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地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地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地生活》是一本由麦格赛门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95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地生活》读后感(一):慢慢看

桑德拉一位表达性艺术治疗专业的硕士,享誉美国的艺术家和作家,手工艺礼品设计师,一个坐言起行之人,不断地用自己的经验给读者做着示范。她用温和而明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个自己的、朋友的、亲人的甚至陌生人的小故事。

有的关于“相处之道”,“家是心灵之所”,有的关于怎么“重新发现你的创造力”,怎么“把特别的日子艺术起来”、怎么创造每一天的“要紧时刻”……有时候故事说得差不多了,她还要给大家开一个清单——比如“关于家的艺术想法”,七、八页,长长的一串,哗啦啦如小河淌水般写下来,抛出一堆创造生活愉悦的办法要和人分享,好像一个纯真的小姑娘采了一篮子鲜艳夺目的各色花朵,兴高采烈又迫不及待地捧到你面前。她写一次“创造”又必然要写一段快乐的感想,那愉悦的心情仿佛要从书页中满溢出来。

只是看这本书,若一下子读完,也会像突然看见一大篮子的花,目眩神迷了,反而看不清每一朵各自的好处。最好是躺在床上,看个十页八页的,被哪一段文字击中了灵感,便动动脑筋,拿来再创造一番,实行一次,从此开始了“艺术地生活”。

《艺术地生活》读后感(二):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有很多年没有和家乡的老同学聚会了,平时就在网上聊;每年回老家一趟看父母,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还要出去来回3天左右的在途时间;我有很长时间没有陪老婆去逛街和出去旅游了,因为我每周要工作7天,尽管如此,还是有干不完的工作;同事生日,想去参加,可买件礼物却是件非常为难的事情:不知道要买什么?

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整天忙忙碌碌,头昏脑胀,生活过的索然无味。偶尔疯狂一次,也是一种压力的发泄,根本体会不到那种久违的快乐。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我们身边的亲人:父母、妻子和儿女;生活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亲戚和同事;生活就是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生活就是关心所有你关心的人,让他们快乐幸福;生活就是开放和创造力的释放,让每个人,包括你自己心情愉悦,轻轻松松。

艺术地生活,让我们真正停下脚步,反省一下:我们现在过得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艺术地生活》读后感(三):一直这样感动下去

人怎么活着都是一生,有时候,人生的目的地往往不是自己的选择,或者你认为是你自己的选择,其实,真正的,在你出生的那天起,你既被环境影响着,你开始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你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你渐渐学会了生活的准则,你有了自己的判断,你有了自己的选择,于是你就成为了你:过着一种一成不变的生活的你。

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换个环境,换个成长的氛围,你就是另一个你。不过这样的假设基本是不现实的,但是换一种生活的方式,就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次优方案,也许你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也许不是彻头彻尾,但是也会让生活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艺术地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也许它不适合每个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去尝试。冒险本身就是生活的乐趣。可以把换种生活方式,看作是人生的一次历险,只是看你有没有胆量和坚持到底的勇气。

书中的文字温柔、婉约、流畅,作者娓娓道来,就像和你在拉家常,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你口渴时,有人送上了一杯冰镇的可乐;就像是心烦意躁时,爱人爱怜的轻抚;一种温暖自心底升起,不知怎么眼睛模糊起来,一时竟失去了表达的言语,自己径自感动起来,丝毫也不在乎家人投来的疑惑的眼神。

真希望自己能一直这样感动下去,不管了,让心跳出体腔,艺术地生活一回。

《艺术地生活》读后感(四):一年多挣12万美元的快乐

艺术地生活就是要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用心去体会和寻找生活的意义、乐趣和目标;要善于想象,拥有美丽的梦想;要相信自己,懂得赞美他人,让每一天都变得熠熠闪光;要精神百倍,大声欢笑,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

“—个成功婚姻带给我们的快乐,相当于一年多挣12万美元的快乐”,这是作为国际知名艺术家、艺术治疗师Sandra的体会。在这本书中,她不仅把艺术带进了婚姻,还带进了日常生活,带给了周围每个人。虽然这本书和很多带励志性质的书—样,不免有许多说教条款,但除去这些条条框框,看看Aandra那些非常具有独创性的生活小事描写,你就会发现这个个女人有一副“水晶心肝”。

在“给丈夫的生日礼物”中,她描写的那个做“爱的理由生日蛋糕”的主妇,在小纸条上写下和丈夫年龄—样多的50个爱他的理由,然后把每张小纸条卷在吕箔里,烘烤时塞进蛋糕分层。在生日聚会上请发现的来宾大声地念出来。

在“一句话瓷砖育儿室”里,作者自己在女儿出生后,把“我相信你”、“让你的梦想飞翔”、”跟随你的心”等写在陶瓷装饰板上,穿上小珠子,染上颜色,烧制出来挂在墙上。让这些温暖又有智慧的话语伴女儿成长。

还有探望病人的“快乐盒子”,给家人制作一本《我记得……》等,都是这本书中闪着光芒的“生活艺术品”。这些亮点让我们这些已经习惯等待一个“大场合”或“刚好正确的时间”对自己生活做—番改变的“懒人”自惭形秽。“生活是自己的画布,没有人能在上面作画,除了你自己。生活的每一刻都在发出邀请——向你的创造性,向你想象的生。”

这是Sandra的感受,如果你也顿悟了,还为时不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