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梵高传》读后感锦集

《梵高传》读后感锦集

《梵高传》是一本由(法)大卫·阿兹奥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梵高传》读后感(一):令人心疼的偏执

极度敏感和走极端。一个超凡的画家单靠可练的技巧根本不够。与生具来的观察自然的能力和对绘画的思考为他的黄金时代奠基,27岁开始创作 35岁去世,只有疯子才能在开始创作的一年内就留下惊人之作!正是这种病态的执着让他伟大也因此而走向死亡

《梵高传》读后感(二):你选择了悲剧

艺术家的想法总让人琢磨不透,如果在前面加上天才的话那就无法想象了。很少人会否认梵高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天才,艺术是要一个累积的过程,但凡高就好像是突然爆发的小宇宙,其奔放,其热情,完完全全洋溢在他所创作的画中!

但是生活上确是非常糟糕的,靠着弟弟的救济苟且的活着,爱情的失败为日后自杀埋下动机。大都文人骚客,艺术家,还有疯子都是如此吧。梵高究竟是天才还是疯子,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我大概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很困扰,他就像是上帝带给艺术史的礼物,稍纵即逝。

像一个狂热的臆想症患者,割下自己的耳朵。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妓女。这位天才艺术家之所以会自杀,我想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其中主要是,弟弟有一段时间停止对他的资助,这对梵高来说是非常非常糟糕的,他不能够养活自己,更不用说拿起笔还有颜料画画(可能也导致他吞食颜料的动机),还有一个是爱情,另一个是友情,那就是他和高更之间的友情了。割掉耳朵也是因这件事而开始的。天才惺惺相惜,在同一个画室里一同作画及交流,刚开始的场面十分融洽,渐而发生了裂痕,梵高内心是住着一个魔鬼的,一方面他崇拜高更的技法和表现力,一方面梵高可能看不起高更的画作而渴望超越他。各种复杂的情感混在一起,人开始变得疯疯癫癫。

梵高最大的精神寄托就是画画以及他的弟弟提奥,而之后(违背父亲的意愿)的种种打击基本击垮了他,复杂而深沉的灵魂选择了自杀。

在那之后,弟弟提奥把哥哥的死归咎自己,不久也死去。

那么,梵高究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我给出的答案是没有。

家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梵高在年幼的时候父母就为他安排了美好的人生轨迹,结果他出轨了。遗憾的是不像那些为了自己梦想而坚定的选择背叛别人的人一样获得成就,梵高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客观因素),几乎看不见未来。他的画作向日葵正好是他内心的倾向写照,也是他对生命的理解,可是向日葵却是插在花瓶中的。注定了他即将很快枯萎。

梵高死的时候37岁。

《梵高传》读后感(三):为何而生

梵高的全名为温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出生在荷兰。

后人们从现在看他的身世,难免有结果推论的倾向。他的出生环境一定影响了其性格的形成,进而影响他一生的走向。他出生前一年夭折的哥哥就叫温森特·威廉·梵高,温森特的祖父也叫温森特·威廉·梵高,而他父亲的一个兄弟,富有的艺术品商人,同样温森特·威廉·梵高!多年之后,温森特的弟弟,提奥,生的儿子仍然叫做温森特·威廉·梵高!

温森特不是被看成疯子的话,一定会被认为是圣人。他短暂的一生历尽艰辛,但对艺术的炽爱从未动摇,他以超人的勤奋和如火的激情创造了大量的传世杰作。

我只能感叹,要多努力,才能让才华自如地喷涌而出?要多坚强的意志,才能不为生活的困苦所动,而毫不动摇地坚定追求心中的梦?

温森特是个孤独的人。他的作品展现一种希望,他的青春在作品中大放光芒,而他的中年,且不说老年阶段,一定能允许他走得更远。高更的享年比他多了二十五岁。可是,温森特的所有作品只用了十一年,须知这个阶段也包括学艺的时间。然而,在五年伟大绘画的创造期间,他为野兽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开了先河。他率先解放了绘画动作,改变了绘画本身的概念,因为按着他的意思,他的作品几乎全是“习作”,其实都是未完成品。在绘画动作中,哪位画家也没有他那样自由,在构图的方式上,哪位画家也没有如此求助于自由观察的目光。

他生前画作长时间不被时代认可和接受,卖出的画作少之又少。

得益于他的弟弟提奥的长期资助,他的艺术生命得以存活。但其中的困苦已非常人可以理解和忍受。精神一度崩溃,甚至割下自己的耳朵,也因此正式进入精神病院。即使这样,只要是清醒的时刻,便要不断地绘画。他的激情与速度让同时代的绘画大师愕然,他对生活的热爱超出了每幅精彩的画面。他是典型的自学成才,也只有这条路才会让天才的才华不被摧残。

生活中,他的随意让人鄙视,但认知上,他的渊博又让人震惊。他是彻底的利他主义者,为帮助他人可以献出一切。但性格中的善良和执拗,令他的路困难重重。天才的路不好走,他并不知道这是他的宿命 !生活的困苦和绘画的激情都走到了极端,他却在这两个方面完全共同占有,其背后也隐藏着对自己的不自信。绘画成了他的一切,也因此能精神失常,但也因此奇迹般地好转。

走不出兄弟亲情的挚爱,当隐隐感觉成为弟弟生活的负担时,选择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温森特在他兄弟的怀抱中倒气,继而,他的意识已经沉没了,还讲出了这句话:

“现在我想回来 。”

一八九O年七月二十九日凌晨一点半钟,温森特咽气了,享年三十七岁零几个月。

相对于梦想和影响,生命的长度没有意义。

相对于经历和享受,能触动内心的时刻才是真正的活着!

为何而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