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天堂》读后感锦集

《人间天堂》读后感锦集

《人间天堂》是一本由[美]F.S.菲茨杰拉德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天堂》读后感(一):青春梦想的追寻与幻灭

青春梦想的追寻与幻灭

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中,F.S.菲茨杰拉德算举足轻重的一位,曾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其作品于内容和形式上皆开时代风气之先,无论选择的主题还是描写的题材,都紧扣当时的社会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菲氏在处女作《人间天堂》里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年艾默里•布莱恩对青春梦想的追寻与幻灭的过程,亦是作者早期的生活经历的映现。艾默里出身于美国权贵世家,有着清秀的容颜和聪明的头脑。同年轻的作者一样,他多愁善感,充满了年轻人的幻想,想要爬上社会的颠峰,成为大人物,过奢华的生活。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以贵族阶层的高傲眼光来审视人生,对现实不屑一顾,与社会格格不入,整日纸醉金迷,沉湎于声色犬马的绮梦之中。

艾默里在普林斯顿求学期间,周围的环境更加剧了他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怀疑和叛逆。但这一系列盲目的反叛非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导致了一连串不幸事件的发生——考试不过使他失去了追求知识的信念,几起几落的罗曼蒂克式恋爱使他对爱情丧失了信心。正当他终日迷惘、踟蹰在堕落的边缘之际,一战爆发了,他离开校园奔赴疆场。战争期间,他母亲过世,有目睹同学惨死战场,都对他的身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战后,他返回纽约经商,可投资失败,最终破产。此时,心爱的姑娘罗莎琳德已为人妻,多年崇敬的精神导师业已病逝。艾默里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打击之后,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对人生厌恶到了极点,日日借酒消愁,以寻找内心的平静。在小说的结尾,艾默里独自一人来到普林斯顿,站在校门口,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此刻才深感自己失去和缺乏的东西太多,难以弥补。唯一能够让他聊以自慰的是,通过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曲曲折折,他已对人生的价值标准有了一点自我醒悟。

可以说,艾默里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菲茨杰拉德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生活。作者用一种理解甚至参与的心情,毫不掩饰地展现了青年一代对“美国梦”狂放的追寻。他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与生动的表现力将美国战后流行的全新生活方式写进了此书,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一个个受过教育的、信奉浪漫的唯我主义的青年男女,以及他们浪漫的追求经常和现实发生的冲突,并由此产生的现实问题和精神痛苦。

《人间天堂》读后感(二):迷惘青春的呓语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于一八九六年出生在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他随父母去美国东部,在纽约州、新泽西州等地生活和学习。一九一三年,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求学,在学校期间热衷于写作和社交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入伍,却被派往美国东南部,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近郊的军营受训。这期间,他结识了当地一名貌美如花的富家小姐泽尔达•赛尔。他们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但当泽尔达得知菲茨杰拉德无法使她过上奢侈的生活时,她果断地拒绝了他的求婚。这对菲茨杰拉德的打击非常大,他退伍后去了纽约,一心想挣大钱,赢得泽尔达的芳心。他白天在广告公司打工,晚上写小说。后来,他辞去工作,返回西部老家,闭门写作。最终,他写成了第一部自传体性质的长篇小说《人间天堂》。

一九二〇年三月二十六日该小说正式出版,菲茨杰拉德大获成功。一举成名后的他,立刻去南方,和泽尔达闪婚。婚后,他们过着放荡不羁,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就像《人间天堂》中描写的生活一样。只是,这片人间天堂,根本就没有什么快乐与安康。

青春和迷惘。作为美国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在《人间天堂》中着力表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一代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强烈反叛精神。以长相英俊,出身贵族的艾默里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正值青春年华,对现实不满,与社会格格不入,对前途深感迷茫,痛恨资产阶级虚妄的道德标准,畅想社会主义,常常按自己的本能和观感行事,厌倦生活,厌恶战争,又找不到思想出路,终日处在迷惘和堕落的边缘。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艾默里感到,这场战争不但把他原有的那些背景毁掉了,似乎也把个人主义思想从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彻底铲除了。

爱情和痛苦。“金色的年华就是这畅想曲,金色的曼陀林弹奏出金色的旋律,金色的小提琴拉响金色的音品,啊,美人儿,啊,倦慵的美人儿……如同编织篮里的一绞绞纱锭,凡夫俗子们厘不清也道不明;啊,多么年轻而又放肆的一代天骄,有谁想知道,有谁想问个究竟?……有谁能唱出如此金色的……”每一次恋爱,艾默里都以失败收场。伊莎贝尔、克拉拉、罗莎琳德、埃莉诺,这些如梦如幻的女人,都在艾默里的青春岁月里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爱的印记。艾默里唯独对罗莎琳德一片痴情,想跟她结婚,对其他几位都只是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下产生的爱慕罢了。然而,贪图金钱和名利的罗莎琳德,跟艾默里分手,嫁给了有钱的能当她父亲的老男人。这对艾默里造成的打击和伤害最大,他万万没有料到,他心爱的姑娘对他以身相许后,竟然将他抛弃了。这让他痛不欲生,神情恍惚,终日借酒浇愁。紧接着,他竟然连在广告公司写文案的工作也辞了。他开始冷静下来,反思自己,重新审视生活。他发现原来生活中还有许多乐趣,等着他去发现。

梦想和希望。心怀许许多多梦想的艾默里,想出人头地,却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得什么都没有了。失恋、失意、亲人同学的离世、精神导师达西大人的去世、破产等等一连串的打击,没有让他一蹶不振,他对贫穷的恐惧,对成功的渴望,又让他振作了起来,不再逃离生活本身。

正如小说最后写道:“艾默里依旧没有为他自己感到遗憾,他的思想依然还在躁动;记忆的痛苦犹在;对已经逝去的青春追悔莫及的心情犹在——然而,让他幡然悔悟的冥河之水已然在他的灵魂深处留下了积淀,那就是,要承担责任,热爱生活,昔日的远大抱负和尚未实现的诸多梦想仍在他胸中微微荡漾着。”

“他朝着清澈透明、阳光灿烂的天空伸出双臂。‘我了解我自己,’他高声叫道,‘不过,这也就足够啦。’”

对艾默里来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逝去的只不过是一场关于青春的呓语。

PS: 原创书评,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

《人间天堂》读后感(三):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

近来“青春”情怀的作品很多,让人都不约而同的想起自己的过往,和青春有关的日子总能引起过来人的共鸣和感动。说到青春,每个年龄段的人总有各自难以忘怀的经典,也都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而在众多的关于青春的文字中,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展现的是美国20年代的青春岁月,生动讲述了这个特殊时期的青年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信仰的破灭与建立,最终慢慢领悟人生的故事。

F.S.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是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然而这位伟大作家的作品在中国的地位可谓是一波三折,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的被误读、被批判,但经典终究是不会被掩盖的,在八十年代他的作品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直到今天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人间天堂》是菲茨杰拉德早期的作品,他凭借这部小说的出版一举成名。小说讲述了艾默里•布莱恩的青春时代,生动展现了20年代美国的校园生活和成长经历。艾默里•布莱恩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外表俊美,家境富裕,充满幻想,想出人头地。他自幼受母亲影响,被培养成了一个目空一切,骄傲奢靡的贵族式的年轻人,他混迹于上流社会,较好的容貌和丰富的经历让他的幼年过得一帆风顺、风光无限,但渐渐的他的善于幻想、不切实际的思想都让他与社会格格不入。随着大学时光的开始,也是开启了他迷茫堕落的时期。大学期间的起起伏伏,极大的打击了艾默里的自尊心,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开始奔赴军营,战争期间他的母亲去世,同学惨死,他的生活变得孤独且潦倒。战后他回到了纽约,却由于一事无成、庸庸碌碌,心爱的姑娘也抛弃了他另嫁他人,他的人生也跌入了低谷。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难忘的青春岁月,因为青春无所顾忌,肆意潇洒,所以用天堂来形容青春应该是贴切的。在这个人间天堂里,艾默里的青春是多姿多彩,且迷乱奢华的。然而随着成长,这个人间天堂没有快乐和安康,带给他的更多的是迷茫。菲茨杰拉德被成为“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在书中艾默里的童年是典型的贵族式,他家境富裕,母亲常年游走于社交圈,是上流社会的红人、名人,因为母亲的培养,艾默里成长为了一个浪漫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在大学期间,艾默里其实一直没能摆脱年幼时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他渴望成为学校里的精英,希望成为俱乐部的领袖式人物,但他性格里自我、自私、自大都将他与大学校园的氛围拉开了距离,所以他在短暂的风光后,被现实打败了。他的青春校园时光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潮起潮落,他看到了中产阶级的缺憾,享受着上流社会的奢华,却也无法理解那些平庸与执着的普通学生。在大学后期,他开始变得越来越迷茫,这份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迷惑,对未来的不知所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他提供了一个方向,但战争的结束带给他的是更艰难的处境。脱离了校园的他,不得不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世界,没有金钱的没落贵族,让他的生活变得与过去截然不同,现实的落差让他堕落到了极点,也迷惘到了极点。

爱情一直是艾默里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在他的青春时期,爱情是极其美好的,从小开始他就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力,到了大学期间他更是快速的发展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关系,也继续游走于各种社交场合。而爱情对于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校园事情的那段感情,最终由于自己的自私和人性而宣告结束,而战后的那段他自认为的真爱,由于自己贵族身份的消失也没能开花结果,这份打击对艾默里是致命的。在这份失败的爱情里,让艾默里真正认清了自己的现实境况,也引起了他深刻的反思。

青春一代的迷茫都是存在的,而经历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前半生的艾默里再次回到了普林斯顿,失去了那么多,他终于意识到,不管他缺少其他什么东西,至少他已经对自己有所了解,抛却名利、金钱和爱情,他也终于能给自己安全感的究竟是什么。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曾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阅读这本《人间天堂》里,每个人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着对青春不一样的思考,因为青春都是迷惘的,但及早找到真实的自己,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

《人间天堂》读后感(四):自我中心主义者的疯狂独白

——读《人间天堂》有感

交作业用,随便写写。

当我们谈论起电影时,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说是他们后续作品的一个母题。我比较了解的例子就有伍迪·艾伦和吉姆·贾木许。同样的,当我在阅读一位作家的处女作,不可避免地,可以看到他们自己本人的影子,更可以看到他们后续作品中延续的许多思想的雏形。有时候比看这位作家的最富盛名的作品有时反而有趣得多。

《人间天堂》这部作品发表于1920年,是菲茨杰拉德的处女作。经由此作,他一炮成名,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反响。故事讲述了一个出身良好、家境优渥的年轻人艾莫里从童年至青壮年的一系列活动。艾莫里在上大学之前,是个校园里成功的风云人物,他不可一世,看问题永远希望显得自己高人一等。在大学里,他曾经成功的这套模式却他显得格格不入,他在社交和学习上都经历了多次不同程度的失败。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待到他参加一战后重新回到美国,艾莫里也没有在社会上取得他自认为的应有的成绩,他深爱的女孩罗莎琳德还在他年轻的生命里留下了不可治愈的伤痕。他在“自我中心主义者”的身份里感到无限的迷茫,当他重新回到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回想起过去他在这里度过的那些快乐和失败的时光,战争带来的创伤、他在彷徨中丧失的挚爱似乎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这个曾经自视甚高的年轻人的内心。文章的最后,菲茨杰拉德写道:“昔日的那股精神仍在这新的一代人的心中孵化着,他们这些年轻人就是这混乱无序、放任自流的芸芸众生中的精英分子,依然还在浪漫地从那些已故政治家和诗人的错误中,从那些几乎已经被人们忘却的梦想中汲取养料。他们是新的一代人,却还在高呼着陈旧的口号,研习着陈旧的信条,在幻想中虚度着一个个漫长的白昼和黑夜;但最终都注定要走出去,投入到污秽不堪、暗无天日、动荡不定的现实之中,去追逐爱情和自尊;新的这一代人对贫困的恐惧,对成功的崇拜,比起上一代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却发现,原来所有的上帝都已统统死光,所有的战争都已统统打完,人们心中的所有的信仰都已统统完蛋…”

在这个故事里,艾莫里和所有迷茫的美国年轻人一样。战争的洗礼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垮掉的一代”诞生之前,我猜想当时的人们总还是在痛苦的摇摆当中,这可能也是人们叫他们“迷惘的一代”的原因。人们还尚未能像金斯堡的《嚎叫》里描述的那样,“他们返回纽约带着成捆的大麻穿越拉雷多裸着耻毛被逮住,他们在涂抹香粉的旅馆吞火要么去‘乐园幽径’饮松油,或死,或夜复一夜地作贱自己的躯体, 用梦幻,用毒品,用清醒的恶梦,用酒精和数不清的睾丸”。爵士乐还带着美国二十世纪大萧条前的纸醉金迷,萨克斯风的声响没有像摇滚乐的吉他琴弦那样给予旧的信仰制度一记重击,在大众尚未学会以完全的“反传统”来武装自己的思想时,新的彷徨和迷茫就出现在艾莫里这些青年人身上。他在普林斯顿大学里与好友不断地在思考,他们说这个时代“把个人理想主义从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彻底铲除了”,“人们在苦苦煎熬着,因为他们相信会有领袖人物的出现。这个世界上,如今已没有人能永久长存了,这是一条通向默默无闻的最可靠的道路”。可当艾莫里与无神论者埃莉诺擦出火花时,她的无神论态度却让艾莫里感到痛苦和自我反省,当他们高兴地谈论喜欢的文学时,艾莫里发现自己无法做到完全忘记对方的宗教取向。他自述自己是个“不完全的无神论者”,他发现了,自己找到一个在文学品味上与他无比契合的女子,他就像在看一面镜子,他身上文人般的自恋情绪让他为她着迷,可是当发现对方并不相信上帝存在时,他感到一丝恐慌,尽管他再也不相信这个时代有人是足以长存的,但将上帝完全地从他的生命中剔除使他感到不适。

就和菲茨杰拉德剩下的许多作品一样,这部作品写的同样是“美国梦的破碎”。艾莫里最后在普林斯顿喊出一句爱国诗人鲁伯特的诗句:“‘我了解我自己,’他高声叫道,‘不过,这也就足够啦’”,这个自我中心主义者在最后一刻终于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故地重游让他发现过去的快乐与美好不过是泡影。“人在饥不择食地寻求信念的时候,必然会利用离他自己最近,也是最方便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他们的心灵”。但同菲茨杰拉德的其他许多作品不同的是,我觉得《人间天堂》比其他作品,甚至是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更带有一种稍显稚嫩的自传意味。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书籍、文学意象,而在《人间天堂》里出现的大量书籍名甚至可以说是作者本人年轻时的阅读书单了。从艾莫里在普林斯顿上学时和好友的那些关于“领袖人物”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讨论中,菲茨杰拉德本人的文学野心也可见一斑。作为一本“精神顿悟”类型的成长作品,《人间天堂》的带入感非常地高,在与二十年代美国类似的、如今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里面的许多语句发人深省,艾莫里关于贫穷、金钱的自我独白的放在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内来看也不乏十分有思考的价值。(或者说我觉得很有共鸣,看书的时候总是产生艾莫里就是我自己的错觉。)

许多人评价菲茨杰拉德是一个“被许多作家喜欢的作家”,据说村上村树每天都把《了不起的盖茨比》放在床头,经常翻看。我觉得菲茨杰拉德在写小说上给人一种浑成天然的流利感,初读完这本小说,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用才华“堆砌”起来的小说。透过翻译对原文精髓些许的遗漏,我还能感受到他优美的英文语句,那些长句子编织出的丰富的场景,让人不得不感慨他的才华横溢。文章运用了对人物心里的大量描写可是却没有过多的独白小说和意识流痕迹。与同时代的海明威的中短篇小说相比,我认为菲茨杰拉德对于学习写作的人而言确实是更容易给人启发的,他的叙事优美,语言流利。相比之下我觉得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的精髓在于他故事背后的思想,他“冰山”下面的八分之七。若是没有他这样洞察社会的眼光和深刻的思想,他这种精简的写法和零度结尾学起来反而会弄巧成拙。

《人间天堂》的故事是渐入佳境的,到了后面精神顿悟的部分,甚至让人忍不住想一目十行,将文章的每一句话都细细抄下。菲茨杰拉德大部分的主角都有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然而他们大部分都得不到自己心爱的人,在痛苦中沉沦着、迷茫着,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失意最终得到或好或坏的结果。不论他们的经济水平和社会阶层,如由穷小子奋斗到最后成为富翁盖茨比,还有典型的便是短篇《阔少爷》中“人生就是由不断的妥协组成的”上流阶层的安森和《冬之春梦》里的创业家德克斯特。艾莫里也不例外,他一生中经历过三次爱情。第一次与伊莎贝拉的恋爱是他少年时期虚荣的爱情,第二次是他终生的挚爱罗莎琳德——由于金钱的原因,他不幸与罗莎琳德分手并遭到了巨大的打击。第三次则是与埃莉诺的爱情,或者说艾莫里爱上了自己倒影的爱情。在于罗莎琳德的恋爱中,菲茨杰拉德用戏剧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两人初次见面、陷入爱河、疯狂热恋、痛苦分手的过程。我在之前还未见过有人在小说写作的过程中用这种手法表现故事,不但简省、优美,而且产生了一种电影蒙太奇式的跳跃画面,把两人的爱情表现的丰满、生动又淋漓尽致。戏剧剧本形式的写作节奏也把握的相当得到,看着两人的对话,耳边已然想起爵士乐黄金时代经典曲目的声响,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高尚与善良这两者,他是不可能兼得的,说天才正是那些难以名状的陈规旧习与不断推陈出新的新花样在他脑子里恰到好处的结合,还说任何一种戒律都会有抑制作用,使天才沦为平庸”,或许我不够了解菲茨杰拉德的生平,但是我坚信,他是一个像艾莫里一样自恋的男人,当然有人质疑,说他不够爱惜自己的羽翼。但是从艾莫里身上看到的这份对于自己才华的狂傲、自我主义者的疯狂独白,正是我认为菲茨杰拉德能写出好作品的重要原因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