性特质可谓是开创了女性新面孔的标志之一。直到现在,她还是这样的风格,没有变过。

外媒(意大利)在一篇报道中给她如此评价:李宇春不仅仅是明星,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巨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从不惧怕保持自我的明星。

她应该,慢慢地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带有独特标签的偶像符号。每个人在偶像的身上进行投射,有的人看到了做不到的自己,有人在偶像身上看到了遥不可及的梦,也有恶意的围观和期待跌落神坛的心怀叵测。

“因为不管是从创作也好,还是成为一个更丰盛的人也好,你是跟着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息息相关的,你没有办法完全脱离掉它。”李宇春在一采访中说道。

时代的背景如此,社会客观的存在也不能忽视。种种误解就像缠绕着的线团一圈接着一圈。单从个人的人际关系交往上看,每个人身边固定的人际交往关系不过就十几种、或几十种。而当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人透过网络在屏幕背后窥视着一切,所谓的“言论自由”有了宣泄的渠道,偶像这份职业,或者说公众人物这类人,变成了社会情绪的映射。

流行什么?社会事件的讨论?选择性的审美标准怎样变成了主流?全民追捧什么?……

这本《你听懂了没有》是“国民教授”戴建业老师的随笔集。也许在这说“国民教授”可能有人不认识,但回想一下抖音上为数不多说着一口流利的方言、说话风趣幽默、年纪稍大些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嘚吧嘚。可能就能回忆起来戴建业这个人是谁了。

说来惭愧,认识戴教授是在社交软件上的视频中。书中戴教授也提到了这点,“我赶上了互联网的好时代,让我的文章和声音传遍了大江南北”。确实在现如今的时代下,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能力早已超乎人们的预料。顺应时代发展,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戴教授也未曾想到,以往大学教授写的论文集都只有自己和编辑做读者,少有像戴教授这样,出书就有人买,一度成为年轻人热衷追捧的对象。

也应该感谢互联网,让这样有趣的灵魂被更多人熟知。让他的才华,也能被更多人看到。从中获得加分的感受,坚持的力量。

你听懂了没有?

我好像只懂了一点点,很小一点点。

忘了在哪篇文章里看到一句话:当下年轻人只想从各种事物里找到共鸣。(翻了很久的文章实在没找到文章链接,不然就可在此分享一下了。)戴教授说自己的人生处处都像在“碰巧”。“也许是由于缺少人生的定力,我一生都在命运之舟上沉浮,从来都没有掌握过自己的命运,因而从不去做什么人生规划,觉得‘人生规划’就是‘人生鬼话’。”

哈哈~这话说得可真让人产生共鸣。现在的年轻人只有极少数还在创造,似乎多数人都在经历瓶颈期。(说这话似乎有点以偏概全,但看了这书,还是给了我一些敢说话的勇气。倒不是真觉得自己说得有多对,就是说出来而已。)

时代的高速发展告诉所有人,未来可以有多闪耀,就存在于自己的行动。而上一辈的忠告和建议也能使人望而却步,有经验的人说的话总有那么些道理。真正给自己做个人生规划什么的,实在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还是父母计划的靠谱,是吗?

言归正传,从戴教授这个知识宝库里还能学到更多。能力不强但态度要好,做什么都力求新意,并尽力使新意言之成理。把在这个时代的所见所闻视为一个文本,并从一个独特的文化视角进行审视,尽可能见人之所不曾见,言人之所未尝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