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卡夫卡是谁》读后感100字

《卡夫卡是谁》读后感100字

《卡夫卡是谁》是一本由[英国]里奇·罗伯逊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32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夫卡是谁》读后感(一):幸福的精神苦难

让我们在这个世界受难的精神潜能,在另一个世界能得到释放,从而让我们幸福。——Richie Robertson

毕竟文章太短,对卡夫卡生平四起四落的描写也比较平淡,并未突出其喜剧性,但作为一个短小的引荐文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文章风格形成的分析,也算得上有礼有节,虽然是以卡夫卡的生平为主题,但我觉得这更像一篇励志的文章。

虽然卡夫卡的家庭,对他的人格自由发展进行各种阻碍,以及他文学爱好的不支持与不理解,但依旧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作者。

苦难不是如同基督教所传授的教义,在这个世界的痛苦,到了另一个世界能换来同等的幸福快乐,而是我们能从苦难中所学到的东西。恰如作者的理解,真实和谎言永远是对立的。当我们想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我们必须得脱离去了解,但自身的真实都不曾了解,怎么去脱离这个世界,仿佛是一个永恒的悖。而苦难恰好成为一个能看见世界真实与谎言同时存在的载体,连接着这两个相对的意向。

威廉·詹姆斯认为,大多数人是一次生成,只有少数人是二次生成。前者不喜欢烦死,大多为实在简单的活着,而后者,必然要通过某些异于常人的途径才能超越肉体去感知别样的东西。

苦难,或许也如同尼采笔下所强调的那个连接人与超人的桥梁,将一个普通的人,放在摇摇欲坠的高空吊桥上,去感受那贴近生命的浩瀚。

《卡夫卡是谁》读后感(二):袖珍卡夫卡

知道卡夫卡的人想必为数不少,但能懂得卡夫卡的人一定为数不多。这位二十世纪的文学巨匠,人类现代精神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常常被人们当作神话。与他相关联的,似乎总是“虚无”、“孤独”、“存在”、“荒诞”这类玄幻莫测的词汇。这些用语本身并没错,但若得不倒具体的落实,它们常常是大而无当的扯淡,时髦流行的包装,里面空空如也。同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当卡夫卡只能象征着抽象的虚无的时候,卡夫卡永远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牛津大学德语教授里奇•罗伯顿(Richie Robertson)的《卡夫卡是谁》,是我目前看到的写卡夫卡写得最为通透的作品。之前国内还引进过德国大家瓦尔特•比梅尔(Walter Biemel)的《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其中比梅尔对《在流放地》、《饥饿艺术家》、《地洞》等三部卡夫卡名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读了让人颇受启发。但与《卡夫卡是谁》相比,它在整体把握上有所欠缺,它更偏重研究性,而前者则更偏重通识性。不妨这么说,比梅尔的书必须是读完卡夫卡的作品后才能看的,而Robertson的书恰恰可以放在阅读原著之前。

仅用一百多页纸来写卡夫卡,作者的功力毋庸置疑。本书独辟蹊径,以卡夫卡《致父亲的信》开篇,为卡夫卡在文学与哲学思考上的深邃找到了可靠的生活根基。虽然作家的文学表达与思想关切不能等同于个人生活史,但在Robertson笔下,个体经历与思想发展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虽然焦点只是卡夫卡,但作者的眼光早已超越了单一的作家个体,他将这个生活于二十世纪的捷克作家,置于整个现代文化的思想背景中,甚至还置于当代问题的意识之中,如对身体性别、社会机构、权力话语的探讨。即便在谈论这些话题之时,作者的表达方式也迥异于后现代式的语词泡沫,言之有物,惜墨如金。像《变形记》这样的名作,作者尚且还能读出新意,更不用说是《饥饿艺术家》、《城堡》这样的作品了。Richie Robertson说:“卡夫卡关心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去看待某个东西。”同样,这也是我们从《卡夫卡是谁》那儿得到的最大收益。

《卡夫卡是谁》读后感(三):卡夫卡是谁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挺靠谱。还没听说热爱文学的人会不喜欢卡夫卡。《卡夫卡是谁》这本书读完后会更清晰自己为啥会喜欢卡夫卡。序言是残雪写的,略微有点花里胡哨,也很棒。

福柯说:人一生下来就活在“权力”当中。人是“权力规训”的产物。很多时候这种“规训”往往无影无形。人的一生就是一边在配合这种规训,一边在与这种规训做斗争。

首先是家庭,卡夫卡的《致父亲的一封信》里写他的父亲对什么是行为端正做了严格的规定,但父亲本人却不遵守那些规定。《变形记》里的男主一直以为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直到他变成甲虫不能上班赚钱了,才发现父母是有钱的,而且因为他影响到房客,父母就准备不认他当儿子了。所谓的亲情也是一种工具。

接下来是工作,体制、等级与社会的规训,《审判》里的K是个银行经理,他对自己的三个下属态度恶劣,经常还故意找茬,吓唬吓唬他们。而面对突如其来的被监控,他唯一想到的就是辩论自己没罪,他也不去看看究竟是谁因为什么起诉他。他内心也认同这个司法程序。《城堡》里的k,也是觉着上面是不会错的,因为国家设立那么多部门互相监督,不会错的。

卡夫卡是深谙这些规训的,对他来说就是无法控制和解决的生活难题。人有一部分是与这些规训勾搭在一起的,无法解除。所以他不敢结婚,不敢走进婚姻。

人的困境都是自己的选择,都是自己和自己较劲。所以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都很迷茫无力,只能走向死亡。

卡夫卡有一段话,非常喜欢,也是对他自己最好的描述:据我所知,生活要求的东西,我身上一样都没有,有的只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弱点。因为这个弱点,我大力吸取了我们这个时代消极的一面。如此看来,弱点倒是一个巨大的优点。这消极的方面与我非常接近,我没有权利与之斗争,只有从某种意义上把它体现出来,为数极少的积极的方面和消极到了极点、能够转化为积极的方面,我身上没有沾到一点点。

《卡夫卡是谁》读后感(四):卡夫卡是谁

卡夫卡是谁

第一次知道卡夫卡这个人仿佛是很久之前的事儿,且并不记得具体是在何时。那个眉毛很浓,看上去略显消瘦的犹太人的作品只给人带来迷乱的感觉。《城堡》和《审判》大约是我读过的两部小说,但是在迷乱的强烈感觉之下,不同的故事仿佛也并没有那么高的辨识度。直到又在图书馆遇到这本《卡夫卡是谁》,深感读过的东西需要重新再读。

该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里奇•罗伯逊,牛津大学德语教授,圣约翰学院研究员。正如该书的书名,作者分了五个部分来回答卡夫卡是谁这个问题:生活与神话,阅读卡夫卡,身体,社会机构,终极之事。其中前三个偏重介绍卡夫卡在创作之外的生活,童年、家庭环境、朋友、职业历程等,穿插讲述他在小说中人物塑造的由来,同时是一种相互证明。后两个部分,社会机构和终极之事,偏重解析卡夫卡小说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宗教观念等,文中最经常引述的作品包括《变形记》、《城堡》、《审判》、《判决》、《流放地见闻》等,卡夫卡留存于世的著作不多,所以在阅读这本《卡夫卡是谁》时,即便没有全面的阅读过卡夫卡的作品,阅读难度也不大。

书的前半部分写到卡夫卡的生活、婚姻、写作时,偶尔会有牵强附会的感觉。大约这毕竟是对另一个人生活的揣测。到了后半部分,着力于根据他的小说分析其思想,显得有根有据。作者认为,《城堡》展现了卡夫卡的社会机构观念,而且从中透露出他对社会机构和权威的深刻认识。K的种种经历证明了社会机构的工作人员把自己打扮成忙碌的样子,却其实并无什么成果,而始终未露面的最高权力拥有者则显示出借助神秘性而享有的绝对权威。此外还讲到卡夫卡的宗教观念,对他深受克尔凯郭尔的影响,推崇族裔文学(“民族的日记”),接触过喀巴拉哲学,阅读过尼采和叔本华,对自身处境深入思考,而作品中,在分析学者看来,似乎隐藏着巨大的隐喻。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但是卡夫卡的隐喻,如果作者在写作时确实有这种考量的话,则这种隐喻来的更为含蓄难懂。在马尔克斯接受采访时,否认了自己在创作《百年孤独》是要讲述拉美文明进程和历史等方面的问题。意象式探讨,这是本书作者在最后对卡夫卡小说的一个总结性描述。让人物自身去展现,让读者去挖掘,而绝不做任何过多描述。

卡夫卡是个追求真正精神生活的人,对此,他说:“不妨称之为病吧,这样好理解一点。心理分析者号称已经发现了许多种症状,它是其中之一。我不觉得它是病,我认为,说心理分析有治疗的作用是个不可救药的错误。这种种所谓的疾病,不论看起来有多么难过,其实是观念问题。因为这个信念,正是忍受痛苦的人仿佛回到母体,精神上有了慰藉。”卡夫卡的创作开始的自我治疗,到后来的写作变成了他的自我证明。如书中所言,“他对写作的热爱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也超越了自我治疗的范畴,而成为一种证明自我存在的方式”。

“永恒观念中让人沮丧的地方:一是在永生中,时间必须永远接受的、无法理解的合理性证明;二是由此而来的关于我们何以如此存在的合理性证明。”它遵循的想象的逻辑,既引发读者思考,又激发他们的情感。这或许就是它们的魅力的源泉,以及卡夫卡的小说---生动而又抽象古怪,费脑筋而又不至于引发枯燥的脑力劳动---好几十年以来一直为无数读者乐道的原因。

《卡夫卡是谁》读后感(五):一些笔记

◆ 第一章 生活与神话 >> 卡夫卡的形象则与此形成对照:他是个民主的形象。卡夫卡的凡俗生平本身证明他是我们当中的一个:扎根于普通生活,因此经历过或者想象过惯常的恐惧、痛苦和绝望,且达到了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程度,这个程度即使和我们的实际经验不太相当,也和我们的种种忧虑乃至梦魇中的情形是相当的 >> 卡夫卡神话,就像拜伦神话一样,是作者自己塑造的。其基础即使不是作者的经历,也是他思考、撰述自身经历时塑造、阐述它们的方式。思考、撰述那些经历,一则为了自己,再则为了大众消费。 >>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纠正卡夫卡的偶像形象,而是要回到卡夫卡的作品里,去发现他如何将自身经历和生活情境转化成这个形象 >> 卡夫卡是个很有自我分析精神的作家,有时候甚至沉迷于自我。他在日记和书信里对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出了什么问题做了许多反思。他的小说创作则是较为间接地塑造、理解个人经历的方式 >> 要逃离赫尔曼的世界,一个明显的出路似乎是文学。卡夫卡承认,写作确实给他带来些许解脱。 ◆ 结婚 >> 卡夫卡生活中有两件事显得特别重要,这两件事在他《致父亲的信》中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值得进一步探讨。一件是他没有实现的愿望——结婚,另一件是写作对他的重要性。 >> 性虽然有其肮脏之处,但也能表达爱和自我迷失 >> 类似的段落表明:给卡夫卡的性想象贴上个标签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应当把他的以性为主题的作品反复阅读,去欣赏其情感的坦诚实在之处,因为正是这种坦诚实在,让卡夫卡把一些非常难以说清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 ◆ “我就是由文学组成的” >> “我没有文学兴趣,我就是由文学组成的。其他什么都不是,也不可能是。” >> 通过写作,他可以有一个更高的视角,从而能摆脱徒劳无益的自我分析 >> 写作给予的慰藉,让他从“杀手的行当”里跳出来,在这个行当里,每一个行为紧接着就被自我观察否定,让他可以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视——更高层次的,而不是更敏锐的;愈有高度,从‘杀手的行当’就愈难获得,就愈能遵照它自己的运行规律,其轨迹也就愈难预料、愈让人愉快、愈向上升。” >> 他感到他的写作不仅仅是自我治疗:它表现了那个时代 >> 后来,他把自己的写作看作一个神秘的使命。“我依然能从《乡村医生》等作品里找到暂时的满足,”他1917年提到,“倘若我能多写出点那样的东西的话(这不太可能了)就好了。但是,只有把世界提升到纯洁、真实、恒久的层面,我才真正感到高兴。”不论这么说意义何在,很明显,他赋予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是个人性的。 ◆ 第二章 阅读卡夫卡 >> 阅读卡夫卡,经历的是迷惑。不可能的事件发生,却有着不可避免的味道,而后文没有任何 >> 他是在把现代文学的一个普遍倾向引入极端。 >> 罗兰·巴特宣称现代文学是作者的文本,早前的文学则是读者的文本 >> 巴特所说的“读者的文本”,意思是指针对它业已有一个权威的阐释存在,只等着读者接受这个阐释就可以了,“作者的文本”则没有确定的阐释,它邀请读者积极参与进来以使文本有意义。 >> 为什么这些事情需要辩护呢?文中没有告诉我们,但是这就是卡夫卡的典型特征:用一个貌似不符合上下文情境的词,让人们换种方式来看待这个熟悉的世界。也许世界并非仅是个人和物体的集合体,它也是一个存在体,它需要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从道德上,法律上,抑或宗教上?但是,该合理性证明已经踪迹杳杳,或者已经不可能找到 >> 表现主义的目标不是描述人们熟知的生活现实,而是用鲜明的意象来打破日常现实,以描画出现实背后的作用力 >> 卡夫卡不守这个虚拟的契约。他先是让我们觉得《判决》是个现实主义文本,接着就把它变成一个表现主义式的梦魇。他像那样打破读者的信念并非率意而为,这切合我们所在世界中实际的不确定感。 >> 然而,即便文学不再能以连贯的方式表现此般现实,也并不意味着现实不会再存在,或者现实不再值得我们注意。因此,在卡夫卡的作品里,现实以一系列暗示、影射的形式出现,它们让文本表面上支离破碎,实则提醒我们:任何文学样式都只是表现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临时的、不完备的。 >> 也就是说,在《判决》中,卡夫卡违背了读者的期待,即文本与现实之间有稳定的关系,还有文本会通篇遵循同一个文学样式。相反,他开始用的是现实主义形式,然后转向表现主义形式,其中更进一步暗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实在,且这个实在的上述两种形式各自都不相配。由此所导致的困惑,与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的迷茫是一致的 >> 世界能像青年资本家格奥尔格(乃至与资本主义同时发展的现实主义小说)设想的那样,可以被计算和预料吗?世界是否为一些强烈的、难以预料的情感——生发于家庭生活之生物现实中的情感——所主宰?我们的世界是否与另一个永恒的现实,一个可以用宗教语言和象征来表现的现实相联结?所有人都可能会因为这些问题而感到迷惑,尤其当所有的答案都可以是肯定的时候。卡夫卡没有提供任何答案。他以小说为手段,让大家自己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 现实主义和/或表现主义 >> 要求我们透过熟悉的表象去发现现实之下运作的力量。 >> 卡夫卡关心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去看待某个东西。可这也是复杂的事。 >> 叙述的焦点就集中于主人公的意识以及他或她如何努力去理解这个世界。 >> 印度的大门”是个暗喻用法,喻指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之外的另一种现实。如今,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从何处寻觅这种现实。 ◆ 卡夫卡的语言艺术 >> 他的幽默就在于揭露自我服务性的违反逻辑的地方。 >> 在德语中,“幽默”表示的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智慧,而是听天由命地接受生活中不完美的地方 >> 温和的幽默、无情的追问和悲伤感奇妙地融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一种情调,它较之于通常所说的“卡夫卡式风格”这个术语所涉及的恐怖与惶惑,更具卡夫卡特色。卡夫卡以他的幽默为文学引入了一种新的笔调,这笔调犹如一种新的混合色,又或者像新的乐调。 ◆ 第三章 身体 >> 戏剧性地表现出西方文化中的一个中心主题:精神和肉体的分离 >> 这个技巧原本是用于表现幽默和夸张的;在卡夫卡作品里,则成了表现不可思议的他人世界的一个基本手段。倘若说他人能被理解的话,我们就是在借助他们身体上的自我表达。 ◆ 身体的性别特色 >> 卡夫卡的作品里,身体潜在的施暴倾向常与性密切联系在一起 >> 卡夫卡作品里的身体都有性别特色。这不仅指老生常谈意义上说的这些是男性身体,那些是女性身体,而且指一些文化行为与男性身体相联系,另一些则与女性身体相联系,因而成为男性特征或者女性特征的标记。 ◆ 绝食 >> 停食使人们脱开了平常的、生命吞噬生命的野蛮世界。 >> 卡夫卡笔下的那些主人公——通常是繁忙的职业人士——身上被压抑的肉体需要和性欲以恐怖或者令人作呕的形式表现出来,格列高尔的昆虫外形只是其中最极端的例子 ◆ 第四章 社会机构 >> 这个词的意思有从笼统向具体转变的倾向,现在尤其指那些号称为了其成员利益,而违背他们的意愿对他们加以限制的机构 >> 家庭是人人最先面对的机构。对卡夫卡来说,家庭是压迫开始的地方。 >> 卡夫卡这么说,并非埋怨父母不仁慈或者虐待他。对他来说,难以抵抗的正是父母的亲情所造成的难以摆脱的束缚。 >> 默认父母的权威让家庭规则不至遭到破坏,可是默认父母权威这个行为会一直延续到成年后的生活中,继而表现为默认社会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论述过一个观点,不过卡夫卡在他之前早就已经明白:社会权威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暴力压制,而是在于人们接受各种社会机构,甚至那些给他们带来危害的机构。 ◆ 审判 >> :审判不是要判定谁是罪犯,而是让一个既定的牺牲品永远翻不了案 ◆ 部门化的人 >> 现代人的工作,一如这里所表现的,既抽象又等级森严。格列高尔的工作无关体力劳动,也不是初级生产活动。他的任务是展示样品和收款,因而仅仅是商务过程的一个中间人。公司的等级差别,显示在老板夸张地高坐在办公桌上,员工明显受到密切的监视,行为稍有过错即遭到严厉得可怕的威胁。一个抽象、等级森严的世界要求行动于其中的须是特殊类型的人 ◆ 自由? >> 卡夫卡想象中真正的不受权力束缚的自由,不是像K.那样去正面对抗权威,而是从权威边上悄悄走开 ◆ 第五章 终极之事 >> 卡夫卡的沉思安静而神秘,尼采这段话则是借狂人之口所做的戏剧化的表述,以让心智健全的人意识到他们的严峻处境。但是二者都表示:世界是如何已经失去了其安全的根基 ◆ “逐渐明白终极之事” >> 卡夫卡所写的处境,从总体而不是个人来说,首先是自我疏离的一种。我们的意识即我们的认知工具,无法了解我们真正的存在,结果让我们自己与自己、与真实疏远开来。问题不是说人们无法了解真实,而是人们不能了解真实并同时成为真实:“世事无非两类:真实与谎言。真实没有分身术,所以真实不能认识自身。任何人试图要认识真实,他必定是[个]假象。” >> 个人的任务,在卡夫卡看来,就是要抵制世界。 >> 人们如何逃离禁锢?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状况 >> ”但是,仅仅明白个人状况还不够,因为单单自我认识会让我们在完成战胜世界这个必要的任务时注意力分散。因此,人们的座右铭应该是:“不能认识自己?那就毁灭自己吧!”——然后,只有把腰弯得够低时,才能听到关键的部分:“这样才能变为真正的自己。”卡夫卡要求人们积极地毁灭自身。人们必须死去,但不是肉体上的死亡。 >> 卡夫卡认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的进步就是这种精神力量的提升:“人类的进步——死亡能力的增强。 >> 一个是我们肉体所在的感觉世界;另一个是永恒的精神世界,人们通过没有形体的内在自我、精神自我与之相联系 >> 卡夫卡另有格言探讨了合理性证明的基础。它依靠信仰:不是有意识的相信,而是信任,是无意识的信念,它渗透到人的整个存在。

>>卡夫卡的意象不是为表达既有的概念。更应该说,他的格言和他的小说都重在探讨。它们探讨的情境和主题是宗教经验的部分原型:犯罪、绝望、审判、希望、救赎、爱情。其探讨的方式,靠的是一种意象式思维,它和概念式思维一样都必须严谨、严格。它遵循的是想象的逻辑,既引起读者思考,又激发他们的情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