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莫纳》读后感摘抄

《大莫纳》是一本由[法]阿兰-傅尼埃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00,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莫纳》读后感(一):有些怅然,也有些希望

前面细看了几章(很精彩),后面也细看了几章(很细腻),中间部分都匆匆跳过(实在没法静心读下去)。

读到最后,当莫纳离开妻子的时候,觉得有点儿悬念了,再读到莫纳归来见到自己女儿的场景,觉得很感动。

有点儿淡淡的《燃情岁月》、《阿甘正传》、《小王子》味道。有些怅然,也有些希望……人生就像一条河,有的宽有的窄。

这种小说,文字并不见多美妙,情节也不显得多跌宕,但它确实很用心、很朴实,是在用心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这是很多文学小说所欠缺的。

《大莫纳》读后感(二):一见莫纳误终身

在一场云里雾里的冒险之后,莫纳遇见了美丽的伊冯娜,并一见倾心,对她说了一句“你真美”,他们相互交换了名字。分手之后。莫纳对他的冒险经历念念不忘,一心想回到那梦幻般的庄园,再见到伊冯娜,可是再也找不到路了。他去了弗朗兹提供的巴黎的地址,遇见了弗朗茨逃跑的新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差点和瓦朗蒂娜结婚,当他知道瓦朗蒂娜是弗朗茨的逃跑新娘时,抛弃了她,她哀求他别离开,她已经辞了工作,如果他离开了,她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已经丢了唯一谋生活计的她会成为流浪者,沦为烟花女。莫纳还是冷漠地离开了她。当莫纳想离家再去找瓦朗蒂娜,要她与弗朗茨重修旧好时,索莱尔带来了伊冯娜的消息,莫纳和伊冯娜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新婚夜弗朗茨吹响了求助的信号,他要求他的朋友履行诺言,帮他去找回逃跑的新娘。莫纳毅然离开了新婚的妻子,踏上了去寻找瓦朗蒂娜的路,与其说是莫纳在帮弗朗茨,不如说弗朗茨的要求给了莫纳一个借口离开他的新娘去完成一场自己的救赎。

莫纳爱伊冯娜吗,弗朗兹爱瓦朗蒂娜吗?

他们爱的均是少年人对异性的幻想,他们爱的只是他们脑海里的影像。就像伊冯娜告诉莫纳她的名字后,莫纳的回答“我给你取得名字还要美呢”。——他们更在乎只是他们脑海里的那爱意的影子。

瓦朗蒂娜沦为逃跑的新娘,一方面她怕自己配不上那份福分。以为弗朗茨也爱着自己的姐姐,所以这个善良的姑娘想退出,促成自己的姐姐;一方面她离开他是因为“他只是用他的想象中的我来看我,不是用真正的我来看我,而事实上我浑身都是缺点,我们只会很悲惨”。她知道弗朗茨爱的并不是真正的,因为他并没有试图去了解她。

莫纳与伊冯娜的再次相遇后,说的也不是他如何的想念,不是他如何费劲心机的寻找,他不断向她提问着往日的那些影像,而她则一遍遍心痛地回答那些都消失了,都失去,再也见不到,都再也回不来了。“他咋呼呼加以列举,仿佛是决意要核实,他神奇的历险是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这个姑娘是拿不出一片残骸证明两个都没有做梦,像那种从大海深处只拿出海藻和石子的潜水员……

莫纳 “身边走着那个他以为永远失去的姑娘,当他提出一个冷漠无情的问题时,她那张可爱的面孔就会慢慢地朝他转过来,而她会抬头看他,眼里满是困惑”,他像是个陌生人,像是没找到自己的追求并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的那种人。

当他们真的获得她人的真心,真的追求得到他们爱意所附着的身影时,是否会空虚,是否会漠然,是否已经无力去感受幸福?莫纳娶伊冯娜,娶的也许只是旧日幻想的影子。

最后,莫纳虽然帮弗朗茨将瓦朗蒂娜找回来,可他们怎么生活?弗朗茨这个拒绝长大的孩子,以前有父母、姐姐用家产、生命支撑起他那幼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今家道中落,父母、姐姐相继离世,这个成家后的孩子,会抛弃他任性的幻想,长大成人,负起家庭的责任吗?我们不得而知。

《大莫纳》读后感(三):永恒的成长

如果说起拒绝长大,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彼得·潘。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这个能够逃过时间追杀的小飞人,成为了人类对于成长焦虑与恐惧的象征。以至于后来有些心理学家用“彼得·潘综合征”来描述那些沉溺幻想,不愿长大的人。但其实在那个时代里,《彼得·潘》既非是特殊的个例,也不是巴里自己的独创。

启蒙运动之后,以卢梭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开始将“儿童”从“缩小的成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慢慢地赋予其高于成人的独立地位。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儿童生来纯洁无暇,而不良的后天环境扼杀了儿童天性,导致罪恶的发生,因此,我们要珍视童年,尊重儿童。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继承了卢梭的观点,并将尊重儿童发展成一种“儿童崇拜”。布莱克和华兹华斯都是代表性人物。前者用《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描述童年天真无邪的快乐和堕入成人世界的痛苦之间的对立,后者则直接在《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中喊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到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人们目睹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种种弊端,尤其在面对着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与极度物质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时,十分自然地哀悼起了消逝的童年和天真的情感。成年、长大几乎和放弃自己的理想、脱离自然,与现实达成可悲的妥协画上了等号。此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描写纯真童年的作品,天真的孩子形象也越来越多出现在作品中。这种温情脉脉的怀旧面纱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才被冷冰冰的现实撕得粉碎。而就在巴里1911年将童话剧《彼得·潘》小说化的三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年轻的法国作家阿兰-傅尼埃在《新法兰西评论》连载的长篇小说《大莫纳》获得了文坛的一致好评。第二年,参军的傅尼埃遭遇伏击身亡。这部后来被认为是法国最经典的成长小说无意中竟成为了这位早逝的天才给自己,也给那个感伤怀旧的时代所写下的挽歌。

《大莫纳》讲述的故事再简单不过:十七岁的莫纳转学来到乡村寄宿学校,成为班上的领袖,被称为“大莫纳”。在一次偶然的迷途中,他来到一座仙境般的古堡,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并邂逅一位美丽的少女——伊冯娜,两人一见钟情。婚礼的主角弗朗兹神秘消失,莫纳也在第二天就被带离开那里。此后,他一心想要重新找到城堡与冯伊娜。经过种种周折,他终于在索莱尔的帮助下,和伊冯娜结成伴侣。但在新婚之夜,莫纳听到了弗朗茨的求援呼唤,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去帮助弗朗兹与他的恋人。一年以后,莫纳帮助弗朗兹找回他的恋人,使他们终成眷属,但冯伊娜却不幸死于难产,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孤女。

那么,在这个青春爱情故事的外壳下,包裹着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成长内核才能让诸如萨特、马尔克斯、普鲁斯特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如此着迷。傅尼埃看似用一个成长小说讲了一个拒绝成长的主题。但其绝不只是对浪漫主义儿童观的继承以及一味地通过拒绝成长来缅怀失落的纯真童年,而是呈现了成长的复杂面貌。

在《大莫纳》中,主人公莫纳与他爱人的弟弟弗朗兹就分别承载了傅尼埃对于成长的两种认识。弗朗兹从小被父亲和姐姐宠爱,他们还给其建造了一座梦幻般的城堡,那里由儿童说了,成人只是辅助。弗朗兹爱上了一个姑娘,匆忙地举行了婚礼。但他又将他们的婚礼变成了一场游戏。而偶然闯进城堡的莫纳进入的正是这样一个虚幻、美好、明显与现实世界脱离的空间。这里以空间比喻时间,暗示了弗朗兹其实想永远停留在美好的童年里。毫无疑问,天真、任性,不愿接受现实世界的弗朗兹是傅尼埃心中拒绝长大的化身。

人在儿童阶段都是独断独行的。小孩子总认为自己获得的是绝对真理。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透明的、平面的和线性的。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确证自己的能力,扩展自己与外部世界的接触面,加深自我的身份认同。在他们眼中,所谓的终极秘密能够通过持续的努力得以揭示,原本神秘的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可以理解。但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多,孩子们会慢慢发现这个世界不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完美无缺的偶像出现了裂隙,不证自明的道理被无情地推翻,无所不能的父母与老师其实也会有缺点和局限。他们心中有失望、也有兴奋,但更多的是疑惑:究竟还该不该相信这个世界?信奉独断论的孩子开始怀疑存在的一切。这时,从小深植孩子心中的应然世界开始松动。但这种实然世界与应然世界之间的不一致感是人开始自己思想,自己成长的起点。面对这种不一致感,有的人选择了放弃应然世界,与现实生活达成妥协。有的人则选择了坚持应然世界,放弃了现实世界,比如彼得·潘、比如弗朗兹。他们都没有真正长大过。尽管认识到了世界不是自己想象中该有的样子时,但彼得·潘总会忘记,而弗朗兹则拒绝接受,他一心要找到弗朗蒂娜就是想保存自己世界的完整。因此,实然世界与应然世界之间的裂隙并没有内化,弗朗兹仍然停留在对童年美好的幻想中,一如既往地相信整个世界。他的成长之路也就此终止了。

如果弗朗兹的成长可以简单地用“拒绝成长”加以概括,那莫纳的成长则显得更加复杂,也更值得思考。莫纳作为寄宿生来到我们的身边,很快就变成了孩子们的中心人物,被称为“大莫纳”。他沉默寡言,但显得十分坚定。很明显,他处于对自己所知十分自信的阶段,但或许此刻他已经像笛卡尔那样思索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完全可靠的了。不管怎样,莫纳的成长从他的一次逃学才真正开始。莫纳自作主张地偷了马车去接索莱尔先生的岳父岳母,却无意间闯入了弗朗兹在古堡举办的游园会,并爱上了他的姐姐冯伊娜。如果城堡和游园会对弗朗兹来说象征着其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以及不愿长大的愿望,那么,对莫纳来说这成为了其之后不断试图回归的精神源泉。当莫纳回到学校之后,再也想不起是如何到达那个似真似幻的城堡。但与弗朗兹不同的是,莫纳并没有用自己的幻想来彻底地逃避现实世界,而是勇气十足地选择将实然的世界与应然的世界合并起来。因此,他想方设法地寻找回到城堡的方法,寻找伊冯娜的下落,就连为弗朗兹寻找弗朗蒂娜都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但这种努力就像西绪福斯每次推上山顶的巨石,终将再次滚回山脚。莫纳根本找不到返回城堡的路,甚至最终是由与其打架的亚士曼·德鲁什和他的叔叔杜马找到的。他们觉得平淡无奇,一点儿也体会不到莫纳所说的美好。傅尼埃在这里的讽刺无疑加剧了实然与应然的裂隙,也似乎在告诉读者:世界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更多时候其实是与我们的理想相反的样子。莫纳在巴黎被一个女人所吸引,却没想到她竟是弗朗兹的未婚妻弗朗蒂娜。莫纳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犯下了背叛朋友的罪行。他勃然大怒又悔恨不已。这也许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不合意而由此感到痛苦与愤怒。莫纳找到了冯伊娜,并与她结了婚,但为了兑现与弗朗兹的诺言,他毅然抛下了刚刚度过新婚之夜的妻子。当他将弗朗兹与弗朗索娜带回来的时候,伊冯娜却因为难产而死去。“他走到床边,跪倒在地,把脑袋久久地埋在胳膊里面。”这一刻的阵痛正是实然与应然之间的撕裂之痛。

莫纳的成长伴随着迷茫、愤怒、痛苦,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想要将应然之世界与实然之世界合并在一起的信念。你可以说莫纳怯懦,他其实与弗朗兹一样,拒绝面对现实生活;但你必须要承认莫纳的勇敢,他明明生活在了模糊、不确定的世界中却坚定地追寻着确定性,努力将实然放进应然的模具中。这种注定失败的努力为莫纳的故事抹上了悲剧的色彩,也让他成为了真正的“大莫纳”。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以西绪福斯不知疲倦地将滚下山的石头重新推上去暗喻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坚持地抗争这荒谬的世界,莫纳也在不停的冒险与追寻中完成了对成长意义的诠释:成长往往更多地与勇气相关。

傅尼埃描绘的成长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是有时限的,更是永恒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接受实然之世界的同时,不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个应然之世界。尽管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但这种始终处于未完成态的成长难道不是最美好的吗?比如弗朗兹简单的“拒绝长大”,这种对于成长永恒性的揭示也许才是傅尼埃对于童年与青春最好的挽留吧。正如本书译者许志强在译序中所说:所谓青春期成长或许并不是通向成年生活的一种过渡或预备,如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而是意味着此生的经历和梦幻的一个缩影,意味着内心剧情之无限展开的可能性,意味着存在的初极与终极之间无尽的往返穿梭;换言之,它其实是意味着一生一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