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达或爱欲读后感1000字

《爱达或爱欲》是一本由[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5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达或爱欲》读后感(一):绝对好书,但不推荐别人看

豆瓣推荐、力荐之类的选项很不合理。

这本书极好,立意、手法、文笔都独树一帜,可是难懂,推荐给人看,也未必有几人能看懂。就像《洛丽塔》,读者众多,懂得怕是很少。在着魔的猎人旅馆,那个关键的时刻,不是亨伯特诱奸洛丽塔,是洛丽塔引诱了他,这一点有几人分得清?匆匆看了《爱达》的人估计会中了纳博科夫的圈套,以为他是高调赞美不伦之恋呢。

两百多年前,曹雪芹写石头记,有一个化名脂砚斋的人评点,随性写上几句,说这事我曾亲历云云。据传,脂砚斋是曹雪芹困顿之时的红颜知己。这样的创作模式,在《爱达或爱欲》的第一部里找到了回响:暮年的凡撰写家族纪事,陪在他身边的爱达,时不时跑出来点评一两句,是如此任性。

纳博科夫的文笔是如此精妙自如,典故、戏仿信手拈来,头韵尾韵俯拾即是,英法德俄意大利拉丁语自由切换,叙事角度和时空变幻多姿,比喻、拟人之类的手法,格外新奇……并且,将庸俗的故事翻出了新花样,凡的自命不凡,爱达的放荡傲慢,玛丽亚的自私,德蒙的自大,人物形象立得住。主题依旧藏得很深,第十页看似一处闲笔,到第三百页就豁然重要起来,这是《红楼梦》和《尤利西斯》的范儿。

文艺青年还是不要看这书了,这不可是昆德拉那种浅俗的东西。

《爱达或爱欲》读后感(二):没读懂怎么着吧

终于读完了。过程中带着满腔怒火,一再压抑着。

很烦纳博科夫咬文嚼字的行文方式,相当讨厌他这种炫技卖弄行为,让人看着累、看不懂、没耐心看懂,您写作既然是要公开出版发行,就别故弄玄虚好么?难道我还得一再重读,就为搞懂厚厚一本中的所有文字、段落的真正意思?时间是很宝贵的人生是很宝贵的,我不止您这一本书要读好么。

明明就TM一有钱浪荡子的浪荡不伦一生恋,并不复杂,而且整个故事其实颇能给人以希望和启示——那就是灵魂的吸引力和契合,能超越血缘羁绊、岁月流逝、容颜衰退、肉体贪欢,可非要写那么云山雾罩的干嘛,好好讲话,就成不了名家名著了?

真正有底气的大家都不作。

就像毛姆那样平实地讲述故事难道不行么?

像奥尔罕·帕慕克也成啊,人家写得不也能媲美您所推崇的《追忆似水年华》好么?

您崇拜到不行的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也不是您这写法啊。

还没读过您崇尚的《尤利西斯》,但从有限的耳闻也知写法比您接地气。

时不时穿插大段意识流、蒙太奇、哲学思辩很生硬、很莫名其妙好么老老老大爷。

还有,要么自传,要么虚构到底,两头都不靠,还弄点科幻超现实元素,最烦,就像明明就是个电话,非要通篇称为水话不可,这叫什么创新什么讲究??这不有病么?

另外,翻译得还是生硬,译者本身一定得是见过世面、阅历丰富之人,一直在象牙塔里的纯学院派不行的。

不吐槽不快。就酱。

《爱达或爱欲》读后感(三):一篇半途而废的评论

有一次车里坐了很多人,于是我有了足够自然或是光明正大的理由去抱起我妹妹让她端端正正地坐在我腿上——而这恐怕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爱达或爱欲》对我的影响.

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你一定不会忘记发生在马车上的两幕极为相似的场景:第一次,爱达坐上了凡的腿,我们这一对亲密的小兄妹借由颠簸的马车唤醒了彼此之间横亘余下终生的爱欲(当然,受折磨的只是凡而已,爱达当时并不自知);第二次,坐在凡大腿上的是卢塞特——这个身不由己卷入到她的哥哥和姐姐这一对中的可怜的小妹妹——而爱达则坐在了凡的身旁.可以想象这一次,骄傲又已尝情事的爱达是多么不痛快.凡再次勃起,恍恍惚惚分不清是因为谁.

看到这里我恍恍惚惚地终于爱上了这本书.开头那段令人头大的、多次挣扎才理顺的家族关系,主人公张口就来的植物名、昆虫名、俄德法意拉丁各式语言、晦涩的典故与玩笑……那都不是事儿.

王科说得对,纳博科夫是个黄色小说作家,而且是一流的.

"自1884年9月以来,凡有多少次对我不忠呢? 六百一十三次,凡答道。其中至少有两百个妓女,她们只是爱抚我。我对你是绝对保持忠贞的,因为这些仅仅是“伪操作”(那些冰凉的手假意、无聊地抚摩我,而我早已忘了手的主人)"

天知道我有多喜欢这句话,天知道我有多喜欢这本书.

(以上段落都是春节时写下的了,我想要再写些什么却再写不出来——所以这是一篇半途而废的评论,我不忍它继续蒙尘于是厚着脸皮发出来,觉得坑爹的话实在是对不住,可是我起这个题目并不是为了装。)

《爱达或爱欲》读后感(四):那对扑向“爱欲之火”的蝴蝶

文/严杰夫

纳博科夫的作品从来都不缺少争议,他的成名作《洛丽塔》,被评论为“一部令人憎恶的小说”。然而,纳博科夫毅然将这种“争议”贯穿了下去,并在他70岁时发表的《爱达或爱欲》中达到顶峰。

“爱之者如蜜糖,恨之者如砒霜”,《爱达或爱欲》毫不意外地获得了分化巨大的评论。抨击者对其情节中充斥的乱伦,晦涩的语言以及满纸的隐喻处处指摘。而赞扬者,如阿尔弗雷德·阿佩尔则称赞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并认为纳博科夫借此可以与当代文学的三大巨擘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并驾齐名。

《爱达或爱欲》是个有关乱伦的故事,纳博科夫通过主人公凡·维恩的回忆展现了“一部家族纪事”。他虚构了一个为“反地界”的星球,14岁的凡·维恩,在一个夏天来到阿尔迪斯庄园—姨妈玛丽娜的家做客,认识了两位表妹—12岁的爱达和8岁的卢塞特。由于拥有类似的自命不凡,以及同样对于文艺的爱好,凡与爱达互相吸引,并在家中初尝禁果。

凡与爱达之间那种无视旁人的爱情,不仅让双方一生都沉浸在“爱情毒药”中无法自拔,甚至连带卷入了妹妹卢塞特,并造成了她最后自杀的结局。另一方面,我们或许还要看到,在这个故事中,凡与爱达间的这段虐恋,似乎并不是“无来由”的诅咒,毋宁说这是一段植根于家族基因中的原生的“罪孽”。这种“原罪”事实上在故事的一开头就昭然若揭了:“玛丽娜与德蒙·维恩的私情始于他、她以及丹尼尔·维恩(玛丽娜的丈夫)的生日”。这样来看,凡与爱达的“孽缘”可以溯源至他们的父辈,不止于此的是,这段隐伏在文首而容易让人忽略的情节,还透露另一个重要的细节,凡与爱达原来是亲兄妹。玛丽娜与德蒙之间的“私情”同样是不顾旁人的,我们不能说这段恣意的感情没有伤害到旁人。

刘小枫在评价《洛丽塔》时说,“痴迷于爱恋中的自由个体如何最终顿悟迷恋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当欲望迷住了眼睛,最容易导致对他者的漠然,从而丧失了善良与温柔。”那么,这部“家族纪事”或许可以看作是凡与爱达对于“迷恋而产生的伤害的顿悟”。

作为纳博科夫最钟爱的一部作品,《爱达或爱欲》在文学表达上精益求精。无论是用细腻的描写构建出的那座如伊甸园般梦幻的阿尔迪斯庄园,还是穿插在英、俄、法三种语言间的人物对白,以及时不时冒现出来的对大师们经典名著的戏仿,都构成了这部奇谲作品的有机部分。纳博科夫就靠着这些构筑起一座精美的容器,为我们装下了一个充满了爱、欲望和悲痛的爱情故事。或许,我们曾对“凡与爱达们”有过羡慕,也会夹杂着一丝厌恶,但最终还是会理解并同情这对扑向爱欲之火的“蝴蝶”。

《爱达或爱欲》读后感(五):浪漫迷离背后的残忍

好长一段时间没碰西方文学,前两天跟朋友聊到某些问题的时候,又把几个月前看的两本重新审视了一番。

纳博科夫的《爱达或爱欲》里凡和艾达的追求情欲的过程就像一座迷宫,里面的情欲描写诗意而恢弘。但是看了以后这些全部都变得一片模糊,只剩下最清晰的两段,一个是艾达的妹妹8岁的卢塞特被迫目睹两人的交欢,壁橱锁孔透出来的绿眼睛,另一个是26岁的卢塞特最终跳海死亡前脑海里闪过的种种幻象。一个是因,一个是果,这两个小小的片段在整本书中显得触目惊心。当时还很疑惑,毕竟卢塞特只是一个小配角,为什么她的死会给我如此大的震撼,远远超过作者花了绝大部分篇幅描写的两个主角,是不是自己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才会导致这样的体验。后来,看了译者的后记,才知道,这种感受恰恰是纳博科夫真正想要传达的。

主人公凡与爱达的乱伦关系其实并非纳博科夫所要着重谴责的,毕竟一个以“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故事成名的作家是不大可能受到太严格的伦理束缚。而他们对表妹卢塞特的感情的漠视并最终驱使其自尽,才是作者要追究的重点。

后来看了普拉斯的《钟形罩》里也有类似的场景,这不过这次的主角埃斯特是女大学生,当她面对肆无忌惮的好友时,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及时逃离这种伤害,这个尴尬的场景给她造成的伤害仅仅是隔离,对于女主最终走向精神崩溃只是其中一个诱因。但是卢塞特就完全不同,当时只有8岁,人格还没完全建立起来,所以这种伤害几乎是毁灭性的的,她的悲剧可以说是凡和艾达一手造成的。当她成年后这种伤害没有办法从当初伤害她的人身上得到补偿的时候,她走向毁灭是必然的。果然,那场戏结束后,她就自杀了。震惊,又在意料之中。

在那么浪漫迷离的情欲背后,隐藏的是这么一个严肃沉重的主题。庆幸这本书是纳博科夫的晚年之作,1968年写成,1977年去世,那个年纪的人生阅历已经让他有足够的定力去承受自己笔下这个故事的痛苦。如果是在年轻一点的时候,可以想象,对于作者本身是一个多么残忍的历程。

《钟形罩》完成后,普拉斯自杀了,只有31岁。尽管女主埃斯特在故事中成功地走出精神疯癫,但是现实中讲这个故事的普拉斯,还没有纳博科夫写《爱达或爱欲》那个年纪的阅历,所以在感情不顺的挫折接踵而来的情况下,最终还是没能自我救赎。

追求情欲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有意无意地让无辜者卷入其中,可能就是造孽。那个被漠视的第三者如果刚好处于极其脆弱的状态,那以后又无法消解这种苦难,一类人会选择不同程度地毁灭自己来求解脱,比如卢塞特和埃斯特,而另外一类人,则可能以伤害更多无辜者的方式来补偿自己。Criminal Minds 里面把Gideon折磨得生无可恋的冷血杀手Frank就是在那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壁橱里目睹自己的母亲从事着最原始的行业。莫泊桑的小说《壁橱》,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除了感叹生活的不易,对那对母子的同情外,我更直接的感受是不寒而栗,那个战战兢兢的小男孩,仿佛就是童年Frank.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