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兰多经典读后感有感

奥兰多经典读后感有感

《奥兰多》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页数:202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兰多》读后感(一):“在指责男性的同时也指责女性,好像她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

今年的挑战之一就是重读伍尔夫,正好去年入了译文的新版,封面实在太美了。无论是去年因为隔离,还是哪怕现下并无任何压力,读意识流文学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个喜欢的读书up这样形容伍尔夫的文字:是写给那些“过分关注内心,无端陷入思考,乐于享受孤独”的人,一如作者本人。

这次重读首选了《奥兰多》,只因为这一本的情节在伍尔夫的一众作品里算得上是情节最饱满曲折,人物塑造最全面生动的。

书里讲述了贵族少年奥兰多,先后遭到了俄国公主情感上的背叛,诗作被格林无情嘲讽,双重打击使他心灰意冷,远走土耳其。晋爵的当夜,他在一场君士坦丁堡的暴乱之中陷入了沉睡,七天之后,苏醒过来已然是女子之身。

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她迅速接受了成为女人的现实,带着前三十年身为男人的记忆,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她随着吉卜赛人去流浪,终因思念故土,和对文明的眷恋,回到了英格兰。

返乡途中,船长对她殷切有加,使她第一次审视了自己的新身份,以及性别转变所造成的不同。这一段时间是她心理上的男性到行为上的女性的转变:她一方面怀念身为男性时的自由,欣赏属于男性的果敢,另一方面又鄙视男性的狂妄与自负;她一方面安然享受着女性身份赋予她的魅力,另一方面又唾弃女性娇弱敏感的眼泪和矫揉造作的大惊小怪。

然而,故事并不是以奥兰多适应新的身体成为女性的脉络发展的。而是两种性别在长达数个世纪的见闻,经过一系列的磨合后,最终形成微妙的平衡。她也在两性臻于完美的过程中,终于完成了她伟大的作品《大橡树》。

伍尔夫生活的年代正是欧洲激进的女性主义达到空前热潮,与她们所宣称的绝对的性别二元论相左,“两性同体”显然为这个尖锐的性别对立难题提供了一种更温和的视角。

“她的这番措辞有点模棱两可,在指责男性的同时也指责女性,好像她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确实,她似乎一直都在摇摆不定中,她时而是男人,时而是女人,她了解两性的奥秘,也明白两性的弱点。她头脑处于极度困惑、极度晕眩的状态。懵懂无知的悠闲安逸不复存在,她成了狂风中飘摇不定的羽毛。她同情一种性别而反对另一种性别,发现两种性别都存在可悲的缺陷,不能肯定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性别。这种种心态,都在情理之中。同样也可以理解……”

《奥兰多》读后感(二):文采斐然的佳作

因电影《奥兰多》而结缘这本书,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又重温了一遍影片,深觉尽管电影脱胎于文学作品,但是两者仍然有着迥异的气质。伍尔夫的作品里有许多意识流的内容,而影片则将之具像化了,融入了导演对于原作的理解,从而成为了一部崭新的作品;影片沿袭了原作的叙事脉络和人物设定,但是从整体的呈现效果而言,却不可将二者等同。

本书的译者序将这部作品定义为反传统的传记,而在我看来它其实是一部介于小说、散文与诗歌之间的复合文体。我对伍尔夫的文笔最为叹服的是本书第六章P298-P356这五十多页,原本舒缓的文风骤然变得激情四射,如同层层叠起的浪潮般将全书的内容推向高潮,与此同时,伍尔夫也不忘将奥兰多先前的人生种种经历与书中奥兰多正在感受着的当下相联系,宛如一个美妙的圆环,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使得文字清新自然、不落于俗套。

这个堪称神来之笔的尾声也回答了读者在阅读中最大的疑问——奥兰多漫长的一生中追求的是什么?我想,她/他追求的是真我,“它是所有自我的指挥官,它把别的自我都锁起来,要是控制在自己手上”,每个人或许有许许多多个自我,但是永远只有一个真我。为了追求这个真我,奥兰多曾经热切地追求爱情、事业、生活;曾经甘于离群索居,也曾经纵情于社交活动;曾经寄情于自然风景,后来也经历了嫁人生子。奥兰多的生活或许是许多人的梦想——衣食无忧,青春貌美,永远不曾放弃自己所热爱的诗歌和写作。她/他的一切旅行和探险都成了自我塑造的一个过程,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奥兰多。

《奥兰多》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主人公经历了性别转换的过程,他曾是男儿身后又成为女郎,因此主人公也经历了思想观念与举止的转变。伍尔夫借此抒发了许多她为女性打抱不平的观点,她犀利地指出服饰是如何塑造(使人不自觉地遵循)不同的性别观念的(P195),当时的男性文学家是如何看到将女性与“爱情”相等价的。奥兰多仍然是奥兰多,但是成为女性以后她不再自信而是变得羞涩,时而觉得眩晕,有时会落泪感伤。但是从生理上成为女性以后,她开始赞美女性,体察女性的心情。她与谢尔莫丁的相识相知也极为动人——“你是女人,谢尔!”她喊道。“你是男人,奥兰多!”他喊道。能够超越性别的爱情,昭示着这段感情与生俱来的平等,姓名、住所、财富都成了琐碎的细节。

从22年12月26日读到23年1月2日,这部陪伴我跨年的文学作品加深了我对伍尔夫的了解,也再一次为其斐然文采所折服。

2023年1月2日

《奥兰多》读后感(三):Orlando, a Fantasy (1928)

与其说奥兰多是一部传记,不如说更像一部奇幻小说,是伍尔夫“革命”性反传统传记书写方式的尝试。传统的传记更注重于描述传主的真实经历,突出现实性,但这次的主角奥兰多不仅是一位由男变女的“雌雄同体”,她无法定义的生命长度也从1588年(之前)甚至延伸到1928年(之后),达四百年之久。读完之后留在脑海里的不仅仅是奥兰多的所作所为,更加印象深刻的是她那散漫在憧憧光影里,藏匿于脑海幽暗池塘里,在蟒湖畔,在庄园中,在大橡树下,对生活!恋人!诗歌!死亡!的陶醉与遐思。

不能将其定义为简单的性别主义文学,伍尔夫更多的是在不可避免的性别枷锁下探索生命与死亡,爱情与文学的边界。伍尔夫没有作为男性生活的经历(那是当然啦!),她赋予奥兰多只有30年作为男性生存,这一部分的描写更侧重于现实,男性的形象相较于后面转变为女性也略显单薄。她为奥兰多设定的是美貌率真,乐于探索真理,宛若白纸,雌雄同体的个性,也正因此,当奥兰多沉睡七天后变为女性,她也丝毫没有不适,而是飞速适应,并且乐在其中地体验与思考着女性不同的“特权”和枷锁。章节之间逐层递进,起初奥兰多只从男性角度思考问题,变为女儿身之后,她理所应当地从女性角度看待事物,再之后她又可以随时切换角度和记忆分开判断,最后,性别的差异在她那里无足轻重,她拥有了“雌雄同体”的成熟,她从始至终撰写的诗集《大橡树》也在这波折的经历中打磨出光彩,获得了极高的认可。(虽然她开始疑惑诗获得认可是否有意义)虽然奇幻,但也没有完全脱离现实,奥兰多身为女性经历了数百年不同的时代,每一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都无法一概而论。而奥兰多也因此被裹挟在时代的潮流里,她不会被告知为什么,但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适合这个时代的女性刻板想法:她会警醒自己的衣服不再合事宜,被刺痛提示需要婚姻和后代(伍尔夫对生孩子的描写也好微妙),会不自觉的脸红害羞,会自然学会坐火车坐电梯,会在开车时跟着嚷嚷“你没有脑子吗”。虽然好像这么陈列下来,感觉更奇幻不现实了?

“你肯定自己不是男人么?”

“你怎么可能不是女人?”

真正的爱情在奥兰多或者说伍尔夫这里也变得性别模糊,女人像男人一般宽容、坦率,男人像女人那样古怪、敏感。奥兰多思考婚姻时,考虑过男性也考虑过女性,但他发现都不合适,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思想的契合。而最后她也遇到了谢尔莫丁。

再说说意识流。第一次看意识流是高一时候企图读《追忆似水年华》,就记得开篇的描述过于细致,过于繁琐,给我感觉那不是意识“流”,而是黏糊糊的非牛顿流体,读了几行,卒。但伍尔夫不一样,她不仅有瑰丽的奇思,精妙的描写,身临其境的通感,最重要的是她能把握住“流”的节奏。时缓时急,不会流的太远收不回来,还能牢牢抓住你的好奇引着你读下去。通篇无疑都是精彩的描述,但确确实实可以在奥兰多最后的思想火花碰撞中感受到全文的高潮,是不同于前面懒散在日光与月光里的零碎思考,而是一种质的飞跃。意识流的魅力或许就是让读者可以跨越时空与作者交流。我看到了伍尔夫对文学的执着,对生命的探索,对女性枷锁的不解,对雌雄同体的渴望。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像流一样裹挟万千。

最后就用一句奥兰多的话结尾吧。

“太陶醉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