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家》读后感摘抄

《家》读后感摘抄

《家》是一本由[美] 托妮·莫里森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读后感(一):你是上帝的好孩子

开篇一,最后,“它们是那么美。那么残酷。”正如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美丽,又残酷。战争的伤害,内心无尽的挣扎更甚肉体的创伤。归途,为了自己的妹妹,为了自己心里的守护。看到妹妹那一刻,是愤怒、心痛、绝望、亦或是一瞬间的心终于安稳的躺在了胸腔内。他抱着轻得像根羽毛的妹妹,脚步如灌铅一般。。而这一切,也终将结束。“你是上帝的好孩子,记住这点就行了。”『p126』“他们相信,有些恶无可救药,最好留给上帝去终结,另一些则可以挽救。关键要懂得如何区分。”『128』“年龄的成长不是学来的,成熟是自然而然的事。对亲人的哀悼能帮你长大,但上帝的力量更强,她们谁都不想在造物主面前解释自己如何浪费了一生。她们知道,有一个问题祂会问每个人:'你活着的时候都干了什么?'”『127』想起书中一句话,“风和干净的傍晚天空撑起的芝加哥。”这是怎样的场景呢?

《家》读后感(二):托妮·莫里森 - 家

0,在美国社会重重不平等环境中,从朝鲜战场回来的黑人士兵,迈过了种族、家庭、亲友、爱情的不幸,与她的妹妹渐渐振作起来的故事。正好与最近美国枪杀黑人的事件有一点联系。

1,托尼莫里森老太太的书,因为音乐和诺奖而开始读,就是那本《爵士乐》,然后读了《宠儿》,这本《家》是第三本,早于放在家里的《所罗门之歌》和购物车里的另外两本。

2,老太太写的东西,光就内容来说(比如腰封和简介的一窥),对我的吸引力不大,黑人的苦难我能理解,但是用一种细腻的方式达到同频则很难。这本书写了黑人、战争、歧视、死亡……种种逆境下幸存下来的人们——靠着异乎寻常的坚强、乐观、善良,似乎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人相反。

3,但是,她的作品,一旦读起来,就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吸引力,不是很紧密,恰恰维持在让你把它读完的程度,而且这吸引力越来越大,仿佛带着加速度。

《家》读后感(三):关于力量

如何开始一个故事,从哪里开始讲述永远是一个难题。看到《家》这部作品时,觉得这本书超赞的一点就是它的展开,一切开始的那么随意,似乎作者某一天突然就想要写一个故事,于是弗兰克踏上了他的历程。这个开始可以是一个狂风暴雨的早上,也可以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简单,开始就好了,然后写一去,一直写下去,到你随时想结束的地方就结束,干脆却又回味悠长。

托尼·莫里森是个写故事的高手,她从来没有交待过背景,也没有很详细的说明人物。章节之间又看似各自独立,人物的出现零零散散,时间上也不是直线叙述,穿插着过去和未来。而这一切却可以如此不着痕迹的推进,突然就豁然开朗,最初时的疑惑,也慢慢的解开。不知不觉间故事里的人物成为了读者的朋友,他们言语不多,不会过多打扰,可是就是让你觉得惦念,想要去关心。不过他们可不用你的任何怜悯,这些朋友们在不幸中却充满着力量。是的,他们自强不息,他们想要做的只是一种平静的述说,去述说着他们的存在,你无需做任何事情,只要安静的倾听即可。

一个本是激烈发生的故事却可以如此淡淡的讲述,却又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力量,那种在黑暗日子里梦想着一切美好的力量。对于自己的出身无从选择,可是不管怎样家永远给人以力量,我们出走半世,终究回归的地方。

《家》读后感(四):Maybe Final Answer.

他的爱保护了她,却没有让她变得强大。那是他欠她的吗?为什么那时他的责任而不是她自己的?”——《家》

”我的爱,没有保护,一点也没有。“——《恩惠》

”无拘无束者的爱是绝不安全的。被爱者得不到任何馈赠。“——《最蓝的眼睛》

爱可以没有保护。这是托妮•莫里森的回答。你可以享受保护,但是绝不能依赖保护。因为自由人的爱是绝不安全的。唯一安全的是你自己。健全的自己。自由、独立,甚至放浪不羁。

“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有义务拯救你。给你自己土地播种吧。”寻求归属的过程也是寻求自我的过程,寻求过去的过程也是寻求未来的过程。女人对着太阳张开双腿,男人重新找回自己的责任和宝物。

我们重新埋葬死人,用新生活的被单——色彩缤纷。月桂树(历史)被从中间劈开,但是生机勃勃。树下站着的是一个人!一个自由人。死去的人,弗兰克,茜,还有穿左特装的男人(宽大的帽子让人想起《爱》中的警头怪)。

一个有真正归属的人,才会在宇宙中显得孑然独立。茜失去了一切,但是寻找到了自我。她可以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是不能没有自我。女性不应该把所有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像塞丝。伊娃烧死自己的儿子“李子”,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配不上她的爱。

没错,秀拉一直是对的。

在童年中母爱的缺席造成了对过去的扭曲。茜和弗兰克的母亲明显是爱他们的。但是他们之间没有交流。这是一种失语。

这本书是热烈的,充满活力的,综合的,却不是残酷的,典型的。情感和自然最终还是占据了一切。阳光中,托妮莫里森打开她的盒子,她解答了我们的问题,马上就会入睡了。

最后插一句:信息量太大!!!

《家》读后感(五):通往家园的自我救赎之路。

这是一部碎片化的、空间重叠的故事,既有第一人称的叙述,又有第三视角的讲述。整本小说在时空上的纵横、故事主体的转换让人目不暇接,产生一种宗教性的、篇章宏大的阅读感受。

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弗兰克 莫尼的黑人美国大兵,从朝鲜战场回来后精神接近崩溃边缘,在接到妹妹茜的求救信,才从麻木的灰暗世界里走出,进而回到家乡,得到精神上的救赎和解脱的故事。

小说分为十七个章节,有近一半的章节是以弗兰克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的,像是在对一位听众叙述自己的过往;另一半的章节则是以讲述者的视角,像一个全景镜头,从情感之外观察着这一切。作为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托尼无疑具有高明的讲故事的技巧,她更倾向于用一种隐晦的、曲径通幽式的方式来凸显出主人公的情感、境遇。她不直接告诉我们:“你们看,二战以后的美国种族歧视是多么严重,黑人受到了多么不平等的待遇,我们是多么不满,我要控诉这一切。”而是用“弗兰克眼睁睁地看着她裙子边缘的花朵暗淡下去,上衣的红色渐渐退去,直到变得如牛奶般苍白。而后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物,包括窗外的树、天空、玩滑板车的男孩、草地和篱笆。一切色彩都消失了,世界变成了一块黑白电影屏幕。”来表现弗兰克内心的愤怒,这是他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而产生的极度愤怒的生理感受。

在弗兰克从精神病院回到家乡的这一路,很多碎片化的记忆,在每一个时刻向他侵袭。他在祖母家里遭到的虐待、在朝鲜战场上的残酷和暴虐,导致他不能原谅这个世界,也不能原谅自己。开篇提到的和妹妹一起看到的埋尸,和旁边那无比美丽的马,成为了后来宽恕这个世界和宽恕自己的原始动因。一路上,那些假仁假义的白人,那些冰冷的标语,那些因为肤色而被拒绝的一切事物,让他逐渐看清;同时也有热心的陌生人,一起出生赴死的兄弟,共同品尝生活的爱人……

这些都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尽管那些温暖只是存在于回忆里的过往:他在多少个日夜里,想到被炸断胳膊的战友,他在几英里的雪地里挖出断掉的胳膊,看着战友紧紧地抱在怀里,还是那么痛苦地死去;想到那个在他们的垃圾堆里捡拾任何食物残渣的朝鲜女孩,在感受到女孩可能让他置于诱惑之中的时候,冰冷、迅速、不可置否地开枪射击,一枪致命。尽管她只是一个孩子,一个与这场战争无关的生命。他不肯面对自己,把这段经历安插到自己的战友身上,在最后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

他一直都憎恨家乡,那个仅仅留下痛苦回忆的地方。在不得已面对这片土地时,他发现,以前那些过往,都改变了。恶毒的祖母中风了,儿时的马场早已物是人非,那些美丽的马已经被屠宰,成为战时的配给。让他感到恶心的是,马场变成了一个赌场,把人当作野兽,让父亲和儿子互砍,直到其中一个杀掉另一个。他们看腻了狗斗,把人当狗来满足自己厌倦了的口味。

他经历过这一切,才能在苦痛之中涅槃。只有经历过苦难,人才会成长,不是吗。

小说结尾,又回到那个小时候看到过的马场和埋尸之地。他和妹妹一起,牵着彼此之手,把那副尸骨挖了出来,重新埋在一颗月桂树下。月桂树被从中间劈开,却仍然茁壮生长,伸展双臂,一条向左,一条向右,他在它的脚下竖起一座墓碑:这里站着一个人。

我在那里站了很久,看着那棵树。

它看起来那么茁壮,

那么美。

被从中间劈开,却生机勃勃。

茜碰了碰我的肩,

轻轻的。

弗兰克?

怎么了?

走吧,哥哥。我们回家。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