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麦克阿瑟回忆录》读后感1000字

《麦克阿瑟回忆录》读后感1000字

《麦克阿瑟回忆录》是一本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著作,CNY 89.80出版的47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7-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麦克阿瑟回忆录》读后感(一):太平洋战争回忆录

这个回忆录可以说是一本战争回忆录,特别是其中的太平洋战争,作为一个著名的指挥人员里面写的还是很详细,但过多的偏重于战争了,如果不配合地图很多的章节看起来费劲,因此更像是战争笔记。里面描述的部分不多,也许是作者的性格给人了很强的自信感,从当兵开始到最后的将领阶段都充满了自信。

不过若大胆的从另外的角度分析,也可以看出一些见解,麦克阿瑟是父亲也是美国著名将领,自己在军中开始混的时候老爹还活着,自己在部队或多或少也占了便宜。他参加部队后随着美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队部队的投入也增大,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提拔为菲律宾的美军司令。二战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更大的原因应该是美国实力的体现,美国和日本在那个时候的战争胜负是由国力决定的,不对称的国力产生了后来的结果。麦克阿瑟在日本的作用和后来的朝鲜战争多受争议,不过现在过去了那段时间的争议看来也不会对现在产生过多的影响。这个人是时代和运气的产物,因此不可复制。他的回忆录写的还是详细,但偏重军事或者说事业了,自我描述不多。

《麦克阿瑟回忆录》读后感(二):名将的一生

这是这位美国名将的自传,他戎马一生功勋无数,是美国为数不多的五星上将之一,出生在军旅世家,其父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又任菲律宾军事总督多年,他自己也在二战时从日本人解放了菲律宾,保卫了澳大利亚,以知名的蛙跳战术打败了日本,并实际统治日本多年,带领联合国军在朝鲜打败了金日成,可以说对亚太地区地区的影响深远。他还任西点军校多年的校长。他本人高大英俊,极端自信,烟斗、军帽、墨镜都是这个明星级司令官的标志。

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他幼年、学习、成长、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的经历。因为作者本人就是很多历史事件的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视角有助于了解很多决策过程和思路(里面有很多他对当时人物的评价);而且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将军的文笔很好,演讲口才非凡,翻译的也很赞,让人手不释卷。

麦克阿瑟打仗喜欢切断地方的供给然后用海陆空三军的立体军力摧毁敌人。他认为打仗就是要灵活机动,相机而动,“将作为,君命有所不受”。他也喜欢亲临一线,眼见为实,亲自督战,既能了解瞬息万变的战况,又能鼓舞士气。他非常勇敢,很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认为战争中胆怯滋长冲突,退步只会带来更多的损失。

书里也有很多他自己体会到的人生智慧:不撒谎,不告密。相见不如怀念。

他是典型的美国鹰派,敌视共产党,非常反华,很容易让人想到电影《奇爱博士》中的那个发动核攻击的美国空军将领。

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的告别演讲(老兵永远不死)被评为美国最著名的100个演讲之一,书中录有全文,根据书中所讲,这个演讲是即兴讲演。

Old Soldiers Never Die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 Speeches That Shaped History

朝鲜战争打了一半,中国志愿军参战后,杜鲁门为什么让麦克阿瑟下台?是总统不喜欢傲气自负的将军?还是美国人民厌倦了战争?还是认为战争是严肃的国际政治手段,而将领不可能有定百年乾坤的大智慧?的确,他没有估计到中国会出兵,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不是一个战略家。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麦克阿瑟回忆录》读后感(三):《麦克阿瑟回忆录》:奋斗不止,荣誉一生

文/吴情

世界军事史上,美国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是一个难以忽视的人物。不过,如果仅以为麦克阿瑟是名武将,可能会犯下不少认知上的错误,轻视了他其他智慧。来自美国的麦克阿瑟,接受的是一套关于自由、平等、民主的现代理念,“二战”结束之后,他担任驻日美军最高司令,致力于改造日本的任务,将原本一个破败不堪的战败国,打造成一个将在数十年间走向繁荣和发达的民主国度,因此,除了军事才能,他的治国之才,或许更令人敬仰、钦佩。

像麦克阿瑟这样站在历史顶峰的人物(威望甚高、权力甚巨),他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生呢?在建功立业之余,他有着怎样的私人生活?荣耀之外,他是否也曾面对着现实的挑战:别人对他的质疑、他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对战争的感慨、对人性的失望?尽管一切问题一时无法全部回答,但阅读《麦克阿瑟回忆录》(Reminiscences General of the Army Douglas MacArthur),或许可为以上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个方向。

据麦克阿瑟所言,他的家族来自苏格兰,“族训是‘笃信实干’,战斗口号是‘听令啊!听令!’”。也许,从一开始,这便注定了后代与军事的不解之缘。麦克阿瑟的祖父老阿瑟·麦克阿瑟是一名法官,在自己的领域内颇有建树,父亲小阿瑟·麦克阿瑟则是军人,后被派遣远东驻扎菲律宾,熟料数十年后,麦克阿瑟与这块异国土地有着难分难解的“情缘”——帮助菲律宾人民对抗日本法西斯势力。

青年时期,麦克阿瑟来到西点军校,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同时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那时的他,敢想敢做,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气,同时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原则之一:绝不告密。另外,他在冥冥之中,培养了自己的荣誉感——尽管最初有些取悦母亲的意味。四年的学习生涯结束后,麦克阿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而不久之后,美国参加了“一战”,麦克阿瑟,也将在这场世界大战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领、指挥、(有时近身肉搏的)战士。

“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而麦克阿瑟,后担任西点军校校长。然而,面对战争中损失诸多优秀军官的现实、面对国内和平主义的反对声音,他的校长生涯,其实远非一帆风顺,几乎自始至终伴随着质疑。不过,麦克阿瑟还是以肯定的步伐、高度的自信,开始了自己对西点军校的管理:“调整军事课程以适应现代需要”;“让科学课程跟上前沿步伐”;“让古典课程奠定文化基础”;“增设了一门有关经济学和政府的新课程”;“强化了对历史和世界变迁的学习”;“开展了对欧洲和远东局势的研究”等等。这些举措,放在高校改革的大背景下,丝毫不显突兀,足可见麦克阿瑟的见识与能力,实践后的结果,自然有目共睹,无需赘述。

结束了西点军校的任职后,麦克阿瑟重新担任军职,在之后的“二战”期间,他来到了父亲曾驻扎过的菲律宾,见证了这块土地上的诸多变化。菲律宾在“二战”白热化时期,并不是美国政府优先考虑的对象,美国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西欧对抗德国法西斯,无暇顾及远东的日本军队。物资供应、军队武器迟迟未能送达菲律宾,以至于菲律宾人民虽然与麦克阿瑟一起死守(麦克阿瑟后来因任务需要前往澳大利亚),但是最终仍不幸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经过不屑的抗争和努力,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取得胜利。而战后的世界应当如何管理,是摆在战胜国面前的重要问题,更何况,胜利之后,同盟国内部的利益分配、意识形态输出,逐渐浮出水面。在美方的坚持下(主要是麦克阿瑟),由美国军队全权负责在战后日本的工作。而如何将一个军国主义盛行的国家改造成理想中的民主国家,困扰着总司令(或总设计师)麦克阿瑟。尽管任重道远,但麦克阿瑟最终还是颇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这最终促成日本不久后的经济腾飞。

麦克阿瑟几乎战无不胜。不过,他的神话,或美军的神话,在朝鲜战场被击碎。“三八线”附近南、北朝鲜,在1950年陷入了战争。而后不久,中、美两国军队,成为较量的双方。即便指挥若定如麦克阿瑟,最终还是因种种问题败北,之后更是撤去了驻日最高司令的身份。这对声誉卓著的他,自然是职业生涯中一个难以挽回的遗憾。

阅读《麦克阿瑟回忆录》,会被他获得的一系列荣誉感到眩晕。笔者没有细数,但究其一生,获得的各类勋章,恐怕接近七八十或者更多。麦克阿瑟将西点军校的校训写在本书扉页,即,“责任、荣誉、国家”,三个大写的词,无一不让人为祖国感到自豪和骄傲——这并非完全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其实,细观麦克阿瑟的一生,毋宁是对这三个词最好的注解。荣誉,是他最好的墓志铭。

再说责任。在他看来,有对军队的责任,有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有对世界民主事业的责任。在担任西点军校校长时,美国舆论界有不少反对声音,认为国家的主要精力应在发展经济、而非穷兵黩武。然而,亲身参与过“一战”的麦克阿瑟认为,如果在和平时期不强大国防,(他其实区分了国防和好战两个概念)一旦战争来临,国家便无力在短时间获得可用兵员,更别提打赢战争。每次他据理力争时,几乎都能说服别人,理由的正当外,他的个人魅力,或许也帮了忙。

最后说说国家,但却丝毫不意味着不重要。麦克阿瑟对祖国母亲——美国的自豪,几乎从头到尾贯穿本书。无疑,美国是个伟大的国度,从摆脱英国殖民到成为世界强国,不过几百年的时间,而其民主架构和完善,更是让人欣羡(当然,美国也有自己的问题:种族、分裂等)。不管是驻扎在菲律宾,还是在“二战”后担任驻日美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美国军人,时刻牢记美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展现出自己得体、文明、平等对待——哪怕是战败国这一面,因此,他成为美国的文化象征,或许并不令人意外。

像世界历史中很多名人一样,麦克阿瑟身上,并非毫无争议。而在这部回忆录中,麦克阿瑟夹叙夹议,对某些缠绕在自己身上的非议,进行了自我剖白。先前述及了他任西点军校校长时的争议,此处不再重复。另外,在他撤离菲律宾后,日军虐囚,发生了“巴丹死亡行军”事件,有人质疑他抛弃菲律宾人民,他则表示,“我不仅出来了,我还会回去。”还有,他在处理战后日本的问题上,未将天皇列为战犯,也未废除天皇制度,原因在于,他始终相信,“如果天皇被定罪,甚至被作为战犯处以绞刑,那么盟国将被迫在全日本设立军政府,而游击战争很可能就无法避免了。”

在麦克阿瑟之前,美国并未将战略的焦点放在亚太地区,麦克阿瑟之后,美国的太平洋战略,几乎成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他以自己独特的军事视野、历史眼光,改变了美国的历史走向。不过,作为一本回忆录,本书对麦克阿瑟的私人生活着墨不多,只粗粗写曾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不甚幸福,第二段婚姻经营得颇为顺利,可能是保护隐私吧。不过,字里行间,还是能偶尔读出他对爱子阿瑟和妻子深切的爱。本书以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上的讲话稿作结,他说,“在我回忆中的夜晚,我总是回到西点军校。”他变了,也没变,还是那卓越的西点生。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麦克阿瑟回忆录》读后感(四):《麦克阿瑟回忆录》: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历史坐标

《麦克阿瑟回忆录》: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历史坐标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最早于2011年提出,之后,这一战略便屡屡在政治人物与报章杂志中被提及。

它的背景是二战之后,美国便将它的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这大体上可以视着美国退出了亚洲,而此一战略的提出,显然源自于的事实是,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意图将其战略重心东移加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部署,其遏制中国的动机可谓是昭然若揭。

而美国前次所谓的战略重心倾斜于亚太地区,便不能绕过麦克阿瑟这一个人物。如果说,二战期间的确有一个所谓的美国“亚太战略”的话,那么麦克阿瑟足可以视着这一战略的核心人物。

因此,当美国今天提出它的“重返亚太战略”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去聚焦这一个当年成功地执行与推动所谓的亚太战略的美国将军,去审视与洞观他给予了亚太地区以什么样的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麦克阿瑟回忆录》的出版,就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历史回忆录,更可以从中洞见美国亚洲战略的背景纵深。正如《麦克阿瑟回忆录》中译本的“出版说明”中提及的那样,“当今的美国太平洋战略还是源自麦克阿瑟;整个亚太地区,特别是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的形成,其源头仍然在麦克阿瑟。”

那么,我们必然会关注,什么是麦克阿瑟的太平洋战略?

这有必要回顾一下麦克阿瑟的个人履历。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麦克阿瑟可谓是一个根正苗红的美国人,祖辈往上溯源,在英国也算是名门之后,他自己出身在三代军人世家,自小就接受了军事化法则与理念的灌输与引导,这直接影响了他的世界观与行事法则,其根本特点,说好听一点,就是熟谙军事力量的巨大改变力量,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迷信穷兵黩武。他的父亲早年就曾经以菲律宾军事总督的身份统率美国在菲律宾的驻军,之后,他步父亲后尘,也曾经担任美国驻菲律宾美军司令。由此看来,他人生的前半生与亚太地区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可以称着是地道的亚洲通。这一点与另一位美国将军史迪威颇为相似,史迪威早年也有在中国的履职的经验,二战期间,他被派往中国,负责中国战区的指挥职能。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任人方面还是恪守着某一固定的原则,就是派往世界各地的军事首领,都与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可以说这些人有着得天独厚的知识储备,能够适应当地的政治环境与军事存在。麦克阿瑟身上,言传身教的是美国的军事传统,大致可以概括为:听令,进攻,胜利。正是这一看似简单的美国军事方略,指导着麦克阿瑟在二战中绝地反击,扼制日军,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而当他把这一套战略,如法复制到朝鲜战场的时候,他完成了他的前两项使命——听令,进攻,但是却没有赢得胜利,而对于美军来说,没有胜利,就是一场败局,正是在这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中,麦克阿瑟被淘汰出局。可以说,成也是这一套,败也是这一套,麦克阿瑟身上,深刻地烙印着美国军事力量的一切特点以及过分依赖军事力量的弊端,他的辉煌的过去以及落寞的终局,与他个性的特点有着关联,但更多地显示出背后美国的国家意志的决定性作用。

麦克阿瑟还有一项长处,就是他能够与他驻守的亚洲国家首脑搞好关系,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他与菲律宾几任总统均能和谐共处上看出来,后来,他在攻下日本之后、重塑日本的过程中,与日本天皇竟然能够产生惺惺相惜的隐秘情感,都可以看出,麦克阿瑟颇有一些政治家的肚量,当然,这种肚量,也包含着他对政治方向看不清要害的失策。典型的是,他一直对蒋介石颇有好感,在蒋介石逃到台湾之后,他来到台湾岛上,与蒋介石促膝而谈,其中讨论的一项议题是国民党出兵朝鲜战场的问题。令麦克阿瑟始料不及的是,他的台湾之行还有同蒋介石的会面竟然引发了众怒。麦克阿瑟百思不得其解:“我实在费解,为什么我访问台湾这件事会被解读为怀有政治动机,抑或招致反感?我不过是在亲自考察军情而已。”(P341)。从中的确可以看出麦克阿瑟像一位通常我们惯见的颟顸将军一样,只看到美国需要军事盟友,却不懂得这背后违背了美国标榜的民主自由原则。另一位与蒋介石打交道的美国将军史迪威对蒋介石可谓是恨之入骨,而正是大多数美国人在与蒋介石接触之后,才产生一种逆反的冲动,转而去亲近共产党。麦克阿瑟显然缺乏政治层面考虑的能力,他没有看到蒋介石出兵朝鲜的背后政治后患,而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陷入僵局之后,仍然念念不忘让蒋介石卷入到朝鲜战争,他的回忆录中多次美化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称“他们装备良好,训练有素,而且具备同共产党士兵不相上下的整体素质。他们都是自愿加入国民党军队,自然值得信赖,在战斗中无疑会是一支虎狼之师。据我所知,当时没有任何人对此表示怀疑。”(P377)。

如此简单的道理,美国政府就是不明白,这是令麦克阿瑟耿耿于怀的心结之一。而任何一个对蒋介石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蒋远比麦克阿瑟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史迪威在中国的时候,就对蒋言行不一、阳奉阴违头疼不已,而蒋竟然能够在麦克阿瑟面前演出一番如此脱胎换骨的强悍光鲜形象,不能不让我们看出,究竟是谁忽悠了谁。

在麦克阿瑟的这本回忆录中,声称这本书是出于他自己的手笔,如果这是真实的话,这倒能够更好地反映出麦克阿瑟的真实内心情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麦克阿瑟的一些小心思,特别是在朝鲜战争的段落中,麦克阿瑟更是迫不及待地撕下面子,跳到前台,直接指责美国没有取胜的原因,是没有听从他的指挥。麦克阿瑟强烈要表述的是,如果美国政府按照他的部署与策略来实施的话,那么,就不会有朝鲜战争的失败。他多次在回忆录中提及到这一点,并且赤裸裸地加以总结:“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在朝鲜以战败收场。我相信如果解除人为限制,让我放开手脚发挥全部军事实力,我不仅能够拯救韩国,还能给予中国以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摧毁其发动侵略战争的能力,令其今后世世代代都无法对亚洲和平构成威胁。”(P379)

这一近乎疯狂的战略野心,的确体现了美国的一种军事自信与政策动机,后来这种军事理念,一直怂恿着美国在世界各地展现它的霸权主义的军事实力,一直到今天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都可以看到背后有着如同麦克阿瑟这般毫不掩饰与隐讳的非常简单的思维逻辑——“放开手脚发挥全部军事实力”,这几个字里里,背后深藏着的是对军事力量的自信与迷信,而之后美国在越战中的败绩都与此种坚信有着密切关联。曾几何时,美国在冷战结束之后,重新捡起“发挥全部军事实力”的衣钵,不能不看到麦克阿瑟军事狂言的死灰复燃。

在回忆录中,麦克阿瑟在调和自己的这种自信与最终的失败的过程中,他有着一个如出一辙的办法,就是”诿过”。只要失败了,他就把责任推向美国政府,而让自己承担那个不容玷污的光荣形象。在全书中,麦克阿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永远正确的军事领袖。最典型的是二战期间身任菲律宾驻军首脑之时,他狼狈地弃守逃跑,在回忆录中,他轻描淡写,把自己离开自己的部队归咎于上司的命令。在反攻菲律宾时,他再次显示出美国将军都喜欢的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的精神传统,包括史迪威也是如此,在哪里失败,非要率部队从那里杀回去,这里,也折现出美军睚眦必报的报复心理。在接受日本投降时,他特意邀请在菲律宾被俘的过去将领出席仪式,骨子里,也是麦克阿瑟的一种报复心理在起作用。同在现场的史迪威对

曾经遭受日本人迫害的美国将领出席这一胜利的场合,啧有烦言,大加讥讽,这一方面反映了他对麦克阿瑟大出风头的醋意,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未能触摸到麦克阿瑟的心中症结处。麦克阿瑟太过好强,失去的东西,他一定要抢回来。美国在911事件发生后所引发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可以看成是这种近乎是“马蜂窝被捣”模式的新的演绎。在麦克阿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军事力量强悍的报复心理,只要哪里受阻,便不择手段,原位杀回。在反攻菲律宾的过程中,麦克阿瑟本来不一定非要原路返回,但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问题,他执意地要展开他热衷的菲律宾战役,这也是他与美国军方产生矛盾的一个地方。在回忆录里,他始终声称他的战略决策对于二战的重要意义,本质上体现了美国战车的一种共性意识。这背后关键原因是美国的军事实力能够满足美国将军的这种人皆有之、肆意妄为的心态,任性的背后,是实力。一旦任性走到失控的地步,便会在精神上感到一种重大挫折。

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继续驾轻就熟地发挥他的诿过战略。他认为,中国军队之所以能够进军朝鲜,是因为美国政府不同意他轰炸中国边境,从而使得中国军队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朝鲜。有些诿过的话,实在令人觉得麦克阿瑟还有几份童心的可爱与天真。他在书中写道:“我一直认为,如果美国之前就警告中共,派兵进入朝鲜半岛将被视为针对美国的国际战争行为,朝鲜战争就可能在我军北上后便已经结束了。我觉得共军应该会待在鸭绿江对岸。然而他们肯定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情报,得知他们的基地将平安无事,所以他们才知道自己可以大举进军鸭绿江对岸,无须担忧后方中国东北的补给线遭到轰炸。”(P377)。一句话,麦克阿瑟在这里强调了是美国政府帮助了中国,如果按照他的如意算盘,哪里能够被中国军队打得如此之惨?

“诿过”之外,麦克阿瑟在书中就是为自己作过的判断进行“正误”。在这一点上,麦克阿瑟在书中,不断点明是别人误解了他的话,导致了他在朝鲜战争中的尴尬地位。其中有几点非常关键,麦克阿瑟目的是想澄清自己在通常的朝鲜战争史实中他的固有形象阴影:

一是他没有说过中国不出兵。在回忆录中,麦克阿瑟字斟句酌地力辩自己没有作出中国不出兵的判断,但尽管如此,他的字里行间,仍然看不出他有相反的明智的决策。看看书中麦克阿瑟是如此吃劲地为自己辩解的:“我被问及中国介入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个人从军事角度做出的评估是:鉴于我军拥有近乎所向披靡的空中优势,能任意攻击鸭绿江两岸的军事基地和补给线,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军事指挥官会冒险将大军送上满目疮痍的朝鲜半岛。”其实这句话里很明白地说了中国不可能出兵。但麦克阿瑟接着抨击了对他的诬蔑性的流言:“然而一份捏造的报道后来以完全曲解的方式将这段插曲公之于众,目的是歪曲我的立场。那份精心炮制的谎言暗示我明确无误地预言中共绝对不会介入朝鲜战争。这完全是一派胡言。”(P363)。

二是他没有说过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 麦克阿瑟在视察战争前线的时候,“提起了布拉德利将军的心愿,即如果中国不介入战争,圣诞节前就将把两个师撤回国内。我的话被新闻界歪曲为对必胜的预言,而且这一不实的曲解后来成了打压我的强大宣传武器。”(P373)。也就是说,麦克阿瑟说明他的原话是一个假设条件的复句,现在却在别有用心的误导下,成为了一个肯定句。然而,那个假设句的背后潜台词可以折射出他的乐观心态,他的澄清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

三是他根本不是美国越过“三八线”的主使者。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军队还是比较敬畏的,根本不是传言所说的那样,如入无人之境地在仁川登陆之后,一路向北进军。麦克阿瑟为此在书中再次为自己进行了愤怒的声辩:“国内外那些寻找替罪羊的人都把火力集中到我个人身上。他们在宣传中指责我自作主张地越过‘三八线’,从而导致中共加入朝鲜战争。这绝不仅仅是一小撮记者捏造的谣言,实际上它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运动,由某些身份不明的政府高层人士发动,然后被美国的某些媒体推波助澜。事实真相是越过‘三八线’的决定是由华盛顿做出的。”(P389)这样,麦克阿瑟彻底洗清了朝鲜战争史实中通常加诸在他身上的那个颟顸无知的将军形象。

麦克阿瑟为何要作出如此不厌其详的辩解,是因为朝鲜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没有胜利的战争,为此,他总结道:“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果参战却没有坚持取胜,最终将承受战败的一切后果。维持僵局或许可以结束战场上的死伤,但它却标志着为之而战的事业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P387)。他认为朝鲜的妥协,带来致命的后果,“放弃原则的做法令美国一个半世纪以来奉行的军事学说发生了倒退,从进攻转为防守,而军史表明后者充其量只能导致一种不分胜负的相持状态。”(P394)。这里面,都可以看到美国的军事策略的一些特点,就是一味地谋求胜利,而不是满足于相持状态。

可以说,麦克阿瑟在这里是有着相当的战略性眼光的。他自负地认为,只要按照他的策略,就是充分发挥“军事手段”,是可以取得胜利的。麦克阿瑟对他的被免职耿耿于怀,所以,在书中对杜鲁门总统多有刻薄的微词,也对自己免职时的朝鲜战争态势,作了过分乐观的预测,认为当时已经胜券在握,如果不是自己被无辜地解职,那么,朝鲜战争就是另一个结局了。可见,在麦克阿瑟的心里,依仗武力原则获胜的心态冥顽不化地占据着制高点的位置,而这种心态,正是今天“重返亚太地区”的原型与前因。

《麦克阿瑟回忆录》里书写的是美国的一个军魂,这份军魂在它面向正义战争的时候,发挥了勇敢无畏的正能量的光辉,而一旦涉入到非正义的战争的时候,就会因为过分迷信武力而陷入战争的泥潭,这正是美国军事力量在二战之后以来所呈现出的一种矛盾的起伏脉线。麦克阿瑟的身上有正剧的成份,可以演绎出一首美国雄浑的正义交响曲,而同时他的内心里还有一种荒诞剧的搞笑因子,回忆录中有一些段落,如他对自己在朝鲜战争中的作为所作出的倾尽全力的无力的强词夺理,便给人一种滑稽可笑的感觉,觉得他对军事力量的迷信掩盖了他对政治的茫然无知,让人看到的是一个穷兵黩武、一意孤行的共性的军事独裁者的思考盲区,甚至给人一种忍俊不禁的可笑之感。他越是在书中费力地辩解,越能感觉到他心中的块垒与失意。而这份混杂的印象,可能正是美国在世界各地扮演的一种角色定型的共性特征。而从这个角度上讲,麦克阿瑟的回忆录便不失为剖析与了解美国军事力量的生动而灵动的范本。

《麦克阿瑟回忆录》读后感(五):本文可能是目前对几个译本最全面的对比了

记住,一旦阴影耻辱玷污了你的名誉, 这世界发起责难将毫不犹豫。 ——玛丽·平克尼·麦克阿瑟

近日得知一位忘年交诊断出两种癌症,可能不久于人世,顿感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倘若抱憾而终,也许世上最后为自己辩护的人都不复存在,唯有任人评说了。如此想来,多少应该留下些文字,证明自己存在过。对于某些与己相关的争议,至少应该在归于遗忘前发出点声音。于是,为了了却一桩心事,我注册了豆瓣。

你好,我是《麦克阿瑟回忆录》全译本的译者。我想和你谈谈这部于我而言有特殊意义的译作。它的诞生背后有很多故事,现实中的某些剧情几乎就是麦帅溘然陨落之前诸般事件的翻版。但那些终究都过去了,也并非这篇书评的重点。我想谈的是拙译和其他简体中文版的总体区别,尤其是与同期另一译本的区别。此举一为回应某些读者的评论和疑问,二为方便读者选择。

先说结论

价格:上海师范版>江苏文艺版>上海社科版

内容:原著=上海社科版>江苏文艺版>上海师范版

准确性:上海社科版>江苏文艺版>上海师范版

文学性:江苏文艺版>上海社科版>上海师范版

这一点似乎是部分读者的主要槽点,但作为译者的我恐怕没什么可说的,一来因为译者能“管”的事情实在有限,就连译文也没有最终决定权;二来价格高低对我早已一次性结清的微薄收入毫无影响,而且当初我为了给友人赠书而额外自费购书也是实打实的价钱。我在此只是客观地摆明事实。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海社科版是精装版,而且是内容明显更加丰富的全译本。这两点应该多少可以赋予价格一定的合理性。另外,吐槽价格高只是发售初期的现象,现在(某平台)的价格综合以上因素考虑,性价比已经爆表了。

反观江苏文艺版,不仅简装书价格亲民,后来还在不同平台上推出了电子书版和口袋版。平心而论,在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这一压价加全平台覆盖的推广策略着实棋高一着,可谓图书营销的教科书式案例。细想起来,这一切恐怕也只有依托背后强大的传媒集团方能实现,一般的文化公司或出版社只能望洋兴叹。

“内容”这个维度指的是内容的丰富程度。上海社科版是全译本;江苏文艺版保留大框架,把原著精简了不少;上海师范版因为年代特色,内容的取舍自不必说,多个章节干脆整体消失。

就两个新译本而言,江苏文艺版比起上海社科版并非像某些评论所言,只是少了嘉奖令、贺电之类无关紧要的官样文章而已,而是删掉了原书所有的脚注(我只发现保留了一处)和大量的正文内容,只留下和宏大叙事最直接相关的主线,所以每隔几段就有删减,短到几句话、一首诗、一封信,长到几大段。某些地方甚至是编译,比如第二章末的两小段“译文”是删减了六大段文字后原创的概括,那里缺失的内容主要有:芬斯顿将军去世事件、作者和潘兴将军的交情。这些正文的改动如果没有原著或全译本对照,很难看出来。

除了正文的精简之外,江苏文艺版还去掉了地图、索引和图集。最直观的区别是:上海社科版每页的版面字数比江苏文艺版稍多,而且仅正文部分就比后者多出80余页。换句话说,江苏文艺版的全部内容只是上海社科版的正文部分,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做了精简。译者可谓最认真的读者,而且我三个中文版都对照读过,所以我说的绝无夸张失实,何况这些都是只要拿几本书对照一下就能一目了然的事实。

诚然,嘉奖令、信件和贺电之类的内容对只关心“主线故事”的读者可能并无意义,但精简的内容其实不乏宏大叙事外的生活点滴、趣闻轶事(比如谢里登跟印第安人吹牛)、细腻情感(比如作者在西点受审时母亲鼓励的诗歌)或作者对某些人物的评价,有时和前后文呼应补充,有时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作者和历史事件。在我看来,这些正是普通读者需要的调剂,而且对原著完整性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准确性”可能是普通读者最不敏感的维度,却恰恰是我在翻译本书时的第一考虑。在这方面,1984年的上海师范版由于时代所限,可能先天不足。比如书中的“伊沃季马”(硫磺岛)和“栗田多喜雄”(栗田健男)、“西村崇次”(西村祥治)、“岛清豪”(志摩清英)等部分日本人名地名翻译有误或不符合后来规范的译法,“帝国舰队”(联合舰队)等特色专名处理欠佳,而且翻译general和admiral时没有区分笼统敬称和具体军衔。

日本人名地名这一点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基本只能凭借原著的英文音译来合理推断对应的日文汉字,但同音多字加上麦帅海量的拼写错误使得推断与瞎猜无异,而且日本人名的英文形式和英文人名一样名前姓后,译成中文时要还原成姓前名后。借助后世研究、同类作品,尤其是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帮助,当代只需一名合格的译者便可在准确性和效率方面胜过彼时的历史系翻译组。当年的难题或许只需从网上获取一份日文或英文官方机构的历史资料便可解决。若干年后,这样的奇迹恐怕又会被非人之物碾压……

不知江苏文艺版的原著是什么版本,但我翻译上海社科版时用的是1964年版,上海师范版应该用的也是该版。1964版是麦帅回忆录原汁原味的初版,里面存在海量的拼写错误,几乎只要是外国人地名,麦帅都会拼错。一般的拼写错误只涉及音译,但有些时候却直接影响理解。师范版不必中英对照,也没有发现这些错误,甚至干脆被麦帅误导。文艺版也不必中英对照,但专名处理明显优于师范版,几乎与社科版不相上下。不过,由于文艺版大幅删减且不必中英对照,其实客观上回避了很多相关问题。如此一来,读者自然也就不知情了。

社科版不仅专名首次出现时中英对照,正文后面还有索引,故而必须正视问题。为了兼顾作者和读者双方,我采取了正文按正确拼写处理,同时加注解释的做法。对于想要了解背景知识或者有研究需要的读者而言,正确的拼写能够方便他们查找外语资料(有时甚至关乎能不能找到);而保留原文的瑕疵不仅是尊重原著,也能让读者一定程度上看到真实的麦帅。另外,原著还有个别前后说法不一的问题和事实性错误,这些我则保持原貌,同时加注说明了错误情况。文艺版在纠错方面着力不多,141页那个纠错的加注应该是仅有的一例。那个地方社科版恰好没指出,因为战损数据受时代、立场、技术等多方面影响,本来就可能众说纷纭,我对“纠错”的定位限于相对客观有定论的谬误及原文自相矛盾之处。

除了指出原文错误外,我还用注释在某些细节处提供了翻译的理据,对一些需要相关文化背景才能领会的“梗”,比如作者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禀报芬斯顿将军去世的消息时形容自己是“末日之声”,又如传闻中杜鲁门某次威胁人时提到的“敷牛排”(这些都是江苏文艺版删掉的内容),或者具有一定军事知识才能理解的术语也添加了译者注。就这一点而言,上海社科版反而更方便读者理解。

总体而言,两个新译本的准确性都很好,几乎没有硬伤。但江苏文艺版在术语和部分专名的处理方面稍显不足。

江苏文艺版在处理二战日军军衔、建制、日本机构专名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缺陷。旧时日军军衔有“大将”、“佐”、“大尉”、“准尉”、“曹长”、“军曹”和“伍长”等特色军衔,大部分延续至今。虽然这些军衔都相当于同级的通用军衔,如“大将”对应“上将”,“佐”对应“校”,“曹长”对应“上士”,但翻译成中文时应该保留日文特有的称谓,不能转换成通用军衔。

日军的建制称谓也是自成一派,延续至今。“师团”、“旅团”、“大队”、“联队”等特色名词翻译时也要保留日文汉字的名称。同理,非建制的部队名称以及日本特有的机构名也以直译为好,如“日本派遣军”(江苏文艺版:日本远征军)、“日本帝国大本营”(江苏文艺版:日本帝国军队总司令部)我原本对这方面就有所意识,但在翻译之初还是拿不定主意,因此特地参考了国防大学徐焰教授的论文《日军编制、军衔中译以直译为好》,这才为异化的翻译策略找到了依据。即便如此,处理具体的部队时,我也还是会通过三语资料一一确认其战斗历程和日文称谓,有所对照后才确定用词。所以我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一天大部分时间是在查找和阅读,真正翻译的时间反而不多。有时为了确定一个专名,甚至不得不读小半本书。个别日本人名实在棘手,甚至用“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来形容也不为过。

此外,文艺版对个别日军人士姓名的翻译属于合理推断,但由于日文同音字多,还是出现了一字之差。例如文艺版137页的“大前敏和” (Toshikazu Ohmae),而我在翻译时根据《日本陆海军司令官讯问记录》和国外英文、日文军迷网站的资料得知,实为“大前敏一”。

由于上述军衔和建制的英文形式和常见的军衔、建制毫无差别,不了解相关知识的译者难免会想当然。从英语音译/罗马音还原日本人名也是一样,同属牵涉中日英三语时特有的翻译难题。很多时候,它甚至不是翻译问题,而是考据问题。当然,军衔和建制问题或许只是因为梁老师担心读者费解,故而采取了归化策略吧。

除了日文专名方面的问题,其他方面的细节也有推敲起来稍显不妥之处,比如江苏文艺版 67页的“第二军区”和74页的“四军方案”。这两个词的原文分别是II Corps Area和Four Army Plan。作为军事编制时,corps一般表示“军”,army一般表示“集团军”,显然不是一回事。请看社科版是如何处理的:“第2军辖区”(85页)和“四集团军方案”(92页)。不仅体现了军和集团军的区别,我还在“军辖区”第一次出现时加注解释了美国的军辖区和集团军辖区两个概念的区别与历史沿革,在“四集团军方案”出现时加注解释了美国集团军辖区的历史沿革。查阅这些背景知识当然劳神费力,但这些区分和解释很有必要,因为前文提到过美国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军区(Military District of Manila)。如果按江苏文艺版那样处理,马尼拉军(事)区和美国本土的那些“军区”容易让人理解为一回事。当然,这里我也并非完美,细想起来,数字应该用汉字。不过,比起概念混淆来说,数字大小写的问题应该无伤大雅。

又如全书倒数第二段,也就是《责任荣誉国家》演讲的结尾,江苏文艺版的译文是: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检阅了。我希望你们知道,当我渡过死亡之河、登上彼岸之际,我最后心中所想的一定是军队,军队,还是军队。”

这里有两个关键概念翻译错了,首先是“检阅”。对应的原文为final roll call。roll call字面义就是“点名”,实际上也应该直译为“点名”。最后一次点名是一种美军的传统缅怀仪式,具体内容就是……真的点名。不过被点名者是阵亡的战友,死者被点到时当然没有人应答,于是点名的主持人就宣布将逝者从花名册上除去。

另外,“军队”也明显有误。这篇演讲是作者对西点军校学员所做的演讲。此处对应的原文是大写的Corps。 corps作为军事建制一般是“军”,但这里大写的Corps实际上指西点的Corps of Cadets,也就是学员队。至于为什么不用“军团”等更牛哄哄有文采的说法,那是因为这里的corps并不是具体的军事建制(学员队有对应的建制,但不是“军”),只是沿用传统名称。更何况这支“军团”的人数也显然不够。所以综合考虑,最后只能取笼统的“队”字,这也是Corps of Cadets的一般译法。

综上所述,我在上海社科版里的译文是:

“今天是我同你们进行的最后一次点名。但我希望你们知道,在我前往彼岸的时候,最后牵挂的一定是学员队——除了学员队,依然是学员队。”

“文学性”是个过于主观感性的维度,不像其他方面相对客观。决定文笔高下的往往不是道理,而是偏好,一如爱情,全无道理。所以无论我多么力求客观,也终归还是会受主观偏好的影响。倘若真要对不同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恐怕每一个二级标题都足以占去本文的篇幅,所以这里我只笼统地谈一谈感想,请读者参考即可。

由于我对本书的定位是社科作品,而且我假定读者懂英文,可能会对照原著——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自序里也坦陈本书并不奢求文学价值——所以我没有把麦帅的文字刻意塑造成文采飞扬、细腻优美的风格,首要考虑的是保障准确性和再现原貌。如果在再现原貌这一点上对比三个译本。拙译刚好介于上海师范版和江苏文艺版之间,或者说介于生硬和灵活、写实和美化之间。上海师范版是“历史系翻译组”合译,多数章节的译者都不一样,而且大概是由于当文献翻译之故,语言生硬死板处颇多,以现在的眼光看有些别扭。江苏文艺版应该是整体当文学作品看待,且该版译者专事文学翻译,所以最突出的属性就是文采。

就局部而言,拙译和梁译各有千秋,但全局而言,我自认文笔不如梁老师,而且我本人也喜欢她的译文,因此在文学性这一维度上江苏文艺版应该排在上海社科版之前。这里的全局是指,抛开个人风格(毋宁说各自对麦帅文风的理解和塑造)的差异不谈,整段或整页阅读时的流畅平稳感。梁译予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流畅,没有棱角。当然,拙译也并非不流畅,而且即便文采稍逊一筹,也远远没到影响阅读体验的程度。两者真正的差异在于“稳”:梁译或许整页都保持同样高水平的流畅和文采,而拙译可能会个别段落出现一处长句或搭配不够自然的情况,打乱了节奏。另外,上海社科版大量中英对照及注释的混排方式等言外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

细究局部,梁译的汉语往往更地道自然,善于拆分和重构,处理画面感强的描写时善于调动感官、情绪,给人以说书般扣人心弦的戏剧感;拙译的首要考虑是准确和忠实,通常在符合目的语语法习惯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文的结构和意象(虽然这样偶尔会造成西文句式或长句),但是区分对待叙述、描写、演讲、电报、嘉奖和口语等不同的成分,或者说该有文采处尽量有文采,该套话官话处尽量正式,该自然处尽量自然。要想直观地感受这种对不同成分的区分处理,读者不妨比照社科版(131页)和文艺版(109-110页)对两封日军劝降文书的处理。前一封信是将领之间有理有节乃至惺惺相惜的劝说,故而窃以为措辞应该礼貌;后一份传单是未见答复后对普通军民的喊话,不必过于客气,措辞也应该直白。我有意营造的微妙区别正是为了体现先礼后兵,而梁译则没有区分。

除了上述优点和缺点外,社科版还有我个人特别在意的些许遗憾。这些问题是后期编辑造成的。首先便是部分“译者注”的问题。

无论翻译什么作品,我的译稿里基本都有旨在提供依据、说明情况的批注。这些批注一般只给编辑看,不进入成书,而我认为有必要加注的地方已经加了脚注。孰料有时编辑觉得有必要加入译者注,却又由于种种原因理解错了,或措辞不当,结果反倒不如不加好。这样的“译者注”往往存在明显的问题,所以和真正出自我手的译者注很容易区分。

比如,社科版155页的“译者注”显然多此一举。又如,349页的“译者注”纠正的拼写和错误的拼写竟然一模一样,显然有问题。那里原本是一个批注,解释了为何把Admiral James T. Doyle翻译成海军少将,并提供了美国海军官网的资料作理据。编辑可能没看懂,当成纠拼写改成“译者注”了。这里需要稍微提一下admiral和general的问题。这两个词既可以表示笼统的敬称“将军”,又可以表示具体的军衔“上将”,只不过前者海军,后者陆军。它们跟major general、vice admiral之类并列出现时很容易断定是“上将”,但单独出现时有可能只是敬称“某某将军”,所以需要其他信息辅助判断。

社科版的另一处问题更加匪夷所思:封底的“老兵永远不死,只是渐渐隐去”不知引自何处。我在书中410页的译文是“老兵永不死,只是渐隐去”。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给人的观感截然不同。这句话原本是歌词,所以五字相比六字不仅更精炼隽永,也更上口。六字则显拖沓平庸。顺便说一下,窃以为fade away处理成“隐去”比“凋零”更佳。因为“凋零”仍然包含了“死”的意思,和“老兵不死”前后矛盾。细究起来,老兵当然会死,这里的不死实际上是精神长存,而fade away是指退出历史舞台,归于遗忘。换言之,只要精神长存,赤胆忠心得以传承,老兵就是永生的,而英雄一旦被人遗忘,就是真的死去。

此外,还有一些后期审改造成的细节问题,比如多一个“的” 、“了”、“但”,多枝共干结构里的代词冗余。这些改动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影响节奏。当然,这也并非推卸责任。如果译文某些地方佶屈聱牙,那也应该是我自己造成的,与编辑无关。

我之所以突然诈尸般写这篇对比兼自评,是因为几度被某些用户或“用户”评论伤到了。这一点我也无意隐瞒。

麦帅的原著前几年刚刚成为公版书,所以才会有两个同期的新译本,而且严格说来,上海社科版的项目启动更早。2017年6月本书刚刚上市时,江苏文艺版《老兵不死》已经上市将近一月。一般图书在电商平台上会经历先“占坑”后铺货的过程,也就是先上架,有可以搜索到的条目和书名、渲染图(也可能没有),但不能购买,等有货后才补全图片、推广页面、摘录之类,并且开放购买。吊诡的是,某些平台在占坑阶段就可以评价。

有一天我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拙作得到了第一个评论:1星差评。评论罗列了几大罪状:定价是江苏文艺版的两倍多;多出来的内容无非是嘉奖令、贺电之类的官样文章;翻译啰里啰唆,里面各种军队名称和地图代码看得眼花。原来,那连续数个月昼夜颠倒,泡图书馆,遍查两个互联网,一边还要与抑郁症角力的我,如此轻易就被判了死刑。我当即心情沉重地看了看江苏文艺版的评论,赫然发现此人的5星好评和摘录的优美译文。虽然当时我也顿觉眼前一亮,不觉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但此人的评论着实可疑。

当时江苏文艺版还没有推出某读书平台的电子书版,那么长的段落,显然只能对着纸质书手打出来……那位读者要有多大的爱才会如此狂热?再者,正常的读者要么对喜欢的作品好评,要么去不喜欢的作品下面吐槽,或者中立地谈感想,怎么会同时做出这边五星、那边一星的评价呢?据我所知,电商平台上的用户评论默认是指在该平台购买了商品的用户直接对商品置评,评论对象既包括具体的商品,也包括平台或商家。上海社科版当时刚刚占坑,还不能购买,那位读者显然只能是线下购买。线下购买却到无关的线上平台评论,恐怕对平台也不公平。面对种种反常迹象,恐怕再怎么以善意揣度他人者也会起疑吧?让我诧异且愤慨的是,为什么在出版这个服务灵魂、本应不染的行业里,竟然也会出现疑似“友商误伤”这种智能机大佬们的联谊活动?

当然,这件事最后还是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收场了。我礼貌地向该“用户”了解情况,得知他/她并未在该平台网购,只是在据说已经上架的实体书店里翻了翻。我做了必要的解释,并且为拙作之不堪表示歉意后,他/她删掉了评论。后来,在本书发售至今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也看到过其他个别不可理喻的批评,比如觉得地图密密麻麻看得眼花,或者看不懂地图上的军事符号(我在翻译时专门为此学习过二战时期和现代的北约军事地图符号,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能当非译元素处理,强行采取各种跨语言、跨媒介的转换后,恐怕更看不懂),比如作者的事实性错误,或原文交代不明(实际上这些无论在哪个译本里都是一样的,因为原文如此),全怪到译者头上。甚至于个别四字格的用法疑似有误,便要差评。当然也有肯定的声音,我由衷感谢他们。值得欣慰的是,后来再未见到当初那般极端,并且“两线作战”的情况。我还看到过个别用户对不同版本的疑问,以及跟评者不太确切全面的解答。这一切,最终促成了这篇书评。

看完本文后,如果读者得出的印象是我用六千字论证了“我的译本就是好! 就是好呀,就是好呀,就是好”,那这篇文章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我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翻译固然是一门艺术,但究其本质,其实是服务于具体目的的权宜之计。我一向认为,服务于不同目的的译文没有绝对的优劣,至多只有可比较成分的差异。如果只谈文学性,我也很喜欢梁老师的文笔;如果综合考虑,拙译最大程度上兼顾了各种需求。用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说,喜欢Mod的玩家就装Mod,喜欢豪华原版+全DLC的玩家就装豪华版,各取所需。

作为译者公然自评或许有自卖自夸之嫌,但过去多年来我都是完全以译书为业,多数日子里除了吃饭睡觉外基本都在翻译或思考翻译,可以说翻译就是我的生命,译作就是我的孩子。面对子女被无端批得一无是处(这当然不是说批评不得。我欢迎友好而有根据的指正和交流),我想没有父母会无动于衷吧?图书译者是个致郁的行当,物质方面的困窘某位已经去世的“朋友的朋友”在《怎样剥削译者》里已经总结得很到位了。而精神方面的压抑可能更甚,却很少有人讲出来。我也无意在此催泪卖惨,但至少恳请读者朋友珍惜译者,不要只是“我在书店里随便翻了翻”就高下立判。也恳请诸位同侪,不要为了眼前的商业利益而随意伤害并未加害于你的人,做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点要求,应该不为过吧?

综上所述,念及苦劳,也请容许我为自己辩护一次。这呼声不是为我一人而发,而是为所有仍在坚守情怀和操守的译者、编者乃至出版人而发。

谢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