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白说经典读后感有感

白说经典读后感有感

《白说》是一本由白岩松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说》读后感(一):名人效应,有些取宠。

出差途中细细翻了一半内容,《白说》是按岁月、价值、沟通、态度、时代五个大主题归纳整理了白岩松的一些大学演讲稿,有些模仿知识份子故作高深晦涩的表述我很反感,但不可否认如果由白讲出来会很令大学生荷尔蒙爆棚,制造个短暂了激情,几天后便冷却,因为理想再丰满,还是要回归骨感的现实。

卷首语:“站在分裂和对峙的时代,我选择站在中间。”反正我就觉得他故作姿态,在长袖善舞。

《白说》读后感(二):回国这么久后终于用上了朋友推荐的多抓鱼买了一本二手书

《白说》这本书还是有一定年代感的。

很久之前一直想买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终归是没有下单,但是在本科期间书店的畅销区一直都有他的身影。

今天看了半本,有一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蛮有意思的。偏向intp患者的本人不正是博者不知吗?这也正是我向往的状态了…:)

本来就想写个随笔评论,但是显示要140字,突然有点卡住,大概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是,我看到了,我看懂了,但实际仿佛也没看什么,也没用什么。大概这本书的作用就是在焦虑的时候找一点鸡汤尝尝鲜,在鸡血的时候让步子停下来,大概就是这样的作用罢。

《白说》读后感(三):凡事可大可小 全然取决于你的判断:Q的读书报告

以前在书店看到的版本是另一个样子 这本书是从毕业生手上淘来的 读完之后 感觉畅快 舒适

分享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句子吧

1⃣️无论风怎么行 树静

2⃣️幸福在你心里 不需要外在标准

3⃣️人格就是在无用的事情上 慢慢地健全独立起来

4⃣️难道这是一次提醒?

5⃣️活得认真才好玩

6⃣️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

7⃣️凡事可大可小 全然取决于你的判断

8⃣️不要急

9⃣️面对面永远好过背对背

《白说》读后感(四):《白说》|被磨的石头才会发亮

“思考可能无用,话语也许无知,就当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敲一两下鼓,拨三两声弦。更何况,说了也白说,但不说,白不说。”——引言

“被磨的石头才亮”这句话并不是白岩松说的。

这句话,是他书里写到《好医生一定会开“希望”这个药方》时,提到台湾的证严上人创办台湾济慈功德会,用了近五十年的时间,将志业由慈善、医疗、教育,扩及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社区志工、环保等领域,一路走来她经历过无数不被理解的委屈和艰难,但她的回答是:“被磨的石头才亮。”

《白说》并不是我看过的白岩松的第一本书。他的《痛并快乐着》在我对他还不算太关注的时候就摆在我家的书架上。而《幸福了吗》则是上大学时男友买来送给我的。这么说来,我在冥冥中拥有了白岩松曾出版的所有书籍,比我现在保存的从小到大的《语文》课本还要更全,对我而言有种奇妙的感觉。

本书的正文,收录了白岩松从2000年至2015年在不同场合的讲座。为了方便出书和阅读,对演讲内容有过一些删改,但内容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动。

书讲的很杂,作者面对不同的听众,就会有选择讲不同的内容。

比如面对的是大众,他就和你谈谈老百姓最关心的“幸福”是什么;听演讲的如果是大学生,他就讲讲青春、失败,鼓励大学生去做些热血“无用”的事儿;面对自己的同行后辈就要告诉他们时代已经变了,现在就连观众喜欢听故事的方式都改变了……从生活里的小事,到国家大事,简直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甚至给还大家讲了讲听古典音乐的好处和学习《道德经》的重要性,洋洋洒洒的加起来有三百多页。

不过,这本书就真的像我说的那样无迹可寻,杂乱无章吗?

作者把全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是岁月、价值、沟通、态度和时代,所涉及的内容也从个人、思想、价值上升至国家和世界层面。书从轻松的、贴近人民生活的内容入手,让读者轻易入了读这本书的坑,再慢慢地给你讲点价值观的事情,等你觉得理解的差不多的时候,“咣”地一声把国家的问题、世界的问题摆在你面前,你说你不去思考,可能吗?

不过作者的思路也并不是只抛出疑问这么简单。白岩松擅长用时间划分阶段,告诉你每个阶段什么情况,那个阶段曾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下一阶段或者下下阶段已经解决了或者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然而这些问题是时间到了就自动解决的吗?并不是。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背后,都会有与之对应的哪怕不对应的某些事情的发生,最后造成了好的坏的让人能够接受的和不能接受的结果。

从整体上来看,人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的,国家的发展是越来越顺利的,这个社会从最初的个人无法吃饱穿暖不敢提及梦想的现实,在每个时间段里摸爬滚打,成长为今天这样人民富强、和谐友爱、甚至可以提一点民主的程度,不正是我开头所提到的证严上人创办台湾济慈功德会五十年来的回答“被磨的石头才亮”吗?

不得不承认的是,白岩松确实是一名拥有资深经验的优秀主持人,他知道面对观众时什么样的表达既容易被对方理解,又能带着观众随他的思绪深入浅出。

在他谈到他擅长的时间分段时,总是会先讲讲自己在那一阶段经历着什么样的事情,用自己同样的平民身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其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他在讲“八十年代是个什么年代”时引出的关于他自己的故事。他说有一天他正在和小伙伴在学校里玩,突然听见大喇叭里放起了哀乐,然后说毛主席去世了,当时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感觉到了巨大的恐慌,觉得这个世界出了问题。而当年听到同一消息的处在不同地方的余秋雨老师和阎学通教授也一样有种五雷轰顶、末日降临的感觉。

可还是要承认,毕竟这是一个全国观众都认识的著名主持人,他有他深刻的内涵和新闻工作者功底,思维领域既广又深,这让他在讲一个问题的时候,总会在他认为该结束的地方默默结尾,又在别人还没领悟的地方开始另外一个主题的延伸。很多时候,你读着读着,就会忽然发现他早就不是在讲刚刚的主题了,因而会打断读书进度,匆忙地翻回去寻找他在什么地方改变了中心,好给内心的疑问画一个完满的句号。

书的内容包含甚广,即使分成好几部分也总还是让人有种很乱的感觉,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白岩松个人的小小崇拜。

他说自己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广播电视台,却在报道的时候被告知他的个人关系被无理由的退回了广播学院。这比现在很多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还要惨,是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可莫名其妙丢了工作的。不过白岩松比较特殊,他在遭受如此大的打击之后,决定先冷静一段时间再做决定,他去了圆明园,划了一下午船。一年后他被分配到自己最不愿意去的《中国广播报》,因为在那里工作的全是中老年人。他一直记着他第一天上班的那个上午,始终打不起精神,但是到了中午他就做出一个决定:怀着万分沮丧的心情,到电台对面的一家小书店里,买了一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报纸编辑》,然后用一个下午把它读完。一个拥有如此沉稳心态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未来默默地交给了时间,后来因为写作才华,居然被推荐到他最想去的部门《东方时空》。

我们目光所及的,永远只能是事情的表面。我从记事开始,白岩松就一直活跃在东方时空等各种新闻、评论和主持的镜头里,以为对这样的人而言时间是他们唯一成功的点,他们在中国最缺乏主持人的时候有了宝贵的机会成为一名主持人,所以就一直做着这样一份职业,却忽略了即使是在什么都紧缺的过去的几十年里,也不乏努力奋斗想要改变自己人生的踊跃者。就像作者自己写道的那样,“任何失败都有可能是上帝对你的一种提醒”,“时常叫嚣愤怒的人不可怕,可敬的是暗暗积蓄力量的人。”

现在,我们来说回书的名字——《白说》。

正如许多读者想的那样,因为白岩松姓白,而这本书又是由他在各个场合中演讲汇合而成,因此得名。

但他在书的最开头就有写,即使他不姓白,这本书的名字也应该叫《白说》。这得感谢网络的便捷让很多话语能够轻易的传播,因此一个人所说过的或者没有说过的话都被网络另一头的人所看到,被别人以第一感官作出判断,进行赞美或者贬低,因此说了也白说。

但白岩松聪明就聪明在,这本书里的话虽然是他说的,他本身却能成为一个旁观者跳脱出来,冷静地把自己的话再读一读、品一品,最后客观的做个评价,因此在每一篇演讲稿后他都附上了自己的读后感,进行了更多的补充。

不过,从一个新闻人的角度出发,他还是更愿意遵从范仲淹的那八个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因此即使白说,也要表达一些什么,不让自己心中留下遗憾。

《白说》读后感(五):收藏《白说》必知的35条金句

1.我们读书是在读什么?读鲁迅、周作人,还是傅雷、梅里美?其实都不是。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2.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3.有信仰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有敬、有畏。当你的内心里上有天、下有地的时候,你很踏实,知道该怎么做事。

4.传媒原本应该具有五种功能:解闷、解惑、解气、解密、解决。解闷需要娱乐,解惑需要知识,解气需要分寸,解密需要勤奋和时代进步,解决需要影响力和耐心。现在传媒只剩下解闷,时间长了,观众就该去解手了。

5.阅读图书,是首先筛选出高于你的作品,你要仰视它,然后去攀登。而来自互联网的阅读内容大多是平等的,你会选择与你脾气相投的,你喜欢的,跟你水平接近的。我担心来自互联网的这种同等水平的阅读,让你失去了自我挑战的机会。

6.我到了现在这个岁数,也越来越明白,十年规划、五年规划都太远。但眼前有什么事,我会极认真地把它做好,而且不管多大的事都先从小处做起。

7.我在书里写过一句话,叫做“走,就有希望”,就是这个道理。总远远惦记着梦想,会被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打败;不如暂时忘记梦想,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生活迟早会回馈你一份厚礼。

8.当年胡适在喧哗的时代,把范仲淹的八个字拿来给自己也给青年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很多年后读到它认同。今天,我们依然不知道未来,可如果不多说说期待中的未来,就更不会知道。

9.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意义没有意义,好细节才有意义。 在宣传中一定要入耳、入脑、入心。

10.身处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传媒时代,如何处理自己与传媒之间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资讯,如何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变得越来越重要。既不能彻底隔绝,也不能沉浸于此。不仅要选择接收什么样的资讯,还要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

11.一切美好有序的东西,都曾在最混乱的时期生长。对爱的渴求,对信仰的渴求,对蓝色天空和新鲜空气的渴求,终究有一天会让我们觉醒:为自己花钱不那么幸福,为别人花钱才幸福;别人帮我不一定幸福,我帮别人才是幸福;感谢帮助你的人,更要谢接受你帮助的人。

12.很多年前,龙永图告诉我:”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人生就是一场谈判,与梦想谈判,与时代谈判,与身体谈判,要懂得有所妥协。

13.互联网启蒙了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你可以不同意别人说话的内容,但要维护别人说话的权利。你要习惯与刺耳的声音共处,与糟糕的评论共处,与谎言共处——真理的价值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荒谬同在。

14.真正的挫折是跟生命相关的大起大落,学业、事业乃至情感历程中遭遇的一些不如意,不过是一段经历而已。但是,由于你很少遇到真正的挫折,就会把种种“局部经历”放大为“人生磨难”,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

15.如果你连这些小小的困境都走不出去,化解不了,未来步入社会以后,心态只会更加不平衡,道路只会更加不平坦。有句话很逗,说的是‘越把事儿当事儿,它就越是个事儿“,其实凡事可大可小,全然取决于自己的判断。

16.传播有一种重要规律:没有细节就没有公信力。细节是一切文化产品的立命之本。 我们对意义和主题强调太多,毁掉无数趣味。其实最有意义的意义藏在故事的细节里。好莱坞比宣传部更狠,向你传播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不但不给钱,还收你钱,让你热泪盈眶地接收。

17.我们倡导道德、公益和爱,期待更多的响应,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满世界去寻找“好人”,而是要思考:如何用好的教育、好的法律、好的制度、好的环境等,把人们心中原本就存在的善意激发出来。

18.从此我到任何一个景点都不一定照相,因为生命很短,有照相的时间,不如用眼睛把风景留在记忆当中去感受,而不是当时不看,回家后再看照片。

19.幸福像鞋,舒不舒服自己知道;又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不是“懂”才可以交流吧?如果只有“懂”才可以交流,这个世界上99%的交流都消失了。正是因为不懂才交流,交流是的开始。

20.幸福当然跟别人有关系,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我们当下经常不幸福的由来。物质是基础,可以依靠自己去创造,情感却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和父母家人有关,和身边每个人有关。

21.做人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历史上见,时间上见,不能总是当下见。当你一门心思,只想成为现实中的成功者,也许就会失去历史和时间,甚至成为历史的阶下囚。

22.中国教育有一个非常糟糕的地方,就是什么事都得有中心思想。如果我们看一本名著,只是为了看它的中心思想和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就不用看了。为什么呢?傅雷在翻译时,已经把中心思想写在了扉页上: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

23.我发现学生们选的最多的一句话,出自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当你遭遇人生中的不顺利、不如意,甚至惨重的打击时,你要相信时间能够稀释这一切,对吗?

24.人生中得意和失意都只占5%,剩下的90%是平淡。你能不能把那90%的平淡过得不那么平淡?不太容易,尤其年轻的时候更不容易。 我观察我的儿子,他不太爱喝白开水,也不太喝茶,爱喝各种饮料,甜的,刺激的。

25.因为人生淡,年轻的时候味道少,他需要用更强烈的味道,去给自己一种触碰。 而我现在爱喝的都是淡的东西,白开水、绿茶、普洱茶。过去愿意喝肉汤,现在愿意喝好的青菜炖了很久之后的汤。小时候觉得这个没味,现在才知道真叫鲜,淡中得味。这是岁月给的。

26.真实的人生不会天天都在放礼花,也不会天天都送玫瑰花。工作岗位也一样,大多数时候是在默默做一些平淡的小事。在你的想象中,梅西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江湖地位,是因为每天都在忍受极其枯燥的生活。不停训练,不抽烟,不喝酒,早睡早起。

27.最后,老子以十四个字作为结東:“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自然的规律,唯有利而无害。人生的大道理,认认真真去做就好了,没必要争。

28.如果总在为未来忧虑,而不能享受此时此刻的时光,你可以把整个余生都搭进去,但你真的打算这么过一辈子吗?要知道,你所担心的事情,只有不超过10%会变成现实,其余的都是自己吓自己。而且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明天也还不错。

29.话说错了,自然在劫难逃;话没错,也有相关的群体带着不满冲你过来。没办法,这个时代,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即便你的整体节目本是为他们说话,但其中的一两句话没按他们期待的说,责难照样送上。

30.理性,是目前中国舆论场上最缺乏的东西,有理性,常识就不会缺席,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争斗、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

31.不是“懂”才可以交流吧?如果只有“懂”才可以交流,这个世界上99%的交流都消失了。正是因为不懂才交流,交流是懂的开始。

32.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悲伤的时候,即使有太阳也觉得天昏地暗;开心的时候,即使下着大雨也恨不得出去裸奔。这种自在随意,到了中年就不可以了,但或许到了老年又可以了。

33.阅读的作用在于打动你,引发你的共鸣,继而塑造你。更重要的是为生命添加了很多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的东西。

34.中国的舆论环境,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各个部门都希望“一边倒”地叫好,连5%的反对都不行。进入媒体时代,国家领导也好,部领导也好,恐怕也都越来越明白,任何政策出台,无论多么正确,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太正常了。

35.在这个世界上,良性运转的制度极其重要,它可以使人从“想做不好的事情”,变成“不敢做不好的事情”,再到“不能做不好的事情”。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不想做不好的事情”。是这样一个逻辑线条。 但是不管制度多么完善,总有人要去钻空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