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梅子青时的读后感大全

梅子青时的读后感大全

《梅子青时》是一本由张哲 / 刘梅香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梅子青时》读后感(一):梅子青时

秀树

《梅子青时》读后感(二):被脑细胞逐渐关上的历史

读这本书就是15年,刚出就拿到手读完了。然后前两天单向杭州423疯狂朗读夜,跑去找朋友请她吃蛋糕,被店长发现了,说要Q我这种读书日寿星去朗读。慌张翻书,然后书包里就有这么一本。因为我外公给我家留了一本传记。我真的觉得没有几个人,能在有生之年弄清楚自己的祖辈经历了啥。这是一种有生之幸,这一点是我和作者的相似之处。然后我就读了本书作者发现外婆同学录的那一段。然后的确我带了一堆书要换书玩,结束我才想起来说,结果么,只有一个男生要和我换,就把这本书给换走了。。。。嗯,我有一点舍不得。而且换的是本诗集,我这个人没有那么喜欢诗。看在北岛得份上,觉得换书的男生应该会认真对待这本书。就同意了。。。。后来朋友来我书房玩,说我当时朗读完就有读者问书店里有没有这本书。。。单向的风格怎么可能有这么小众的书呢!!!!!不过能有人愿意读这本书。我是十分乐意推得。因为老人真的,不用等到他们都离去,老年痴呆症,思维表达下降,口齿不清,历史就在一天天的人们的无知觉之下,慢慢关上了她的们,老人们如同历史的碎片,被时间之风一点点,一个个碎片得剥离带走,最后消失在不可追寻的尽头。

《梅子青时》读后感(三):从平凡人的角度见证动乱的年代

从平凡人的角度见证那个动乱的年代。抗日形势之艰巨,学校从杭州都被逼到福建了,惊险的学校被轰炸描述,惊险的搜山,好在各种自我保护。

湘湖师范应该是如同现在的高职院校,有三年制、五年制那种,查了下学校最后的命运,还是符合学校的定位。不管怎么样,是整体的社会风气还是,印象深刻的还是书中穿插着跟现在毕业留言册一样的留言单,学生整体的书写水平还是很高的,耐看、行云流水,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书法,就是潘仙华寥寥数笔的“鲜花”作品,也是个性十足,感叹。

提到潘仙华,个人觉得两人是互有好感,就是差点火候,后来遇到那些事,以梅香的性格,应该是决绝的离开。

时光悠悠,年轻的照片看着看着,随着梅香的娓娓道来和作者的书写,悠悠到了新世纪,主角三人的友情重合和世纪见面确实困难,看到三人的合影,是感叹人的性格定下来了,就算是老年痴呆,内心的微笑还在,桃子嘴角还是上扬的。

有读书还是好的,各种不同的信息,各种不同的人,见到的是不同的世界,不管是在什么时候。

最后还是感慨和难忘于那个时代学生毛笔字的潇洒和漂亮。

当然还是不喜欢作者现在与外婆过去的穿插描述。

《梅子青时》读后感(四):她们的青春

青时,即懵懂之色,含苞待放,眼前的景象逐渐清晰,外面世界的窗纱慢慢拉开

认识她时她已人到中年,我只记得她步履蹒跚的姿态,吃饭时都是站着吃,说话慢条斯理,缓缓道来的样子总使我心情格外平静。

一日,我正在隔壁屋睡觉,她推开门,毫无征兆地讲起了她年轻时的事情。正逢全国基础大建设,百废待兴,她举家迁到这里,她带领工人家属盖起了安家的房子,出了无数大力,使得现在腰痛腿痛无法治愈,工作努力被选为全省劳模,参加全国铁道大会,被邓小平同志接见,合了影,但当时物资贫乏,没有舍得要一张。回来时被单位领导妒,遭受排挤。当时家里孩子还没这么多,搬迁来了这里,大的代小的,当姐姐的基本都迟入学两三年。

听到她的故事,仿佛是某段小说情节,我有些恍惚,转念便忘记了。

“你看看,一个,两个,哎呦,这还有呢”。已过二十年,如今我能听懂她说的话只有这一句。是的,糊涂了,变成了这样。

年纪越大,听到她年轻时的故事越多。她年轻时时方圆百里的名人,现如今有人问到我时,他们总是禁不住地感叹。她是有故事的,现在我会玩网络,维修手机电视我样样在行,懂得时下潮流,但听到她的故事,我从来感到自愧不如。就连我那年轻时无比叛逆的爸爸,都老老实实听她的话。

她们的青春,经历了战争,村门口有流寇逃窜,偶尔还能听到枪声,本就生在乱世,百废待兴,她们出力建设,住着亲自盖起的四间平房。年纪大了,上不了露天厕所,没有精力半夜起来烧煤生火,没有力气在水井压水,搬到了楼房。

在她的照拂下,全家人茁壮成长,她口中已经无法讲述完整的故事了,在有能力时,还没有人忘记时,我想记载下来。

小说作者的心情,通过文字句句感同身受,临毕业前,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我暗自想一定要读。

《梅子青时》读后感(五):梅花暗飘香

我在浙图的书架上偶遇了这本书,封面上写着“外婆的青春纪念册”。这本书出版于2015年,描述的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在作者外婆刘梅香身上的动荡青春。

刘梅香是一个时代的普通人,并非出身书香门第。她经历的是一个年代的战乱、动荡,求学、生活之路谓之艰难,校址几经迁移。然而,这些都不能摧毁一个人对民主与平等,自由与解放的追逐。文中说道“人力可克复环境”“多一分磨折,多一分成功。梅香:不要因受磨折而消极悲观,应该积极地去奋斗。”动荡年代之下,坚守更是难得。刘梅香是一位教师,传道授业,真心对待学生。遭遇时期,学生们起哄闹革命,而她却镇定自若,对学生讲“第一,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按照教学计划上课,只要下面有一个学生,我也照样上。如果一个学生都没有,我就站在教室里,站到下课再走。第二,不上课可以,但是将来要找我补课,我是不给你补的。这是我的原则。”这番话,可以看出她对学生是真的负责任和关切,知识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人的改变是重要的!

刘梅香,是怎样一个人呢?她敢于直面社会的不公正,她敢于揭发,两年内因为为人耿直而被辞职两次。反观现实社会,“潜规则”这个词已然成为社会现象,很多人即便遭遇不公,也不敢去揭发,忍一天是一天,这种容忍,在外国人看来就是“东亚病夫”的做法。

作者写到:她站在一边,笑容盖不住脸部线条显现出的硬朗和自持。有着这样笑容的人,多半对事物缺乏狂热,不会狂热地爱,不会狂热地恨,也不会狂热地信仰。正是这种冷静和现实,让她面对时代的浪潮和生活的压力毫无惧色,一路走到今天。这就是刘梅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