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空间”的美术史读后感100字

“空间”的美术史读后感100字

《“空间”的美术史》是一本由[美] 巫鸿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空间”的美术史》读后感(一):物与空间

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意义!博论开始做会再来看一遍。在这本书中我仔细理了理自己的思路,关于两面性,物的想像力以及物与媒介的关系。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面向,用老师的话说值得做非常有意义!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没有人做过的部分,我应该如何整理我的思路,讲经验上升为理论也有难度。继续思考吧!

我也不知道我在说啥,就是混乱中的思考。

《“空间”的美术史》读后感(二):空间的三个层面理解

他将“空间”作为美术史研究除图像(image)和视觉(vision)之外的第三条线索。

我所理解的空间在三个层面上。

其一,是二维平面对三维世界的模仿空间。西方绘画中用点、线、面所描绘的立体透视,以及中式绘画的散点透视或位置经营。对于空间的不同描绘显示出了人们在艺术功能和观念上的诸多区别。

其二,是具体器物的空间属性。我们不应该问空间是什么,而应该探究空间如何存在。器物在规定了特殊的空间之后才具有形态和功用。所谓椅子的“椅子性”,类似于日本设计观念中所提到的,好的设计应当是开发出物品本身的属性,让人能自觉的开发并利用物的功能。

其三,是真实环境中的空间研究。将各类器物和图像放归到它本身的环境中,借助器物对于空间的指示、分隔作用,反推其自身的含义。让环境中的研究成为具有方向性的、动态的、能够被还原的行动场所。

尽管理论十分抽象,但是巫鸿先生用最简单的实例掰开了揉碎了讲,慢慢读下来倒也有些收获。至少演讲比书后的对话有趣易懂得多了。在还书回馆之前赶紧想一遍,狗熊掰的棒子还得拿回家煮呢!嗝。

《“空间”的美术史》读后感(三):空间的美感

空间的美术史,我选书向来不太在乎作者是谁,只是先看版面,再看内容,觉得对自己口味,就会成为目标,成为目标不一定马上入手,毕竟饮食男女,需要经济考量,另外一个也是不想成为网络上那些只炫书不太看书的键盘侠,所以一般都是觉得自己有时间,有财力又未囤积过多的时候才会入手一些书,或者是已经在图书馆里阅读过,觉得有珍藏或者再阅读的价值的,拿来入手,这样这些年我也偏居一隅,在信息资源都相对欠缺的条件下,入手了相当一部分好书,这本就是其中一本,很欣赏作者巫鸿著书的水平,不只一本书想入手,他的好几本书我都很有阅读欲望,只是时间金钱和精力不允许,才没有仓促入手,他的书虽然小贵,但是我却觉得物有所值,很好且具有收藏价值。这本空间的美术史就是很好的一本,能够出这样一本书,作者也是会耗费很多心血,查找资料,阅读文献,自己再编辑表达自己的观点,好羡慕这些能够做学问的人,他们给了我更广阔的视野和空间,即使偏居一隅,也不再觉得孤陋寡闻,即使老之将至,也不再觉得自己百无一用,活到老,学到老,既是愉悦自己,也是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能读书时就读书,能做事时就做事,这是我信奉的真理,不要让自己在空虚无聊中荒废了自己,至少让自己的生命流逝的有点儿仪式感,那也是对我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一种体现。

《“空间”的美术史》读后感(四):历史的悠久与艺术的深厚

对于历史学科不太感兴趣的我,一直有点崇拜西方的视觉性与形式感,以及日本的工匠精神,看了蒋勋的东西方美术史,巫鸿老师的《物画影》以及这本,把崇洋媚外的我往回拉了拉,大中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随之产生的艺术史确实深厚而独特,尤其在当代我们更倡导文化自信,宣扬国潮文化,我认为巫老师的很多研究著作,都可以拿来阅读学习,深入了解我们自身的艺术文化。

巫老师很善于用有记忆点的概念去分析美术史,在第一讲中提到的图像中的空间界阈,界阈这一词对我来说是一个新概念。马王堆1号墓出土帛画中有很多界阈标识,反转T形构成“天门-地面”,横板与顶盖相互配合,构成了一系列“半闭合”空间。而在此讲中最后一个概念经营位置,在后续的讨论中有提到这一词是偏西方的说法,而让我从中学习到的是,巫老师学贯中西的学识,能从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中方的美术史,这一词我也挺感兴趣,在分析《劳度叉斗圣变相》这一斗法壁画中挺适用。

说到空间与物,文中提到这个理论来自海德格尔,亨利.摩尔和贾科梅蒂的雕塑一反传统观念的把空间理解为盛放雕塑的一个硕大空箱,而通过模糊实体和空间的界限创造了二者的共生,孔洞的运用,收缩体量、制造距离。单面、双面、多面、旋转,多面的屏风、四方的石棺、旋转的漆盒;铜镜的抛光一面作为映照,背面四周环以图像,图像可以是道教仙山、儒家典范、天宫月桂、鸳鸯戏水,也可能是镶嵌了金、银、玉和珠贝等名贵材料,看起来精美度不比日本的井盖逊色。还有意思的是座椅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古代至当代的艺术中,《凡.高的椅子》、《高更的椅子》,安迪沃霍尔的《电椅》,“椅子艺术家”哥伦比亚艺术家桃瑞丝.沙尔塞朵,《1600张椅子》。

《“空间”的美术史》读后感(五):cyl读后感

《“空间”的美术史》记录了巫鸿在OCAT研究中心的系列演讲, 包含“空间与图像”“空间与物”和“空间与总体艺术”三部分内容;也是他对美术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总结。此书指出,“空间”这一概念在近二三十年以“图像”和“形式”为核心的美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从绘画构图、雕塑设计、墓葬布局、器物的装饰纹样与鉴赏范围,延伸至礼仪空间、跨地域美术交流,以及美术馆和展览设计等都带有空间的意味。虽然“空间”概念一直存在于美术史研究的不同范畴中,却没有作为一个明确的方法论概念被提出。

第一讲为“空间与图像”通过个例研究来展现“空间”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表现和作用 。汉代不同风格的透视(三维到二维转换的不同方法)不是进化式,而是出于某种有目的的选择。平面的可能是儒生追求的古典风格( 三维透视可能是宫廷趣味的描述性风格。王莽之后,儒生模仿东周图示,做出的平面的、风格简单的、以经典题材为主的礼仪画像。西汉后期,主要以墓主人肖像、侍从和生活场景为内容。“研究传统中国美术的一项任务因此是通过分析实际作品去探索非线性透视的空间表现方法”,注意不要以西方的透视法进化论去归类。“使用重屏或类似的重叠式构图,通过在画中增加与画面平行的“内部画框”,已达到减缩和错视的目的”。从而“追求的是使图像本身最大程度上称为自身信息的载体”。本杰明·马奇认为这些风格并非一种发展,而是一种选择,一种有目的的选择

巫鸿反思了西方传统美术史研究中使用“空间”概念的两种基本方式, 即“图像空间”与“视觉空间”。前者将空间理解为构成图像意义的一个因素, 后者则将空间视为视觉感知及再现的内涵和手段;前者 沿袭图像学的思路, 后者则属于形式分析和心理学的系统。

第二讲为“空间与物”中国的“礼”的传统不同于其他文明,我们的“器”和“礼”紧急结合,实际上是一种“微型纪念碑”,而“器”则是空间实体和空白的结合,这种传统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一直到青铜时代的青铜器,这也是中国的青铜时代不同于其他文明之处;在“内部与外部”这一部分,作者认为一件器物的内部和外部是共生的,也是分隔的。他认为空间”方法的逻辑出发点和重点有两个层面:一是, 将空间视为具体图像或作品的实际存在形态, 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式、产生的缘由与展示的环境等;二是, 在更深的层面, 将空间视为“由图像或作品建构起来的结构性联系”。

第三讲为“空间与总体艺术”。首先介绍了“总体艺术”的概念,一种汇集了多种艺术形式的总体展示方式,观众通过汇集不同的知识感受到一个总体的艺术经验,在这里作者提到了中国古代的墓葬艺术,这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持续上千的地下艺术传统,丰富的资料令西方美术史家羡慕,作者分析了了曾侯乙墓、满城汉墓和张文藻墓阐述了“总体艺术”的概念和他们的内涵,在宋元墓葬“微型化”的部分,她认为白沙宋墓这样的墓葬具有三级所见的空间,代表了墓主人的肖像、尸体和灵魂。

我看完给我带来的反思的是,“空间”到底指向什么。“空间”是“多维指涉”性质成为不同种类美术史研究之间的一个“共享概念”,帮助我们链接综合艺术品的自身内容和形式以及艺术品产生和展示的条件和环境,为分析图像、雕塑、器物和建筑的共存关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考方式,使我们面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时,有打通内外的解读可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