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包青天:沧浪濯缨读后感摘抄

包青天:沧浪濯缨读后感摘抄

《包青天:沧浪濯缨》是一本由吴蔚著作,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384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包青天:沧浪濯缨》读后感(一):披着历史悬疑外衣的烂书

原来作者是女的啊,难怪叙事磨磨唧唧、毫无条理,而且故事还都是一个模板的,借鉴历史后编造点故事,制造悬疑时又夹杂一点言情,把历史上的大人物当做提线木偶,塑造一个又一个的滑稽小丑模样。究竟是什么支撑这个白痴女写了那么多书啊?蠢猪式的自信吗,哈哈哈。言归正传,碰到这个白痴的书,是那一段非常书荒又不知如何找书,更不会辩书的时期,现在看来,历史悬疑推理的书籍,中国真的没几个人写的好,经过这么多年的阅读经历,回过头来发现真的被这种烂书浪费了无数时间。希望看到这条评论的人能早日觉醒,别相信那些名头高大、夸夸其谈的封面介绍,也被相信所谓名人的推荐语,多找点书评,先简单翻翻,这样可以避免时间浪费。最后,我还是忍不住要骂这种白痴作者,我诅咒你们某一天被书给砸死,你们的书就是在侮辱中国的历史文化!!!

《包青天:沧浪濯缨》读后感(二):青色的水上映着青色的衣

这部也是发生在宋朝,讲包拯的,因为是先看了宋慈那部,先入为主的关系,总觉得这两部容易混淆起来,有几分雷同,张冠会李戴。也许是看多了吴蔚小说的关系吧。

虽然看多了,但没有产生对此类小说的阅读疲劳,原因是历史+悬疑的主题正好是自己喜欢的 阅读类型。明知道是一部戏,也要跟进去;明知道真假难分,却乐此不疲。

没看前,原本以为会是王朝马汉展雄飞、龙头虎头狗头三块铡、包黑子端坐大堂上,还有“V5~~~~”(这种传统场景设定想想就觉得喜庆)。其实不是,讲的是豆蔻年华初登场的包拯,没有大侠和铡刀,只有一个临时拼凑出来的推理侦破组,组员都是将来北宋的土豪栋梁,指导员是范仲淹,杨文广算编外人士。

小说引人处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历史名人交集在一起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上至宫廷官家下达庶民仵作,还有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比如商丘风貌、茶经茗闻、以官开头的称呼......还有张巡和他的兵书传说,今人站在古人的身上回望在他们之前的古人、古事,间杂着作者的一些感慨式语句(如某章尾来一句: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循着推理进程享受几句哲理佳句,这种阅读感跟读穿越小说不一样,是种隐忍不放、点到为止,穿越小说却属于绝对的放荡不羁爱自由。很喜欢读页底的注脚和每一章的引语。

河道上是川流不息的船只,河道边是络绎不绝的行人,青色的水上映着青色的衣,暖身后轻轻挥别再渡江!

从”沧浪濯缨“的副标题看,会不会有《包青天》下一部?

《包青天:沧浪濯缨》读后感(三):历史白痴的兴奋!

对于历史白痴来说,得到这本书真是久旱逢甘霖,而我对历史的恐惧一旱就是26年,如今终于不再空白。

翻开本书引子,我读了两遍就了解了宋朝初期的历史。之后,那些独立的历史人物一个个神奇的串起来放在了我面前:

《无衣》的创作和包拯的祖先有关;

包拯的老师是范仲淹,我小时候在类似中华勤学故事里看到过某个古人不为皇帝御驾打动依然窗前苦读,某个古人划粥苦读,都是讲得范仲淹;

而我一直以来喜欢至极的晏殊则是一位词才突出却无治世实力的大官,范仲淹劝诫包拯为官的那段话,范仲淹的品格让我对这位名人增加了许多的个人情感;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他爹沈周则是包拯在应天书院的好友,《包青天》结尾是说那个女相士杀了原本不想杀的人崔中良,放过了石中立,后来这个石中立给沈括他爹沈周介绍了对象,我在想当时要是女相士按照原本的意愿杀人,是不是就没有后来鼎鼎有名的沈括和梦溪笔谈了,哈哈哈,觉得历史真是太好玩了。

应天书院里,还出现了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毕升,说是个矮小的男人,还帮助包拯他们识别了《张巡兵书》的伪造。

一翻开书就有扑面而来的电视剧即视感,画面感好强烈。

作者会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揪住一两样物品,然后谈起它的来历,虽不能说融合得很好,但是这种做法简直是历史白痴的福音啊。我真是打小到大,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历史书呐。

作者还是个女郎,她的博客下面写着“无畏历史”,这四个字真是深得我心。自打大西北回来,我一直想恶补历史来着,想不到就在这种强烈的渴望中,来了这么一本历史书,我真是太感激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