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伍尔夫》读后感精选

《伍尔夫》读后感精选

《伍尔夫》是一本由(英)奈杰尔•尼科尔森(Nigel Nicolson)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伍尔夫》读后感(一):不错的传记

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我还是蛮喜欢的,很少评判,多用叙述。

至于翻译,我觉得也没什么可诟病的,这又不是小说,一板一眼的翻译也没什么问题。

对于了解伍尔夫的一生很有帮助,她真的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即便有着时代局限性(艾玛我是高中历史又上脑了),但谁能没有时代局限性呢。

最近另外在看《写作的女人危险》,里面也有说到伍尔夫,可以作为参考。还有我那本落灰的达洛卫夫人,也该拿出来看了(希望我能看下去……)

《伍尔夫》读后感(二):超凡脱俗伍尔夫

首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以如此近的视角来看伍尔夫,才觉得她是活生生的一个人,而不是在线百科中被分解成碎片的数据。

另外翻译也还好啊,真的不算很困扰人的翻译了。

以下个人碎碎念,与书关系不大。

我为什么要这样评论她呢?因为英美文化课要做Pre才开始关注伍尔芙,对于任何文学大家我都是心生恐惧的,她高高在上不敢触碰了。于是先看电影《时时刻刻》,很喜欢的,细腻而有些致郁的调子(主要还是因为它可以让你思考很多,但是过后有让你觉得好像什么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妮可基德曼演得很好,是想象中的伍尔夫,后来看了此书,更是觉得刻画得不错,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伍尔夫还是有非常非常非常有趣的一面。实际上,整本书只有在最后章节,在战争、年老、文思枯竭的困境下,我才看出伍尔夫有多痛苦,大多数时候她是那么幽默、可亲(?)。是的,我竟然觉得我离她好近,她和她的时代、她的朋友们,突然离我好近。可是合上书,她的死去和她最后的情绪还是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以至于影响了我的心情和我的梦境。她又离我远去了。。。仿佛爱上了Idol,网络让我离他很近,实际上却永远无法触及。“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的企慕情境又回来了——看吧,我就是这么消极,因为无法得到无法靠近就消极。

时代是让我觉得伍尔夫很远的重要原因。还有就是,出身。她说自己是普通读者,可她从不是普通人。我还没太理顺思路,但我知道的是,虽然身处上流社会,但她厌烦父母辈的精英社交圈子,她在自己的Bloomsbury圈子里过得很好,但这个圈子也是外界难以进入的——虽然这样的朋友圈让凡人太向往了啊,迸发着思想的灵光。可是,我这样的人,虽然非常非常向往那样的生活,只怕是叶公好龙,终究“连你自己也不敢去了”。

因为要写作文,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友谊”这个话题。我觉得Bloomsbury是绝佳朋友圈,不仅仅因为其中的人各个不平凡,也因为他们对彼此的包容、深厚情感、愿意互相出力,甚至由友情至情欲。我要思考他们之间很乱的关系到底是不是很恶心了,可我现在想说的是,不,我不觉得。

看书审慎思考吧,正在塑造(我相信还没成型)三观中......

《伍尔夫》读后感(三):《伍尔夫》——我要纵身向你扑去,我永不认输,也永不屈服

读完这本书的很长时间里(一个月左右),一直想要写的什么,心里一直在消化它。直至现在依然不知从何说起。像这样内心盘桓着一重阴影已经很久很久。 弗吉尼亚.伍尔夫,第一次知道她是因为她的书:《一间自己的房间》,先是在kindle上读了一遍,了解到她是一名女性创作者,同时看到她论述:“一个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的话,那她一定要有一年五百镑的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五百英镑的年薪象征了沉思的力量,门上的锁意味着独立思考的能力”。Exactly,不要说一个女性写小说,只要是创作者,独立的空间和一定的物质基础都是必要条件。很难想象,一个随时受到打扰的人,要如何构思和创作一个伟大的作品;同样,如果一个人食不果腹,天天为生计操劳,何来时间去顾及精神层面的熏陶,更别说去创作。 后面陆续看了她的读书笔记,知道她是一位阅读量很大的终身学习者,于是买来传记阅读。在《伍尔夫》这本书里,描绘了伍尔夫过往的经历以及各个时期作品创作的背景。读完以后,赞叹她的好学,求知欲,创作能力,以及与精神疾病共存的能力。她有才华,亦有与疾病抗争的坚强意志。更重要的是,她是个可爱的人。伦纳德爱她,包括她的疾病。当他知道,她有精神压力,需要静养,需要减少社交时,他们会往返于伦敦与乡下的僧舍,不辞搬迁劳累与辛苦。同时,二人又齐心合力经营者两人的创作事业。他们曾一起开印刷厂,复印出版书籍,虽然赚不了许多钱,但伍尔夫却热爱打印,装订,打包出版喜欢的书籍。对这类事情拥有极多的耐心。 而他们俩点的结合,固然是因为爱情。伦纳德在参加了瓦奈萨倡导并聚集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织的沙龙聚会后,说聚会里不仅拥有与他们同样的智慧,而且如伦纳德回忆的那样还都拥有着惊人的美貌的两位女性友人时写到:“对于一个年轻男人来说,不爱上她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伦纳德第二次求婚时,伍尔夫依然犹豫并坦言:不想因为自己精神状态不稳定而成为他的负担。而之后,在二人好友瓦奈萨的鼓励下,伦纳德辞去公务员职务一直等着,并最终等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伍尔夫说她爱他并愿意与他结婚。1912/8/10,二人结了婚,弗吉尼亚30岁,伦纳德31岁。 书里记载:婚后,医生提醒伦纳德,由于伍尔夫精神和身体都过于脆弱,无法孕育孩子而且性兴奋会引发伍尔夫新一轮的疯狂发作,在他们三十年的婚姻中,伦纳德实际上一直都过着单身生活,并最终将对伍尔夫的激情升华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是对伍尔夫怎样深刻的爱,使得伦纳德愿意与这样的伍尔夫一生相伴,并成为她最好的知己与最佳的伴侣。并且在经历了伍尔夫与同性友人维塔那一段精神至上,可以信赖的感情之后,二人感情依然如故。 我觉得伍尔夫与伦纳德之间的爱情和婚姻,是建立在二人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吸引的人格魅力之上,两人互相欣赏,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既有精神相交,又有灵魂吸引。可能,这就是伟大的爱情吧。

《伍尔夫》读后感(四):海浪是她

继《时时刻刻》后,看完的第二本与伍尔夫相关的书。虽然是本传记,但作者也隐隐透着自己的一些价值判断,加之以立场。作者是伍尔夫同性好友兼情人维塔的儿子,与伍尔夫说是亲密却又不像她外甥那种亲密,有着微妙的距离。

开头便是伍尔夫问他:“做小孩是什么感觉?”原是伍尔夫在创作《到灯塔去》。她的生活都与写作相关,会把所有的观察都写进日记、与友人的书信、评论以及小说里去。她去度假,或与布卢姆斯伯里群体聊天,这些生活的细节,都体现在她的创作中。最后她的离去,在作者眼里,或多或少也有“创作能力衰退”的因素。

整本书对她生平与作品的描绘大致遵循线性时间,除了那几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她也写许多评论与传记来支撑生活。书中的她不愁没地方住,有好几套房子,但十分节俭。她与丈夫一同办的霍加斯出版社最初是为了缓解她的精神压力,后来逐渐发展成伟大的事业——她除了前两部作品,其余都是在自家出版社出版的。霍加斯出版社也出版了 T.S.艾略特和维塔等人的书,虽然 T.S.艾略特出名后就换了出版社。

她从小身世跌宕,父母早逝,同母异父的两个哥哥又对她和她姐姐进行猥亵,在作者看来这或许是埋下她一生精神紧张与精神崩溃的主要因素。她与不同人写信,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信里刻薄,嘴上好听,又有着塑料友情,在作者笔头的文字里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也是这本书最生动的一方面,不再是一个纸板人物,而是立在作者面前,我们通过作者能看到的人。

伍尔夫的情史在如今看来也令人咋舌,但在布卢姆斯伯里群体里,却是很正常的一部分,这个群体里的人多数是知识分子,在文艺界有着显赫的地位,他们互相爱慕、帮助、打击,俨然是一个微型社会的模样。作者表现出的态度显然是支持并仰慕这个群体,所以从我们看来竟没有丝毫龌龊,也是极其可贵的一件事了——换作其他书,可能分分钟被喷“毁三观”。

伍尔夫是反战的,而且女权主义的,而作者使用的种种形容词或副词至完全带评判意味的语句,都站在与她不同的立场上。在这种文字下,读作者写她相关的经历就显得有些可笑——在作者笔下,她仿佛没有自己的主见,被人忽悠成了“女权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仇男、认为男性是导致战争的根源。她为女性发声,作者认为她只是为她这个阶级的女性在发声,她的发声说她们在事业发展上受到了阻碍而明明没有。作者还认为她们这些人之所以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们的性别。而作者表扬她的方式竟然是她的《三枚几尼》里的行文具有男子气概?立场可见一斑。不禁让人想起现在认为男女已经足够平等了的那些男性。

伍尔夫也带有自己的偏见,在英国当时的社会里,她所属的阶层中,是反犹太人的,她嫁给伦纳德前还因为他的犹太人身份愤懑过好一阵。对于反犹主义,她的作品里也有体现。

她的墓志铭是《海浪》的后几句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