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掩饰读后感精选

掩饰读后感精选

《掩饰》是一本由[美]吉野贤治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掩饰》读后感(一):不再掩饰:从同性恋群体到每个人的生活

1、对同性恋群体的矫正、冒充再到掩饰,作者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伴随个人内省式的阐释,逐步将读者带入共同的心灵深处,去面对、思考、反省直到觉醒。由自身同性恋的困惑走到对同性恋群体的认识,进而对亚裔等种族和性别掩饰现象的揭示,到最后认识到法律在对抗不自由现象的局限性,流畅而极具启发性的文笔给每位读者提供了一份阅读盛宴。

2、掩饰,甚至逆向掩饰.

3、公平范式与平等范式

4、滑坡理论。

5、p218:我们大多数的自我,就像我们大部分的生活一样,其实是平淡无奇的。然而总会有一个时刻,我们内心重要的东西会开始熠熠生辉。

6、p223:我常常渴望透过文字读到更深的东西,而我在读人时却又如此流于表面,这让我困惑无比。

《掩饰》读后感(二):摇摆而确定的自我

看《掩饰》就像照镜子。对自我的思考更多了一点,真我会和假我和世界打架,但也尚未到痛苦想要杀死其中之一的状态。事实是,没有一个“我”会真正死去,而只是变小了,隐在阴影里,有时出来骚扰一下世界和统一我。只能说庆幸大部分时刻是真我,奉行着“不问不说”的准则,目前圈子的限制减少了诘问,在特定场合特定人物场景中才轮得假我出场保护更为脆弱的真我。未来或许有更多的纠缠,当下的“矫正”思想已然从我的头脑中消失,特性被归为个人选择;“冒充”与“掩饰”都在插科打诨和无言中走。

个人而言,环境很重要;斗争而言,保护很重要。

《掩饰》读后感(三):黑就是美

1.每个人都在掩饰。在与现实的博弈之间,做最真实的自己。2.弗洛伊德认为,双性恋是人类的天性,掰弯容易变直难。3.同运的努力才促成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同性恋去病理化。4.不去干涉摇摆不定的小孩最终的性倾向时,同志才能获得完全的平等。5.黑就是美,同志就是好。6.我们必须坦诚地面对我们的不坦诚。7.克服了掩饰的要求时,才能真正拥有我的情感,我的文化,我的政治,我的爱人。8.掩饰会对人格造成伤害。9.女人在职场上受到很多歧视。10.现实生活中多配偶制的摩门教徒也被迫要掩饰。11.温尼科特:只有真我才具有创造力,只有真我才能感受得到真实。假我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一种虚无感。假我是在保护着真我,但一个人健康与否,取决于真我对假我的支配程度。12.假我保护着真我,直到真我越来越强大,能够独自存活下来。13.要将民权过渡到人权。民权过度关注人与人的区别,而非强调人们的共同点。14.追求自由比追求平等更重要。15.脆弱从来都不是少数群体的特质,脆弱属于每一个人。

《掩饰》读后感(四):粉色倒三角

读罢还是稍有失望,日裔美国同性恋藤校法学教授的诗化自传+理性的法理探讨是这本书叙事风格的特点,但这似乎离我预设的“回忆录”相差甚远,事件、人物似乎都服务于文与理,我尤其感兴趣的作者的感情经历也未涉及。当然这要求未免过高(或者说要求“炫耀”),也可能与我读得太快,或者对优美的语汇和句法不感冒有关……作者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1.首先是对美国同志平权运动的粗线条历史梳理,即“矫正”-“冒充”-“掩饰”(理解的关键之一在于后二者的区别,“冒充”与“掩饰”都是像“直人”一样生活,但前者是自己接受酷儿的事实,但不能说;后者是可以对外承认,但不能过于高调。这样的观察无疑是bravo的)。2.将“柜子”、“掩饰”的概念扩展到种族、性别、宗教乃至身体等一切与WASP不那么相符的领域中,反思美国要求的“同化”及法律这一“同化”的配套制度。3.最后作者引入了心理学中“真我”、“假我”的界定,既不希望身份爆炸让美国社会四分五裂,进而不希望在法律制度上做更多文章;转而将目标放在每个人的“自由”以及公开、理性的对话上。最后这一部分作者写得很轻松、富有理想主义,虽然可能难飨读者,但在现有的状况下也仅能如此。揭露问题,但仍未提出好的解决办法,不过这已意义重大。

《掩饰》读后感(五):你是主流吗?不是的话,你就读读这本书

作者写作水平很好,私人故事夹叙法律案例,整体节奏流畅、表达凝练,不愧是搞文学出身的。

中文翻译的副标题《同性恋的双重生活及其他》过于狭窄了,可能是一种求生存的出版策略吧。英文标题是 Covering: The Hidden Assault on Our Civil Rights,更好的概括了本书的讨论范畴:所有偏离虚构的“绝对主流”的属性所面临的局面和生存策略。

在分析“掩饰”时,作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即人们通过 Appearance, Affiliation, Activism, Association 这四个维度来决定自己想要多 XX (gay/feminine/Asian/disabled/etcs.). 对于读者来说,这个框架很方便用来自我反思自己又让自己受了什么委屈。

如同作者在结尾所说的,希望每个人都能真实的做自己,重新发现很久以前我们因为她们不方便,不实际,遭人恨而掩盖起来的真我。而构建这一环境的责任在我们每一个人。

总结来港,建议所有不是顺性别直男从小考双百一路当班长在985读到博士毕业考上选调生次年和多年女友结婚三年抱俩和父母住一个小区时尚偶像是靳东这种级别的十全大孝子的人都读读,没坏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