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戊戌谈往录》读后感锦集

《戊戌谈往录》读后感锦集

《戊戌谈往录》是一本由陆建德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戊戌谈往录》精选点评:

●保路运动,五四运动诸篇可读,且作者立意较新,不同于主流,但立论非此即彼却又粗疏,陷入一个为假设而拼命凑论点的窠臼中,未能综合当时时势分析民众何以至此,终究导致文章为追求自洽性而堕入浅薄的陷阱。

●抽象化让历史的细节和真相随着时间越来越远离我们的视线,课本里的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最终都贴上了各自的标签。本书则反传统反定式,希望以一种近现代史研究的新范式呈现历史的真面目。

●光《蜀道难——保路运动百年回顾》一篇就值五星。当时所谓保路运动,正乃地方恶绅奸商所发起的,公司坏账,募集资股,尽丧彼辈之手。入股民众不过炮灰而已

●多个视角看历史

●收入本书的文章跨度十几年,新角度谈四川保路运动;同文馆待遇优渥但学生混日子散漫多市井气撒泼无赖,如故意干烧火锅以致30多个烧穿,吃饭扔碗碎一地,都是发泄,这些学生都是文官;赛金花与瓦德西的艳闻不是事实,两人不认识;留日学生也是各省抱团缺乏国家意识,教育强而国家观念弱则加速支离破碎;保路会的宣传高于国际水平,煽动厉害,而盛宣怀们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依然不敌;各种官军势力聚财私分,巧立名目混乱之极,犒军的名目最容易贪墨巨款;弱政府管不住税源,革命者多为草莽英雄,实质还是传统造反话语体系;日本明治时期中央强力控制收入来源,制度更新有效,国家统治力大增;晚清十年实行新政却没有强大的中枢,国家银行相当于票号不会信贷,各部各省经费自筹好比千万小国;一艘大船上有八个帆,八个老大只管自己的那个帆全然不听船长的调

●陆建德,原社科院外文所所长,现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席教授。本书算是晚清民国史的一组读书笔记,就如他自己所说,对于《四川保路运动资料》的读书笔记,这些读书笔记应该说想要对晚清民国史研究有所针砭。这本小册子,是由多篇文章组成,内容涵盖了八国联军、保路运动、新文化运动、联省自治运动、还有建国后的杨绛与郑振铎。这些主题,从历史学角度来看,其实不能算是系统,只能是说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视角。而且,这些视角与八十年代的声音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比如朱维铮的《走出中世纪》的文字,其实远比本书更为犀利,而且这都是三十年前的作品了。后来,朱维铮的《重读近代史》,其实也已经涉及到上述的许多问题,不知道陆先生是否参考过。从文章总体上看,本书的文章其实还是在批判前三十年教科书构建的历史话语,但是我们已经是改开四十年了。

●主要摘取文献,仅此而已,不值细看,更不值书价。除了寥寥几篇外,不值一看!现在真是什么人都能出书!

●此书较复杂。1、关于“保路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的几篇可同观,作者认为官方的革命叙事是错的,保路运动是地方团体为私吞民众资金而与试图建立中央集权的晚清政府的矛盾所引发,同理辛亥中的各方博弈亦属中央树立统一权威实施有效统治,与地方分离势力的矛盾。2、作者持一种反官方的“批判革命”观点,同时也反自治、鼓吹政府要有治理能力,现代转型必须首先树立中央权威,财政统一,避免分裂,对晚清民国的意见领袖、散沙群众、学潮颇多嘲讽,认为其不具备法律责任意识,侈谈自由。3、我觉得,历史犹如系统,引入的变量越多越靠谱,越少越可疑,本书加入集权与分治变量,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但作者未能认识到,民众有无组织无纪律无政治能力恰是由朝廷所塑造,朝廷不给政治自由,民众又如何习得这一能力?革命叙事固然僵化,转求集权不亦远乎?

●粗看一新耳目,实则不耐推敲。攻击学界早已不当回事的粗暴革命史观,一转而为嘲学生、诋革命、扬立宪,约等于打死老虎+翻烙饼。又累次引用亨廷顿的话,将中央集权效能视为近代化的必要条件,视地方自治为洪水猛兽,把历史当成分分合合的机械翻覆,只好堕入大一统迷思的深坑。文章写得漂亮,但一则思维太单线,二又缺乏国际视野和姨学修养,此书只好覆瓿。(和新时代的意底劳结倒是很相投

●如茅海建所说:“学术发展到今天,我们手中已经不乏结论,相反的是,我们的思考却为各种各样相互抵牾的结论所累。其中一个大的原因,即为各自所握的史实皆不可考。因此……最重要的工作似为史实重建”。对于四川保路运动,陆建德在《戊戌谈往录》中指出地方分离主义势力与清廷必要的集权行为如何冲突,最终导致局面失控。京师同文馆的厨子的暴富,揭示晚清社会自上而下的腐败由来之久与改革积重难返的原因;吴汝纶的东游记,则提点晚清时期中国教育界试图向邻邦学习民族凝聚力作出的种种努力,亦论证了陆先生自己的观点:近代史的研究必须关注外部势力的干预。

《戊戌谈往录》读后感(一):和自己的过去对话

本书的作者陆建德先生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1982年毕业后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多年任职于中国社科院的外文所,2010年调文学所任所长,并兼任《文学评论》的主编。稍微对文学理论界有所了解的学人都知道《文学评论》在学界的崇高地位,任主编没两下子是站不住脚的。早年,陆先生专攻英美文学理论,近年来对中国近代史和鲁迅研究颇有兴趣,频频发文,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本《戊戌谈往录》是最新的一本有关文章的集子。

对近代史中的保路运动的回顾和反思无疑是本书的重头戏。光是有关话题的重要文章就有三篇,还不包括《蜀道难——保路运动百年回顾》一文所附录的两篇篇幅较小的短文。对于雪珥的《辛亥:计划外革命》一书中对保路运动的重新评价,陆先生是充分肯定的,认为是本难得的好书。不过也指出该书的最大遗憾:全书不见一条注释。陆先生进而指出要了解保路运动的真相,郭沫若的《反正前后》远胜于同盟会、国民党的“辛亥老人”和“首义元勋”的回忆,是本很好的入门指南。这本自传出版于1929年,写作时间当在郭沫若先生1928年赴日以后。身处东瀛,自然敢于表达直率独立的见解。文章引用了《反正前后》一书初版时郭沫若先生的看法,肯定了暴民推翻政府的功绩,然后又说他们只是别人手里的工具:他们不过是被有产者利用来做为争路的工具罢了。他们根本没有收拾四川的能力,也没有人期待他们来收拾四川。演傀儡戏的人,在把戏钱骗到手之后,傀儡又要被收拾进破箱子里面去。郭老在此处的确指出了问题的实质,骗到戏钱的木偶牵线操纵者才是辛亥年“四川痛史”的真正赢家。通过资料的爬梳,陆先生揭示了保路运动的部分真相,全部的真相这是无法获得的了。陆先生指出地方分离主义势力与清廷必要的集权行为形成冲突,最终导致局面失控。这样的看法还是很站得住脚的。

正如陆先生所言:一个伟大的国家必须有色彩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渗入本能的爱国思想,不然不足以应对形形色色“分”的挑战。我们还需要有新的想象和语言来与自己的过去对话。回顾过去,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戊戌谈往录》读后感(二):历史不仅仅是课本中的历史

历史叙述多裂隙,所幸的是我们或许能够在隙缝中窥见一些建构‘史实’的动机。

《戊戌谈往录》的封面上这样写道。

是的,这是一本关于历史、文化的书籍,但它并不只是课本中的历史,而是补充了好多课本中没有出现的知识。

作者陆建德,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3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90年获剑桥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席教授。

近年从事中国近代史和鲁迅研究的陆建德,在这本书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历史跨度,大概有十年之久。

《戊戌谈往录》这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述保路运动,以及保路运动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可能是我中学的历史没好好学,我对保路运动没有多大的概念,只记得辛亥革命。

但在这本书里,了解到了详细的保路运动的概况,以及保路运动在近代史上的重要作用。

研究保路运动离不开大量的史料,为了让读者详细了解这段历史,作者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

保路运动以及为之而献身的志士仁人当时所具有的先进性和革命性,揭示了这一运动在心和革命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开创功能,并以铁血铸成的文字颂扬了千百万誓死捍卫路权的群众,在推翻满清政权的伟业中所建树的不朽功勋。

也许,读完这本书,你会对辛亥革命有了更多的理解,也会对保路运动中的人民群众产生了更多钦佩之情。

不管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会伴随着阵痛,甚至是流血牺牲。

所以,我很感谢他们。

感谢他们,为中国的进步所作出的努力,乃至牺牲。

因为他们,我们才一点点变好,一点点走向现代化。

其实,每次读近代史,心中总是充满了悲愤之情,悲的是国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愤的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但是,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选择奋斗,选择与腐败的清政府做斗争。

他们,是值得我们记录的,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学习的。

所以,很感谢作者,写了这样一本书。

让我们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及历史背后的无数个人民群众。

相信,历史没有忘记你们。

我们,也是。

《戊戌谈往录》读后感(三):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

看到“戊戌”两个字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想到戊戌变法,那次倡导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轰轰烈烈的走过一百零三天之后,悄悄落下帷幕;想到那次运动之后的“戊戌六君子”,在死亡面前他们也没有丝毫惧怕,从容走出来,慷慨就义。《戊戌谈往录》要为我们讲述的却并不是这一段历史,在书中,陆建德老师重点着眼于保路运动的研究,并且,他发出的是与以往历史书中不太一样的声音。

在陆建德老师看来,辛亥革命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保路运动的。对于以往历史书中出现的观点,他直接明了的指出了自己的观点与之不同之处。在他看来,过去学界对保路运动的研究主要是停留在观点、材料的层面上,忽略了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人”的存在对于事件可能会带来的影响,于是就必然会导致在事件的认知上有所偏颇。

作者陆建德老师试图脱离传统的结论,通过更多层次的认知和综合,来还原保路运动最真实的模样,它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走向都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在陆建德老师的研究视角里,他还关注了列强、经济、腐败灯灯光这些现象对于保路运动的影响。

同时,《戊戌谈往录》是一本谈论历史的书籍,但是历史不仅仅是历史教材上的文字材料,它是那个时期的人所经历的具体事件。因此,陆建德老师独树一帜的创造了通过从其他领域素材的引入信息,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方式。比如说,在书中我们就经常能够看见郭沫若老先生名字的出现。因为在陆建德老师看来,郭沫若老先生在保路运动的那个时间段里,身处东瀛,因此,他是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从事件中跳脱出去,在一个更加宏观、更加客观的角度来记录那段历史。而且,郭沫若老先生的写作目的不是记录历史,文学形式的文章中他更多的记录下来的是自身的真实感受,这就是一个人对于那段历史的感受,因此,这里呈现出来的历史也就更加真实。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曲解陆建德老师的意思,只是从个人层面来说,我是这样理解他的用意的。

关于历史,每一个史学家都有自己专长的领域,在那个领域中,就算是手中有着相同的史料,他们也很有可能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思路与结论。因为越是遥远的历史,我们就越是没有办法去真实的论证,而史学家从那些可能是支离破碎的史料中梳理出来给我们看的,就是他们对那段历史的认识。陆建德老师的《戊戌谈往录》是他通过多年的学习研究对保路运动这段历史、及其影响的认识与结论,也是我第一次跳脱出历史书的内容来学习这段历史,他让我看到了辛亥革命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性。

《戊戌谈往录》读后感(四):反思戊戌变法的现实意义

国人皆知戊戌变法,知道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子,但很少去深究响当当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就失败了,为什么大清国最后一败涂地。陆建德的《戊戌谈往录》深度挖掘历史细节,从历史的边边角角里一层层剖开戊戌变法失败的人、地、事等因素。细致入微的察阅,综合性地帮助读者建立对戊戌变法正确的认识,帮助读者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习得时代的经验教训,习得正确发展的心态。

漫长的历史文明发展至今,其间都有不少感人的血泪故事,和平从来不是一件招手即来之物,和平的年代在长长的岁月之河中更是纷乱战争间隙的小小喘息。普通的民众想要活命,在权力争夺的残酷斗争之中无一不是时代的牺牲者。牺牲的有意义,牺牲的有价值,牺牲者能够名垂千古,也算是一个时代人物最好的结局。谈起戊戌,我们记住了那些让人自豪的勇人志士,记住了在黑暗之中奋勇前行的前辈,记住了不断向往光明的先驱者,记住了那些致力于民族兴亡与勃兴,而将个人安危置于脑后的光辉者。这是继往开来的新纪元,也是值得后辈永远记颂与反省的时期。

现在的社会,信息纷纭变幻,信息社会之中,文化的互通与融合,科技的交流与传播,始终唱着一首永恒的趋势之歌。在陆建德的《戊戌谈往录》中,作者着重讲述了几大关联事件:厨子于八、德国粮台、瓦赛公案、保路运动,其中保路运动是重中之重。甚至有人曾在历史吧里说,如果没有保路运动,清政府可能不会多活几年,也有人评价这是压死清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1911年5月9日,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但是四川修筑铁路的股金来自绅士、商人、地主、农民,而且农民股份占有很大比例。这种“国有”政策,直接是以国家名义的抵债、财富转移和财富掠夺。1911年6月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就此展开,由此辛亥革命开始,大清摇摇欲坠。想想百年前的保路运动的财富掠压本质,再想想当下的披着“理财外衣”的各种P2P金融骗局,如此相似,如此血泪斑斑。

没有牢固基础却急躁变法,戊戌变法只能是加速失败。“长夜难明赤县天”之时,维新之路走不通,改良之路走不通,那么新时代之下,社会制度想走好,应该如何吸引历史教训?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精神,不能站在醉生梦死的旋涡里只是怀念历史的情怀,而是要以史为鉴,以历史发展的脉络观察当下,这才是如今重提戊戌变法的意义所在。历史的真实已远去,可是现实的当下还在继续。6月11日戊戌变法发生日,值得记忆和反思。

《戊戌谈往录》读后感(五):「杂音」不绝,绕梁三日

去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世道轮回,兜兜转转,似乎历史的脚步迈得小了些。究竟什么是五四运动,五四精神是什么,似乎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话题。

教科书和官方的说法是:“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运动究竟是仅仅指1919年5月4日那天学生们的游行示威,还是指广义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经历过“五四”运动的人大多已经逝去,他们中留下的回忆依然清晰。《回归“五四”》的作者舒芜认为,1949年以来中国的教育,把“五四”运动归结未“爱国主义运动”,把“五四”的很多具体的文化讨论都抽空了,把学习“五四”精神编成了学习党史教育。(《思想者的知情意》,p217)。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教授陆健德在他的《戊戌谈往录》中写道:广义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重新定义、评价,不是笔者能力所及。他所谈及的只是中国外交受挫后爆发的旷日持久的学潮,似乎与大众理解的“五四”比较契合。但其论调则不同于主旋律,与学潮被肯定的大众认知相反,学潮是收到当时很多如北大校长蔡元培、教育家和翻译家严复等知名人士的反对。一方面他们为学生的安危担忧,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很多学生的目的只是逃避上课。蒋梦麟记载,因为“五四”逞威成功,学生滥用权威,毫无责任感可言。严复所忧惧的更是怕学生养成独断专行的习性,而不愿意听取异见并尊重异见者。

所谓异见,即「杂音」。

这篇被名为《五四的杂音》的文章和《戊戌谈往录》中其他文章一样,都属于杂音或异见。陆健德通过微观历史中的具体人物与事件,采取了另一种视角,展现了不同于教科书上的宏观历史事件。其中涉及“保路运动”的几篇文章占了本书篇幅大半,保路运动不再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而是地方乡绅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后的自保。红脸白脸角色经过了180度的对调,卖国大臣盛宣怀才是真正的爱国实业家,而那些喊着冠冕堂皇口号的人才是铁路建设中的硕鼠。

抽象化让历史的细节和真相随着时间越来越远离我们的视线,课本里的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最终都贴上了各自的标签。本书则反传统反定式,希望以一种近现代史研究的新范式呈现历史的真面目。 余下若干文章,依然四处可见这种「杂音」。无需纠缠这些「杂音」的对与错,抑或根本没有什么对错。「杂音」不绝,绕梁三日。这样的杂音并不扰人,只嫌太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