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窄门》经典读后感有感

《窄门》经典读后感有感

《窄门》是一本由[法] 安德烈·纪德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窄门》读后感(一):悲剧的爱情总成为永恒

最美的花总生在痛苦的种子上,对永恒的追求一如既往成为婚姻的窄门,它只能让一人过去。人啊,总是孤独又寂寞的,很多路都只能一人走完,而他所背负的所有对永恒的向往是一个沉重的指针 或许被压垮,或许通向天堂.

《窄门》读后感(二):因为爱你,更要你得永生

窄门,只有少数人能通过,过则得永生,因为爱上一个人,想变得更好,跟她有更多相同爱好。相信上帝,是因为那是她的信仰,但没想到上帝夺走了他们本该拥有的幸福,上帝所谓的幸福不是眼前的快乐和快活,而是缥缈的灵魂永生,上帝禁锢了她的思想,她不愿意订婚,结婚,因为想让他得到永生,但他的幸福并不是永生,他的幸福只是想拥有她,跟她结婚,可惜她却将自己当成那道通向永生的“窄门”

《窄门》读后感(三):是要痛苦还是幸福?

说实话,读那些信件和对话,以现代人不那么decent的心态来看,我甚至觉得她是别有心机的,最起码也是反复无常扭捏作态的,若即若离,想要又拒之千里,自己仿佛始终在忍受痛苦,男主角也同样水深火热。

随后又读到日志,才知道她如此,竟是在为自己和对方同时谋求幸福,谋求进入"窄门"的幸福,而这扇窄门两人并肩是无法通过的,她必须使他与她分开才可以达到。

好吧。也许她是在幸福中死去的吧,因为死的时候她的确是孤身一人。

《窄门》读后感(四):短记

你说《圣经》说“他们没有得到应许他们的东西,是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好的东西”,可是你为了那空中楼阁般的更美好却放弃接受触手可及的可得的应许。你最终也没有走过那窄门。如《Franny and Zoey》里的Franny似的,你已然被宗教性的抑郁浸透直至无法自拔走向旁人无法理解的尽头。

从开头看杰罗姆的叙述的不耐烦到看到阿丽莎日记的愈来愈心头收紧,从日记开都到中间部分渐渐被阿丽莎引到信服到后来的摇头惋惜,我似乎终于理解到了书的厚重感。

她要求戴着紫水晶十字架离去,那我们还需要知道更多吗?我们还有权利要吗?

《窄门》读后感(五):我们挣不出那枷锁

在杰罗姆和阿丽莎的纠结恋曲之中,我试图看出一点通俗的意味。谢耳朵说:“那些伟大的科学理论绝少在不苦逼的状态下被发现。”修行是以获得幸福为动力和目的,而修行却又意味着要放弃幸福的可能。一个没有爱的天堂,也没有人想要去到;而尘世爱欲的牵绊,却使人去不到那天堂。

如果顺服地跟着那牵绊我们的人而去,并不觉得被束缚;但若是我们要用力挣脱这桎梏,反而觉得痛苦和彷徨。最终,我们挣不出那枷锁,欲望是指引天堂的道路。若我们拥抱欲望,必将被贪婪吞没;但全然抛却爱欲之后,我们也必将失去方向。在天堂和沉沦之间的某点,我们与幸福相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