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感官品牌的读后感大全

感官品牌的读后感大全

《感官品牌》是一本由[美] 马丁·林斯特龙著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官品牌》读后感(一):强大的粉碎效应

除了商标以外,产品的其余组成部分是否很容易辨认?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是时候“粉碎”你的品牌了。试想下如果把你喜欢的品牌商标和名称都去掉,你还能分辨出这个品牌吗?你很可能会发现没有商标和名称,你最喜欢的品牌变会失去所有的意义。所以一个品牌的商标能够决定吸引怎样的人群,如同酒店房间,如果你的产品设计的再好再完美,如果没有好的一个logo来打开吸引客人,也不会有人想要深入进入房间去了解你的产品。

《感官品牌》读后感(二):小结1

1.广告、信息和诉求需要采取全面的感官策略,建立与嗅觉、触觉和味觉的联系。

2.图像、颜色、形状、名字、语言、图标、声音、导航提示、行为、服务、传统、惯例这些元素和商标同等重要,粉碎品牌,将这些元素融合其中。

3.感官品牌研究样本显示,五感在任何形式的传播中都同等重要。

品牌的声音要同时瞄准听到者和聆听者,二者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力是相同的。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独特的品牌都有其独特的设计,成功的品牌都拥有可粉碎的视觉元素。

味觉和嗅觉是紧密相连的“化学器官”,二者都可以对环境进行采样。

4.确保所有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都能获得感官元素的支撑。

5.感官品牌十大原则:

共同信仰的归属感、

清晰的愿景、

公开竞争对手、

布道、

长久忠诚度的庄严感、

有故事性、

全面的感官诉求、

化传统为追随的仪式感、

贯穿品牌传播的符号象征、

神秘感。

6.未来的感官品牌评估将基于以下标准:

该品牌是否利用了所有可用的感官接触点?

每一个接触点之间是否有强大的、一致的连接性?

该品牌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一种创新的感官思维,并和其竞争对手区隔开?

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把这些感官信号和具体的品牌联系起来?他们认为这些信号有多大的真实性?

这些信号对消费者来说有多大的独特性和整合性?

《感官品牌》读后感(三):互联网如何推广品牌

作者思路:

大多数的品牌宣传收效甚微,要在充满诱惑和刺激、注意力极易分散的世界里,要打动消费者,不能只关注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需要五感协同作用提升产品品牌附加值【目标】。

把品牌转化成感官体验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把品牌分解成若干部分【分解】,视觉(图像、颜色、形状、名字、语言、图标、导航指示),听觉(声音)、触觉(行为、服务、传统、惯例)等,同通过粉碎测试,最后把他们【重组,从而加强每一个感官体验】。

品牌推广就是要找到品牌刺激物,建立品牌和消费者之间通的情感纽带,最终确保五感的整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感官品牌最终目的是要建立用户的忠诚度,并且最终上升到“宗教膜拜”的地位。

启发:

我所在的行业是互联网行业,我想了一下。需要有味觉、嗅觉、触觉推广的品牌一般都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比如说喜茶,推广的时候要结合味觉和嗅觉,每次经过喜茶门店的时候,都可以闻到喜茶专属的香味。比如说共享单车,单车给人的触感需要与品牌想表达的情感应该一致。

有声音传播的品牌,比如高德地图,志玲姐姐嗲嗲的导航声音已经被“粉碎”,都知道这个声音是高德地图专属。还有windows版的QQ,有消息的滴滴声、有好友申请的咳嗽声,都能勾起用户的其他情感。

说实在的,互联网APP同质化很严重,各种旅游APP里同样功能的页面,差异化很小,都放在一起都很难区分,主要还是通过视觉来突出差异化,与用户建立情感。如果能借鉴感官品牌中所说,从公司内部用户能感受到的服务、惯例等,公司外部用户看到的图像、颜色、形状等,“粉碎”后传递情感,最后再整合加强体验,激发用户的转化和留存。

《感官品牌》读后感(四):一种不太成功的尝试

如果把人的决策分为理性和感性两类,那所有的目标是建立顾客品牌忠诚度方面的工作都是针对的后者,本书也不例外。

人的感觉包括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作者认为传统的营销都只关注了前两者,而对嗅觉、触觉、味觉方面的研究和利用是不够的。因此本书的目的在于申明后三种感觉形式以及把所有的感觉方式统合在一起的重要性。

作者的一个观点是,只有具有自己特质的产品才是容易建立品牌忠诚度的,因此所有的有志于长存的品牌都应该树立自己的独特之处并把它传递给消费者并获得认可。作者提出了一种叫做“粉碎测试”的方法,即把所有能提示品牌的文字都去掉,看消费者是否能识别出品牌,如果可以的话,就通过了测试,说明产品具有独特性。

建立品牌独特性只是利用感官的第一步,只有把独特性跟情感结合起来,能够在决策过程中影响顾客的注意力,形成偏好,并最终促成购买决策,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点,虽然这或许是个科学的过程,但作者还是以科学的形式走向了另一面。

作者提出来的方案很有意思——建立品牌宗教,并煞有介事地提出了“感官品牌”十大原则,彻底把自己的研究推向了玄学的一面。试想一下,一个商品市场,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甚至几万个宗教,那应该也是众神的黄昏了吧?

作者没有涉及到的一个方面就是传播渠道对于营销方式的影响,比如提到的商场电影院独特的气味,在电视的媒介上该如何呈现呢?

再说个有意思的,作者在书里作为正面例子的诺基亚手机,现在已经卖身多次之后走在“重兴”的路上了,作者在未来展望一章里提到的摩托罗拉手机,也是经历了多次卖身之后现在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这也告诉我们:营销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之间,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很多。

《感官品牌》读后感(五):不要嫌弃案例老,他的观点很新潮

其实,《感官品牌:隐藏在购买背后的感官秘密》是一本老书,老到什么地步?老到案例还在用诺基亚鼎盛时期的例子,现在还有几个人使用诺基亚?在互联网时代,这本书确实不那么年轻了,但最难能可贵的是,案例不年轻了,但是书中的观点却依然年轻,在今天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已然是领先潮流的,这正是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能实践好本书,谁就能在新时代营销中获得成功,谁就能顺利的实现如马克思所言的那种“成功一跃”,把产品变成商品卖出去。所以,不要嫌弃这本书的案例老,他的观点很新潮。

什么观点呢?一言以蔽之:充分发掘感官诱导,促成完美成交。具体而言,就是教会你充分发掘感官,打破视觉与听觉的局限,创造出全新的感官世界——以“色”悦人、以“声”动人、以“味”诱人、以“情”感人,让顾客对品牌始终保持忠诚度。这里的创新点,就在于强调充分开发感官,我们的感官是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传统的广告,只是运用了视觉或听觉,其他感官都被废弃了,这使得广告效果大打折扣,而这本书就是告诉你,只关注两种感官的品牌注定平庸,要有效发挥其他官能的效果。比如嗅觉可以激发情感触动,触觉可以连接心灵与世界,尤其是触觉,可口可乐的瓶子原来都那么讲究,其实瓶子一点都不影响饮料味道,但是可口可乐却在瓶子形状上狠下了功夫,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可口可乐的瓶子,甚至于变态到“打碎之后,也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可口可乐的瓶子”,这种功夫,如何让可口可乐不强大?

这种粉碎,又引导出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理论:粉碎理论。你的广告图像可以粉碎,你的颜色可以粉碎,甚至于你的名字可以粉碎,比如麦当劳的“麦系列”,让你看到“MC”就想到了麦当劳,这就是成功的品牌。但做到这个真不容易,至少微软都没有做到。但你一旦做到了,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成功问题,而是一个霸主与否的问题。可惜的是,这本书没有推出修订版,若是能从感官的角度分析一下诺基亚的倒台,可能就更精彩了,在这本书里,你还是只看到了诺基亚的成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