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良好家教十诫》的读后感大全

《良好家教十诫》的读后感大全

《良好家教十诫》是一本由[法] 迪迪埃•普勒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良好家教十诫》读后感(一):我的书评全是纠错

本是做得很用心的书。

我就开门见山了。

在前言或第1、2章某奇数页(具体出处忘记了,看完也懒得再往回翻),把一个“爱”字错印成了“受”字。

编辑是遗憾的艺术。

天哪还有140字的限制。可是再没有别的错了怎么办。教育这件事,并不是一个原则就可以走遍天下的呢。爱与自由固然好,教育也不可或缺。

最喜欢书中引用柏拉图《理想国》的这一句——

“若是父亲惯于放纵孩子……若是教师在学生面前颤抖,乐意奉承学生;若是年轻人蔑视法律,因为他们不承认任何高于他们的权威和人物,那么在他们美好的年轻时代便产生暴君的萌芽…… ”

以此共勉。

《良好家教十诫》读后感(二):请试着放松自己,然后再教育孩子

真实阅读感受:这本书是我系统阅读科学育儿书籍以来,感到矛盾纠结的一本,但同时也是收获颇丰的一本。

第一次阅读到第四章我甚至想到放弃,但内心又觉得制定好的阅读计划不好随性违逆,便找到一个平衡:放下一天,调整阅读方向,调整好内心的焦躁和不适后再继续。

起初,我总会有“不知道是作者的自身原因还是译者不够全面了解,仅仅只是在就问题谈问题,认为找到最本质的原因很重要,确没有太多建设性的建议去解决问题(不管正面还是迂回),无法得到我需要探索的启发性的思维……”

第二次捧起来阅读后,我在阅读速度上做了相应调整,让自己从一个盲目的阅读者的焦虑中抽离出来,平和的接受作者与其他学术理论的区别,然后慢慢开始有了新的理解。这本书的阅读过程,让我看到自己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转变,旋即就想到了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变量的过程,需要时间去适应。很感谢这本书

《良好家教十诫》读后感(三):让孩子遇到最好的家长

文:薇薇爱阅读

父母是一个终身职业, 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孩子脚步的。 但是有的时候多少我们也会迷糊, 心有疑虑, 是否我们坚持的那些是对的, 是不是别人家的家长那样的做法就是好的呢?

中国古时候孔子就已经推行的因材施教, 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来教育。 对于教育孩子同样是这样, 对于别人家孩子适用的, 在自己的身上未必实用, 所以不能光羡慕那谁谁谁家的孩子如何如何。还是耐下心来好好的想想自己家的孩子哪里好, 哪里是他&她自己的特长, 孩子喜欢什么, 孩子的性格怎样。 活泼可爱,还是害羞内向。 我们孩子的搬到性格与生俱来, 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不是让孩子往自己想象的方向发展, 他们毕竟不是一棵小树, 而是一个在不断成长的孩子。 你蹲下来和他看到的是一样的高度,一样的世界的时候, 就知道不应该强加给孩子这些不适合他们的。

《良好家教十诫》很好的解答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产生的困惑。 不是你的孩子不够好, 是你这个学生懂得少。 书从十个方面展现了教育中的问题:1不要乱心理分析、2要控制自己的情绪、3不要把自己的一套搬到孩子身上 4 要让孩子获得提升 5不要“吹捧孩子”6切勿过度激励孩子7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8要“对抗”孩子 9 要惩罚孩子 10 保持积极心态

我身边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家庭,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 这样的孩子在平时在家里有什么异常家长都会很紧张, 像文中说的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忽然尿裤子了, 觉得是不是因为最近家里的变动让她产生心理压力了呢? 心情很紧张的家长, 其实类似的情况不少。 但是往往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的。

前些天看了一本戒吼妈的书, 关于发脾气,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家长都会跟孩子发脾气, 我后来在朋友圈晒了这本书之后, 有家长过来说, 也借给我看看这本书。 其实关于发脾气这件事情, 还真的是要修炼的一件事情。 小时候因为发错了爸妈也吼过我, 当时我想以后不能跟孩子嚷, 但是后来呢, 有时候真的是气的发了脾气, 然而除了孩子哭了之外, 似乎没有什么收效的地方。 所以,回过头想想, 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教育孩子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 没有一开始就特别完美的爸妈。 只有不断完善自己, 你才能遇见那个完美的孩子。 不要要求孩子, 要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有孩子去在实际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地方。

《良好家教十诫》读后感(四):理性教育——读《良好家教十诫》

文丨冬冬妈微子

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渗入、工作的节奏加快、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孩子有压力,家长有压力,各种教育理理念如果只是了解了皮毛就开始应用,教育也自然大打折扣。

拿我自己而言,虽然看了很多育儿书,作为心理学学生也经常会掉进情绪的深坑,而在情绪影响之下的教育很容易让孩子受伤。《良好家教十诫》这本书的理念是:让教育回归理性,认识自己的情绪。

《良好家教十诫》的作者迪迪埃·普勒是成长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医生、精神疗法专家,这样的职业背景,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让人肃然起敬。

在本书中我妈妈可以认识的十诫有:1.不要胡乱分析心理;2.要控制自己的情绪;3.不要把自己的一套搬到孩子身上;4.要让孩子获得提升;5不要“吹捧”孩子,6.切勿过度激励孩子;7.不要过度保护孩子;8.要“对抗”孩子;9.要惩罚孩子;10.保持积极心态。

在这十诫之中,我最先了解了“不要胡乱分析心理”,随着心理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很多人开始知道安全感、敏感期等心理学词语,可是大家对于知识的不甚了解又会错误的分析,猜测。文中指出,“很多人们受杂志电视的影响,变成半吊子心理治疗师,有的父亲用俄狄浦斯情节来解释女儿发火,有的母亲说孩子不想上大学是因为青春期危机。”对此我也深感可笑与无奈,我们在对某样学科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敢用莱教育孩子,孩子不是试验品,我们必须谨慎再谨慎。因此作者呼吁:“不要再拿肤浅的心理学知识解释孩子的心理,我们应当回归更有实际意义的教育方法。”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的几个心理学词语就可以分析孩子,更不要因莫须有的“问题”怀疑孩子某件事情的深层原因,即便不了解孩子,也应当把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把你所怀疑的问题和当时孩子做的事情、所处的环境相结合去理解孩子。

和孩子“对抗”这一观点我很少听说,为什么要哦对抗呢?

作者指出要“介入并组织孩子及时行乐的非理性要求。不要因为在超市货架上看到某样玩具,就卖给他,不要在孩子必要的生活节奏上让步,坚持午休,坚持体育活动,坚持做家务。”如果孩子整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想做什么做什么,大了你再说“不”,就很难接受。

在教育理念之后作者为此介绍了几个案例,通过案例,我们可以对作者的观点增加理解,便于运用。

教育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将已知的理念再次修正完善,并且学习不同的理念,儿女的成长,也是我们的成长。

《良好家教十诫》读后感(五):“爱”与“挫折”并进的教育方式

我已经记不得这本《良好家教十诫》是我升级为人母之后看过的第几本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了。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也越来越不知道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父母们要向成功的家庭教育者求取经验,这样一时间各种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应运而生,铺天盖地的向我们席卷而来而来。这些教育书籍中有说要充分理解孩子内心,由着孩子性格而长的,有说要多多鼓励赞美孩子让孩子从小增强自信的,也有说自小就应该保护孩子心灵不受伤害的,当然还有一种声音就是我们自小被家长用来使用的那种权威教育,那就是必须对孩子严格要求,一切要听父母的。

面对种种观点理论,让众多家长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情是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知所措。书籍上的理论看似都很科学,很有道理,可是怎么到了自家孩子的身上就那么不好使呢?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合理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生活工作的压力,加上家庭教育的挫折与迷茫,让许多身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难免会产生焦虑与愤怒。种种负面情绪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无法泰然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能接受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不完美现象,继而在家庭中造成紧张气氛,甚至会引发家庭中的争吵与战争。结果就是更多的负面情绪被制造出来,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良好家教十诫》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成长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医生、精神疗法专家迪迪埃•普勒。他用十个篇章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

1不要乱心理分析

2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3不要把自己的一套搬到孩子身上

4 要让孩子获得提升

5不要“吹捧孩子”

6切勿过度激励孩子

7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8要“对抗”孩子

9 要惩罚孩子

10 保持积极心态

十个篇章,十条戒律。作者会在此书中教会父母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去充分理解孩子,如何保护、鼓励孩子。当然还有如何“对抗”孩子的不良情绪,以及孩子犯错时应如何惩罚孩子。让“爱”与“挫折”和谐融洽的存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

家庭教育自然是应该是“爱”与“挫折”并进的,一味的宠爱孩子与一味的让孩子承受挫折教育都是不可取的,二者应该是相互协调的,至于搭配比例是多少。在我看来这个得根据自家孩子与父母自身的情况灵活而定。

不管别人教育孩子的案例有多么成功,那也只是别人的成功,只能说他找对了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却并不代表他的教育方式适合你的孩子,你的家庭,生搬硬套的结果必然是失败。任何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只能是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这本《良好家教十诫》也不例外。只有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