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由内而外的教养》(10周年纪念版)读后感锦集

《《由内而外的教养》(10周年纪念版)》是一本由[美]丹尼尔·西格尔 / [美]玛丽·哈策尔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2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由内而外的教养》(10周年纪念版)》读后感(一):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

世界上有一种角色,需要漫长的培训才可以胜任,但是实际上很多人还没有做好准备就上任了,那就是做父母。虽然其中少数人无所谓这个角色,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同一条街上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相同的老师教授,哪怕平时上一样的课外课,但孩子的表现却千差万别,除了部分遗传原因造成外,我想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于孩子是非常重用的,有些父母成为压块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些父母却能让孩子迎战一切困难,我们都希望做后者。 其实一切都很简单却也很难: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能够客观看待自己,成为有血有肉的人,你就已经给孩子做好了最好的榜样。

《《由内而外的教养》(10周年纪念版)》读后感(二):学会认识自己和控制情绪

1。而当矛盾发生时,我们通常表现得情绪激动、看法偏激,并且不经思考就采取行动,这是由于过去的经历不自觉影响着我们。我们要找到原因,认识到自己情绪,慢慢通过不断反复的意志去改变,让新的意识取代原来意识。

2。与孩子建立信任感,出门和她说,如果他哭闹要找到原因,不是去制止他,而且不用害怕,心里惶恐可能是激发了你的内隐情感记忆,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可能让我们忘却了或是隐藏了,我们要直面面对,过去的终究过去了,现在自我完善。童年时期形成的防御心理让我们很难放下包袱,去适应“孩子的关爱者”这个新角色。即使是孩子们的正常表现,比如情绪化、无助、脆弱以及对我们的依赖,也会让我们感觉压力巨大,无法忍受。当表现得非常不耐烦而又易怒时,一旦意识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做出改变。惹哭孩子的并不是我,脆弱和无助是孩子的正常表现。理清过去,学会了接受年幼儿子的哭闹,同时体会到安慰孩子的艰辛和做个好家长的不易。

3。母亲做决定时优柔寡断,花钱时不甘不愿,这使她的情绪最终变得像一座活火山,总是让玛丽担惊受怕。玛丽沦陷在一片情绪之海里,只盼着早点回家,逃避一切跟买鞋有关的场景。欢乐的购物之旅就这样毁了。以后带孩子买东西,一定让她挑自己喜欢的,去之前告诉他买东西舒服前提下都可以任由他做决定。欢欢喜喜的去做每一件事。

4。工作中悬而未决的事情以及人际关系会让我们痛苦,对待亲近的人丧失信心,没有办法听他们讲话,影响我们对待其他人的方式,当这种烦扰过多地入侵我们的生活后,我们就在无意中从人生的“自传作者”变成了“记录者”——单调地记录过去如何发展,而这往往会影响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决策。面对教育孩子这个问题时,我们很难再做出理智的决定,而更习惯于按过去的经验办事。我们就像丧失了选择方向的能力,仅仅靠“自动驾驶”盲目前进。我们总是试图控制孩子的感觉和行为,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会心烦意乱,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而是因为我们的内在经验。

5。当自己焦虑和愤怒时记录下来,分析原因,然后想想有什么影响,以后怎么办。

6。为人父母要多陪伴孩子

7。虽然基因决定了大多数神经元的联结方式,但同样重要的是,生活经历通过激活基因的表达,也影响着这种联结过程的发生。事实上,生活经历确实影响着大脑的构造,它有其生物学上的意义。我们如何照料孩子会影响他们大脑的发育,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

《《由内而外的教养》(10周年纪念版)》读后感(三):由内而外的教养-了解自己是接纳自己的第一步

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 这本书是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

1)基本知识架构部分: 主要包括大脑的感知方式, 人类思维要素:情绪的基本知识 ,人类思维要素:记忆的基本知识 。

2)由基本知识架构衍生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介绍:

孩童的依恋模式分类 :

成人的依恋模式分类:

依恋关系破裂的场景分类:

3)行动方法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故事力,教孩子感知现实,促使左脑模式和右脑模式能够协调融合工作。这部分是本书的精华,非常值得一看。

如何和孩子建立联结,进行沟通 :这部分不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没有很多出彩部分

如何发展思维中的第七感 : 介绍了第七感的概念,作者还有更专业的书介绍此部分内容,不是本身的精华。

孩子和父母的依恋模式发生破裂后怎样修复,这部份是本书的精华,值得阅读

首先介绍基本知识架构部分,让我们能够从脑部科学的角度充分的了解自己,这部分值得一看:

大脑的感知方式 :大脑的感知方式分为 右脑处理模式和左脑处理模式,左脑擅长逻辑线性思维,右脑擅长非线性,全面性,视觉-空间的处理,这两种模式目前人人皆知,但更重要的是: 作者从人的脑部发育的模式得出一个重要的观点: 当左脑模式和右脑模式能够协调融合工作,我们的思维才可以流畅,活跃且协调处理能力强,心灵的幸福感也基于左右脑的协调融合工作。 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在相同的生活环境的下,有的人会觉得幸福,有的人觉得疲倦,辛苦,最基本的原因:在生理上,每个人的左右脑的协调融合能力存在差别。

为了加强左脑模式和右脑模式的融合,讲述(即理解和分析生活)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讲述能力本书作者定义为故事力。 今年最火的节目”奇葩说“是一个小成本的谈话节目,不会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的刺激,但为什么这么火呢,最重要的原因: 目前的年轻人,在经历了视觉,听觉的冲击之后,更高的需求: 整合自己思维能力的需求出现了,双方进行辩论,无论是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情经历,还是进行逻辑性极强的道理辨析,实际上都是在将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的协调,融合使用到极致,这样也同步帮助年轻观众,开始自我整合。

大脑记忆:

内隐记忆:可引起大脑某些特定回路的反应,包括基本情绪、行为反应、认知观点,还可能涉及身体感觉的编码系统。这种记忆主要和右脑模式相关 。

外显记忆:包含两种记忆,一种是语义记忆,又称事实记忆,这种记忆主要和左脑模式相关 。

情绪:

初级情绪:思维中能量的剧烈流动 。

归类情绪:存在于各种文化中的特有表现模式 包含一些不同的基本情绪:例如悲伤、恐惧、喜悦、惊奇、厌恶或害羞。

要感到“被理解”,需要我们与他人的初级情绪处于一种调和状态。如果两个人的初级情绪产生联结,就会产生一致的心理状态,双方就会感觉交流融洽。当与他人的初级情绪产生联结时,我们思维的乐章,即我们的初级情绪就会被他人的情绪深深影响。

<<由内而外的教养>> 思维导图

由基本知识架构衍生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中,孩童的依恋模式分类 ,成人的依恋模式分类, 依恋关系破裂和修复 这三个章节可以和《 情感依附》一起对照起来看。有关依恋的研究在《情感依附》中描述的更细致,分析的更透彻。

行动方法篇:推荐阅读章节”如何控制情绪“,对于一个成人而言,只要意识到需要控制情绪,就一定可以控制,作为父母要意识到:和孩子发生冲突,负责解决问题的责任人,永远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精神隔离后,尽快的恢复和孩子的联结,是父母必备基本技能。

父母是孩子们第一个敌人,因为他们是人生第一个企图阻止自己欲望无限扩张的人(除非你过渡溺爱/毫不理会)当孩子发现父母阻止自己时,抗争便会发生。“ 虎爸虎妈”最大问题是当孩子反抗时,就是不问情由,总是用最高压的手段逼使他们服从。 他们既害怕子女反抗,也不敢教他们如何反抗,只求“表面上的顺服”。 但孩子学习抗争方式,从而决定他如何将来面对社会困难。 当那套抗争方式有效时,便会烙印在孩子脑袋,成为他们永远的人生哲理,如果发现谎言可以轻松躲过他们,以后谎言就成为她人生工具。 所以说,父母与孩子的较量不应只重“输赢”,而是“过程”。如果下次孩子反抗,他们用上正确的方法表达诉求时,不妨给他们“赢”一回,让他们明白日后应如何为自己抗争。

所以正确控制情绪,既能应对孩子的抗争,又能保持和孩子的心灵联系,给孩子安全感,是父母的必修课

《《由内而外的教养》(10周年纪念版)》读后感(四):由内而外,重新定义你与孩子的关系

在我的辅导学校里,充斥着大量焦虑的父母。他们可能会为了今天穿什么、孩子没有听自己的话按时回家或者今天老师的一条评语、一个打分随时火冒三丈。他们跟我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公不管家。虽然我真的觉得他们的孩子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他们却满眼只看到孩子现在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者哪件事没有听话,就把自己埋在焦炉中无法自拔。 把轻易被点燃的怒火全部都赖在孩子和周围人身上,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觉察自己的机会。作者丹尼尔·西格尔告诉你, 很多藏在你潜意识中并未被察觉的东西,正在操控着你的行为。那些被曾经在你儿时被你抱怨的管教方式,可能正在无意识地施加在孩子身上。那些支配你情绪的事情,那些隐藏起来的隐患,正在你不能轻易发觉的地方操纵你,使你关闭高模式进程,进入“爬行动物脑”模式,进而促进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破裂。

丹尼尔·西格尔是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教育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在大脑、心理治疗和儿童教养领域不断研究,创立了人际神经生物学,他的研究成果被美国司法部、谷歌、微软等世界各地机构和企业所采用,被称为“情商之父”。他独创的“第七感”概念,被赋予了“堪比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齐名;西格尔,在身、心与大脑整合方面,无人能出其右。”

《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从大脑记忆及思考模式讲起,剖析了我们童年的教养过程对自己孩子教养方式的影响,包括情绪的产生原因、左右我们行动的模式以及孩子安全感模式的建立,最后又摆明了亲子关系破裂与修复方式,并建议我们帮助孩子建立第七感,使其能够更加幸福地体验自己的生活。

由内而外的教养

你的原生家庭正在塑造他的原生家庭

你和伴侣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经历着不同的教养过程。有些在记忆缺失期里受到的创伤或失去经历,会造成一些情绪记忆,在自己感知不到潜意识中潜伏。当你在教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某些事情触发类似情绪后,强烈的不适感会让你突然失控。处理掉记忆中的坏事情,就能有效控制坏情绪的产生。当坏情绪产生时,关注一下自己脑海中反映的是那个场景,这个场景往往就是坏情绪产生的源头。想要消除这个坏情绪,可以通过反复向别人阐述或者用笔记记录下来,慢慢正视自己的创伤,进而慢慢化解它。

我们大脑工作模式是分工合作,左脑理性右脑感性,左右脑协调工作才让会让人更好地体验情绪,更加全面地发展。所以为了避免给孩子造成类似的创伤,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故事的行为,使孩子更清晰地知道发生了什么,真切地体会情绪的产生,从而更好配合你的教养工作。重要的是,讲故事属于右脑整理情况左脑综合表述,这样做能帮助孩子促进大脑协调发展,又能让孩子更好地感知当下发生了什么。

调节情绪,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安全感模式

父母与孩子存在不同的连接模式,好的依恋模式帮助孩子从容地与同龄人相处,提高孩子抗压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理解和分析生活的能力。常见依恋模式包括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及紊乱型。

安全型: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能保持适时沟通,就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式,给孩子创造内在的幸福感,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外部世界,与他人建立连接。

回避型:父母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或者经常拒绝孩子正常需求,就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这种类型的孩子,会通过回避父母分感情适应父母教养方式。

矛盾型:父母说法和做法经常矛盾,双方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和谐的情况,使得孩子觉得父母不可靠。

紊乱型:经常受到父母虐待的孩子,容易造成紊乱型依恋。

你的依恋模式会对应孩子的依恋模式,如果你是回避与拒绝型,那么注重以对肢体发出的非语言信息感受能力提升为主,以提升右脑思考能力;如果你是矛盾与专注型,那么要不断暗示自己“我是有人喜欢的”;如果你是紊乱和情感缺失型,那么觉察自己幼时受到的创伤,并对其进行处理,如写日记、向别人倾诉甚至找专业人员介入。

我们与孩子培养关系的基础就是分享和渲染积极情绪,减少和抚慰消极情绪,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包容和接纳他的感受。首先要认同他的初级情绪,也就是认同他对一件事初始的判断,通过描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摒弃无意义的鼓励和表扬,与他的情绪尽量达到调和。

幼儿时期要保证敞开你的心扉,不能只顾自己感受,不批评、不强加自己感受,保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主要是要理解他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出现(微博里台湾那个教育成功的妈妈)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模式。

修复亲子关系,帮助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当你有压力或者与子女的关系触及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时,会进入到“爬行动物脑”的模式,叫做低模式进程,也就是失控。这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破裂。摆脱失控,你可以试着想一想,失控时你脑海中产生的情景是什么,可能那就是真正造成失控的原因。你可以每天反省自己每天的活动,接受那些糟糕的情况,或者写一写日记、找个合适的人倾诉,实在不行就找专业人员介入。

如果失控状态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破裂,当然,随着时间推演,孩子的成长需求,会有一些良性破裂,这是不需要害怕的。但是如果产生设限型破裂或者恶性破裂,就需要我们采取手段进行修复。设限型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家长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说“不”,违背了孩子意愿,想要修复破裂,就需要首先描述孩子的渴求,与孩子产生共情。在发脾气之前就设定限制,出现问题也要让孩子承担,不施加惩罚或宠溺。恶性破裂多出现在孩子情绪失控状态下,对孩子大喊大叫、说不好听的话或者采取威胁的行为,解决办法首先需要家长觉察自己未处理的问题,破裂后主动找孩子讨论原因,不批评、不指责、不为自己辩护,只客观讨论各自内心的想法。

破裂的修复主要遵从以下原则:父母首先自我调适,采用合适的身体和精神距离,先将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思考激发你失控的原因(时刻谨记:幼小会加重破裂带来的惊吓和影响);关注你和孩子的真实感受;客观的态度陈述破裂经过。谨记父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更要对理解孩子想法负责任。

下次注意,与孩子沟通时少说“不”,要给孩子提供“是”的途径。比如:不要在房间踢球,你可以去院子里踢球。

作者丹尼尔·西格尔在《由内而外的教养》中给我们指明自我反思、自我觉察的方向,让我们有意识地回顾过去那些因为失去造成的创伤,为那些轻易被点燃的负面情绪找到了根源,并给了消除之法,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阐述了你自己的原生家庭对现在你正在创造的原生家庭的影响,重新定义你与孩子的关系。

《《由内而外的教养》(10周年纪念版)》读后感(五):《由内而外的教养》教你做好父母:看清自己,才能看到孩子

为人父母,我们都经历过孩子嚎啕大哭、自己手忙脚乱的时刻。但身为医学博士的西格尔,反应却显得尤为强烈。

每当儿子哭起来,他都会感受到一种奇怪的恐慌,让他双手颤抖,情绪失控。然后脑海突然浮现出一段记忆:

在医院那段日子,西格尔常常感到压抑和崩溃。

直至儿子出生,这个情感创伤又重新浮现,让他成了一个心理脆弱的父亲。每当儿子哭闹却又无法抚慰,他总是不耐烦而易怒,朝孩子大发雷霆。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当你面对孩子,情绪不稳或者怒火冲天时,是不是某些过去的经历影响了你?

那些小时候被父母打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打孩子吗?

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不妨看看这本《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

书中提出,过去的经历会影响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比如,那些小时候被父母打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也会打自己的孩子。

但是,倘若能坦然面对过去,即使有一个糟糕的童年,我们也能做好父母。

本书作者正是上文提到的丹尼尔·西格尔,他是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国际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更是备受谷歌、微软推崇的人际神经生物学科创立者,提出了独创的里程碑式概念——第七感。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称赞第七感“堪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媲美”;并认为 “西格尔在身、心与大脑整合方面,无人能出其右”。

另一位作者玛丽·哈策尔是儿童教育专家,致力于儿童及父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长达三十余年。

因此,《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这本书融合了脑科学、神经科学和儿童心理学,理论结合实际,为父母提供了科学的教养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方案。

过去发生的事情为何能够左右我们的思想,影响现在?

西格尔从脑科学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人类大脑存在着大量神经元联结,这些联结支撑着大脑结构,帮助记忆。

当大脑对过去的经历产生反应,新的脑内联结会产生,同时生成两种记忆形式:

1.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自婴儿出生就存在,通过它,大脑可以对重复的经历做出反应。

比如,如果一个婴儿在母亲安慰他时感到舒适,他的大脑就会得出结论,认为母亲可以带来安全感。以后如果遇到困难,他就会不自觉地寻求母亲的慰藉。

神奇的是,内隐记忆是无意识的,当内隐记忆被恢复时,人们并不会感觉到自己在“回忆”某些东西,甚至不能察觉自己此时的情绪其实源于过去发生的事情。

与之相反,当外显记忆启动时,人们能意识到。

2.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产生的前提是大脑组织“前额叶皮层”发育完全,它的发育比较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幼年时期与别人的关系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不过,前额叶皮层在人体成年后也会继续发育,这为我们不断成长和改变提供了可能。

现在我们回看视西格尔的故事:

而一旦西格尔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做出改变。于是他开始向朋友倾诉,也写过日记。

研究发现,记录下情感创伤的经历有利于生理和心理复原。

当西格尔理清过去,内隐记忆转变成外显记忆,那种痛苦带来的巨大压力消失了;他学会了接受年幼儿子的哭闹,同时也体会到安慰孩子的艰辛和做个好父亲的不易。

反之,如果缺少对过去的自我反思,会导致历史重演。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很容易将自己过去不健康的行为或心理模式传给孩子,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将因此受到影响。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什么是“依恋”?

简单来说,婴儿和养育者之间形成的就是一种基本的依恋关系。

对婴儿来说,如果养育者能够细心照料他,在他饿的时候喂奶,哭的时候抚慰,困的时候哄睡觉,他就会有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是父母给孩子披上的盔甲,能给孩子带来幸福感,帮助他健康成长。

但是,如果父母不能经常让孩子感受到双方之间的心理联结,不能给他安全感,孩子就会形成不安全依恋。

不安全依恋有三种表现形式:

1.回避型依恋

如果父母常常不在家或者拒绝孩子的正当需求,孩子就会回避同父母的亲近和情感联结,以此适应父母的冷漠态度。

这种类型的孩子不会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长大后可能会遭到同伴的冷落。

2.矛盾型依恋

如果父母照顾孩子时变化无常,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可靠。当他们企图依赖父母时,心里会充满焦虑和不确定。

这种矛盾会在亲子关系中带来不安全感,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形成焦虑型人格。

3.紊乱型依恋

曾有心理创伤或者情感缺失的父母,如果时常给孩子带来迷惘和恐惧,孩子就有可能形成紊乱型依恋。

在经常受父母虐待的孩子中,紊乱型依恋出现的概率相当高。

因为与父母应该给予的安全感相悖,虐待行为会使孩子情绪紊乱,损害孩子大脑的神经调节功能,导致孩子难以调节自身情绪,出现社交障碍和暴力、精神分裂倾向。

这三种不安全型依恋对孩子的伤害是如此之大。作为好父母,我们如何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呢?

研究表明,所有健康的依恋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点:父母和孩子具有“适时沟通”的能力。

这种能力指在双方交流的每一个瞬间,父母都能立刻感受和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并及时做出回应,建立心理联结。

比如:

一个婴儿弄湿尿布后感觉不适,于是他用哭喊的方式发出信号

父母听到哭声后,会马上弄明白孩子哭喊的原因并回应孩子——给他换尿布

孩子因此得到安慰

通过这种接受——处理——回应的方式,父母与孩子顺利完成了一次适时沟通。

相反,如果父母没有感受到或者不明白孩子的信号(哭声),可能就会做出不恰当的回应。

比如,父母给孩子食物逗他高兴,又或者哄他入睡。这时孩子就会:

没能与父母建立联结,心里不舒服,一直哭

陷入孤立状态,缺乏安全感,觉得焦虑

那么,我们如何与孩子进行适时沟通呢?

1.感受和理解孩子的需求

对父母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总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不能正确地倾听和回应孩子,比如网上那个段子——“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当孩子告诉你他的想法或感受时,不管你是否有同样的感受,都应当尊重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你的想法,或者一味地说孩子不对。

2.及时回应孩子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孩子经过一天的分离,向妈妈释放了“重新取得联结”的信息,但是妈妈没有接收到。

孩子因此感到挫败,但他仍会继续寻求联结,即使是通过消极的方式(哭、踢墙、挥舞拳头)。

如果妈妈能够理解孩子最初发出的信息,她就有可能抱起孩子,和他聊会天再去换衣服,从而避免一场争执。

适时沟通给父母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选择。当父母感受和理解孩子的沟通需求并及时做出回应时,他们的心就联结在了一起。

研究证明,那些与周围环境有着积极联结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会有更强的适应力。

相反的,如果孩子感到不被理解(如上面这个例子),那么小事情就有可能变成大问题。

《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这本书告诉我们,过去的经历会影响我们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能力;你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得到什么样的感受,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改变就不那么困难了。尽管过去不能重来,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

为人父母赐予了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理清过去,重新解读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我们自身也能得到成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