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好笑的爱》读后感精选

《好笑的爱》读后感精选

《好笑的爱》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 (Kundera M.)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笑的爱》读后感(一):严肃的谎言

爱情的概念总是与严肃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好笑的爱情,属于没有严肃性的爱情的范畴。起初我不懂爱情,慕名而看《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后来自以为懂一点政治,买了《生活在别处》,如今昆德拉小说的铜锈终于开始剥落,它真实的面貌透过《好笑的爱》露出来。也许,似乎,爱情与政治在昆德拉的笔下本就是一体两面——它在严肃与戏谑之间的缝隙上行走,游刃有余,且优雅。它在不经意间将谎言戳穿,然后再以最真诚的歉意将其缝补,让人难以分辨这是一场有意的表演,还是一次无意的事故。它就这样匆匆出现,在你回过神之前就匆匆溜走。对于盲人而言只能听到一个故事,对于明目者则是一次锤击,对我来说,是一根映入眼中的针。这根针的名字叫做“严肃的谎言”。

《好笑的爱》读后感(二):写作与阅读都是私人的事

小说不只是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更多是在思考宇宙和人生,比如自我比如价值比如存在和真实。现在才开始有些认识,虽然听说这个年纪不需要担心肤浅和幼稚,我接受这些不美好的字眼但当然更希望能摆脱。出发迟了,自然得多走走快些。

最后那篇不知是书评还是导读的东西,尤为反感那种把各个短篇的位置篇幅甚至是持续时间都拿出来比较的数学式剖析,总有假装内涵的牵强附会的做作之感。短篇小说集完全可以也或许是该有个统一的主题,我却一直认为写作是件私人的随性的事,过于强烈的目的性只能够破坏这种自然,也从不企图透过作品去认识作者的内心,更何况我们常常连自己都没办法了解。作品就像孩子,由作者给予生命,流淌着作者的血液,可他又有着独立的灵魂,一旦出生,便会有自己的路。

也可以说我不懂昆德拉,只懵懵懂懂读过两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说实在的连这本书我都是因为听过小机场的歌才去找来看。阅读也一样是私人化的事。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不敢确信,唯一能肯定的,只有我的无知。

《好笑的爱》读后感(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名为好笑的爱,其实好笑的不是爱,而是对待爱的态度,以及不严肃的态度带来的好笑的过程和不好笑的结果。人们对待爱情可以有两种态度,严肃的和非严肃的。严肃的爱让人投入让人紧张,让人痛苦也让人绚烂,让人有当局者迷的烦恼。非严肃的爱让人冷静让人戏谑,让人漂浮也让人麻木,让人有旁观者清的错觉。爱在严肃的土壤中缓慢发育,缓慢到你怀疑这土壤是否贫瘠。爱在非严肃的土壤中迅速膨胀,然后逐渐萎缩成没有果肉的空壳。

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往往需要在当局者和旁观者的角色间做选择。做一个当局者会有迷失自己的风险,但只有这样才能一直停留在爱情之中;做一个旁观者有置身事外的安全感,但也注定只能游离在爱情边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看清了庐山的全貌时,遗憾的是你已经不在山中。所以是去做一个可能没结果的实践者,还是做一个注定没结果的旁观者,这需要热情和智慧,也需要理智和勇气。

《好笑的爱》读后感(四):保持严肃的微笑

每一篇都有好笑的点

荒谬

愚蠢

意外

每一个爱以及故事都有一个自洽的逻辑和世界

甚至对性

努力做出了可能的凝视

所谓的“逃脱想象”

所谓的收集“话语”

是构成爱最真实又不真实的一部分

死神和收割者的比喻

偶然和严肃性的无缝切换

对于体制、信仰、概念和感觉所做的无因的反叛

值得一读

《好笑的爱》读后感(五):小小的遗憾

昆德拉的书里面这是我一直没读到的一本,不知道为什么老是买不到,这次买了2011年的新版,急不可耐地拆开来阅读。第一次读昆德拉的短篇,感觉异常的好,翻译也很好,虽然昆德拉的译者并不统一,但老昆的文字感是一致的,这点很好,不会让你感觉在读各种各样的昆德拉。

但有一点小小的遗憾,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方案应该是很不错的,封面很有味道,但正文的用纸差了一些,应该是60克的胶版纸,很薄,字都印透了,拿在手里,书都是软乎乎的,无法挺立,本来很好的设计因为用纸的问题,整本书就坍软了,我看了版权页,11个印张,定价29元,按成本与定价应该可以用更好的纸,况且老昆的书,销量基数是摆在那里的,这一点让人对出版社产生失望。

对内容也有一个小遗憾,第39页有一个注释,正文是“因为她丈夫长着一头棕红的头发,在我看来就像是墨涅拉俄斯”,页下有个对墨涅拉俄斯的注释写着“希腊神话中的斯巴达王,他抢夺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妻子海伦,从而引起了历时十年的特洛伊战争。”这个注释完全颠覆了我对希腊神话史诗的常识,不知道来自于译者还是作者。即使从昆德拉在文中的寓意,也应判断出是完全相反的意思,这一点译者和编辑我觉得都是有责任的。译事和编事都是这样,你做得最好,不一定得到欣赏,你只要出现一个错,就立马有人吹毛求疵。但不因为这样,就逃避我们的责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