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2010商业模式》读后感精选

《2010商业模式》读后感精选

《2010商业模式》是一本由(德)孔翰宁;奥赫贝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08 年1月,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10商业模式》读后感(一):转让此书

此书专业性教强,主要偏向IT领域的系统设计,比较适合作ERP开发人员阅读。因为我不是搞IT的,新买的此书,愿以低价转让给其它有需要的朋友(或者交换其它经管类书籍)。有意者请邮件联系:klosevan@hotmail.com

《2010商业模式》读后感(二):无关模式,只是阐述了IT的支持作用

谁适合读此书?

a、有一定的管理经验,b、具有基本IT概念。

在“商业模式”上,本书没有多少创见,但概念是清晰和正确的。

现在中国很多人还是“小学水平”,需要扫盲,这个角度而言,本书有一定的价值。

我对本书的概括:“如何使用IT系统支持你的商业模式”。

我不相信你能找出更好的一句话来概括它了。

《2010商业模式》读后感(三):这是一本为sap做广告的书

怀着很崇敬、很向往的心情,购买了此书,原因就在商业模式二字,因为今年公司的老总一直在讲我们要商业模式创新云云,所以一直想了解作为一个企业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但是,书翻完了,却发现比较失望,开始几章说了些很老但很正确的理论;后面讲如何借助it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但是到底如何进行创新,好像没怎么提,倒是花了比较多的篇幅为sap做广告;关于鼓吹的众多案例,分析的也不到位,支离破碎的在进行分析,这章对这个案例讲两句,然后over,然后后面说不准哪一章又冒出来了。

总体感觉,对此书比较失望!

《2010商业模式》读后感(四):从IT系统实施者的角度看这本书....

说起来,还是在几个月前<<商学院>>杂志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个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讲座上得到的这本书。

讲座可谓不知所云,但书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 看书名,似乎讲的是不远的未来的商业模式,读过以后发现,这其实是一本IT系统如何更好的支撑企业运作,发展,转型的书。所以其侧重在于IT,特别是最后3个章节。

比较认同的一些观点如下:

1. 未来商业模式的竞争比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为重要。

2. IT系统应该和商业模式想匹配,从而更好的支持某一商业模式下的企业运作。

3. 只有变化是永恒的。 商业模式需要不断的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这就需要IT系统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对变化作出快速的响应。 这就需要打造一个弹性的IT架构。

4. IT已是现代企业运作的重要基础之一。现在去讨论IT”有用”还是“无用”是可笑的。现在关心的是如何让IT“更有用”和定义清晰的指标来评估IT系统的效用,以便持续改进,获得更好的成本/收益比。

5. IT外包需要谨慎。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比如定义清晰的外包流程和服务性能指标等。

另外,书中的大量案例也值得一读,这些案例比较好的支持了书中的观点。同时读者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去了解那些走在信息化前沿的企业的信息化理念和成果。

《2010商业模式》读后感(五):所谓的“智能化企业”的商业模式

本文来源:思华商业模式 www.thinkwart.com

【本博快读:本书更像是写给CIO的一本书,书中关于2010年未来公司的预测是“智能化的企业”,什么是智能化的企业?基于先进IT信息技术架构的企业。文中重点关注的是IT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关于商业模式的理解是一个模型和框架,其中IT技术充当了水泥和平台的角色。

2010年,一个智能化的企业是什么样子的?

公司价值来源于客户价值:最大化的为客户创造价值,从销售产品和服务到销售解决方案的转变-----销售的不是钻机而是销售适合客户的空洞;

客户价值来源于客户流程:一个合理的模式应该是整个流程链条上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这就更多需要我们站在流程客户的角度来协调考虑问题,掂量好整个链条的协同作业;

更多客户和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客户细分,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客户不仅仅是终端客户,整个链条都可以看做彼此的客户(公司通常将客户区分为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

超越商品化的创新和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更加有针对性,一个产品区别于另一个产品的卖点区别往往不是核心区块,核心区块往往大家都抱死了做的很好,差别可能来自于边际贡献。、

无声贸易:IT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化为一场无声的竞争,快速和准确反应的能力构成了企业竞争必备良器。

战略导向管理:基于IT的协同建设,产生了更多关于的战略思考?平台的共享合作还是一支独秀?狭隘到互联网领域来讲,开源还是不开源?整合的数据基础促进了战略导向管理重新设计价值链。

向弹性信息架构转型:新技术的应用导致了企业在整个价值链角色的重新定位,如何保卫或者重新定义自己的地位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向弹性信息架构转型:信息流的变动性决定了公司商业模式的架构以及模式的弹性变化,商业模式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成为衡量一个商业模式的重要指标。抛一个问题?商业模式的基础是信息流,还是信息流的基础是商业模式?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事实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转型速度:当你意识到这一条的时候,如何快速的应对外部环境并因为而内部变革,内部变革的速度成为衡量新公司的一个重要指标。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内部实现标准化无缝流程的主要手段

IT创造的价值:信息化是必须的,问题是信息化创造的差异化价值在哪里?于是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创造更适合化的信息化。

再来看看文中关于商业模式的描述:“2010年商业模式的特征将是: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产品,客户接触的新途径、紧密的客户关系、生态系统、便利、更富有弹性的价格体系和快速转型。”

这不像是关于商业模式的描述,而是关于2010年企业的生存和创新策略。

最后,概括一下,这属于学者型书籍,而不是企业家所关心的,反问一句?2010真是智能化企业的天下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