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锦集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锦集

《自私的父母》是一本由[美]尼娜·布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一):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父母的不二解读

这可是在国内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书。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父母,这本书是不二选择。内容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父母有怎样的表现?怎样产生的这种病态自恋?对儿女有何影响?受影响后会怎样的影响成长和生活?应该怎样疗愈自己?很全面、很专业的解读。

儿时受到的伤害会一直持续到成年,这些伤害间接、隐秘地影响着你的思维方式、感觉和行为。你在婴儿时期可能受到了一些伤害,不得不将这些伤害埋藏在记忆深处,这些记忆很容易被提取,因为你存储它们的时候还没有语言能力,所以它们对于已经发展出语言能力的成人来说不容易理解。这就好比新型号计算机无法读取用旧型号计算机语言存储的信息,因为新型号计算机没有相应的旧程序。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二):总会有些爱让我喘不过气

《自私的父母》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是觉得与我心中对父母的认定有所共鸣。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处于又爱又"恨"的状态,从小到大,直到现在长大结婚自己做了母亲,她还在用她的爱无私的为我。我感觉很难受,并不是不领情。她对自己的丈夫,兄弟姐妹,我,所有她在乎的人,越在乎越让人反感,她自己也有所感觉,会有种被抛弃的无力感,然后又想不断的证明自己是为我好,为他们好。我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她这样无私的爱和证明让我觉得被束缚想挣脱。她总会以爱之名束缚我。我在教育孩子,她就在旁边说我要怎么教。我说一句,她就教一句。她这样的状态我真的很想帮她改变一下状态,但是我发现太难。《自私的父母》是本心理学专业很强但是又很容易看懂的书籍,从中摸索与自己父母的关系的修善,自己与自己亲子关系间运用一些心理上的技术去改善这些关系。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三):memo for me

这本书操作性强,可用于自我分析、自我行为纠正。 四种破坏性自恋型父母:贪心,爱发脾气,诡计多端,爱表现。伤害来自于对自己的评价:他人的认可,对完美的追求,照顾别人的责任,他人需求的重要性,无法解决的个人问题。明白自己没有取悦他人或防止他人失望的义务,着重于达到自己的要求。共情,但不能迷失在别人的情绪中,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合理的要求和冒犯性的提问表示他们不懂得尊重你的界线。千万不要和父母起面对面的冲突。防御机制:置换、压抑、否认、退缩、投射。放弃幻想自恋型父母的改变。自我陈述,自我肯定。帮助别人、感受美和奇迹、保持好奇心、集中注意力、改变节奏。自恋的特征有:特权感;寻求注意;寻求仰慕;自我夸大;被剥削的自我(自我夸大的反面);缺乏同理心;需要别人认为你是独一无二的、独特的;利用别人;肤浅的情绪;核心自我空虚。改变自恋方法:+建立意识;减少自恋;增加自我反思;培养你的强项;发展坚固的、强韧的心理边界;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四):激荡家庭观,别再打着“爱”的旗号实则“害”孩子。

首先诊断和认识自己生活中与父母的关系,是否常被他们打击、指责、批评或控制,或常常听到他们对自己说“我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要按照我的意思来,否则你就会受到惩罚。” 或 “我对你这么好,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不是好孩子。” 或 “我为你考虑,你也要为我考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该为我的人生负责。” 等句式,如果是,那么这样的父母便属于“破坏性自恋型父母”,他们的行为会让小孩的童年乃至成人都饱受痛苦和不安的折磨,哪怕他们不自知,哪怕小孩压抑自己。

这也是当今许多面临择偶的青年男女,常被提及“妈宝男女”等词时,对其望而生畏,害怕婚后被其父母操控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即使许多已婚人士在婚姻生活、子代教育当中面临冲突而究不清症结所在的核心问题,原生家庭不当的相处模式会给下一代带来方方面面的问题。

但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按着书中步骤积极面对、剖析自我、剖析父母、接纳措施、鼓励自己、善待自己、肯定自己,一定会脱胎换骨,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非活在别人眼中的自己。也会审视自己,避免错误,避免将伤害再不自知地传给自己的下一代。

激荡每一位的家庭观,提醒每一位别再打着“爱”的旗号实则“害”孩子。

《自私的父母》读后感(五):别忘了,你首先是个孩子

文:鱼鲜支

我给我妈推荐了一本书:心理学家尼娜·布朗的《自私的父母》。

她八成是被书名给气懵了,把书搁架上三个月也没看。

我识趣地把书收回来,但想想,还是该写篇文章为它正名:它是本好书,不该因为翻译过来的书名被埋没了。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Children of the Self-Absorbed”,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自恋者的孩子”。

它的内容也是如此:不关心父母,只关心孩子。

为什么只关心孩子呢?

因为,每个人都是孩子。每个人都是以孩子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见过所有人“生而为孩子”,却从没有见过谁“生而为父母”。

所以,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就是在帮助所有人。

然而,为人父母者却常常忘了这一点,忘了自己也是孩子,而且首先是个孩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