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女性主义疗法读后感100字

女性主义疗法读后感100字

《女性主义疗法》是一本由[美]劳拉·布朗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02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性主义疗法》读后感(一):愚公移山的勇气

女性主义疗法是仅针对女性开展的咨询方式吗?

劳拉·S·布朗博士认为,女性主义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范式,它认为人们能够为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负责,人们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且渴望改变。(这个观点根植于人本主义,所以女性主义治疗师可以划入人本主义流派。)女性主义疗法聚焦个人对自己的生活的掌控力,针对个人无助无力的感觉开展工作。通过给来访者赋权提升来访者的掌控力,从而有能力去面对和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对女性主义疗法最大的误解是:它只针对女性开展工作。不是这样的,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会体验到这样那样的无助时刻。比如你生活在香港,因为自己不会说粤语被其他人明里暗里地排斥甚至嘲笑,你为此感到十分沮丧。这种情况被叫做“失权”。失权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而女性主义疗法的主要工作就是“赋权”,首先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经历这些歧视和糟糕的对待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个人缺陷,而是因为自己属于某个被贬低的群体。社会本应给予所有人平等的尊重,但事实并非如此。然而这并不是个人的错误,所以也不应该为此苛责自己。

女性主义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拥有的力量,从而有能力去面对和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女性主义疗法适用于那些在父权制社会中被压迫的对象,比如女性,或者同性恋群体,或者被主流社会排斥的对象(比如一个班级里仅有的一个农村孩子,或者生活在美国的少数族裔)。女性主义疗法主张和这样的来访者讨论他们在当下环境中失去的权利,从而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病,而是父权制社会对非主流群体的压迫。

上野千鹤子介绍过一个概念”一人一杀“,就是说我们改变社会的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我会花一辈子,至少改变一个人。

女性主义咨询师通过一个一个地改变单个个体,从而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所以做一名女性主义咨询师,需要有愚公移山的勇气。

《女性主义疗法》读后感(二):《女性主义疗法》的读后感悟

这里面提到的女性主义疗法更像是西方的女性主义疗法,可以明显感受到和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阶段悉悉相关,也因此带着自由女权的部分优势以及局限。

优势:第一,对父权权力的解析比较到位,同时给出了如何在治疗过程给被治疗者父权的有效办法,让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在接受心理治疗时碰到的问题,比如自己无法给自己赋权的困难。第二,对女性隐性痛苦的归纳总结较为到位,同时肯定了被治疗者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所作出的挣扎,哪怕这样的挣扎并不是世俗认可的挣扎,至少我肯定了自残对我来说是一种有效缓解痛苦的方法,这是我在对抗疾病的一种表现,我不会因为这件事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同时会去寻求更好的办法去缓解痛苦,女性的隐创伤是一个非常值得被讨论思考的话题。

我该如何对抗父权压迫下的痛苦:

第一,说不没有那么难,后果不会那么严重。我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感受到了社会对我的冒犯而我没有出逃的路径,但是,“没有出逃的路径”本身是一种对自我的限制与禁锢,当我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其实都是我在被潜意识里的各种隐隐威胁的时候,因为在我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在被“威胁”,被批评威胁,被别人不喜欢我的可能性威胁,所以不妨从小事开始锻炼自己不被潜意识“威胁”的能力,其实后果不会怎么样,人生也不会完。

第二,“高压”之下,必有对策,我一定要始终坚信这一点。

剩下的还需要我再去思考,我现在并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出逃还不那么容易,但是最好尽早独立,逃离家庭这种典型的父权制结构,也是一种对抗

劣势:

女性主义疗法诞生于女性的创伤,是女性前辈不断发展出来的,应该将研究领域放到女性身上,即使都受父权压迫,女性与少数群体受到的压迫与经历也是存在区别的,这时候不应该将范围扩大,甚至觉得这是对父权的深层理解,而是应该将范围缩小,仅仅研究女性,生理和心理都为女的女性,在女性群体本身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去关注这些少数群体,那么这种疗法也是本末倒置罢了。不过好在膈应人的部分很少,可以接受,取其精华,因此扣一星

整本书四星

《女性主义疗法》读后感(三):父权与赋权

读《女性主义疗法》这本书时意识到父权和赋权在中文中是相同读音,这一点很有趣。所以每次向别人介绍这一疗法时,都会讲到女性主义疗法的核心概念是赋权。想想不太对,又解释一遍是赋予的赋,权力的权。作为后现代的疗法之一,女性主义疗法和很多疗法都存在共通之处,比如都强调来访者是自己生命的专家和主人,这些与心理治疗中的人本主义、叙事疗法等相互辉映。但它更是一种后现代整合模型,关注性别、社会地位和权力,从而理解人类的困境。

初学心理学时,每每读到卡尔罗杰斯,觉得他真是一个温暖的人,所以才创立了人本主义。而女性主义疗法根植于人本主义疗法,与上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相结合,该流派的发展好像充满历史必然性。纵观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历程,再结合女性治疗师的处境,可以看到短短几十年女性主义的发展也由无差别激进的女权过度到现如今多元、全球、后现代的女性主义。值得令人注意的是,从字面来看女性主义疗法所面向的来访者是女性,最开始女性主义疗法确实也只面向女性,但随着发展,该疗法所面向的群体是多元的,当然也包括男性。虽然表面上女性和男性担忧的内容有所差异,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对于性别的建构过程,父权制同样可能是某些男性痛苦的来源,性别歧视及父权制同样压迫男性。针对个体而言,社会文化制度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很多时候是以一种微小隐形的方式出现的,这种偏见和隐创伤很多时候会带给个体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最后形成一种自我图示,而这也解释了父权制为什么会让我们失权,因为它无时无刻在向我们每一个人传递大量的失权信息:如阶级是不可避免的,真正的社会变革是不可能的,性别化的或其他社会构建的角色或关系是不可改变的。这些观念催生了一种社会性恍惚。女性主义疗法邀请参与者留意权力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可以供他们使用,从而中止这种无力的恍惚感。

在治疗的过程中,女性主义治疗师将平等关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为每一个来访者创造平等的环境并为他们赋权是女性主义治疗师非常核心的使命。不可否认弗洛伊德时代心理治疗带有许多厌女的色彩,而现如今的治疗关系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也并不处于平等的关系中。如果拥有特权而不自知,隐藏的权力不平等会变成另一种潜在的压迫形式。女性主义治疗师深知揭露权威的过程其实就是赋权的第一步,因此治疗师会主动谈论权力的话题,并对权力保持觉察。同时女性主义治疗师还要看到那些不适应的症状和痛苦在本质上是一种反抗,许多失权的策略其实融合了灵感、天赋与渴望,只不过在现有的语境下变成了失败的象征。这种对于痛苦的解读带有一些浪漫和希望感,而这源自于女性主义治疗师对于来访者本身就是权威的坚信。

作为一名心理学从业者,读完这本书后深刻感觉到心理治疗应该具有解放性,什么叫做解放?也许是脱离痛苦,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压迫和快乐拥有觉察和命名的权力。而女性主义也提供了一种视角去为自己赋权,对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保持觉知和警惕,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