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活本身》读后感精选

《生活本身》读后感精选

《生活本身》是一本由罗杰·伊伯特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4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本身》读后感(一):simple,just simple

还没有看完,应该说只看了很少的篇幅。

但是却让我觉得罗杰的动人。

他是一个有着画面记忆的男人,他能够回忆起小时的种种,和爸爸妈妈的种种。家门口的花和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样细腻的男人还很幽默,虽然有些共和党和民主党的笑话让我看完有些摸不到头脑。但是却依旧让人寻味。

相信英文原版会比译本更好看,虽然译者在努力保持它原有的风味,但不免因为翻译而丢失英语原有的味道。

《生活本身》读后感(二):zzz

伊伯特真诚坦率地回顾了个人经历中的一切:他的爱情、他的失败、他的困扰;他为了从酗酒症中康复过来所做的努力;他的婚姻和他的爱 妻——查兹(Chaz);他的政治观以及他的信仰。他写了自己任职于《芝加哥太阳报》的岁月,他那形形色色的报界好友以及与吉恩•西斯科尔(Gene Si skel)合作共事所带来的一生的转变。他回忆了与很多老朋友之间的情谊:斯塔兹•特克尔(Studs Terkel)、迈克•罗伊科(Mike Royko)、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和拉斯•梅耶(Russ Meyer)(伊伯特还为后者写了《飞跃美人谷》的剧本以及为性手枪乐队创作的、后来不幸夭折的电影剧本)。他还将自己对很...

《生活本身》读后感(三):慢慢写

书只看了几页,但不写下来这几页也要交给上天,所以开个书评写下来。

我还以为我写了一个读书笔记,是关于书中提到玛丽莲梦露的部分。我感觉梦露在演员中在作家中有粉丝啊,也正常,那个大明星没有名人粉丝那就是徒有虚名没有大明星的魅力。

作者出身中产家庭,白人,这个几乎不用说,但少见的是,他妻子是黑人,他说他结婚后一下子有了一大家子亲戚,他们没有亲疏之分,都是亲戚,连什么表弟的前男友的旧邻居的女儿也是。怪不得《喜新不厌旧》里说对黑人有个偏见,认为几乎所有黑人都认识,就这种习惯,怎么可能不认识,说几个,都能连得上号,就像小地方的人,都能发现七拐八弯的关系。

他是基督徒,但他并不严格反对堕胎,他曾有下属酗酒,戒酒,在18年滴酒不沾好好工作后喝酒了,死了。

《生活本身》读后感(四):《生活本身》:电影评论大师最有力的电影

文/ 杨三月

我想喜欢电影的人不会对罗伯·伊伯特陌生,无论你是不是喜欢他直白锋利的电影评论风格,你都不能质疑他对电影世界的贡献,他影响了一代观众的观影品味,直接影响了电影的大众定性和票房,同时也间接影响了许多导演对剧本的选择以及执导的方式。我刚喜欢上电影的时候,也曾经追寻过他的“指导”,一部一部看下去,随着优质电影观影量的增多以及自己人生阅历的一点点丰富,终于养成了自己的观影口味,不能不说罗伯·伊伯特是我电影观影路上的“导师”之一。

罗伯·伊伯特的影评内容丰富,从剧本结构到画面美感,从人生哲理到道德意义,这些都经常被人们当作观影标准,他用他敏感的抓捕力和一生的观影经验总结出了他认为的好电影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坦率的人,像“我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讨厌这部电影”这样的句子在他的影评中屡见不鲜,他是不怕得罪人的,哪怕是大导演也一点不怕。

就好像他的这本《生活本身》,不厌其烦,喋喋不休的生活,他就这样呈现出来,所以大评论家的生活也和你我的生活一样平凡,但他却以不一样的眼光看待着这种平凡。在《生活本身》这本书中,罗杰·伊伯特平静坦诚的回顾自己的一生,种种细小琐碎的事情,每一件事给他的感受,一点点组成了他的生活本身。从华盛顿东街410号——他小时的家开始,他的父亲母亲,他的童年,他的求学生涯,他起初的工作,他的宗教信仰,他的好习惯坏习惯,他喜欢的书,他的朋友,他的节目,甚至他的爱情都被他一一脱口而出,娓娓道来。

我想如果不是因为罗伯·伊伯特,许多人也许不会耐着性子去阅读另一个人琐碎的生活,如此平凡无趣。现代人活得都急躁,如果没有点心灵鸡汤,没有点成功哲学,没有刺激人的卖点,质朴的作品就会被时间所淹没。但我并没有把这本书当作传记或者单纯的回忆录看待,我把他看成一部电影,一部色彩需要自己调整的电影。实际上作为一个专业的影评人,罗伯·伊伯特把这部他自己的“电影”的节奏控制得非常好,我眼前呈现的是一个穿背带裤的少年,在电影背景旁白下一步一步走进自己的剧本,拥抱自己的命运。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的颜色就像是电影《大河恋》中主角回忆自己的生活,屏幕上真实的生活一点点展开,色彩有时鲜艳有时又有些昏黄,一个主人公在静静讲述“那时,我认识了一个姑娘……” 那种质朴的描述,温柔,却有力量。

《生活本身》不是一本纯文字性的读本,它是罗杰·伊伯特作为电影评论大师,以他毕生积攒下来的讲述电影的功力,创作的一本可以阅读的电影。不张扬,不夸张,却处处都质朴的力量。

有关罗杰·伊伯特的纪录片在2014年也已经发行了,我更喜欢他的纪录片对《Life itself》这个名字的翻译——人生如戏。

《生活本身》读后感(五):伟大背后的谦卑

2013年4月4日,罗杰·伊伯特离开人世,此前曾与癌症斗争11年,也正是漫长的康复期、下颌骨手术导致不能发声,让他转向在网络与影迷交流,也有了这本自传的诞生。《生活本身》的大部分篇章都是最先发布在伊伯特自己的博客上,其中关于一些影人的部分也曾收录于精选集《在黑暗中醒来》,此次完整结集出版,其实等于伊伯特提供了所能拾起的所有断片,拼凑出上世纪整整一个理想年代的美国知识分子生活群像。

在我看来,伊伯特采用的是无目的性写作,对回忆中的“自我”未加任何突出、渲染和肯定,他回忆祖先,自己成长的家庭,高中和大学,走上媒体之路,成为影评人,只要还记得的东西,他都愿意事无巨细,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他有很多终身未嫁的女性亲戚,十几岁他是怎样在列车上和陌生少女短暂温存,南非种族隔离之时的电影院是怎样的,伦敦的哪些街道、哪些旅馆值得记忆,他尽量把记忆写得有趣,但在其中我们看不到丝毫关于荣誉的沾沾自喜,也没有对于梦想的苛求和野心,只是从一个触感极佳的年轻人开始,有了一些朋友,有了一份工作,哦,似乎做的还不错,仅此而已。至少这本《生活本身》可以告诉我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伊伯特最看重的,首先是好电影,其次是好朋友,也正是这种纯粹,让他始终拥有公允的态度和足够的开放性,还有旺盛的热情——观影过万而笔耕不辍的热情;为“伟大的电影”逐帧拉片几十遍的热情。

伊伯特正式走上职业影评人道路,是从1967年为《芝加哥太阳报》撰写影评专栏开始,时年不过25岁,也恰逢欧陆那边的一些年轻人在致力将电影落入现代和艺术的范畴,伊伯特刚好有幸目睹美国电影业的第二次成长——好莱坞黄金年代已经过去,“混小子”们开始成为大师。于是在伊伯特看过马丁·斯科塞斯的处女作《谁在敲我的门》后,认为他将会成为美国的费里尼,并因此接到马丁的电话,这事刚好在1967年;仅仅一年后,在洛杉矶的潘特吉斯影院,伊伯特又有幸见证另一部世纪佳作的首映——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是如何导致大多数观众昏昏欲睡和提前离场;而在《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开始,伊伯特就已经是赫尔佐格的影迷了,并在30年后,将这部片子列在自己的十佳榜单之内。所有的所有,多少影史的伟大时刻,多少伟大的人,在《生活本身》里面,在伊伯特轻描淡写的笔触之下,一切的意义似乎仅在于一次快乐的恳谈、夜深的那顿酒、隔多年后还会提起的笑话,似乎只是源自“恰好”,伊伯特在享受生活和工作,顺便目睹记录半个世纪美国电影的飞速变化。

伊伯特最广为人知的著作大概是两册《伟大的电影》,却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伟大,所以自传只写“生活”,记忆中的朋友都光彩熠熠超过自己。《生活本身》既是琐碎,也是对自己生活中一切的最高敬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