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外婆,外婆读后感锦集

外婆,外婆读后感锦集

《外婆,外婆》是一本由菲利普·托赫冬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1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婆,外婆》读后感(一):每个人都有外婆

每个人都有外婆

每个人都有这样深爱你的人

她们会溺爱你

也会用最朴实的方法去教会你那些大道理

外婆的一生都在确保平凡

劳碌的一生

做着那些最最平凡的事情

正因为这些平凡

你才拥有母亲

你才拥有最最满足的童年

如果我说的不对

你可以打我

我想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想

从前的时光和顽强

因为你的存在

我们知道了要动手做事情

我们才会拥有最美好的时光

和最美好的未来

外婆

我们总想再抱抱你

我知道从进入社会

我们彼此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我们知道

在您身边

我们会拥有支撑世界稳稳站立的东西

外婆

总会带我们去认知这个世界最平凡的一面

给我们一个永远的屋顶

一片永久的土地

干净的

《外婆,外婆》读后感(二):绵阳--长沙 安土--重迁

这本原计划是在长沙飞绵阳的飞机上就读完的,没有想到,那天看累了给自己留了一章尾巴。

在绵阳回长沙的飞机上,农历的正月初三我看完了《mé mé 》。

过年在家3天,爸爸妈妈越来越懂得珍惜我回家的时间了,懂得陪伴,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人就傻傻的坐在沙发上,看着重播且无聊的春晚,就这样相互陪伴。我老爸终于不再有很多事情要安排,我老妈终于不离群脱单,我终于没有逛街和约饭。

我下定决心,以后有任何假期,我都会回家,不去所谓的旅行,不去玩。如果我今年过年真的去了新西兰,他们的年该有多寂寞,会是两个人在沙发守望陪伴吗,对于我,没有你们的旅行也都是寂寞的。

在回程的飞机上看《mé mé 》我就在想,我老妈做了外婆是什么样子?老爸做了外公应该也很可爱。

我从小既有隔代外婆的宠爱,又没有做过留守儿童,有父母陪伴长大。我的孩子我要怎么让TA,既有外公外婆的惯事宠溺,又有爸爸妈妈严苛陪伴,我甚至都想到了一个画面,我教TA给外婆打电话,跟外婆说:“婆婆,你快来救我,我妈妈不会煮饭,你快来救我”而且一定要是四川话讲,我的孩子一定要回讲四川话,然而我妈就心软了,就和老爸来长沙小住一段时间,给我和她的外孙煮饭。可我还是自私了,在对未来幻想描绘的画面里,为了让自己能和你们和八字没有一撇的小朋友在一起,却要你们忍受安土重迁。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汉书·元帝纪》,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天,你们会怪我吗?

《外婆,外婆》读后感(三):”你可以生平第一次去度假了。“

其实原本不打算看这本书的。因为怕又是一本唠唠叨叨的个人回忆录。不过,周围很多人推荐,就拆开来读了。直到翻开之前的那一刻,还在怀疑是不是就随便翻翻便搁下。不过,开始翻看之后,就这么一直翻到了结尾。书挺短。都是小段的回忆。要不了多久便可读完。

出乎意料的是,并非科班出身的作家,居然用了这种实验性的方式写自己对外婆的回忆。其实,仔细读读就不难发现,这样的回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写出的。只要我们稍稍留心于和亲人朋友相处的瞬间,就会有类似托赫东的这种一段段的感悟。尽管每个人在文字驾驭上的能力有高低,但或许你已经在日常闲谈或假日家庭聚会中,口述了这样的片段。而这些片段并列在一处,加上文学的精炼与渲染,即成就了托赫东的这本《外婆,外婆》。

我自己的外婆就是在今年春夏之交去世的,我一滴泪都没掉。因为我觉得她的一生太苦了,幼年丧父,乱世出嫁,然后就是和一个谈不上爱的男人过了六十年,最终外公先他而死,她被一个人孤零零地甩下。外婆生养了五个儿女,还带大了几个孙辈。她没有自己的生活,真是一点都没有。所以当她终于死了,在病榻上煎熬多年之后终于咽了那口那么难咽的气之后,我觉得她总算解脱了。而葬礼上哭丧的儿女,背地里还不是各有各的小九九,久病床前难有孝子,哪怕亲生骨肉,也更多地要为自己打算吧。

我从几年前就觉得外婆该有自己的生活,但她毫不争取,甘愿把喜怒哀乐绑在儿孙身上。不过,我们也无法对这个几十年尽为家庭操劳的老妇人苛求太多。所以当我读到托赫东写的下面这一句话,便觉得他写出的就是那一代老妇们的生活。

”你可以走了。外婆。放下所有事情。你可以生平第一次去度假了。“

尽管是翻译过来的文字,有些涩,但它的意思,正是外婆死时,我的感想。

下一辈子,过过自我一点的生活吧。

《外婆,外婆》读后感(四):生命自有芳华

我喜欢这本书,念着书名就觉得心里柔软起来,我喜欢字里行间的温情想念,我也喜欢菲利普•托赫冬的外婆,虽然生活环境差异很大,但她的样子我一点也不觉得陌生,像大地一般实在而淳朴,像胡桃那样坚硬,被生活的苦难砸开后是芬芳四溢。

菲利普•托赫冬出生在法国鲁昂的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睡在外婆旁边,在冷得瑟瑟发抖的房子里苦中作乐,后来去巴黎求学、工作,在电影和戏剧界都占有一席之地,外婆有机会就到法兰西喜剧院看他表演,再到后来外婆生病,在老年人的病房里去世。菲利普•托赫冬虽不是专业作家,但我觉得他不拘一格的方式更能承载这种深厚的情感,一幕幕的回忆真挚感人,他也写得极美,为我们呈现出法国小乡村的生活场景,而即使身处的环境不同,他笔下的外婆也让我觉得分外熟悉。

因此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有特别感同身受的地方。外婆没有宗教信仰,也不迷信,但自有她坚定温和的生存法则,她在艰苦的环境下自己勤俭度日,把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她总是说礼物没必要,她对政治不敢兴趣,她对那些没有劳动产出的运动感到好奇,她是多么务实又可爱的人啊!

菲利普•托赫冬说他小时候不希望外婆在他二十岁前去世,因为到二十岁,他就成为一个能面对苦难的男人了,但当他二十岁时,他把“可以接受外婆去世的时间”推迟到三十岁,等到外婆真的去世时,他已经四十岁了,依然没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对于这种事,我们永远都无法准备好,我的外婆年事已高,但我依然没有准备好,我把这个时间又向后推了二十年,我知道我会一直推迟。

以前会不敢看这类书,因为死亡总是那么沉重,总是让人想要逃避,但看《外婆,外婆》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想法,虽然也会笑中带泪,但并不难过,正如菲利普•托赫冬在扉页中写道的,“告诉我拉扯着我的是什么,告诉我风自何方吹来,那些深爱的人去了哪里,告诉我等待着我的是什么”,他从外婆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根,找到自己应该走的路,从此他有了一个永远的屋顶和一片永久的土地。

我爱这样的外婆,也许并没有很多所谓的生活情趣,但要知道,有时候这些风雅是建立在安稳无忧的生活之上,就像一个美丽的瓷瓶,可供平时赏玩,但经不住磨难的考验,而外婆给予我们的是“支撑我们在这个艰难的世界里稳稳站立的东西”,是我们的归属与安定之所。

《外婆,外婆》读后感(五):写给外婆的时间情书

法国人的诗意与浪漫无处不在,在文学的世界里尤为闪耀。菲利普•托赫冬用《外婆,外婆》这样一本饱含深情的小书,回忆了自己外婆的一生。在他的叙述之中,外婆从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变为了世界上最勤劳、美丽,最值得依恋、欣赏,最令人想念的亲人……

在托赫冬的笔下,外婆代表着勤劳、简朴、丰饶幸福的生活。“我”因为外婆爱上了雨,绿色的雨如同绿色的牧场,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带给"我"希望和梦想的力量。在外婆的家里,面包总是会被放硬,苹果也总是要等蔫了、长虫子了才可以吃;孩童们磕磕碰碰,受了小伤的时候,外婆依靠仅有的医疗急救知识,给“我”被胡蜂蛰过的地方涂不知名的药膏,还重新接上了哥哥脱臼的胳膊。这些都与我们童年记忆中的祖母与外婆何其相似。

托赫冬用散文诗般轻盈和诗意的语言回忆了外婆的家,外婆的喜好,外婆的农场,外婆酿的苹果酒,以及所有关于外婆的点点滴滴。“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手工课上为最亲的人做礼物,为外婆做了一个畚箕。“礼物不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在场。”对于所有的奶奶和外婆,大概都是如此,无论自己的子女和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给自己什么样的礼物,她们都会将其看做是最好的礼物。而我们也在和她们常年的相依相伴中慢慢长大成人。

托赫冬的外婆出生在一九一四年三月六日,有过两任丈夫,先后去世了,弟弟也在战争中牺牲。而外婆身边最后一个男人,她的哥哥也先于外婆离世。在“我”看来,“男人们不堪一击,外婆们才更加坚强。”她们代表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对生活永不放弃的精神。

外婆喜欢穿衬衫,非常喜欢爱情故事,还喜欢科幻,她有着对生活的美好渴望。但是由于“在我们的童年时期,诺曼底仍有二战的德军在继续作战。”外婆双肩背负着太多缺少爱和定量面包的孩子,她只能咬牙支撑整个家庭。

“外婆把神马都留着,因为任何东西总有一天可以重复利用,纸袋子用来装种子,奶粉用来喂小牛,广口瓶用来盛下次的果酱,苹果酒瓶、鸡蛋盒都可以反复使用,绳子则用来捆干草和稻草……”外婆还有“我们不能浪费”的原则,这个原则达到顶峰时,外婆居然把“我”和弟弟饲养的天竺鼠中意外死亡的那只做成了红酒洋葱烧天竺鼠,而“我们面面相觑,小口小口地吃掉了我们的天竺鼠,心里内疚不已。”“在外婆家,保质期没有用。因为在外婆的时代,狗都很瘦。”

托赫冬的叙述之中,有我们熟悉或者不了解的许许多多外婆的一生,也有那个经历了战争、贫困、发展、新生的诺曼底海滩、乡村、农场。外婆离开的时候托赫冬四十岁,他是何等的幸运!因为他有足够长的时间和外婆度过漫长的美好时光,尽管也许他从不曾意识到,尽管直到外婆去世,他依旧认为自己没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当外婆老去,患上帕金森氏综合症,不得不依靠别人的帮助而维持生存的状态,“我”用和外婆最贴近的心记录下她最后的时刻。外婆操劳一生终于可以放手一切,“生平第一次去旅行”。而托赫冬也终于明白:“想要成为meme,需要从前的时光和顽强……”

可惜,这样的meme将越来越少,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们人生之中必须经历的成长。《外婆,外婆》恰如一封清新如晨露的信笺,一首亲切悠长的情歌,一声深长婉转的呼唤,是写给外婆的独一无二的时间的情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