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寂寞芳心小姐》的读后感大全

《寂寞芳心小姐》是一本由[美] 纳撒尼尔·韦斯特著作,磨铁·文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一):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

如果以为这是一部文艺小清新的小说,那你就错了。 悲催的主角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生活的泥沼,人性的丑恶淹没,他同情那些遭遇悲惨的人们,却无力拯救他人也无力拯救自己,对于那样凄惨的人生他根本无法面对,什么艺术是最终的解脱方式这样的鬼话连他自己都编不下去了。他不敢爱不敢投入生活,厌恶自己,无法接受自己丑恶的一面。要在这样的现实中不那么痛苦的活着,只有让自己变得麻木变得像那些他憎恶的人一样。他把精神寄托于虚无缥缈的上帝,尝试去爱的时候,却被杀死,这真是讽刺的转折。这结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二):这个故事写于1933年,但好像发生在当今世界

《寂寞芳心小姐》是韦斯特重要的代表作品。但很多人会问韦斯特是谁,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但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个作家,人们不会陌生,那就是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后者离世前一天,韦斯特也因车祸身亡(与妻子双双遇难)。连续两天,美国文学界损失惨重。韦斯特留下为数不多的几部小说,死后才渐渐被发现,也成为世界差点错过的文学大师。

有人称韦斯特是赖皮天才,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反叛,他的作品也多是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也因此被称为讽喻作家。

《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三):lonelyhearts,my faith

2019#1 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 信仰破碎的年代,一切都可以被消费,一切都能够符号化,人们分不清真实与谎言,在“寂寞芳心小姐”那里寻求安慰,却掩盖不了信仰缺失的苍白。编辑史莱克策划了“寂寞芳心小姐”专栏,但他本人却渎神亵神,“寂寞芳心小姐”自以为可以拯救别人,结果连自己也拯救不了。他无法发自内心信任基督情结,他曾说:“一直以来人们依靠梦想的力量来对抗现实的痛苦......这一圈套他也有份参与,而且特别低劣的是他有本事编织关于基督的梦想。 《寂寞芳心小姐》讨论彻彻底底对往日信仰的告别,试图寻找在废墟之上重建信仰的可能。尽管无法给出解决之路,韦斯特已经洞见重建信仰的迫切。然而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仍然无解地困惑着世人。天空灰雾重重,荒原更加辽阔,在碎石堆积的城市里,喧哗的群像下一秒就是栖居棺材屋的原子化个体。我们的虚无还要持续多久?共识的破碎是否不可挽回?这是百年前韦斯特的质问,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悬而未决的难题。 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

《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四):无关寂寞,只剩叹息

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曾经对杂志上的读者信箱栏目有过一段情有独钟的时光。在青春年华里,心里那些无人倾诉的不安、犹豫、悸动、情怀,统统化为文字,装进信封,期待着信箱主持人或温暖、或睿智、或毒舌、或无厘头的回复。

那个时代,如果你留意杂志或报纸的栏目设置,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刊物都设立了读者信箱,借以与读者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小说《寂寞芳心小姐》中的男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信箱栏目的主持人,他是《纽约邮报》的专栏作家,化身为“寂寞芳心小姐”,回复读者来信,解答情感类的问题。给他写信的人中,有被丈夫当做生育机器被病痛折磨的妻子,有因为面部畸形而倍感自卑的16岁少女,有因为13岁聋哑妹妹被坏人性侵而担忧惶恐的少年,有为信仰荒芜而焦虑不已的新闻从业者,有拿着极低工资辛苦劳作的底层劳工……每一封信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看不到出路的灵魂,追求幸福却不可得。透过栏目,我们能够感受到平凡小人物的种种挣扎和他们渴望救世主出现的呼声。

这些署名“厌倦一切的人”“绝望的人”等读者在各自生活中经历着难以名状的痛楚,他们无人倾诉,却愿意向不相识的“寂寞芳心小姐”敞开心扉。面对一颗颗空虚寂寞的心灵,寂寞芳心小姐无以为计,这些生命底层的呼求却带着他一路下沉,跌入灵魂的谷底。

《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五):寂寞的不是人,是心

《寂寞芳心小姐》讲述一位叫寂寞芳心小姐”的男士,因主持同名专栏而得此芳名。许多孤苦无靠的读者来信向他诉说生活的无助、尴尬和苦恼。面对一颗颗空虚寂寞的心灵,寂寞芳心小姐无以为计,这些生命底层的呼求,却带着他一路下沉,跌入灵魂的谷底。

这是韦斯特的代表作,很短,却讲述了一个让人哑言的故事。所谓人生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痛苦,本书大约是最佳演绎。不愧是黑色幽默的鼻祖。ps向从事MISS LONELYHEARTS的近似职业的同志们致敬!

作者韦斯特在世时小说始终不受欢迎,而这本代表作更是经历了销售的底峰。但是在他去世后他的文字终于被大众所认识。描述一个报社的专栏记者以解答来信读者的疑问而出名,原本出于玩笑的意图建立的栏目因为底层人民的真切诉求使得他开始思考。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写出了人的困境。“寂寞芳心小姐”看别人的困境的同时,自己也在旋涡之中。在迷惘的一代看来,任何努力都是徒劳,只是从一个虚无到另一个虚无。

书的内容一点都不似小说名字那般浪漫,也不是讲什么小姐深闺秘史,这个小姐本是知心姐姐一样的角色,却还是男人的代名。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个对生活毫无准备的人。对待那些真切受苦的人,他不象副刊编辑和同事们或酒馆里那些熟人朋友一样或嘲讽或无动于衷,却终究束手无策。说到底,让人们无动于衷或束手无策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小说探讨了沉重的信仰和个体心灵之间的问题,美国迷惘一代时期竟然很切合现在的情形,可见资本社会精神诉求的普遍性

如果用味道来形容这部中篇,那就是“涩”:苦还未必苦到极致,却有令人无意言表的涩味,那种所谓黑色幽默造就的酸楚感。“寂寞芳心小姐”本人固然是主人公,福斯塔夫式的施拉夫才是抢戏者。这个放浪形骸者熟悉人生的悲剧性又以自己的堕落来反讽人生,他是无敌的犬儒主义者,更是绝对的虚无主义者。

此书与寂寞无关,与寂寞的小姐更无关,残酷的黑色幽默,韦斯特说的对,人生,是一个不容许抱怨的夜总会,他们发给你一手牌,你非赌不可,而且只能玩一局。就算牌运不好,那也是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