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延迟满足读后感锦集

延迟满足读后感锦集

《延迟满足》是一本由[美]沃尔特·米歇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2023-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延迟满足》读后感(一):把培养自己的自控力当作获得未来美好生活的法宝

沃尔特·米歇尔是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棉花糖实验,掀起了对自控力的研究浪潮。

最初,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中开展这项实验。每个孩子都得到一块棉花糖,如果他能坚持忍住,不把这块棉花糖吃掉,20分钟后,他会得到两块更大的棉花糖。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参与实验的孩子随时可以把自己面前的棉花糖吃掉,与此同时,实验终止,他也就无法得到最终的奖励,两块更大的棉花糖。

米歇尔在实验中记录,哪些孩子能够坚持到最后,赢得最终的奖励;哪些孩子在中途吃掉了面前的棉花糖;那些提前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各自坚持了多长时间;孩子们都用哪些方法来抗拒棉花糖的诱惑……

米歇尔对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为期多年的持续观察,在实验中可以长期等待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社交能力和认知功能更强;在27~32岁时,自我价值感更好,实现目标时更有效率,能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压力。

米歇尔的这项棉花糖实验实际上就是研究自控力或者意志力对人们将来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这种能力能否通过自我训练的方式得到加强。通过多年的研究,米歇尔发现自控力或意志力就是为了获得未来的收益而延迟当下满足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项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习得的认知技能。

米歇尔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就叫做“棉花糖实验(The Marshmallow Test)”,中信出版集团将其翻译成中文出版,把书的名字定为《延迟满足》。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棉花糖实验的故事。通过实验结果,作者找到了冷却冲动诱惑、延迟满足并实现自我控制的心理过程和策略。

接着,作者又给我们介绍了,自我控制力更好的学龄前儿童,他们的能力是如何使其未来更加成功和幸福的。

作者还分析了自控力如何影响从学龄前到退休规划的整个进程。也就是说,自控力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它能够为我们铺平创造成功和积极期望的道路。

我们不能在拥有自控力和成功之间画等号,但是很多时候它能帮助我们做出选择,选择那条为实现目标而坚持努力的道路。

作者建议,从学龄前就开始把学习自控力纳入课程,有些儿童从很早就有可能会遇到生活中的压力,这些压力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害的,尽早地学习自控力,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构建将来的美好人生。

在《延迟满足》这本书的最后,作者还对有助于日常自控力形成的策略进行了总结,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自控力,非常具有实用性,凡是接触到这本书的读者,都应该牢牢记住这些诀窍。

这是自我控制的核心策略,把面前的诱惑推向遥远的时空,同时在脑海中把遥远的结果拉近到眼前。具体的做法是,如果你在节食或戒烟,你要把进食或吸烟带来的美好感觉努力抛到脑后,同时反复想象肥胖和患肺癌的不幸后果。

这个方法是让我们通过提前准备来达到一种“自我控制自动激活”的效果。米歇尔先生带领孩子们排练了应对小丑的“如果-就”计划,如果小丑先生发出“噗”的声音让你跟他玩,你就只工作,不要看他,并且对自己说“不,我不能,我在工作”。经过排练以后,孩子们能够坚守自己的目标和工作,成功抵制了小丑先生的哄骗。所以我们在脑海中反复进行“如果我走近冰箱,我就不开门”、“如果我看到酒吧,我就穿过马路走到另一边”、“如果早上7点的闹钟响了,我就去健身”这样的想象练习,排练和实践的次数越多,计划实施就会变得越自动。

实际上我们是要找到触发自己某些冲动反应的“热点”,秘诀是记录我们每次失控的瞬间,就是将每次引发压力的特定心理事件记录下来。比如被排斥、不被亲人理解、有规律的噪音等等。找到这个“热点”之后,我们需要马上启动一个冷却策略来分散注意力,比如在心里默数十下、背诵一段警句、站起来活动一下腰部……任何能让你放松下来的事情都可以。诀窍在于“练习,练习,练习”,直到它变成自动的,最终会变成一种内在的回报。

米歇尔总结的策略还包括预先承诺、认知重评、自我疏离等等,通过阅读《延迟满足》这本书,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出具体实施的方法。

如果你正为人父母,《延迟满足》还教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控力。包括“使用分心策略将孩子的注意力从压力感受中转移”、“帮孩子认识到每个选择都有其后果”、“通过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愉快且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培养自控力”、“通过榜样的作用使孩子自主实现自控”等等。

《延迟满足》这本书无论对于成年的我们还是对于孩子来讲,在培养自控力方面都是十分有用的,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改变,最终抛弃你想去除的,获得你想得到的。

—END—

《延迟满足》读后感(二):棉花糖实验,并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那样,它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斯坦佛大学棉花糖实验,是被我们现在提到最多的心理学实验之一。很多人用这样一个实验的结论来审视着自己的孩子或者身边人的人生,用各种手段来提升着孩子们延迟满足的能力,寄希望凭借着这样手的手段让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在未来更加成功。

但这是对于棉花糖实验最正确的理解吗?一个简单的棉花糖试验、一个单纯的等待时间真的能够看到孩子们未来完整的一生吗?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对于棉花糖实验偏颇的理解,更有别有用心的人横加利用,很多人都并没有真正掌握棉花糖实验的精髓。

沃尔特·米歇尔,著名的心理学家,更是棉花糖实验之父,就是他在1962年开启了斯坦福大学棉花糖实验。在这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实验和追追踪下,他对于棉花糖实验的各种结果,也进行着不断的延展和审视,他关注于棉花糖实验的各个方面影响因素,让棉花糖实验的结果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更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有意的指导,他才是最理解棉花糖实验的人。

他的这样一本书《延迟满足》就是在棉花糖实验的各种结论和影响因素的指引下,走进洞悉人心,堪破人生真谛的目的。

那么在这本书之中,米歇尔根据棉花糖实验相关研究,都找到了哪些影响个人最终成功的因素呢?这些因素在我们成功的道路上会起到哪些指导作用呢?能够我们人生带来怎样的有益帮助呢?

那我们就走进这样一系列的实验之中,跟随着米歇尔对于实验历史的回顾,对于实验结论的分析去探索延迟满足的真实世界吧。

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观点,那就是棉花糖实验的结论和延迟满足指引下的成功之间还是有着一些差别的。在棉花糖实验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这就包括孩子的年龄、认知情况,包括实验者自身的基本情况,等等,并不能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就确定孩子的未来会怎样?也并不是当时无法延时满足的孩子,未来必定会走向糟糕的境地,就像作者所说有可能就是当时孩子“着急上厕所”而选择了早早离开呢!

对于心理学实验单一的解读必然都是有问题的,需要我们深入到实验背后去进行更多的考察。

而这样的一本书,就是棉花实验所有考察可能性的总和。再现了延迟满足的各种可能性。当然,结论是肯定的,懂得自我控制的人、能够完成延迟满足的人,必定会比较成功,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掌控感也会更好。

但如果把这个过程强加给孩子们,那往往就会适得其反了,比如有些父母会强制训练孩子们去学会延迟满足,但这种训练却恰恰限制了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把所有改变的动力都寄托在父母身上,那么自身的动力必然就会枯竭,也就不会再有意愿再做出变革。

所以训练延迟满足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许会更好,而这本书中,也提出了很多建议供读者们参考,助力我们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改变,掌握好自己的人生。

关于延迟满足,关于棉花糖实验,作者有着大量的研究和结论,值得我们深入去探索。而这一本书就是这一探索的重要载体。它的每一部分都可能给我们带来认知的改变,都会成为帮助我们成功的真知灼见,那么,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深入阅读这一本《延迟满足》,去寻求改变的力量,去寻求掌控人生的能力吧。

《延迟满足》读后感(三):延迟满足:原来棉花糖实验并非只针对小孩子,所有人都用得上

最近,很欣赏这段话:

这是对人性的考验。

《延迟满足》作者专业而权威的揭示了这一点。

作者沃尔特•米歇尔号称棉花糖之父。

他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通过棉花糖实验预测儿童在实验中的表现和日后生活幸福与成功的相关性。

米歇尔也因为对自控力、延迟满足、意志力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杰出科学贡献奖”。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专注、自控、追求长期价值,懂得延迟满足,才能拥有选择的权利!”

这一点,汉高祖刘邦践行最为恰当。

当初他和项羽约定,谁先攻下咸阳谁为王,他率先攻下面对黄金珠宝和美女,马上抑制不住贪婪和享受的欲望,准备享受。

部下劝他退出咸阳,留给项羽,缓称王。并约法三章,收买民心。

刘邦果然从谏如流,放下称王称霸诱惑,延迟满足,后来垓下之战,将项羽打败,从此开辟汉朝四百年基业。

最近听一位著名企业家说,做什么很好选,难的是不做什么,禁得住诱惑。

这话在理。同样是延迟满足的深度应用。

目前我们的社会变化快,嘈杂声音多,很多利用的就是人性的弱点,搞即时满足。

比如短视频抖音和快手,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手机依赖症,人人有之,轻重不同而已。

比如喜欢挣快钱的商人,往往结局会赔掉所有的钱。

建议读读《延迟满足》这本书,你一定会改变许多,至少看到美国人名校心理学教授的专业、执着和权威,他们这种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

这和少即是多,慢即是快是一个哲学道理。

米歇尔几十年的实验证明: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权威的依据:面对第一个棉花糖,抗住诱惑,等第二个棉花糖出现,说明这个孩子具有延迟满足的特点,他启动了“冷静”系统,因此得到了两个棉花糖,比即时满足的孩子,忍不住马上吃第一个棉花糖。

因为,吃第一个棉花糖的孩子启动的是“冲动”系统,是本能,和动物的本能没有区别,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冷静、理性思考,做出的结果会是不计后果,只重眼前利益,长大以后会是投机家,而不是投资家。

看看身边成功的企业家,谁最成功?当然是任正非和曹德旺。

有意思的是,作者在书中用精准和不乏幽默的语言,说明看似专业和深刻的道理。

比如在“基本原则:冷却“现在”,加热“未来”一节中,他说:

无论多大年龄,自我控制的核心策略都是冷却“现在”,加热“未来”。

他和他同事们以之前开展的戒烟和节食实验中,都证实了这种策略的效果。

例如,当一个准备瘦身的年轻女性在面对食物诱惑时,在吃不吃眼前的汉堡时,马上想到“现在吃未来会更胖”的场景时,她会果断选择不吃汉堡,对食物的渴望确实减少了。

同时,作者拿走出实验室来说明。

当我们的冲动系统迫使我们关注生活中当下的诱惑时,并不会有人提示我们给远期后果升温,给当下满足降温。

这就涉及一个人的意志力问题,这时候用冷却“现在”,加热“未来”的方法最为有效。

再比如,有个著名的生活态度: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这是自我控制生活态度的至高层次。

当我们面对困境,考学落榜,恋爱告吹,亲人离世,职场遭遇中年危机等等情况,不妨用这个大度自我宽慰一下。

因此,我们要用长期乐观的人生审视,用短期悲观的事情锻炼自己,用当下愉悦的方法给自己打气,还愁人生过不好?人生不如意吗?

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尽管各学派各有不同,但最终大部分学派认为:人生随时可以改变,关键在于你自己。

阿德勒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也就是著名的“自己决定性”,同样证明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

我们经常看到电影中的经典镜头,主角陷入不可逆转的危机,要么放弃,要么解决。

这时候,他们就会决策选择解决问题。而这个解决问题,不但自己掌握,而且大多数会挽救亲人或者团队,甚至一个国家,地球。

在《流浪地球》中,吴京扮演的刘培强中校驾驶飞船冲进离子束引爆木星,地球从而摆脱了木星引力,慢慢驶向外太空,寻找人类新的家园。

刘培强选择的就是英勇就义,为了拯救地球。

他的选择具有悲剧性,同时充满正义性。

这是他面对危机,舍身取义,从而拯救大家的故事。

因此,他既是自己的人生主角,自己决定;

同时改变自己,改变身边人,改变地球和所有人的命运。

所以,他的牺牲会引起观众深深的共情和感动,这是一部电影升华主题最吸引人打动人的地方。

刘培强的即时选择,延迟了地球和全人类的生命。

因此,看完《流浪地球》,再看《延迟满足》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延迟满足

暂无评分

[美]沃尔特·米歇尔 / 2023 / 中信出版集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