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半糖时刻》读后感摘抄

《半糖时刻》是一本由骆平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0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糖时刻》读后感(一):蜘蛛网般的人生

《半糖时刻》。

看题目我还以为是一本减肥的书。其实是一本写中年人的爱情小说。

半糖主义妙就妙在一个“半”字。 又要感受糖的甜。又不想吃糖的亏。 于是,半糖就出现了。

典型求全的心理。什么都不想放弃。

这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别出色。心理描写特别细腻。 朱砂 青豆 这样的名字如何想来?颇有一种成为白月光与朱砂痣的潜力。

我对朱砂的心理特别有认同感,尤其是她那种做了事不开心,不做事不甘心的心理,简直是写到我的心坎里了。 就说朱砂当家庭主妇的初始,问题接踵而至。

“早晨的超市,夜晚的厨房,像两场飓风,一转眼就把她的一整天给吸卷到了半空,再啪的一下拍死在地上。” 我自己属于那种不太喜欢做饭的人,家中又偏偏有吃饭比较挑剔的人,人家不像有些人一样把事摆在明面上,典型的属于韦小宝的师傅九难那种类型的,好吃的就多夹两筷子。你要是无知无识没心没肺也就罢了,偏偏你能感受到那种差别。你在超市里头用心挑一点,做饭的时候做的精细一点,别人的筷头就会勤一点。 当我看到小说里写朱砂下厨之后,她的丈夫罗勒就会多回来一点,不觉发出了然的苦笑。

“她觉得累。”的确是,怎么会不累呢?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属于那种按照世俗的观念,你应该去做,但是你真的不爱做的。这样的事情,做着就是累。 更何况朱砂的家庭关系比我复杂的多。

她是一个继母。不需要别人道德绑架,朱砂已经道德束缚了自己。她不仅要严格的以一个优秀的后母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她还会自觉自愿的拿自己和前夫的现任相比,觉得自己不应该输给那个任劳任怨的女人。那个女人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标杆儿。 不想比,但是朱砂总还是忍不住拿自己和她相比。她怎么能在那样琐碎的生活中坚持那么久呢?她能做到的,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

就这样把自己陷入了蜘蛛网中。蜘蛛丝并不能缠死她,但是黏黏腻腻,让她的人生过得很不舒服。 很喜欢作者的这种想法。

仿佛一面镜子,或者说一个装在家里的摄像机,让我们窥见了自己。

《半糖时刻》读后感(二):半糖时刻:高知识女性的平和情感经历

“从前的她,习惯去做天长地久一般的打算,未曾细细察知轻盈与沉重、宏大与微小,一路都是箭在弦上似的紧绷着,不肯认输,不愿低头。直到两年多以前,她在体检中查出了肺部有结节,从惶恐与惊惧中挣扎出来,……脚步慢下来,方能从最深的黑暗里找出微淡的光。”

初高中时,我偏爱看言情小说和电视剧,比如《最好的我们》、《一起同过窗》和《七月与安生》,书中的男女主角和我相差不了几岁,一样的年轻,眉眼间也有着网络上形容大学生的那种“清澈的愚蠢”。他们的爱情也都是轰轰烈烈的,虽然没有罗密欧和朱丽叶一样抵死相爱,但甜蜜与冷战、赌气与争吵一点都不会少。

谁能想到,毕业后我慢慢开始喜欢阅读平淡的感情,或许是从看了《父母爱情》的后半段开始吧。我开始发现生活中诸多现实的琐事,无法支撑起言情小说中永远的激情与热爱。也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平凡而真实的讲述感情的小说,也就是在这时,遇到了骆平的《半糖时刻》。

这本书的主人公朱砂,是一位高学历、高修养的高知识女性,三四十岁的年纪,有前夫也有现任,有儿子也有继女。

故事由继女言姐的婚礼作为开始,讲述了朱砂如今的略显平淡,却又不失清雅的生活,她目睹言姐的任性与丈夫手下学生斯羽的斗志,彷佛都能看到自己从前的影子,有时会被他们牵动情绪,更多情况是安然于自己与丈夫罗勒如今淡雅的生活。我就这样透过朱砂的讲述,走入了他们的世界。

一开始,我不喜欢这本《半糖时刻》的书封,以灰色作为底色,看上去像水泥路一样灰蒙蒙的,让人感觉整本书的基调都很暗淡,书名也是冷冰冰的黑色,一点都不甜。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脱去了书封的封面,淡粉色的背景下点缀着几片花瓣,书名也是使用粉色的字体。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反而有些理解书封的色彩设计,如同一杯奶茶选择了半糖,浅尝时感觉有些无味,喝多了也能品味出茶底的微苦。如主人公朱砂一般,人到中年,生活不再大起大落,平平淡淡之间也能品尝出半糖的微甜。

书名:半糖时刻 作者:骆平 类型:文学·小说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半糖时刻》读后感(三):半糖时刻,这个甜度的爱你喜欢吗?

看了《半糖时刻》,我特意去查了查:

半糖主义中宣告爱情宣言“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若有事物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真心,不用天天黏在一起爱。爱得来不易,要留一点空隙。彼此才能呼吸”爱情就是这么没有道理,如果一对夫妻结婚后两地分居,就会担心对方会不会变心,两个人粘的太紧,就应证了一句话。“爱得太用力,爱就燃烧的太快”。

半糖主义代表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太苦的日子会使人沮丧,失望,而过甜的日子容易让人不识甜为何物,不懂珍惜。

书中的经历或许是我们生活中、身边的、可能发生的一些人的一些事

她们经历过婚姻,再次走进婚姻,没有恋爱时候的热情,有的更多的是理性时刻在线,分寸感十足,和谐生活,在一起又有一定距离,不依赖,有自我……

但是即使规划再好的路,也会有突发事件

这个残年年纪的女人,遇到了青春的男孩,

平静的“半糖时刻”泛起了涟漪!

思想上、感情上……既“有情”又“无情”

既智慧,又悲悯!

是青春与残年的感情力量较量!

现实告诉我们,面具下的我们,在这么多年的佩戴下,合二为一,想要任性一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年轻,带着求知与探索,有时勇敢,却也可能因为疾病有所顾虑……

残年,或许会考虑年龄的差距,会考虑现有状况,周围人的评价……

这个世界上从没有什么爱情固定公式!男大女小,女小男大,大多少,小多少?爱情本就没有对错,如果人生是段旅程,在有爱的时候奋不顾身吧!别留下遗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