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边城》读后感100字

《边城》读后感100字

《边城》是一本由沈从文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城》读后感(一):幻想之城。

非常漂浮的情感,同时也痛恨翠翠被困在那里的现实。我厌恶那种留存在故乡的温柔女人所带来的象征,这和于连认识里的德•雷纳夫人没有区别,而且还是冠夫姓的女人,男人走遍千山万水之后想回到的所谓故乡“用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的姑娘。若不是大背景的痛苦倾轧,为何她只能在两个人里做选择还得为此折磨受累。她明明应有广阔天地。再加上当时的外界环境,这座封闭小城有用爱情来逃避现实的意味了。满足了所谓美好田园山村的幻想,满足城市人去走一走享受一番的取乐,像是知情下乡对女人的侵袭。还有小地主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倾轧,女人无法继承财产的悲哀。还有那么多对女人的亵渎伤害,在背景中放佛不值一提了。这爱也浅显。或许跟沈一脉相承罢了。十五岁就结婚的女人,文明与进步从不该是如此这般。倒塌的塔,基建不该这样,生命不该这样。

《边城》读后感(二):2022年第137本,边城

#阅读打卡#《边城》沈从文 计划阅读150min ,实际阅读152min,完成率100%

摘录:

大凡念了三五本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问题的洋装书籍,或同时还念过一大堆古典与近代世界名作的人,他们生活的经验,却常常不许可他们在“博学”之外,还知道一点点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因此这个作品即或与当前某种文学理论相符合,批评家便加以各种赞美,这种批评其实仍然不免成为作者的侮辱。他们既并不想明白这个民族真正的爱憎与哀乐,便无法说明这个作品的得失

感悟: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读《边城》了,学生时代读过的不计,工作之后应该也偶尔会在文集中接触到这个中篇。不论读过几次,也就留下了一些模糊的印象,只记得淳朴的翠翠,淳朴的爱情。这一次细读,发现以前错过了许多。

沈从文开篇便写到:“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三句话,就写清楚了标题的来源:一个处于两省交界、偏远的山城。一户简单的人家。他的文字也用得极为清淡,一如此地的民风。许子东形容此地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因为在1930年代的中国,乡村处处是苦难,处处是矛盾与冲突。

故事的内核是典型的三角恋,用这种词来形容《边城》似乎对它是一种侮辱,因为三个人的爱恋十分之礼让而含蓄,如同许子东说的“是一首牧歌,美丽、忧郁、凄凉”。而且以前读没有发现爷爷去世的那一段,沈从文写得是如此的精彩。他用天气的恶劣,和爷爷在屋内的安静作了一个巨大的对比,语言一点都不激烈,却读得我内心如同被阵阵雷声给震惊。“翠翠看看屋前悬崖并不崩坍,故当时还不注意渡船的失去。但再过一阵,她上下搜索不到这东西,无意中回头一看,屋后白塔已不见了。一惊非同小可,赶忙向屋后跑去,才知道白塔业已坍倒,大堆砖石极凌乱的摊在那儿。翠翠吓慌得不知所措,只锐声叫她的祖父。祖父不起身,也不答应,就赶回家里去,到得祖父床边摇了祖父许久,祖父还不作声。原来这个老年人在雷雨将息时已死去了。”沈从文没有给出一个结局,爷爷死了,傩送是否回来,两人是否能在一起,翠翠在船总家里到底是什么角色,一切未有定数。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罢。

《边城》读后感(三):最美的日子也不过是忧伤

最近偶尔听到一个北大吴晓东的讲座《沈从文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抒情性问题》一个小时的讲座内容很丰富。推荐听!《边城》这个乌托邦故事讲了,乌托邦的真实背景也讲了,作者创作经历讲了,小说创作方法(不仅限于作者本人的)也讲了,美学也讲了。古今中外横纵对比也讲了,名家观点也讲了。真不错。我挑了自己觉得重要的做了些摘录。

初中的某个暑假看的《边城》,我还清晰记得当时看完之后的惆怅,被文字传递出的美丽哀愁所感染,虽然是夏天,看完是凉的感觉。翠翠的爷爷死了,河边的白塔倒了,她盼着的情郎也不知是否会回来。可怜的翠翠,美丽温柔,现在就剩她一个人了。

《边城》虽然美丽,但不想重读。湘西今天离我们太近了,不再具有任何乌托邦想象的可能。世界快速的膨胀的运转着,很多东西都被碾碎了。比如人的想象空间,人的心灵世界。小说需要间离效果,而贪婪的人类只是拼命想要无限接近、攫取所有的一切。距离、留白、韵味被数字技术标榜的真实的感官体验所取代,未来的文学向何处走呢?

1,抒情性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都是以叙事的方式抒情,他的各类文体都是达至抒情的一种途径,抒情诗,成为沈从文对自己创作的一种整体性体认。

《边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部小说有一种悲剧的底蕴,抒情诗的意味被这种悲剧性所升华。《边城》是一个乌托邦,而支撑起这个乌托邦的正是抒情性,或者说是悲情性。抒情性隐含着自我怀疑的维度,沈从文的边城内含自我颠覆的力量。

正如李健吾指出,《边城》的悲剧性来自美和良善注定被毁灭的命运,“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罩照住他们,这几乎是自然的一个永久原则:悲哀。沈从文自己也说“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的”。

2,田园诗的模式:

- 生活和事件对地点有一种附着性、粘合性

- 田园诗特有的时间回环结构,时间的恒定往复。

正是这种空间也时间的统一性,世世代代,一以贯之,常态化的田园视景得到完整与自足。---巴金

3,沈从文笔下的牧歌是怎样被叙述出来的?

- 自然化,

他如何把本来事出有因,绝不自然的主题、现象写得自然而然起来,以及他又如何在这样的自然书写中,设下疑影或留下裂隙,从而把看来清朗的问题交织的极尽复杂微妙。---王德威

- 幼稚化,

沈从文的小说总有一个懵懵懂懂的未成年的叙事者。一个人格化的叙事者,非全知的叙事者,一个自身在成长中的叙事者,其生成效果是使叙事者和读者一同忽略事实与真相的内在惨烈与蒙昧,从而与五四的启蒙主义叙事构成巨大区别。

- 修辞技巧

沈从文频繁使用赞誉性形容词,以弥合牧歌文本中的破绽。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接受。

沈从文讲过自己的写作方法:作品中的乡土情感,混合了真实和幻念,而把现实生活痛苦印象一部分加以掩饰,使之保留童话的美和静,也即由之而来。《边城》就是一部美而静的童话。

4,传统与现代

《边城》的叙事形式是非常古典的,但也有很多现代性和新小说的特征。例如结尾。《边城》以这句话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传统的故事结局有两种:大团圆和死亡。任何故事,只要时间够长,都必然以死亡为终结。大团圆呢,其实是另一种死亡,大团圆意味着故事的终结,也意味着无话可说了,一种隐去的死亡。《边城》的结尾将死亡无限延期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